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高压薄壁绝缘铁道客车用电线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16185发布日期:2019-12-04 00:00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高温高压薄壁绝缘铁道客车用电线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耐温高耐压薄壁绝缘铁道客车用电线电缆。



背景技术:

薄壁绝缘铁道客车用电线电缆应用在铁路机车信号控制系统,机车电缆对耐油性、耐环境性能、电气性能及机械性能要求较高,电缆长期在不同环境状态下运行,而电缆之间排布密集导致散热不良,无论是电缆的耐环境性还是热老化现象都非常严重,一旦绝缘老化严重极容易造成线路起火,而且电缆的使用寿命也会大大降低。

而薄壁电缆绝缘线芯厚度小,并且无任何保护结构,若绝缘线芯外有金属屏蔽则容易造成绝缘击穿。

现有技术电缆负载过大温度升高,无耐温保护层无法保障电缆安全运行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电线电缆,解决电缆存在的耐压及耐温问题。

具体的,提供一种耐高温高压薄壁绝缘铁道客车用电线电缆,包括三组以圆周方式等间隔均匀排布的线芯、成缆包带及外护层;

所述线芯包括导体、绝缘层、包覆层,所述导体外依次绕包绝缘层和包覆层;

所述成缆包带包裹在三组线芯外,填充填满在线芯与成缆包带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所述成缆包带外绕包外护层;

进一步地,成缆包带与外绕包外护层之间还编织有金属屏蔽层。

进一步地,包覆层采用耐高压和耐高温材料制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

本发明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节省了单位的成本,同时又减少了材料的浪费,既节约又环保,增强了电缆的耐压强度,使电缆的安全系数大为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含有金属屏蔽层的电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耐高温高压薄壁绝缘铁道客车用电线电缆,包括三组以圆周方式等间隔均匀排布的线芯、成缆包带5及外护层7;

所述线芯包括导体1、绝缘层2、包覆层3,所述导体1外依次绕包绝缘层2和包覆层3;包覆层3采用耐高压和耐高温材料制成。由于本电缆采用了耐高压和耐高温的包覆层,能够有效防止外部电流击穿整根电缆,保护电缆能够正常的使用。

成缆包带5包裹在三组线芯外,填充4填满在线芯与成缆包带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成缆包带5外绕包外护层7;

如图2所示,在有需要的情况下,成缆包带5与外绕包外护层7之间还编织有金属屏蔽层6。

工作原理:

1.耐高温高压薄壁绝缘铁道客车用电线电缆通过在绝缘表面增加一层高耐温高耐压包覆层从而达到耐温1000℃耐压10kv。因包覆层处在绝缘层外面从而又避免了采用金属屏蔽时出现毛刺、断丝扎破绝缘层的情况。

2.当系统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电线电缆周边设备高压击穿时容易引起电线电缆被电流击穿,包覆层能够有效防止外部电流击穿整根电缆,保护电缆能够正常的使用。

3.其加工工艺简单,省时省力,解决了车辆高温条件行使下线路因温度过高加速老化从而产生的自燃问题,也解决了车辆电路系统故障时产生的高电流击穿电缆造成线路起火问题,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耐高温高压薄壁绝缘铁道客车用电线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组以圆周方式等间隔均匀排布的线芯、成缆包带(5)及外护层(7);

所述线芯包括导体(1)、绝缘层(2)、包覆层(3),所述导体(1)外依次绕包绝缘层(2)和包覆层(3);

所述成缆包带(5)包裹在三组线芯外,填充(4)填满在线芯与成缆包带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所述成缆包带(5)外绕包外护层(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高压薄壁绝缘铁道客车用电线电缆,其特征在于:成缆包带(5)与外绕包外护层(7)之间还编织有金属屏蔽层(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高压薄壁绝缘铁道客车用电线电缆,其特征在于:包覆层(3)采用耐高压和耐高温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高压薄壁绝缘铁道客车用电线电缆,包括三组以圆周方式等间隔均匀排布的线芯、成缆包带及外护层;线芯包括导体、绝缘层、包覆层,所述导体外依次绕包绝缘层和包覆层;成缆包带包裹在三组线芯外,填充填满在线芯与成缆包带之间形成的空间内;成缆包带外绕包外护层;本发明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节省了单位的成本,同时又减少了材料的浪费,既节约又环保,增强了电缆的耐压强度,使电缆的安全系数大为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徐庭元;吴涛;刘景光;丁兆彦;潘碧霞;黄超;邓海军;李小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煤电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9
技术公布日:2019.12.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