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发光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4482发布日期:2019-11-05 23:31阅读:969来源:国知局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发光键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键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发光键盘。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的越来越普及,使用者会在各种环境下使用电脑,而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使用电脑时,经常由于看不清键盘上的按键而难以准确敲击键盘,给电脑的使用带来了不便。针对这一问题,现有的键盘厂商开发出了适用于黑暗环境中的发光键盘,此种发光键盘不但能够令使用者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仍能够清晰地辨识出按键上的符号与文字,同时具有时尚的外观及新颖的用户体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及游戏键盘中。

现有的发光键盘一般额外设计一个背光模组来实现发光。请参阅图1,为现有的一种发光键盘的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00及设于导光板100一侧的侧入式背光源200,该导光板100包括本体110以及间隔设于本体110底面的多个导光图案120,每一导光图案120包括在本体110底面依次设置的多个导光点121。工作时,侧入式背光源200发出的光线由导光板100的一侧射入导光板100的本体110内,并在导光图案120上发生漫反射从而射出导光板100,射出导光板100的光线经过设于导光板100上方的键盘的键帽从而实现键盘发光。上述背光模组在使用中,由于导光图案120对光线进行漫反射的出光角较大,使得背光模组实际的发光亮度较低,光的利用率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会在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100上方设置增亮片(BEF),但此种做法会增加背光模组整体的厚度以及产品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应用于背光模组时能够提升背光模组的发光亮度及光利用率,降低背光模组的厚度及产品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又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发光亮度及光利用率高,厚度及产品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发光键盘,其背光模组的发光亮度及光利用率高,键盘整体的厚度及产品成本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板,包括本体、设于本体底面的多个导光图案以及设于本体顶面且分别与多个导光图案对应的多个增亮图案。

每一增亮图案包括设于本体顶面且向远离本体的方向突出的多个棱镜,每一棱镜的主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多个棱镜的延伸方向相平行。

每一棱镜的主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

同一增亮图案中,相邻两个棱镜远离本体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为10~50μm。

每一棱镜远离本体的端部与靠近本体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2~8μm。

每一导光图案包括于本体底面依次设置的多个导光点。

通过印刷、压制工艺在本体的底面制作多个导光图案。

每一增亮图案所在区域覆盖其对应的导光图案所在区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的导光板及背光源,所述背光源与导光板的本体的一个侧面相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光键盘,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包括本体、设于本体底面的多个导光图案以及设于本体顶面且分别与多个导光图案对应的多个增亮图案。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与背光源组成发光键盘的背光模组,工作时,背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本体的侧面射入导光板,而后在导光图案上发生漫反射,增亮图案对经导光图案漫反射的光线的角度进行收窄,从而增加了背光模组的发光亮度及光利用率,并且背光模组整体的厚度较薄、产品成本较低,从而降低了发光键盘整体的厚度及产品成本。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发光亮度及光利用率高,厚度及产品成本低。本实用新型的发光键盘的背光模组的发光亮度及光利用率高,键盘整体的厚度及产品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发光键盘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局部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局部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板,包括本体10、设于本体10底面的多个导光图案20以及设于本体10顶面且分别与多个导光图案20对应的多个增亮图案30。该导光板与侧入式背光源搭配组成背光模组,以应用于发光键盘中。

具体地,请参阅图2及图3,每一增亮图案30包括设于本体10顶面且向远离本体10的方向突出的多个棱镜31,每一棱镜31的主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多个棱镜31的延伸方向相平行。

优选地,请参阅图2,每一棱镜31的主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

具体地,将同一增亮图案30中,相邻两个棱镜31远离本体10的端部之间的距离d1定义为纹理间距,将每一棱镜31远离本体的端部与靠近本体10的底面之间的距离d2定义为纹理深度,本实用新型中,依据导光板整体的厚度、侧入式背光源的发光颜色以及具体的产品需求对纹理间距及纹理深度进行选取,优选地,同一增亮图案30中,相邻两个棱镜31远离本体10的端部之间的距离d1也即纹理间距为10~50μm,每一棱镜31远离本体10的端部与靠近本体10的底面之间的距离d2也即纹理深度为2~8μm。

