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接地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4897发布日期:2020-06-26 21:5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站接地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接地网。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变电站装机容量的增加以及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提高,当变电站发生短路事故时,入地电流越来越大,这对于变电站可靠、稳定、经济运行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流入大地的短路电流越大,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压越大,这两个数值一旦超过允许值,很容易对变电站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造成重大伤害,因此变电站通常会设置接地网来减小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压。

中国发明专利cn106450824a公布了一种接地网,所述接地网包括骨干网和至少一组接地极,每组接地极包括至少一个接地极,所述至少一组接地极分别连接在所述骨干网的不同位置,所述至少一组接地极均位于所述骨干网的下方,所述骨干网设置在建筑下方,所述骨干网与周围的土壤绝缘,所述接地网通过至少一组接地极放电,所述骨干网上设置至少一个连接点用于与电气设备连接,所述至少一组接地极中的每个接地极设置于接地井中,接地网只能在地下深处进行放电,避免了在地面形成跨步电压,不会对地面上的行人造成危险,安全性高,但是此发明中接地极位于骨干网的下方且接地极连接在骨干网上,接地极的位置受到限制,且接地极位于接地井中且接地井的深度通常大于三米,敷设施工难度大,对于山地变电站施工难度更大,检修、更换较为困难。

中国发明专利cn109449619a公布了一种变电站接地网,包括接地主体、保护层、双向封闭层、缓冲层和绝缘胶层,所述接地主体的顶部设有保护层,所述双向封闭层的顶端浇筑有绝缘胶层,所述缓冲层的顶端固定有隔热层,所述接地主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接线层,所述接线层内部的中心位置处镶嵌有安装管座,所述安装管座的内部设有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的内部设有六组接地导线,且相邻接地导线之间的夹角皆为六十度,所述安装管座外侧的接线层内部埋设有等间距的环形钢绞线,所述接地主体的底部浇筑有填充层。此发明延长了变电站接地网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变电站接地网的使用性能,保证了高压接地的安全性,但此发明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不宜大面积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敷设和检修方便的适用于变电站的接地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电站接地网,包括水平接地网和接地极,所述水平接地网固定于绝缘胶层内部,所述绝缘胶层为方形橡胶块,所述绝缘胶层内设有与水平接地网相通的连接孔,所述水平接地网通过连接孔与接地导线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接地导线的另一端与接地极可拆卸连接,所述接地极敷设在围墙基础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地极由主接地极和分支接地极组成,所述主接地极和分支接地极均为镀锌圆钢,所述主接地极和分支接地极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地导线表面设有绝缘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孔内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孔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地极外设有绝缘罩,所述接地导线穿过绝缘罩的顶部与接地极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电站接地网,水平接地网固定在绝缘胶层内部,接地导线的一端通过设于绝缘胶层的连接孔与水平接地极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接地极,所述接地导线表面设有绝缘套,使短路电流只能通过接地极流入大地,水平接地网与接地极之间的电势几乎没有变化,结构简单,降低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压的效果好,可拆卸连接结构方便接地装置的安装、检修和更换。

所述接地极为主接地极上连接分支接地极的结构,增加了接地极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放电效果好;所述主接地极与分支接地极可拆卸连接,方便接地极的运输、安装与更换;所述主接地极和分支接地极表面均设置导电防腐层,增加了接地极的使用寿命,实用价值高。

所述绝缘胶层上设有多个与水平接地网相同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水平接地网的交叉点和边角相通,因此水平接地网上可同时连接多个设备和多个接地极,实用价值高,接地装置敷设时,为分散电流,减小接地极表面的电势,可在除连接设备的连接孔外所有的连接孔内均安装接地导线,所述接地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接地极,但在短路电流较小的设施接地时,为节省开支可仅选择部分连接孔安装接地导线,经济实用;为防止水平接地网接触土壤引起腐蚀,降低水平接地网的工作性能,在不使用的连接孔内安装孔塞,延长接地装置的使用寿命,实用性更强。

所述接地极敷设在围墙基础底部,可使接地极在围墙基础底部放电,开挖深度浅,开挖面积小,敷设和检修方便;短路电流通过时围墙基础处电势较高,接地极外设绝缘罩,保证接地极放电时地表不会有电势,防止偶有人员在接地极附近活动式发生危险,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水平接地网和接地导线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接地极和接地导线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平接地网,2-接地极,3-绝缘胶层,4-连接孔,5-接地导线,6-孔塞,7-接头,8-e型卡簧,9-主接地极,10-分支接地极,11-绝缘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一种变电站接地网,包括水平接地网1和接地极2,所述水平接地网1为方格式接地网,材料为镀锌扁钢,所述水平接地网1外通过橡胶注塑的方法固定绝缘胶层3,所述绝缘胶层3为方形橡胶块,所述绝缘胶层3上通过攻丝机垂直钻出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孔4,所述连接孔4与水平接地网1的交叉点和边角处相连通。所述连接孔4内设有与连接孔4相匹配的孔塞6,所述孔塞6为表面有与连接孔4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的绝缘螺栓。所述水平接地网1与接地导线5连接,所述接地导线5为漆包线,所述接地导线5两端套接接头7,所述接头7为通过注塑工艺形成的上部为圆弧形壳状,下部为圆筒状的表面有与连接孔4相匹配螺纹的塑料结构,所述接头7下方通过注塑等方法设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内直径等于接地导线5的直径。所述接头7下方的接地导线5外部通过e型卡簧钳紧固安装e型卡簧8,所述e型卡簧8卡紧之后,所述接头7不能通过e型卡簧8向下移动,将e型卡簧8下方接地导线5的绝缘漆层用刀割去。

所述接地极2包括主接地极9和分支接地极10,所述主接地极9和分支接地极10为不同直径的镀锌圆钢,所述镀锌圆钢外设有炭黑层作为保护层,所述分支接地极10一端的外表面通过板牙加工出外螺纹,所述主接地极9内通过攻丝机均匀打出与分支接地极10相匹配的盲孔,所述盲孔内有与分支接地极10表面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主接地极9内通过攻丝机加工出与接头7相匹配的盲孔,所述盲孔内有与接头7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敷设时,将水平接地网1敷设于需要接地的设备附近的地下0.8m处,之后组装接地极2,将分支接地极10旋入主接地极9内,将组装好的接地极2敷设于围墙基础底部,与围墙的开挖深度一致,最后敷设接地导线5,所述接地导线5的数量和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将连接孔4内的孔塞6旋转取下,将接地导线5一端的接头7旋入连接孔4,使接地导线5的端部与水平接地网1紧密结合,因接头7对卡环的限制作用使接地导线5始终紧密接触水平接地网1。再将接地导线5另一端的接头7旋入主接地极9,使接地导线5的另一端部始终与主接地极9紧密接触,再将分支接地极10旋入主接地极9。敷设完成后,将水平接地网1与需要接地的设备连接,连接方式与接地导线5和水平接地网1的连接方式相同。

实施例二

如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完全相同,区别在于,所述接地极2外套接绝缘罩11,所述绝缘罩11为通过注塑工艺形成的圆台型桶状,所述绝缘罩11顶部通过攻丝机加工出与接头7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通孔内有与接头7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将接地极2组装并敷设完成后,将绝缘罩11套接在接地极2外,再将接地导线5另一端的接头7旋出通孔后旋入主接地极9内,所述绝缘罩11与接地极2之间填充土壤。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