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层、耐磨层一次成型金属屏蔽移动橡套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3059发布日期:2020-01-07 09:1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强层、耐磨层一次成型金属屏蔽移动橡套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电线电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强层、耐磨层一次成型金属屏蔽移动橡套软电缆。



背景技术:

垃圾抓斗起重机是垃圾焚烧厂供料系统的核心设备,主要担负垃圾焚烧炉进料斗的供料和坑内垃圾的搬运、搅拌、倒垛、堆放等任务。其工作状态对于整个垃圾焚烧厂的正常运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旦垃圾抓斗起重机出现故障,进而影响到垃圾焚烧炉的进料,将直接使整个垃圾焚烧厂陷于瘫痪状态。

由于垃圾抓斗起重机工作在多粉尘、高温、高湿和高腐蚀性气体环境下,抓斗电缆,电控柜一般不设在吊车上,而是安放在封闭式控制室集中控制。垃圾抓斗起重机的位置识别信号都必须通过拖令电缆引到控制室,目前大多数的垃圾焚烧厂是通过旋转编码器识别垛位,通过大量的行程开关实现操作区域防护、投料点定位,检修位置识别,由于现场工况太差,抓斗电缆容易断裂,维护困难,拖令电缆信号多,不易更换和检查问题,特别容易产生安全问题,无法进行自动化操作。

此外,现有的电缆常在内外护套中编织芳纶纤维作为电缆护套的骨架加强层,但该技术在进行生产制造时需要通过3个步骤进行实现,需要先进行内护套制造,完成后进入充满饱和水蒸气蒸汽硫化管道进行硫化交联并冷却;之后在内护套上进行编制纤维;之后再进行外护套制造,完成后进入充满饱和水蒸气蒸汽硫化管道进行硫化交联并冷却,这种制造方式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挤包电缆外护套时,因为电缆内外护套之间有加强层,挤包外护套时可能会产生气泡、爆裂;

(2)编织加强层与内护套粘连度不够;

(3)三道工序分别设置三台设备上,每到工序结束后不能紧接着下道工序,内外护套需要单独进行硫化;

(4)由于电缆挤出护套时需要经过蒸汽硫化,护套挤出2次这就相当于电缆的绝缘层经受“二次“硫化,由于护套挤出时挤压力大,容易造成绝缘线芯变形,而导致绝缘层“偏心”,降低电缆的电绝缘性能。

在电缆生产时,仅这道工艺方面的因素就造成国内电缆生产的产品质量与国外产品质量产生较大的差距,为此迫切需要一种电缆既能够克服上述传统电缆的缺点,使得电缆具有优异的高强度抗拉耐磨、耐扭转、耐弯曲、耐油、防紫外线、耐若酸碱、耐腐蚀、防水、芯线不易断,护套不分层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层、耐磨层一次成型金属屏蔽移动橡套软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垃圾吊用电缆导体频繁移动弯曲、拖拉后容易发生导体断裂、电缆护套不耐磨、电缆护套层与加强层经频繁弯曲后发生分层、抗挤压性能差、电缆抗干扰和抑制干扰能力弱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强层、耐磨层一次成型金属屏蔽移动橡套软电缆,包括耐磨层、加强层、金属总屏蔽层、外缆芯和内缆芯;所述内缆芯包括呈左向绞合的3根绝缘动力线芯和3根地线芯以及绕包在绝缘动力线芯、地线芯所构成绞合结构外的内层绝缘隔离阻水包带层;所述外缆芯包括以内缆芯为中心,左向绞合在内缆芯外侧的7组屏蔽型控制线芯、2~7组仪表信号线芯,且外缆芯还包括由内到外依次绕包在所述屏蔽型控制线芯、仪表信号线芯所构成绞合结构外侧的外层绝缘隔离阻水包带层、金属总屏蔽层,耐磨层包括外层耐磨护套层和内层耐磨护套层;所述加强层为嵌入外层耐磨护套层与内层耐磨护套层之间的网状编织层;

所述绝缘动力线芯由内到外依次通过第一五类镀锡软导体、导体隔离层、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隔离阻水包带层以及第一金属屏蔽加强层组成;

所述地线芯的内部包覆有第二五类镀锡铜导体;

所述控制线芯内部设有2根控制绝缘线芯,2根控制绝缘线芯左向绞合成缆芯,缆芯外右向包裹有第二绝缘隔离阻水包带层、第二金属屏蔽加强层以及第一耐磨护套层,且控制绝缘线芯由内到外依次通过第三五类镀锡铜导体、第二绝缘层组成;

