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电池片、太阳电池串及太阳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0475发布日期:2020-01-03 10:1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太阳电池片、太阳电池串及太阳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电池片、太阳电池串及太阳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竞争也越来越剧烈,如何提高组件的输出功率也成为了各家企业追逐的重点,一方面是电池端电池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就是组件端各种互联技术的不断涌现。传统的电池互联技术是将电池片通过焊带直接连接起来,这种连接方式电池片之间存在着间隙,会降低有效的利用面积。为了提高组件面积的利用率,各种新类型的组件互联方式不断出现,目前比较广为人知的主要技术种类有半片、叠瓦、拼片等技术。

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一种电池片的叠瓦连接结构,及两个相邻的电池片101、105的交汇处具有一定量的重叠,两相邻的电池片101、105通过焊带103进行电连接,焊带103的一端连接在位于下方的电池片101的正面电极102上,焊带103的另一端连接在位于上方的电池片105的背面电极104上,由于焊带103的存在,两电池片101、105的重叠处,在上下方向上存在一定的间距,该间距会导致层压时电池片出现隐裂或破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太阳电池片、太阳电池串及太阳电池组件,用于降低太阳电池片出现隐裂或破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电池片,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正面设置有栅线,以及与栅线连接的正面电极,所述正面电极延伸至所述基板边缘的部位设置有分叉部,至少所述分叉部高于所述基板,所述分叉部包括延伸至所述边缘的两分支,两所述分支之间形成焊带穿行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正面电极为条状电极,所述条状电极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分叉部。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背面设置有铝背电场及背面电极,所述背面电极的表面低于所述铝背电场的表面,且所述背面电极与所述正面电极位置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分叉部为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两平行的边为两所述分支。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电池串,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的太阳电池片,所述太阳电池片呈叠瓦状排布;

两相邻的所述太阳电池片中,位于下方的所述太阳电池片的正面电极通过焊带,与位于上方的所述太阳电池片的背面电极电连接,且于两相邻的所述太阳电池片的重叠处,所述焊带位于所述焊带穿行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焊带穿行通道的长度大于两相邻的所述太阳电池片重叠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焊带穿行通道的宽度大于所述焊带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背面电极的宽度大于所述焊带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焊带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分支的厚度。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电池组件,包括有多个上述的太阳电池串。

上述方案,由于设置了高于基板的分叉部,分叉部的两分支之间形成焊带穿行通道,在进行太阳电池互联时,连接两相邻电池片的焊带通过焊带穿行通道穿过重叠区域,这样就减小或消除因焊带厚度带来的两太阳电池片的重叠处,上下方向上的间距,随着间距的降低,存在隐裂或破碎的可能性也相应的降低,也有利于提高太阳电池串的机械载荷性能,此外,随着间距的减小,水汽侵入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组件hf(湿冻测试)、dh(湿热测试)、tc(热循环实验)可靠性风险进一步降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电池片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电池片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电池串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电池串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电池串重叠处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电池串重叠处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电池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2、图3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电池片,包括基板1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的基板11是指对硅基底通过制绒、扩散、刻蚀、沉积钝化膜及减反射膜等工序形成的构件,基板11的正面设置有栅线2,栅线2可以但不限于为平行设置的直线栅线,以及与栅线2连接的正面电极1,正面电极1延伸至基板11边缘的部位设置有分叉部3,至少分叉部3高于基板,分叉部3包括延伸至边缘的两分支4,两分支4之间形成焊带穿行通道。正面电极1可以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形成在基板11的正面。一般地,正面电极1可以整体高于基板11。

本文所指的正面是该太阳电池片使用时迎向太阳的一面,背面是背对太阳的一面。

上述方案,由于设置了高于基板11的分叉部3,分叉部3的两分支4之间形成焊带穿行通道,在进行太阳电池互联时,连接两相邻电池片的焊带通过焊带穿行通道穿过重叠区域,这样就减小或消除因焊带厚度带来的两太阳电池片的重叠处,上下方向上的间距,随着间距的降低,存在隐裂或破碎的可能性也相应的降低,也有利于提高太阳电池串的机械载荷性能,此外,随着间距的减小,水汽侵入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组件hf(湿冻测试)、dh(湿热测试)、tc(热循环实验)可靠性风险进一步降低。

进一步地,正面电极1为条状电极,条状电极的两端均设置有分叉部3。实际使用中,正面电极1可以贯通太阳电池片两相对的边,并与多根栅线2连接,一般,正面电极1可以与栅线2相垂直。在条状电极的两端均设置分叉部3,使得该太阳电池片形成对称的结构,在进行互联的时候,可以不用考虑其放置方向,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在互联时,若发现一端的分叉部3损坏或功能丧失,则可以通过调转太阳电池片的方向,用另一端的分叉部3进行互联,避免因一个分叉部3损坏或功能丧失导致整片太阳电池片报废的问题,节约了成本。

进一步地,基板11的背面设置有铝背电场5及背面电极6,背面电极6的表面低于铝背电场5的表面,且背面电极6与正面电极1位置一一对应。由于背面电极6的表面低于铝背电场5的表面,在互联时,焊带位于背面电极6的位置处,可以进一步的降低两太阳电池片重叠处的间距。一般地,可以先在基板11的背面印制银浆来形成背面电极6,然后再印刷铝背电场5,最后经过烧结,使得背面电极6所在区域相比于铝背电场5所在的区域较低。

进一步地,分叉部3为u形结构,u形结构的两平行的边为两分支。该处所说的u形结构可以是平底的u形结构,也可以是弧底的u形结构,该实施例图2中采用的是平底的u形结构。采用u形结构,由于其具有两平行的边,该两平行的边形成的焊带穿行通道是直通道,更加容易且充分的将焊带置于该焊带穿行通道内,以消除焊带厚度对重叠处间距的影响。

第二方面,如图4-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电池串,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的太阳电池片7、9,太阳电池片7、9呈叠瓦状排布;两相邻的太阳电池片7、9中,位于下方的太阳电池片7的正面电极1通过焊带8,与位于上方的太阳电池片9的背面电极6电连接,且于两相邻的太阳电池片7、9的重叠处,焊带8位于焊带穿行通道。

该太阳电池串实施例,采用上述实施例的电池片,其效果参见上述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另参见图2,焊带穿行通道的长度l2大于两相邻的太阳电池片7、9重叠的长度。使得焊带穿行通道具有足够长度来容纳需要穿过重叠区域的焊带8。例如,焊带穿行通道的长度l2可以大于两相邻的太阳电池片7、9重叠长度0.5mm以上。

进一步地,焊带穿行通道的宽度l1大于焊带8的宽度。以使焊带8较为容易的放置于焊带穿行通道内。例如,焊带穿行通道的宽度l1大于焊带8的宽度0.6mm以上。

进一步地,背面电极6的宽度大于焊带8的宽度。由于背面电极6的表面低于铝背电场5的表面,在背面电极6的宽度大于焊带8的宽度的情况下,互联时,在宽度方向上,焊带8位于背面电极6的位置处,可以进一步的降低两太阳电池片重叠7、9处的间距。即采用此种结构,可以充分利用两太阳电池片重叠部正面电极1和基板11表面的高度差,以及背面电场5和背面电极6之间的高度差,使得太阳电池片叠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充分接触。

进一步地,焊带8的厚度小于等于分支4的厚度,使得焊带8在重叠处可完全的沉入到焊带穿行通道内,以消除焊带8厚度对重叠处间距的影响。

第三方面,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电池组件,包括有多个上述的太阳电池串12。作为其中一种实现方式,还可以包括框架13,框架13内并排设置多个上述的太阳电池串12。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