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压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7984发布日期:2019-09-20 21:33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压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压线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变压器在完成旋转绕线工序后,剪断后的线头松散,容易翘起,给后续将线头缠绕在变压器端子上的操作造成了困难和阻碍,如若能将线头先压入侧边的挂线槽内,后续操作将会顺畅很多,因此急需一款能实现上述功能的压线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压线机构,其能够归纳线头,防止线头翘起,方便后续缠端子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变压器压线机构,包括支座、压线组以及可旋转地安装在支座上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可装载变压器,所述压线组相对支座可上下升降及左右移动,所述压线组位于支撑件的上方或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升降组件以及安装在升降组件上的平移组件,所述压线组通过连杆连接平移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电机、摇臂和竖直设置于支座上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摇臂的一端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另一端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上部支承第一滑块并可带动第一滑块沿第一导轨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平移组件包括水平安装在第一滑块上的第二导轨和气缸,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连杆安装在第二滑块上,所述气缸的输出轴连接第二滑块,所述气缸可带动第二滑块沿第二导轨左右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压线组为两块压线板,分别为左压线板和右压线板,左压线板和右压线板分别竖直地安装在连杆的左右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两块压线板的间距大于变压器绕线部分的宽度,变压器可嵌入两块压线板的空隙中,所述左压线板可压紧变压器左侧的线头,所述右压线板可右压紧变压器右侧的线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左压线板可由右至左压紧变压器右侧的线头,所述右压线板可由左至右压紧变压器左侧的线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压线组为一弹性压块,所述弹性压块竖直地安装在连杆的下端,所述弹性压块的左端面可由右至左压紧变压器右侧的线头,所述弹性压块的右端面可由左至右压紧变压器左侧的线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压线机构的支撑件可装载变压器,可带动变压器旋转绕线,待绕线完成后,压线组移动至支撑件的一侧,压紧剪断后的线头并归纳入挂线槽内,防止线头出现松散和翘起的情况,方便后续线头缠端子的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压线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压器压线机构,包括支座1、压线组2以及可旋转地安装在支座1上的支撑件3,所述支撑件3可装载变压器4并可带动变压器旋转绕线,本压线机构还包括升降组件5以及安装在升降组件5上的平移组件6,所述压线组2通过连杆7连接平移组件6,所述压线组2相对支座1可上下升降及左右移动,所述压线组2位于支撑件3的上方或一侧。

进一步参见图2和图3,所述升降组件5包括电机51、摇臂52和竖直设置于支座1上的第一导轨53,所述第一导轨53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54,所述摇臂52的一端安装在电机51的输出轴上,另一端安装有轴承55,所述轴承55的上部支承第一滑块54并可带动第一滑块54沿第一导轨53移动。所述平移组件6包括水平安装在第一滑块54上的第二导轨61和气缸62,所述第二导轨61上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63,所述连杆7安装在第二滑块63上,所述气缸62的输出轴连接第二滑块63,所述气缸62可带动第二滑块63沿第二导轨61左右移动。

关于压线组2的具体设置,本实用新型存在多个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压线组2为两块压线板8,分别为左压线板81和右压线板82,左压线板81和右压线板82分别竖直地安装在连杆7的左右两侧,两块压线板8的间距大于变压器4绕线部分的宽度,变压器4可嵌入两块压线板8的空隙中,所述左压线板81可压紧变压器左侧的线头,所述右压线板82可右压紧变压器右侧的线头,从而能够将线头归纳入挂线槽42内,防止线头出现松散和翘起的情况,方便后续线头缠端子41的操作。

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不考虑两块压线板8的间距,左压线板81可由右至左压紧变压器右侧的线头,所述右压线板82可由左至右压紧变压器左侧的线头。

第二实施例:参见图4,所述压线组2为一弹性压块9,所述弹性压块9竖直地安装在连杆7的下端,所述弹性压块9的左端面可由右至左压紧变压器右侧的线头,所述弹性压块9的右端面可由左至右压紧变压器左侧的线头,能够将线头归纳入挂线槽42内,防止线头出现松散和翘起的情况,方便后续线头缠端子41的操作。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