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37878发布日期:2021-06-01 14:2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穿戴式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表等穿戴式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其中,智能手表不仅具有普通手表的功能,还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也即智能手表可以实现无线信号的传输。然而,由于智能手表内部空间狭小,使得智能手表中的天线设计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节省穿戴式电子设备中的布局空间,简化天线的设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

中板;

金属边框,设置在所述中板的周缘,所述金属边框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缝隙,以在所述金属边框上形成三个金属枝节,每一所述金属枝节均用于形成辐射体以传输无线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中,无需单独设置天线,通过金属边框上的三个金属枝节即可传输无线信号,因此可以节省穿戴式电子设备中的布局空间,简化天线的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穿戴式电子设备沿p-p方向的第一种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穿戴式电子设备中沿与显示屏垂直方向的透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穿戴式电子设备沿p-p方向的第二种剖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穿戴式电子设备中沿与显示屏垂直方向的透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电子眼镜、电子头盔、电子衣物等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包括中板10、金属边框20、显示屏30、后盖40以及穿戴部50。

请一并参阅图2,图2为图1所示穿戴式电子设备100沿p-p方向的第一种剖视图。

其中,中板10可以为薄板状或薄片状的结构,也可以为中空的框体结构。中板10用于为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的电子器件或功能组件提供支撑作用,以将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功能组件安装到一起。例如,中板10可以为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中框。所述中板10上可以设置凹槽、凸起、通孔等结构,以便于安装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或功能组件,例如可以安装电路板、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功能组件。可以理解的,中板10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或塑胶等。

可以理解的,中板10的轮廓可以呈矩形、圆形、椭圆形等形状。相应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外部轮廓也可以成矩形、圆形、椭圆形等形状。

金属边框20设置在中板10的周缘。其中,金属边框20可以用于形成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侧边轮廓。此外,所述金属边框20可以与中板10共同形成容置空间,用于容置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和功能组件,同时对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内部的电子器件和功能组件形成密封作用。其中,所述金属边框20的材质可以包括镁合金、铝合金等材质。可以理解的,金属边框20可以一体成型,例如可以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

可以理解的,金属边框20可以与中板10连接,以在中板10的两侧均形成容置空间,从而在中板10的两侧都可以设置电子器件和功能组件。

显示屏30安装在中板10上。例如,显示屏30可以通过安装在中板10上进行固定,并容置在中板10与金属边框20形成的容置空间中。其中,显示屏30可以形成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用于显示信息,例如可以显示时间、天气、空气质量、来电呼叫等信息。其中,显示屏30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类型的显示屏。

可以理解的,显示屏30上还可以设置盖板,以对显示屏30进行保护,防止显示屏30被刮伤或者被水损坏。其中,所述盖板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从而用户可以透过盖板观察到显示屏30显示的内容。可以理解的,所述盖板可以为蓝宝石材质的玻璃盖板。

后盖40与中板10相对设置,并且后盖40的周缘与金属边框20连接。从而,后盖40、金属边框20以及中板10可以形成密封的容置空间。可以理解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电路板、电池等功能组件,所述电路板、电池都可以设置在后盖40、金属边框20与中板10共同形成的容置空间中。其中,所述电路板上可以设置处理器、通信电路以及传感器检测电路等,所述电池可以为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供电。其中,后盖40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或塑胶等。

可以理解的,后盖40与金属边框20也可以一体成型。例如,可以通过注塑工艺将后盖40与金属边框20一体成型,使后盖40与金属边框20连接后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更好。

穿戴部50与中板10连接。例如,穿戴部50可以穿过金属边框20,并与中板10连接。其中,穿戴部50用于将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穿戴在用户身上。例如,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可以为智能手表,则穿戴部50可以为表带,通过表带可以将智能手表穿戴在用户手腕上。再例如,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可以为电子衣物,则穿戴部50可以为电子衣物上的系带,通过系带可以将电子衣物穿戴在用户身上。

请一并参阅图3,图3为图2所示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沿与显示屏30垂直方向的透视图。

