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同轴射频开关的推杆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3259发布日期:2019-11-25 22:47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用于同轴射频开关的推杆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同轴射频开关,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同轴射频开关的推杆组件。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由一个电路中的电流操作的机电开关,控制另一个电路中的电流的导通。一个典型的继电器基本上包括一个电磁铁与一个接近电磁体的软铁棒,一个可移动触点连接到软磁棒并通过弹簧保持在其正常位置。当电磁铁通电时,它对软磁棒施加力,克服弹簧的拉力,移动触点,以闭合或断开电路。当电磁铁断电时,触点返回到原来的位置。某些继电器具有多个触点,有些是密封封装的,有的具有内置电路,在驱动后延迟接触闭合;有的步进式,有些继电器是自保持型的。

同轴射频开关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机电开关,其中射频(rf)信号在开关中的端子之间连接或断开。通常情况下,同轴射频开关利用推杆推动导体簧片与一对同轴导体头接触,并连接两个同轴导体之间的信号路径。推力通常由电磁驱动组件产生。当推杆上的推力被移除时,恢复弹簧会将推杆(和导体簧片)抬起,从而断开同轴导体之间的信号路径。当导体簧片与同轴导体接触时,在推杆组件中有一些过行的机构,以保持足够的力和接触的稳定性,这一点很重要。但现有的同轴射频开关的导体簧片与同轴导体接触时,很难保持足够的力和接触的稳定性,导致同轴射频开关性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的同轴射频开关的导体簧片与同轴导体接触时,很难保持足够的力和接触的稳定性,导致同轴射频开关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同轴射频开关的推杆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同轴射频开关的推杆组件,包括推杆、具有铁芯的电磁铁和设置在所述铁芯下方的悬臂,所述悬臂一端设置在推杆上、另一端设置在支撑组件上。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凸块,所述悬臂上设置有与相配合的凹槽。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铁芯的下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悬臂安装在连接杆上。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弹性组件。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弹性组件为弹簧或弹性块并位于所述悬臂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磁铁通电后,电磁中的铁芯向下运行引导推杆的作用,悬臂在电磁铁芯的作用下缓缓的向下运行,铁芯的下部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置有弹性组件。通过弹性组件能够使悬臂能够缓慢的下降,使在设置在推杆下方的导体簧片能够稳定的与固定导体相接触,从而增加了导体簧片与同轴导体接触时稳定性,同时同轴射频开关工作的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同轴射频开关的横截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同轴射频开关的推杆组件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同轴射频开关的推杆组件,包括推杆51a、具有铁芯210a的电磁铁20和设置在铁芯210a下方的悬臂250a,悬臂250a一端设置在推杆51a上、另一端设置在支撑组件261上。

其中,支撑组件261上设置有凸块262,悬臂250a上设置有与相配合的凹槽252a。

其中,铁芯210a的下部设置有连接杆212a,悬臂250a安装在连接杆212a上。

其中,连接杆212a上设置有弹性组件251a。

其中,弹性组件215a为弹簧或弹性块并位于悬臂250a的下方。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