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9676发布日期:2019-09-20 21:48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耳机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



背景技术:

早先便携移动通讯设备上包括多个外接接口以实现不同的使用需要,例如,这些接口包括用于充电的电源接口,以及用于通话和播放的耳机接口等。技术革新和需求提高使人们对移动通讯设备提出更多的要求,一种通常的方向是在保留现有功能的前提下,通过不断缩小移动设备的体积以进一步提升其便携性。

现有技术中,将移动设备的多个接口进行合并成为流行的趋势,举例来说,iPhone、安卓手机设备逐渐取消3.5mm耳机孔,将之与USB-C/Lightning充电插孔合二为一。如上的这种改进显著减少了设备表面开孔数量,却也在实际使用中产生功能无法同时使用的不便。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真无线耳机,通过无线蓝牙技术解放充电插孔,以使得播放和充电功能可以同时进行。然而,该技术目前因技术、工艺等原因致使真无线蓝牙耳机的造价成本普遍不菲,更重要的是,由于其没有了连接耳机左右单元的线材,致使耳机自身的电池和控制电路也必须内置在耳机腔体内。基于这些原因,直接导致真无线耳机的规格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难以进一步缩小其体积,也无法满足诸如语音助手、手势控制等耳机新功能的进一步扩充。另一方面,真无线耳机很大程度上存在天线空间受到压缩和天线性能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现有市面上常见的该类产品大多采用FPC、LDS、贴片陶瓷天线,上述传统天线受金属材质的影响会有很大的方向性,不能满足远距离播放。

有鉴于此,应当对现有技术下的无线立体声耳机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持外壳金属材质的同时,将主板上的信号直接馈入耳机外壳内,保证耳机信号质量的同时提高耳机天线适用性的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所述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为由壳体外壁和底部挡体围成的中空壳体,所述外壳一侧表面形成开口,所述底部挡体呈圆弧条状,所述底部挡体与所述壳体外壁边沿之间形成多个间隙,定义该间隙为天线收纳槽。

优选地,所述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可以呈中空水滴形状,所述底部挡体的形状可以与所述壳体外壁的形状一致。

又优选地,所述天线收纳槽的宽度可以在0.5mm到1.5mm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天线收纳槽内可以设置有触摸天线、按键和/或指示灯。

优选地,所述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内可以设置有天线辐射体,所述天线辐射体的周长与波长之间的比例为1比4。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天线辐射体表面上可以设置有多个馈入信号点。

又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天线辐射体可以与所述壳体外壁连接。

优选地,所述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可以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根据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是通过在金属材质外壳的镂空表面形成的多个间隙,再于间隙内设置触摸天线、天线辐射体,并在天线辐射体预留多个信号点,这样,金属化外壳可以显著降低天线采购和组装工序成本,提高外壳导热效果,降低工作温度,延长设备使用时间,同时,于壳体上形成的缝隙并设置辐射体可以实现主板上的信号直接馈入壳体内,使得壳体参与天线辐射,解决现有技术下壳体上预留天线位置致使耳机内部空间受限的技术问题,也因此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可适用于单极天线、PIFA天线、IFA天线等多种型号天线的产品。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可以在保持外壳金属材质的同时,将主板上的信号直接馈入耳机外壳内,保证耳机信号质量的同时提高耳机天线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的结构;

图2为示意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中天线辐射体预留信号点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附图未按比例画出,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

图1为示意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中所述的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是由壳体外壁1与底部挡体2围成的中空壳体,壳体外壁1和底部挡体2都可以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中,壳体外壁1设计成水滴形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壳体外壁1还可以设计成心形或者其他样式,只需要保持其形状可以与壳体外壁1形状一致,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底部挡体2可以呈圆弧条状,底部挡体2弯曲并与壳体外壁1的边沿之间形成多个间隙,定义这些间隙为天线收纳槽3。天线收纳槽3与壳体外壁1边沿位置之间的间距宽度可以在0.5mm到1.5mm的范围内,在该实施例中,保持天线收纳槽3与壳体外壁1边沿位置之间的间距为1mm。

天线收纳槽3内防止触摸天线、按键和/或指示灯,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内设置有天线辐射体,该天线辐射体的周长与波长之间的比例为1比4,且其表面上可以设置有多个馈入信号点,图2为示意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中天线辐射体预留信号点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中,预留第一馈入信号点4和第二馈入信号点5,第一馈入信号点4位于收纳槽周长的五分之一处,第二馈入信号点5位于收纳槽的末端。值得说明的是,天线辐射体可以直接与壳体外壁1接触,也可以实现与壳体外壁1分离。

根据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是通过在金属材质外壳的镂空表面形成的多个间隙,于间隙内设置触摸天线、天线辐射体,并在天线辐射体预留多个信号点,这样,金属化外壳可以显著天线采购和组装工序成本,提高外壳导热效果,降低工作温度,延长设备使用时间,同时,于壳体上形成的缝隙并设置辐射体可以实现主板上的信号直接馈入壳体内,使得壳体参与天线辐射,解决现有技术下壳体上预留天线位置致使耳机内部空间受限的技术问题,也因此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可适用于单极天线、PIFA天线、IFA天线等多种型号天线的产品。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可以在保持外壳金属材质的同时,将主板上的信号直接馈入耳机外壳内,保证耳机信号质量的同时提高耳机天线适用性。

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