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杆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5137发布日期:2020-01-15 00:44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摇杆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摇杆开关。



背景技术:

摇杆开关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开关装置,现有技术中的摇杆开关一般都是安装在壳体上,通过紧固件将摇杆开关固定,再通过导线将摇杆开关连接其他结构,不仅开关的整体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安装过程比较复杂,同时,也会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摇杆开关,不仅能够简化摇杆开关的结构,方便安装,同时增加拨动时的响声和振动手感,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摇杆开关,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上固定设有摇杆开关,所述摇杆开关包括下固定座,所述下固定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开关结构,所述开关结构上侧设有上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之间还设有用于控制开关结构连通的摇杆结构,所述摇杆结构穿过上固定座至上固定座上侧,所述上固定座外侧设有用于固定摇杆开关的外壳,所述外壳设有固定脚,固定脚穿过pcb板与pcb板固定。

优选的,所述开关结构包括开关底座和开关壳体,所述开关壳体和开关底座之间形成中空结构,所述开关结构还包括通过二次成型固定在开关底座上的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和第三接线端子,所述开关底座内侧的第二接线端子和第三接线端子相对设置,第二接线端子和第三接线端子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接触片,所述接触片的另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抵接,所述接触片中部还设有卡接的拉动弹性件,所述拉动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开关底座或第一接线端子卡接,所述接触片与第二接触端子接触,所述开关壳体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可以沿着通孔方向移动的按压件,所述按压件的内侧与拉动弹性件抵接,按压件外侧凸出开关壳体外侧面,所述开关壳体上还设有转动的按触片,所述按触片内表面与按压件外侧面抵接,按压按触片使拉动弹性件变形,接触片与第二接线端子分离并与第三接线端子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第三接线端子和接触片接触位置设有凸起的接触块。

优选的,所述接触片包括抵接部、弧形部、卡接部和接触部,所述抵接部为直角结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上设有与接触片抵接部直角适配的直角槽,所述弧形部内侧面朝向拉动弹性件,所述卡接部上设有与拉动弹性件卡接的通孔,所述接触块位于接触部两侧。

优选的,所述拉动弹性件为弹簧或弹片。

优选的,所述四个开关结构形成矩形,所述摇杆结构位于矩形中心位置,摇杆结构距每个开关结构距离相等。

优选的,所述摇杆结构结构包括穿过上固定座的摇杆轴,所述上固定座上侧的摇杆轴上设有中心球,所述上固定座下侧的摇杆轴上套设有压块结构,所述摇杆轴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卡接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压块结构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接在摇杆轴外侧。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座上侧设有与中心球适配的弧形槽,弧形槽中部设有通孔,所述摇杆轴穿过通孔,中心球与弧形槽接触。

优选的,所述压块结构为方形结构,压块结构的底侧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弹性件卡接在环形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开关结构上设有定位孔,所述上固定座和/或下固定座上设有与定位孔适配的定位柱,所述定位孔与定位柱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外壳将整体开关结构包裹,在通过外壳的固定脚与pcb板固定,此时的外壳不仅可以作为摇杆开关整体的保护层,同时,通过固定脚,也可以增加摇杆开关与pcb板的牢固程度,方便生产加工,以及安装。

2、通过摇杆结构的设置,可以增加摇杆轴的摆动角度,在使用的过程中,体用用户的使用体验。

3、通过开关结构中的接触片和拉伸弹性件的设计,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长生振动手感以及响声,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摇杆开关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摇杆开关爆炸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摇杆开关摇杆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摇杆开关压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摇杆开关中开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摇杆开关中开关结构的爆炸图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摇杆开关中开关结构的接线端子和开关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摇杆开关中开关结构的接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摇杆开关中下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2、pcb,3、下固定座,4、开关结构,41、开关底座,42、开关壳体,43、第一接线端子,431、直角槽,44、第二接线端子,45、第三接线端子,46、接触片,461、抵接部,462、弧形部,463、卡接部,464、接触部,47、拉动弹性件,48、按触片,49、按压件,410、接触块,411、定位孔,5、上固定座,51、弧形槽,6、摇杆结构,61、摇杆轴,62、中心球,63、压块结构,631、环形凹槽,64、限位件,65、弹性件,10、定位柱,11、固定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摇杆开关,包括pcb板2,所述pcb板2上固定设有摇杆开关,所述摇杆开关包括下固定座3,所述下固定座3上设有四个开关结构4,所述开关结构4上侧设有上固定座5,所述上固定座5和下固定座34之间还设有用于控制开关结构4连通的摇杆结构6,所述摇杆结构6穿过上固定座5至上固定座5上侧,所述上固定座5外侧设有用于固定摇杆开关的外壳,所述外壳设有固定脚11,固定脚11穿过pcb板与pcb板固定。

通过摇杆结构6可以控制开关结构4的连通或断开的状态,从而控制电路,本实施例中,在使用的过程中,直接将开关结构4的接线端子插在pcb板上,将开关整体连入电路,此时的开关结构4的接线端子可以作为连接件将开关结构4和pcb板进行固定,同时,外壳的下侧设有固定脚11,此时的固定脚11也可以穿过pcb板上设有的孔,再将固定脚11与pcb板固定,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与pcb板之间的牢固程度,当然,此时的外壳同样具有保护作用,用于保护摇杆开关的整体,避免受到外界影响。

