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防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0319发布日期:2019-08-31 01:1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建筑工程防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雷装置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建筑工程防雷结构。



背景技术:

房屋,是人建造的以供居住的建筑物,一般有墙壁和屋顶,内部则区隔出房间,但也可不隔间。房屋是家庭的基体,是人类生存的寄托,在屋内可避开外界一切干扰,可抵挡各种天气变化,还可和自己的亲人享受自在的生活。现有技术中的房屋,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而成,有一部分为采用木质或土质制作而成,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房屋建筑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钢结构房屋由于其制作周期短,效率高而得到人们的青睐,越来越多的钢结构建筑出现,然而,由于钢结构属于金属,在雷雨天气容易引起雷电袭击,因此,钢结构建筑的防雷成为一大问题,专利号为CN201820137321.X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防雷装置,包括卡具,所述卡具套在安装杆的上下两端位置处,所述安装杆的上端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左侧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下端设置有接地头,所述连杆的上端设置有绝缘子,在建筑防雷装置上安装了三角升降杆,三角升降杆上设置有一个中心锥杆和两侧锥杆,这样就会增加接收雷电的几率,可以很大程度的接收雷击,从而保护建筑不受雷击,而且还可以通过调节内杆和外杆的相对长度,然后使用固定螺母进行固定,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来调节整个建筑防雷装置的高度,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建筑使用的具体情况,提高了建筑防雷装置的使用性能。但是该设备吸收雷电的范围小,无法准确将来自不同方向的雷电完全吸收,同时移动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建筑工程防雷结构,其有益效果为在雷暴天对雷电的吸收范围大,同时通过折叠使装置便于拆卸和变换安装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建筑工程防雷结构,包括避雷底座、调节固定器、中心垂直避雷针、两个倾斜避雷针和两个引线连接柱,所述的中心垂直避雷针和两个倾斜避雷针转动连接在避雷底座上,调节固定器滑动连接在避雷底座上,两个引线连接柱固定连接在避雷底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化,建筑工程防雷结构,所述的避雷底座包括支撑滑动板、T形滑槽、固定夹板、两个螺纹固定座、两个引线支腿、两个底角固定座、两个固定螺纹孔和中心固定转轴,T形滑槽设置在支撑滑动板上,固定夹板固定连接在支撑滑动板上,两个螺纹固定座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夹板的两端,两个螺纹固定座上均设置有螺纹孔,两个引线支腿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滑动板的下端,两个底角固定座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引线支腿的下端,两个固定螺纹孔分别上下贯穿设置在两个底角固定座上,中心固定转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螺纹固定座上;