具体地,请参阅图2及图4,每一导光图案20包括于本体10底面依次设置的多个导光点21。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每一导光点21朝向本体10的内部凹陷,每一导光点21的深度为5~10μm,每一导光点21的开口直径为60~80μm。

优选地,通过印刷、压制工艺在本体10的底面制作多个导光图案20。

优选地,每一增亮图案30所在区域覆盖其对应的导光图案20所在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请结合图5,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1背光源2搭配而组成背光模组,背光源2与导光板1的本体10的一侧面相对,工作时,背光源2发出光线从与其相对的本体10的侧面射入导光板1由导光板1进行导光,而后光线在多个导光图案20处发生漫反射而分别设想与多个导光图案20对应的增亮图案30,每一增亮图案30对对应的导光图案20漫反射的光线中与竖直方向角度较大的部分进行聚集从而形成小角度的光束,并将对应的导光图案20漫反射的光线中与树脂方向角度较小的部分反射回导光图案20由导光图案20再次进行漫反射,从而增亮图案30能够对对应的导光图案20漫反射的光线进行收窄而射出,从而增加了背光模组的亮度以及光利用率,并且无需设置额外的增亮结构,使得背光模组厚度较薄、成本较低,从而使得应用该背光模组的发光键盘整体的厚度及成本降低,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品质。

请结合图5,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的导光板1及背光源2,在此不再对导光板1的结构进行重复性描述。所述背光源2设于导光板1的本体10的一侧面。该背光源2可以为LED灯或其他常用于背光模组中的光源。

需要说明的是,请结合图5,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在工作时,背光源2发出光线从与其相对的本体10的侧面射入导光板1由导光板1进行导光,而后光线在多个导光图案20处发生漫反射而分别设想与多个导光图案20对应的增亮图案30,每一增亮图案30对对应的导光图案20漫反射的光线中与竖直方向角度较大的部分进行聚集从而形成小角度的光束,并将对应的导光图案20漫反射的光线中与树脂方向角度较小的部分反射回导光图案20由导光图案20再次进行漫反射,从而增亮图案30能够对对应的导光图案20漫反射的光线进行收窄而射出,从而增加了背光模组的亮度以及光利用率,并且无需设置额外的增亮结构,使得背光模组厚度较薄、成本较低,从而使得应用该背光模组的发光键盘整体的厚度及成本降低,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品质。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光键盘,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在此不再对背光模组的结构进行重复性描述,该发光键盘还包括设置在背光模组上的透明键帽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请结合图5,本实用新型发光键盘在工作时,背光模组中背光源2发出光线从与其相对的本体10的侧面射入导光板1由导光板1进行导光,而后光线在多个导光图案20处发生漫反射而分别设想与多个导光图案20对应的增亮图案30,每一增亮图案30对对应的导光图案20漫反射的光线中与竖直方向角度较大的部分进行聚集从而形成小角度的光束,并将对应的导光图案20漫反射的光线中与树脂方向角度较小的部分反射回导光图案20由导光图案20再次进行漫反射,从而增亮图案30能够对对应的导光图案20漫反射的光线进行收窄而射出,从而增加了背光模组的亮度以及光利用率,并且无需设置额外的增亮结构,使得发光键盘整体的厚度及成本降低,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品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包括本体、设于本体底面的多个导光图案以及设于本体顶面且分别与多个导光图案对应的多个增亮图案。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与背光源组成发光键盘的背光模组,工作时,背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本体的侧面射入导光板,而后在导光图案上发生漫反射,增亮图案对经导光图案漫反射的光线的角度进行收窄,从而增加了背光模组的发光亮度及光利用率,并且背光模组整体的厚度较薄、产品成本较低,从而降低了发光键盘整体的厚度及产品成本。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发光亮度及光利用率高,厚度及产品成本低。本实用新型的发光键盘的背光模组的发光亮度及光利用率高,键盘整体的厚度及产品成本较低。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