其中,中板10包括4个侧边,即第一侧边11、第二侧边12、第三侧边13以及第四侧边14。其中,第一侧边11与第二侧边12为相对的两个侧边,第三侧边13与第四侧边14为相对的两个侧边,第一侧边11、第三侧边13、第二侧边12、第四侧边14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侧边11、第二侧边12、第三侧边13、第四侧边14均与金属边框20连接。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三侧边13、第四侧边14为中板10与穿戴部50连接的两个侧边。由于穿戴部50需要穿戴在用户身上,穿戴部50受力较大,因此所述第三侧边13、第四侧边14需要的结构强度较大。相对而言,所述第一侧边11、第二侧边12需要的结构强度较小。因此,所述中板10上,第三侧边13、第四侧边14所处的区域可以采用金属材质,诸如采用镁合金、铝合金等材质,而第一侧边11、第二侧边12所处的区域可以采用塑胶材质。其中,可以将金属材质和塑胶材质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从而形成中板10。因此,一方面可以保证中板10的整体结构强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第一侧边11、第二侧边12与金属边框20之间形成净空区域。关于净空区域的作用,将在下文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诸如“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分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为图1所示穿戴式电子设备100沿p-p方向的第二种剖视图,图5为图4所示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沿与显示屏30垂直方向的透视图。

其中,中板10的部分侧边可以与金属边框20连接,而另一部分侧边可以与金属边框20间隔。例如,中板10的第一侧边11、第二侧边12、第三侧边13、第四侧边14中,第三侧边13、第四侧边14与金属边框20连接,第一侧边11、第二侧边12与金属边框20间隔。因此,所述第一侧边11与金属边框20之间可以形成间隙10a,所述第二侧边12与金属边框20之间可以形成间隙10b。其中,间隙10a、间隙10b都可以形成净空区域。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金属边框20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缝隙,诸如第一缝隙21a、21b。所述两个第一缝隙21a、21b在所述金属边框20上形成三个金属枝节22、23、24。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所述两个第一缝隙21a、21b将所述金属边框20切割为三个金属枝节22、23、24。所述三个金属枝节22、23、24中,每一金属枝节均用于形成辐射体以传输无线信号。从而,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无需单独设置天线,通过金属边框20上的三个金属枝节22、23、24即可传输无线信号,因此可以节省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的布局空间,简化天线的设计。

可以理解的,中板10与金属边框20之间形成的净空区域有利于所述三个金属枝节22、23、24传输无线信号,保证所述三个金属枝节22、23、24形成辐射体时传输无线信号的效率,从而优化天线性能。

还可以理解的,所述两个第一缝隙21a、21b可以在金属边框20一体成型后,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形成。例如,可以在金属边框20一体成型后,通过车削或铣削等机械加工方式在金属边框20上形成所述两个第一缝隙21a、21b。

此外,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源,所述一个或多个信号源可以设置在电路板上。其中,每一所述信号源都用于产生通信信号。每一所述信号源都与所述三个金属枝节22、23、24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以使得所述三个金属枝节22、23、24都可以传输无线信号。

继续参阅图6,其中,所述金属边框20包括主体部20a。所述三个金属枝节22、23、24包括第一金属枝节22、第二金属枝节23、第三金属枝节24。所述第一金属枝节22、所述第三金属枝节24均形成在所述主体部20a上,所述第二金属枝节23与所述主体部20a间隔。

其中,可以理解的,所述两个第一缝隙21a、21b中可以填充绝缘材质,例如填充塑胶、塑料等材质。从而,可以通过所述两个第一缝隙21a、21b中的绝缘材质将所述第二金属枝节23与所述主体部20a固定在一起,因此可以保证金属边框20的完整性和整体结构稳定性。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中板10形成公共地。可以理解的,中板10通过金属一体成型或者通过金属和塑胶共同成型时,中板10都可以形成公共地。所述公共地可以为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主地。

金属边框20的主体部20a与中板10连接,从而所述主体部20a可以实现与中板10的电连接,也即所述主体部20a可以接地。因此,可以实现所述第一金属枝节22、所述第三金属枝节24接地。

所述第二金属枝节23上设置有接地点231。所述接地点231与所述中板10电连接,因此可以实现所述第二金属枝节23接地。可以理解的,中板10上可以设置一个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与所述接地点231接触,从而实现所述接地点231与所述中板10的电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金属枝节22、所述第三金属枝节24可以均用于传输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信号,以实现无线保真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传输,例如可以实现2×2mimo的wi-fi传输。其中,可以理解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可以设置有wi-fi信号源,所述wi-fi信号源与所述第一金属枝节22、所述第三金属枝节24电连接,从而所述wi-fi信号源可以向所述第一金属枝节22、所述第三金属枝节24馈入wi-fi通信信号。

可以理解的,传输的无线信号的频率越高,所需要的辐射体的长度就越长。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金属枝节22的长度可以小于所述第三金属枝节24的长度。所述第一金属枝节22用于传输5ghz的无线保真信号,所述第三金属枝节24用于传输2.4ghz的无线保真信号,以实现2×2mimo的wi-fi传输。