所述的两个引线连接柱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引线支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化,建筑工程防雷结构,所述的调节固定器包括移动板、移动夹板、两个固定螺栓和T形滑块,移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T形滑块,T形滑块滑动连接在T形滑槽内,移动夹板固定连接在移动板的上端,两个固定螺栓分别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两个螺纹固定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化,建筑工程防雷结构,所述的中心垂直避雷针包括中心滑管、转动通孔、两个中心T形滑动槽、中心固定螺栓、中心避雷针、中心引雷圆头和两个中心T形滑块,转动通孔贯穿设置在中心滑管上,两个中心T形滑动槽均设置在中心滑管内壁的两端,中心固定螺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中心滑管和中心避雷针,两个中心T形滑块分别固定连接在中心避雷针两端的下侧,中心引雷圆头固定连接在中心避雷针的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化,建筑工程防雷结构,所述的倾斜避雷针设置有两个,倾斜避雷针包括倾斜避雷针滑管、偏部转动通孔、倾斜开口、两个倾斜紧固螺栓、两个倾斜T形滑块、倾斜避雷针、倾斜引雷圆头和倾斜转轴,偏部转动通孔贯穿设置在倾斜避雷针滑管的下侧,倾斜开口设置在倾斜避雷针滑管上侧,两个倾斜紧固螺栓分别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两个倾斜T形滑块,两个倾斜紧固螺栓均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斜避雷针滑管,倾斜避雷针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倾斜转轴上,倾斜转轴固定连接在两个倾斜T形滑块之间,倾斜引雷圆头固定连接在倾斜避雷针的上端;倾斜避雷针滑管的内壁设置两个倾斜T形滑槽,两个倾斜T形滑块滑动连接在两个倾斜T形滑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化,建筑工程防雷结构,所述的中心滑管通过转动通孔转动连接在中心固定转轴上;所述的两个倾斜避雷针滑管均通过偏部转动通孔转动连接在中心固定转轴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为避雷底座、调节固定器、中心垂直避雷针、两个倾斜避雷针和两个引线连接柱可以在雷暴天对雷电的吸收范围大,同时通过折叠使装置便于拆卸和变换安装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避雷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心垂直避雷针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心垂直避雷针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倾斜避雷针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倾斜避雷针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避雷底座1;支撑滑动板1-1;T形滑槽1-2;固定夹板1-3;螺纹固定座1-4;引线支腿1-5;底角固定座1-6;固定螺纹孔1-7;中心固定转轴1-8;调节固定器2;移动板2-1;移动夹板2-2;固定螺栓2-3;T形滑块2-4;中心垂直避雷针3;中心滑管3-1;转动通孔3-2;中心T形滑动槽3-3;中心固定螺栓3-4;中心避雷针3-5;中心引雷圆头3-6;中心T形滑块3-7;倾斜避雷针4;倾斜避雷针滑管4-1;偏部转动通孔4-2;倾斜开口4-3;倾斜紧固螺栓4-4;倾斜T形滑块4-5;倾斜针4-6;倾斜引雷圆头4-7;倾斜转轴4-8;引线连接柱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装置中所述的固定连接可以是指通过焊接、螺纹固定等方式进行固定,所述的转动连接是可以指通过将轴承烘装在轴上,轴或轴孔上设置有弹簧挡圈槽或轴间挡板,通过将弹性挡圈卡在弹簧挡圈槽内或轴间挡板实现轴承的轴向固定,通过轴承的相对滑动,实现转动;结合不同的使用环境,使用不同的连接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如图1~图8所示,建筑工程防雷结构,包括避雷底座1、调节固定器2、中心垂直避雷针3、两个倾斜避雷针4和两个引线连接柱5,所述的中心垂直避雷针3和两个倾斜避雷针4转动连接在避雷底座1上,调节固定器2滑动连接在避雷底座1上,两个引线连接柱5固定连接在避雷底座1上。通过调节固定器2将折叠的中心垂直避雷针3和两个倾斜避雷针4进行固定,通过两个引线连接柱5连接房屋内的引线,将电流因走,通过中心垂直避雷针3和两个倾斜避雷针4增大雷电的吸收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二: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避雷底座1包括支撑滑动板1-1、T形滑槽1-2、固定夹板1-3、两个螺纹固定座1-4、两个引线支腿1-5、两个底角固定座1-6、两个固定螺纹孔1-7和中心固定转轴1-8,T形滑槽1-2设置在支撑滑动板1-1上,固定夹板1-3固定连接在支撑滑动板1-1上,两个螺纹固定座1-4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夹板1-3的两端,两个螺纹固定座1-4上均设置有螺纹孔,两个引线支腿1-5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滑动板1-1的下端,两个底角固定座1-6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引线支腿1-5的下端,两个固定螺纹孔1-7分别上下贯穿设置在两个底角固定座1-6上,中心固定转轴1-8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螺纹固定座1-4上;通过两个底角螺栓将两个底角固定座1-6固定在指定位置。

所述的两个引线连接柱5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引线支腿1-5上。

具体实施方式三: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二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调节固定器2包括移动板2-1、移动夹板2-2、两个固定螺栓2-3和T形滑块2-4,移动板2-1的下端固定连接T形滑块2-4,T形滑块2-4滑动连接在T形滑槽1-2内,移动夹板2-2固定连接在移动板2-1的上端,两个固定螺栓2-3分别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两个螺纹固定座1-4。移动板2-1通过T形滑块2-4在T形滑槽1-2内滑动,通过两个固定螺栓2-3将中心垂直避雷针3和两个倾斜避雷针4夹在移动夹板2-2和固定夹板1-之间,实现中心垂直避雷针3和两个倾斜避雷针4的垂直固定。

