按压回弹式端子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95805发布日期:2020-11-27 12:55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按压回弹式端子台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与一种电连接器有关,尤其是指一种按压回弹式端子台结构。



背景技术:

端子台为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式具有电器连接需求的机器或机具上的电子零件,其可用以连接如电源线、控制线或作为数据传输线等用途上。

而既有的端子台在进行导线的插接作业上,通常需利用如一字形起子等工具,施压于俗称为把手的压掣件上,从而使端子台内部的弹片退开,以供导线顺势插入定位后,再释放压掣件而使弹片夹持导线并作电性连接。而在上述作业的过程中,即必须一手以工具维持对压掣件的施压、另一手才能将导线插入,故并不方便。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的缺失,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压回弹式端子台结构,其可便于进行导线的插接作业。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按压回弹式端子台结构,用以供一导线插入作电性连接,该按压回弹式端子台结构包括一架体、一导电端子、一压掣组件以及一翘板结构;架体内具有一作动空间以及一供导线插入作动空间内的导线插孔,导电端子设置于作动空间内,并位于导线插孔延伸的一侧处,压掣组件设置于作动空间内,并包含一控制件以及一受控制件牵动的弹片,且弹片具有一止挡缘以及一由止挡缘延伸并朝向导电端子的压掣端,控制件作动时受止挡缘抵顶而将压掣端朝向远离导电端子的一侧摆动,翘板结构设置于作动空间内,并具有一相对导线插孔的第一端部以及一相对控制件作连动的第二端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按压回弹式端子台结构无需以工具维持对压掣组件的施压,便可将导线插入端子台内,因此进行导线的插接作业十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根据图2的3-3断面剖视图。

图4为图3的作动示意图。

图5为根据图2的5-5断面剖视图。

图6为图5的作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1架体;10作动空间;100枢轴;11导线插孔;12开孔;2导电端子;20导接部;200咬合纹;21接脚;3压掣组件;30控制件;300按压部;300a槽孔;301容置区;301a卡缘;302连动面;31弹片;310止挡缘;310a弹性段;311压掣端;312座部;312a第一侧壁;312b第二侧壁;4翘板结构;40枢接部;41第一端部;42第二端部;420连接部;5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分别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立体组合图。本发明提供一种按压回弹式端子台结构,其可方便供一导线5插入,以便完成端子台与导线间的电性连接。该端子台包括一架体1、一导电端子2、一压掣组件3以及一翘板结构4;其中:该架体1可由绝缘材质构成,并可视所需插接的导线5数量而增设排列。而在本发明所举的实施例中,各架体1是分别供一所述导线5插接,且各架体1内皆具有一作动空间10以及一供导线5插入作动空间10内的导线插孔11,作动空间10可由架体1一侧呈开口状而构成,以便于由架体1一侧将上述各组件设置于作动空间10内。

该导电端子2设置于上述作动空间10内,并位于架体1的导线插孔11向架体1内部延伸的一侧处,用以供导线5由导线插孔11插入后与该导电端子2作电性连接。该导电端子2可具有一呈大面积的导接部20以及一由导接部20延伸出架体1外的接脚21,并可于导接部20上设有咬合纹200,以增加与导线5接触时的摩擦力。

该压掣组件3也设置于上述作动空间10内,并包含一控制件30以及一受该控制件30牵动的弹片31。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所示,在本发明所举的实施例中,控制件30设置于作动空间10相对于导电端子2的另一侧,并于架体1上方设有一开孔12,控制件30相对于该开孔12突设有一按压部300,该按压部300上形成有可供如一字形起子等工具施力的槽孔300a,进而将按压部300缩入开孔12内而使控制件30能于作动空间10内牵动弹片31作动,并可于控制件30上凹设有一供弹片31与其叠置的容置区301。

承上所述,该弹片31具有一止挡缘310、一由止挡缘310延伸的压掣端311以及一可将该弹片31稳固设置于作动空间10内的座部312。而在本发明所举的实施例中,座部312弯折延伸有一第一侧壁312a与一第二侧壁312b,第一侧壁312a贴抵于作动空间10一侧处、而第二侧壁312b则贴抵于作动空间10另一侧处,借以供弹片31能被支撑于作动空间10内;而座部312又弯曲延伸一弹性段310a以连接该止挡缘310,并使由止挡缘310延伸的压掣端311朝向第二侧壁312b,且该弹片31设置于作动空间10内时,该压掣端311则朝向上述导电端子2(即如图3所示)。

该翘板结构4也设置于上述架体1的作动空间10内,其具有一枢接部40以及位于枢接部40一侧的第一端部41、还有位于枢接部40另一侧的第二端部42,并可于架体1的作动空间10内设有一枢轴100,以供翘板结构4的枢接部40枢设于枢轴100上,进而使第一端部41相对于导线插孔11、而第二端部42相对于控制件30,且第二端部42与控制件30相邻、或借由结构的连接而受控制件30作动。而在本发明所举的第一实施例中,该翘板结构4可为塑料材质制成,且与控制件30间以一连接部420一体成型而连接,以供控制件30在作上、下作动时即可带动该翘板结构4的第一、二端部41、42作翘板的摆动。

是以,借由上述的构造组成,即可得到本发明按压回弹式端子台结构。

据此,如图3及图4所示,当欲将导线5插入时,以人手或工具将按压部300压入架体1内,以使控制件30于作动空间10内向下位移而牵动弹片31,此时的翘板结构4的第二端部42会受控制件30向下摆动并使其第一端部41向上翘起。接着,如图5所示,由于控制件30被下压后,会使控制件30牵动弹片31,即推动弹片31的止挡缘310而将其压掣端311朝向远离导电端子2的一侧摆动,同时,该止挡缘310也会抵顶着控制件30,以避免控制件30向上位移;而在本发明所举的实施例中,是于控制件30的容置区301内壁上形成有一供止挡缘310抵顶的卡缘301a,但在其它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只要止挡缘310抵顶于控制件30上时,能提供彼此间有足够的阻力来防止控制件30向上位移即可,例如通过增加止挡缘310与控制件30间抵顶接触的摩擦力即是。

再请参阅图5所示,当上述弹片31的压掣端311朝向远离导电端子2的一侧摆动后,即可供导线5由导线插孔11插入,并以导线5推抵至翘板结构4的第一端部41,即如图6所示。此时,翘板结构4受导线5推抵的影响而使其第一端部41向下摆动、而其第二端部42则向上翘起,并因连接部420连动控制件30向上位移,从而使压掣端311摆向导电端子2时,能将导线5予以压贴于导电端子2上,借以达到电性连接的目的。

此外,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其它具体的实施例中,该翘板结构4也可为金属材质制成,且于该控制件30下方具有一相对于翘板结构4的第二端部42的连动面302,可用以推抵翘板结构4作动、或受翘板结构4的第二端部42推抵而作动;而如图8所示,以金属材质制成的该翘板结构4也可以由其它形式构成,例如以一金属板经冲压而制成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手段等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合予陈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