此外,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金属枝节22、所述第三金属枝节24中的至少一个还可以用于传输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信号。例如,第一金属枝节22可以用于传输gps信号;或者第三金属枝节24用于传输gps信号;或者第一金属枝节22用于传输l1频段的gps信号,并且第三金属枝节24用于传输l5频段的gps信号。其中,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还可以设置有gps信号源,所述gps信号源与所述第一金属枝节22、所述第三金属枝节24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从而所述gps信号源可以向所述第一金属枝节22、所述第三金属枝节24中的至少一个馈入gps通信信号。

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二金属枝节23可以用于传输5g(the5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射频信号。例如,所述第二金属枝节23可以用于传输n41、n78、n79等频段的5g射频信号。其中,n41频段的频率范围为2496mhz~2690mhz,n78频段的频率范围为3300mhz~3800mhz,n79频段的频率范围为4400mhz~5000mhz。其中,可以理解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还可以设置有5g信号源,所述5g信号源与所述第二金属枝节23电连接,从而所述5g信号源可以向所述第二金属枝节23馈入5g通信信号。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一调谐电路61。所述第一调谐电路61可以设置在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电路板上。其中,第一调谐电路61与所述第二金属枝节23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调谐电路61接地。所述第一调谐电路61用于对所述第二金属枝节23传输5g射频信号时的阻抗进行调谐,以使得所述第二金属枝节23可以传输不同频段的5g射频信号。

所述第一调谐电路61包括并联的第一通路611、第二通路612、第三通路613。所述第一通路611、第二通路612、第三通路613通过单刀多掷开关连接到同一个接地点,通过所述单刀多掷开关可以控制每一通路与第二金属枝节23的接通或断开。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通路611、第二通路612、第三通路613中,每一通路都可以包括电感、电容、电阻等调谐元件,每一通路的阻抗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例如,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通路611包括电感,所述第二通路612包括电容,所述第三通路613包括电阻。

其中,当所述第一通路611接通时,所述第二金属枝节23用于传输n41频段的5g射频信号;当所述第二通路612接通时,所述第二金属枝节23用于传输n78频段的5g射频信号,当所述第三通路613接通时,所述第二金属枝节23用于传输n79频段的5g射频信号。从而,通过所述第二金属枝节23可以实现多个频段5g射频信号的传输,因此可以扩展传输5g射频信号的带宽。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金属边框20上还设置有第二缝隙25。所述第二缝隙25也可以在金属边框20一体成型后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缝隙25在所述金属边框20上形成第四金属枝节26。所述第四金属枝节26可以用于传输4g(the4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射频信号。从而,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也无需单独设置4g天线,可以进一步节省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空间,简化天线的设计。

其中,可以理解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还可以设置有4g信号源,所述4g信号源与所述第四金属枝节26电连接,从而所述4g信号源可以向所述第四金属枝节26馈入4g通信信号。

还可以理解的,所述第四金属枝节26形成在金属边框20的主体部20a上,从而可以通过所述主体部20a与中板10的连接来实现所述第四金属枝节26的接地。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二调谐电路62、第三调谐电路63。所述第二调谐电路62、所述第三调谐电路63可以设置在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电路板上。其中,所述第二调谐电路62、所述第三调谐电路63均与所述第四金属枝节26电连接。所述第二调谐电路62、所述第三调谐电路63用于对所述第四金属枝节26传输4g射频信号时的阻抗进行调谐,以使得所述第四金属枝节26传输不同频段的4g射频信号。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调谐电路62、所述第三调谐电路63都可以包括多个通路,每一个通路都可以包括电感、电容、电阻等调谐元件。其中,第二调谐电路62的多个通路可以通过单刀多掷开关进行切换,第三调谐电路63的多个通路也可以通过单刀多掷开关进行切换。从而,所述第二调谐电路62、所述第三调谐电路63可以接通不同的通路,以使得所述第四金属枝节26传输不同频段的4g射频信号。例如,通过所述第二调谐电路62、所述第三调谐电路63的调谐,所述第四金属枝节26可以实现传输低频射频信号(lowband,lb)、中频射频信号(middleband,mb)以及高频射频信号(highband,hb)。

此外,所述第四金属枝节26上设置有馈电点261。所述馈电点261用于与4g信号源电连接,从而4g信号源可以通过所述馈电点261向所述第四金属枝节26馈入4g射频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调谐电路62、所述第三调谐电路63分别连接至所述馈电点261的两侧,以通过所述第二调谐电路62、所述第三调谐电路63对所述第四金属枝节26传输4g射频信号的阻抗进行调谐,使得调谐效果更好,可以更好的扩展传输的4g射频信号的带宽。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