具体实施方式四: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三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中心垂直避雷针3包括中心滑管3-1、转动通孔3-2、两个中心T形滑动槽3-3、中心固定螺栓3-4、中心避雷针3-5、中心引雷圆头3-6和两个中心T形滑块3-7,转动通孔3-2贯穿设置在中心滑管3-1上,两个中心T形滑动槽3-3均设置在中心滑管3-1内壁的两端,中心固定螺栓3-4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中心滑管3-1和中心避雷针3-5,两个中心T形滑块3-7分别固定连接在中心避雷针3-5两端的下侧,中心引雷圆头3-6固定连接在中心避雷针3-5的上端。通过中心固定螺栓3-4固定中心避雷针3-5在中心滑管3-1上的高度,便于吸收雷电。

具体实施方式五: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四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倾斜避雷针4设置有两个,倾斜避雷针4包括倾斜避雷针滑管4-1、偏部转动通孔4-2、倾斜开口4-3、两个倾斜紧固螺栓4-4、两个倾斜T形滑块4-5、倾斜针4-6、倾斜引雷圆头4-7和倾斜转轴4-8,偏部转动通孔4-2贯穿设置在倾斜避雷针滑管4-1的下侧,倾斜开口4-3设置在倾斜避雷针滑管4-1上侧,两个倾斜紧固螺栓4-4分别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两个倾斜T形滑块4-5,两个倾斜紧固螺栓4-4均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斜避雷针滑管4-1,倾斜针4-6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倾斜转轴4-8上,倾斜转轴4-8固定连接在两个倾斜T形滑块4-5之间,倾斜引雷圆头4-7固定连接在倾斜针4-6的上端;倾斜避雷针滑管4-1的内壁设置两个倾斜T形滑槽,两个倾斜T形滑块4-5滑动连接在两个倾斜T形滑槽内。通过两个倾斜T形滑块4-5调节倾斜针4-6在倾斜避雷针滑管4-1内的高度,通过两个倾斜紧固螺栓4-4固定倾斜针4-6的倾斜角度和高度,实现倾斜针4-6上额倾斜,进而增大雷电的吸收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六: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五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中心滑管3-1通过转动通孔3-2转动连接在中心固定转轴1-8上;所述的两个倾斜避雷针滑管4-1均通过偏部转动通孔4-2转动连接在中心固定转轴1-8上。便于调节中心滑管3-1和两个倾斜避雷针滑管4-1的垂直和平放,进而实现折叠,使装置便于拆卸和更换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两个底角螺栓将两个底角固定座1-6固定在指定位置,实现两个引线支腿1-5,进而实现装置的固定;将两个引线连接柱5连接房屋内的引线;将中心滑管3-1和两个倾斜避雷针滑管4-1抬起,通过将移动板2-1和移动夹板2-2向固定夹板1-3推进,将中心滑管3-1和两个倾斜避雷针滑管4-1垂直固定,通过两个固定螺栓2-3连接两个螺纹固定座1-4将垂直固定;通过中心固定螺栓3-4固定中心避雷针3-5在中心滑管3-1上的高度,使中心引雷圆头3-6和中心避雷针3-5吸收较高处的雷电,通过中心固定螺栓3-4将中心引雷圆头3-6和中心避雷针3-5固定;通过两个倾斜T形滑块4-5调节倾斜针4-6在倾斜避雷针滑管4-1内的高度,通过两个倾斜紧固螺栓4-4固定倾斜针4-6的倾斜角度和高度,实现倾斜针4-6的倾斜,进而增大雷电的吸收范围;如需更换安装位置,将中心固定螺栓3-4、两个倾斜紧固螺栓4-4和两个固定螺栓2-3缩回折叠,将两个底角固定座1-6上的两个底角螺栓收起,使装置占地空间小,便于携带和安装位置。

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