所述仪表信号线芯内部设有2根仪表信号绝缘线芯,2根仪表信号绝缘线芯左向绞合成缆芯,缆芯外右向包裹有第三绝缘隔离阻水包带层、第三金属屏蔽加强层、第二耐磨护套层,且仪表信号绝缘线芯由内到外依次通过第四五类镀锡铜导体、第三绝缘层组成。

优选的,所述内层耐磨护套层厚度占耐磨层总厚度的40%~50%,外层耐磨护套层厚度占耐磨层总厚度的50%~60%。

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屏蔽加强层、金属总屏蔽层、第二金属屏蔽加强层以及第三金属屏蔽加强层均为镀锡铜丝与尼龙纤维交叉编织成的网状结构,镀锡铜丝编织方向应与内缆芯和外缆芯绞合方向相同。

优选的,所述加强层为芳纶纤维编织的网状编织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加强层、耐磨层一次成型金属屏蔽移动橡套软电缆,在生产时通过采用连续不停机一次成型生产工艺,先用一台挤橡机在成型缆芯外挤包内层耐磨护套层,然后经过卧式编织机编织一层网状编织加强层,再经过一台挤橡机挤包一层外层耐磨护套层,最后经过蒸汽硫化管道进行硫化,通过将两次挤包、两次硫化工艺和一次编织加强层整合为一次性连续加工过程,避免电缆护套因经过一次蒸汽硫化管道时所产生的污渍残余、避免编织加强层时产生的油渍残余,以及避免了加工外层耐磨护套层时,因内护套层和硫化充分表面形成的致密层,使得外护套层在挤包过程中所包覆的空气不能透过内护套层沿着缆芯排除的情况,而本申请中由于通过连续性工艺,在一次挤包过程中内层耐磨护套层未进行硫化,而是在二次挤包完成后,通过一次性生产线直接进行一次硫化过程,解决了电缆护套在经过蒸汽硫化管道时,受到高温高压发生膨胀产生气泡的现象,解决了电缆护套在经过水冷却时,因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导致爆裂的严重质量缺陷,并避免了加强层与内层耐磨护套层之间粘粘度降低的情况,简化了加工工序,同时避免了传统加工工艺中,护套在经历两次硫化工艺,因硫化环境高温高压造成的绝缘线芯变形、绝缘层“偏心”、电缆电绝缘性能降低的情况;

2、该加强层、耐磨层一次成型金属屏蔽移动橡套软电缆,通过在绝缘动力线芯与控制线芯缆芯外分别交叉覆盖一层第一金属屏蔽加强层和第二金属屏蔽加强层,通过第一金属屏蔽加强层和第二金属屏蔽加强层中镀锡铜丝与尼龙纤维交叉编织的网状骨架,使得镀锡铜丝的编织可以有效保护线芯不受拉力拉断,同时又因镀锡铜丝编织方向与缆芯绞合方向一致,均为左向,实现了当电缆经受长期弯曲时,镀锡铜丝不会断裂,保证了金属屏蔽加强层完好的目的,并使得了电缆在传输电能及信号时,第一金属屏蔽加强层和第二金属屏蔽加强层能够完全抑制电磁干扰;