其中,如图2,图3至图6所示,所述开关结构4包括开关底座41和开关壳体42,所述开关壳体42和开关底座41之间形成中空结构,所述开关结构4还包括通过二次成型固定在开关底座41上的第一接线端子43、第二接线端子44和第三接线端子45,此时的三个接线端子在开关底座41的两侧都露出,其中开关底座41外侧的三个接线端子部分用于与pcb板连接,开关底座41内侧的三个接线端子部分用于控制电路连通,此时,开关底座41内侧的第二接线端子44和第三接线端子45相对设置,第二接线端子44和第三接线端子45之间设有间隙,具体的,此时的第三接线端子45设有折弯,通过折弯改变第三接线端子45的形状,从而在第三接线端子45和第二接线端子44之间形成间隙,间隙处至少设有一个开口,以便于设置接触片46,所述间隙内设有接触片46,所述接触片46的另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43抵接,所述接触片46中部还设有卡接的拉动弹性件47,所述拉动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开关底座41或第一接线端子43卡接,所述接触片46与第二接触端子接触,所述开关壳体42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可以沿着通孔方向移动的按压件49,所述按压件的内侧与拉动弹性件抵接,按压件外侧凸出开关壳体42外侧面,按压件在通孔内移动的过程中,作用于拉伸弹性件65,从而可以使拉伸弹性件65发生形变,进而使拉伸弹性件65一端的接触片46改变位置,从而可以连通不同的电路,所述开关壳体42上还设有转动的按触片48,所述按触片内表面与按压件外侧面抵接,即通过按压接触片46可以控制接触片46的位置,从而控制接触片46连通不同的接线端子,按压按触片使拉动弹性件变形,接触片46与第二接线端子44分离并与第三接线端子45接触。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接线端子之间的接触效果,所述第二接线端子44、第三接线端子45和接触片46接触位置设有凸起的接触块410,通过凸起的接触块410,将接触面从面接触转化为线接触或点接触,当然,本实施例中,第一接线端子43、第二接线端子44、第三接线端子45、接触片46以及接触块410均为导电金属。

更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所述接触片46包括抵接部461、弧形部462、卡接部463和接触部464,所述抵接部461为直角结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44上设有与接触片46抵接部461直角适配的直角槽431,所述弧形部462内侧面朝向拉动弹性件47,所述卡接部463上设有与拉动弹性件47卡接的通孔,所述接触块410位于接触部464两侧,接触片46抵接部461的直角结构与第一接线端子43上的直角槽431卡接,在拉伸弹性件6547的作用下,可以将接触片46限制在第二接线端子44和第三接线端子45之间的间隙内,在没有外力作用于拉伸弹性件6547的作用下,接触片46与第二接线端子44连接44,当外力作用于拉伸弹性件6547,即按压件48作用于拉伸弹性件65时,拉伸弹性件65发生形变,从而拉动卡接部463,此时的弧形部462发生形变,接触部位置发放改变,与第二接线端子44分离,与第三接线端子45接触,从而断开和连通电路,在作用于拉伸弹性件65的力消失时,拉伸弹性件65对卡接部463的作用力消失,弧形部462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从而接触片46与第三接线端子45分离,与第二接线端子44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拉动弹性件为弹簧或弹片,拉动弹性件通过变形从而可以改变接触片46的位置,本实施例中,拉动弹性件为弹簧,可以很好的控制接触片46的运动,从而控制开关的断开和连通。

其中,所述开关结构4设有四个,所述四个开关结构4形成矩形,所述摇杆结构6位于矩形中心位置,摇杆结构6距每个开关结构4距离相等,具体的,此时开关结构4中的按触片围绕在摇杆结构6外侧,在摇杆结构6不同位置时可以控制不同的开关结构4的连通和/或断开。

其中,所述摇杆结构6结构包括穿过上固定座5的摇杆轴61,所述上固定座5上侧的摇杆轴61上设有中心球62,所述上固定座5下侧的摇杆轴61上套设有压块结构63,所述摇杆轴61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卡接的限位件64,所述限位件64与压块结构63之间设有弹性件65,所述弹性件65套接在摇杆轴61外侧。

进一步的,此时上固定座5上侧设有与中心球62适配的弧形槽51,弧形槽51中部设有通孔,所述摇杆轴61穿过通孔,中心球62与弧形槽51接触。

通过中心球62和弧形槽51的作用,此时摇杆轴61可以在上固定座5的上侧转动,在摇杆轴61转动的过程中,位于上固定座5下侧的压块结构63位置也会发生变化,此时的压块结构63会倾斜,在倾斜时,压块结构63会与开关结构4的按触片接触,即会挤压按触片,从而可以控制开关结构4,在松开摇杆轴61后,在弹性件65的作用下,摇杆轴61以及压块结构63会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压块结构63与开关结构4分离,从而可以完成开关结构4的控制。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弹性件65的定位,以及降低整体高度,所述压块结构63的底侧设有环形凹槽631,所述弹性件65卡接在环形凹槽631中,弹性件65卡在环形凹槽631中,可以方便弹性件65的安装,同时,在相同弹性件65的作用下,可以降低压块结构63的高度,使整个开关体积更小。

其中,如图2、图3、图9所示,所述开关结构4上设有定位孔411410,所述上固定座5和/或下固定座3上设有与定位孔411适配的定位柱10,所述定位孔411与定位柱10卡接,此时的开关结构4上设有贯穿整个开关结构4的定位孔411,在上固定座5和下固定座3与开关结构4接触位置都设有对应的定位柱10,通过定位柱10和定位孔411的作用,可以将开关结构4进行定位和固定,此时,在上固定座5的上侧设有有外壳可以将整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固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