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收缩型单芯中压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6688发布日期:2019-11-27 18:31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收缩型单芯中压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低收缩型单芯中压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信系统或设备配套的电缆的重要技术指标有电缆的热收缩性能以及屏蔽性能。如何减少在温差较大的环境中的护套收缩率,保证其正常供电以及兼顾电缆的电学性能,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低收缩性且屏蔽效果好的电力电缆。

技术方案:一种低收缩型单芯中压电力电缆,包括线芯以及线芯外自内而外依次包裹的铜丝疏绕层8、铜带层7、无纺布层6、内衬层5、第一低烟无卤阻燃带层4、内护套层3、第二低烟无卤阻燃带层2和外护套层1;

所述线芯由导体12以及导体外自内而外依次包裹的导体绕包层11、绝缘层10和绝缘屏蔽层9构成;

铜丝疏绕层8疏绕绕包在绝缘屏蔽层9外;构成铜带层7的铜带重叠绕包在铜丝疏绕层8外,且绕包方向与铜丝疏绕层的绕包方向相反;

无纺布层6是由无纺布带绕包在铜带层7外构成;

内衬层5包覆在无纺布层6外;

第一低烟无卤阻燃带层4是由第一低烟无卤阻燃带绕包在内衬层5外构成;

第二低烟无卤阻燃带层2是由第二低烟无卤阻燃带绕包在内护套层3外构成;

所述内护套层和外护套层都是聚乙烯pe护套料(可采用阻燃st7的pe材料)构成的护套层。

进一步,所述内护套层和外护套层的标称厚度都是为2.5mm,最薄点不小于标称的90%。

进一步,所述导体12为十九根直径为2.62mm的裸铜丝绞合紧压构成的铜导体。

进一步,导体绕包层11绕包在导体12外,采用半导电尼龙带,导体绕包层的最薄厚度不小于0.75mm。

进一步,所述绝缘屏蔽层9采用半导电绝缘屏蔽料,挤包在绝缘层10外;

绝缘层的平均厚度不小于10.5mm,最薄厚度不小于9.98mm;

绝缘屏蔽层是可剥离型,绝缘屏蔽层最薄厚度不小于0.80mm,绝缘屏蔽层的偏心度不大于8%。

进一步,铜丝疏绕层8疏绕绕包在绝缘屏蔽层9,构成铜丝疏绕层的单根铜丝截面积不小于35mm2,相邻铜丝的平均间隙不超过4mm。

铜带层的平均搭盖率不小于20%,其最小搭盖率不小于5%。

进一步,内衬层5是挤包内衬材料(可采用阻燃st2的pvc材料)在无纺布层6外构成,内衬层标称厚度不小于0.92mm;

无纺布层是由一层标称厚度0.2mm的无纺布绕包构成,平均搭盖率不小于15%。

进一步,所述第一、二低烟无卤阻燃带层的标称厚度0.2mm;第一、二低烟无卤阻燃带层的绕包带的平均搭盖率都不小于15%。

本电力电缆具有良好的伸缩性能,同时采用多种屏蔽措施,以隔离导体对外的电磁辐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护套层1、第二低烟无卤阻燃带层2、内护套层3、第一低烟无卤阻燃带层4、内衬层5、无纺布层6、铜带层7、铜丝疏绕层8、绝缘屏蔽层9、绝缘层10、导体绕包层11、导体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低收缩型单芯中压电力电缆,包括线芯以及线芯外自内而外依次包裹的铜丝疏绕层8、铜带层7、无纺布层6、内衬层5、第一低烟无卤阻燃带层4、内护套层3、第二低烟无卤阻燃带层2和外护套层1;

所述线芯由导体12以及导体外自内而外依次包裹的导体绕包层11、绝缘层10和绝缘屏蔽层9构成;

铜丝疏绕层8疏绕绕包在绝缘屏蔽层9外;构成铜带层7的铜带重叠绕包在铜丝疏绕层8外,且绕包方向与铜丝疏绕层的绕包方向相反;

无纺布层6是由无纺布带绕包在铜带层7外构成;

内衬层5包覆在无纺布层6外;

第一低烟无卤阻燃带层4是由第一低烟无卤阻燃带绕包在内衬层5外构成;

第二低烟无卤阻燃带层2是由第二低烟无卤阻燃带绕包在内护套层3外构成;

所述内护套层和外护套层都是低收缩护套料构成的护套层。

本例中,导体12采用2类紧压圆形铜导体,为十九根直径为2.62mm的裸铜丝绞合得到的裸铜导体。

导体屏蔽层11由交联型半导电屏蔽料挤包构成。

绝缘层10和绝缘屏蔽层9组成电缆的绝缘部分,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标称厚度为10.5mm,平均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最薄处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值的95%。绝缘偏心度≤8%。绝缘屏蔽采用可剥离型,最薄点≥0.80mm。绝缘层10的主要功能时的电气绝缘作用,保证信号电流通过导体传输时不会出现失真或严重衰减。在满足结构尺寸要求和电性能的情况下,绝缘层厚度应尽量薄,从而减小电缆外径,降低其他材料的消耗,即降低产品的成本。

采用铜丝疏绕+铜带表面反向重叠绕包构成金属屏蔽,铜丝截面积≥35mm2,反向重叠绕包一层标称厚度0.15mm的铜带,铜带间的平均搭盖率应不小于20%标称值,其最小搭盖率应不小于5%,金属屏蔽外重叠绕包一层标称厚度0.2mm的无纺布,平均搭盖率不小于15%。

内衬层5采用高阻燃st2pvc护套料,内衬层外重叠绕包一层标称厚度0.2mm的低烟无卤阻燃带。护套采用双层等厚采用阻燃st7的pe护套料,标称厚度为2.5mm,最薄点不小于标称的90%,两层护套之间重叠绕包一层0.2mm的低烟无卤阻燃带,平均搭盖率不小于15%。

经过检测,本电缆的性能参数如下:

(1)绝缘热延伸:200℃,15min,0.2n/mm2条件,载荷下最大伸长率小于等于175%(65%),冷却后最大永久伸长率小于等于15%(0%)。130℃,1h条件下,绝缘热收缩小于等于4%(2%)。

(2)绝缘老化前后机械性能:老化前抗张强度不小于12.5mpa(23.1mpa),断裂伸长率不小于200%(550%);135℃,168h老化后,抗张强度变化率最大±25%(+10%),断裂伸长率变化率最大±25%(-7%)。

(3)护套老化前后机械性能:老化前抗张强度不小于12.5mpa(12.9mpa),断裂伸长率不小于300%(370%);110℃,240h老化后,断裂伸长率不小于300%(350%);护套抗开裂试验合格;80℃,5h,5次循环条件下,小于等于3%(1%)。

(4)成束燃烧实验(b类)试验:碳化高度不大于2.5m(1.2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