3、该加强层、耐磨层一次成型金属屏蔽移动橡套软电缆,通过在内层耐磨护套层与外层耐磨护套层之间设置加强层,采用连续不停机一次成型生产工艺,实现了加强层紧密、牢固嵌入在内层耐磨护套层与外层耐磨护套层之间,使得加强层、耐磨层一次成型,有效提高了电缆护套的抗拉、抗扭、不分层、机械性能优异等性能,进一步避免线芯受到拉力拉扯断裂,从而减少绝缘动力线芯与控制线芯的损坏,增加缆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缆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动力线芯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地线芯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线芯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仪表信号线芯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绝缘动力线芯;2、第一五类镀锡软导体;21、第二五类镀锡铜导体;22、第三五类镀锡铜导体;23、第四五类镀锡铜导体;3、导体隔离层;4、第一绝缘层;41、第二绝缘层;42、第三绝缘层;5、第一绝缘隔离阻水包带层;51、内层绝缘隔离阻水包带层;52、外层绝缘隔离阻水包带层;53、第二绝缘隔离阻水包带层;54、第三绝缘隔离阻水包带层;6、第一金属屏蔽加强层;61、金属总屏蔽层;62、第二金属屏蔽加强层;63、第三金属屏蔽加强层;7、地线芯;8、控制线芯;9、仪表信号线芯;10、内层耐磨护套层;11、加强层;12、外层耐磨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强层、耐磨层一次成型金属屏蔽移动橡套软电缆,包括耐磨层、加强层11、金属总屏蔽层61、外缆芯和内缆芯;内缆芯包括呈左向绞合的3根绝缘动力线芯1和3根地线芯以及绕包在绝缘动力线芯1、地线芯7所构成绞合结构外的内层绝缘隔离阻水包带层51;外缆芯包括以内缆芯为中心,左向绞合在内缆芯外侧的7组屏蔽型控制线芯8、2~7组仪表信号线芯9,且外缆芯还包括由内到外依次绕包在屏蔽型控制线芯8、仪表信号线芯9所构成绞合结构外侧的外层绝缘隔离阻水包带层52、金属总屏蔽层61,耐磨层包括外层耐磨护套层12和内层耐磨护套层10;加强层11为嵌入外层耐磨护套层12与内层耐磨护套层10之间的网状编织层,加强层11为芳纶纤维编织的网状编织层,通过采用连续不停机一次成型生产工艺,实现了加强层11紧密、牢固嵌入在内层耐磨护套层10与外层耐磨护套层12之间,使得加强层11、耐磨层一次成型,实现了电缆的护套层具有抗拉、抗扭、不分层、机械性能优异的性能;

绝缘动力线芯1由内到外依次通过第一五类镀锡软导体2、导体隔离层3、第一绝缘层4、第一绝缘隔离阻水包带层5以及第一金属屏蔽加强层6绞合而成;

地线芯7的内部包覆有第二五类镀锡铜导体21;

控制线芯8内部设有2根控制绝缘线芯,2根控制绝缘线芯左向绞合成缆芯,缆芯外右向包裹有第二绝缘隔离阻水包带层53、第二金属屏蔽加强层62以及第一耐磨护套层101,且控制绝缘线芯由内到外依次通过第三五类镀锡铜导体22、第二绝缘层41组成;

仪表信号线芯9内部设有2根仪表信号绝缘线芯,2根仪表信号绝缘线芯左向绞合成缆芯,缆芯外右向包裹有第三绝缘隔离阻水包带层54、第三金属屏蔽加强层63、第二耐磨护套层102,且仪表信号绝缘线芯由内到外依次通过第四五类镀锡铜导体23、第三绝缘层42组成,第一金属屏蔽加强层6、金属总屏蔽层61、第二金属屏蔽加强层62以及第三金属屏蔽加强层63均为镀锡铜丝与尼龙纤维交叉编织成的网状结构,镀锡铜丝编织方向应与内缆芯和外缆芯绞合方向相同,便于通过网状镀锡铜丝与尼龙纤维骨架作为铠装层,能有效提高第一金属屏蔽加强层6、金属总屏蔽层61、第二金属屏蔽加强层62以及第三金属屏蔽加强层63的整体机械抗拉性能,实现了当电缆经受长期弯曲时,镀锡铜丝不会断裂的目的,并保证了电缆的屏蔽效果同时,还起到铠装的效果,从而有效保护电缆,增加电缆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采用连续不停机一次成型生产工艺,使得芳纶纤维编织的网状编织加强层11紧密、牢固嵌入在内层耐磨护套层10与外层耐磨护套层12之间,使得加强层11、耐磨层一次成型,有效增加了电缆的护套层的抗拉、抗扭性能,避免电缆分层,增加电缆的机械性能,解决了电缆护套在经过蒸汽硫化管道时,受到高温高压发生膨胀产生气泡的现象,解决了电缆护套在经过水冷却时,因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导致爆裂的严重质量缺陷,通过第一金属屏蔽加强层6、金属总屏蔽层61、第二金属屏蔽加强层62以及第三金属屏蔽加强层63内部镀锡铜丝与尼龙纤维交叉编织成的网状结构,便于通过网状镀锡铜丝与尼龙纤维骨架作为铠装层,有效提高第一金属屏蔽加强层6、金属总屏蔽层61、第二金属屏蔽加强层62以及第三金属屏蔽加强层63的整体机械抗拉性能,实现了当电缆经受长期弯曲时,镀锡铜丝不会断裂的目的,并保证了电缆的屏蔽效果同时,还起到铠装的效果,从而有效保护电缆,增加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