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6923发布日期:2019-11-27 18:33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高频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频变压器。



背景技术:

大、中功率开关电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包括缠绕有原边绕组的环形磁芯和副边绕组。为满足输出高电压、大电流的需求,现有专利技术中(cn201521104532.6)采用多个磁芯结合副边绕组(铜管)串联的方式提高输出电压。但由于其磁芯发热严重,副边绕组中部的热量难以散出。

此外,现有高频变压器可通过改变磁芯上的线圈的组合方式实现电压增减或电流增减的相互切换和使用,但这种实现电压增减或电流增减的相互切换和使用的方式并不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频变压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频变压器中的副边绕组不易于散热,以及难以实现电压增减或电流增减的相互切换和使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频变压器包括变压组,变压组包括原边绕组、副边绕组和磁芯,原边绕组绕制在磁芯上,副边绕组贯穿于磁芯的中孔,变压组为多个,变压组还包括导电连接件;

多个变压组并列设置,相邻两个变压组的副边绕组经导电连接件串联设置,用以实现多个变压组的串联运行,或者,相邻两个变压组的副边绕组经导电连接件并联设置,用以实现多个变压组的并联运行。

进一步的,副边绕组包括第一导电管和第二导电管;

第一导电管和第二导电管均包括首端和尾端,相邻两个变压组中的第二导电管的首端电气连接有一个导电连接件。

进一步的,第一导电管的长度大于第二导电管的长度,第一导电管和第二导电管平行。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变压组的副边绕组串联设置,其中一个变压组中的第一导电管的尾端与另一个变压组中的第二导电管的尾端电气连接有一个导电连接件;

其中一个变压组中的第二导电管的尾端与另一个变压组中的第一导电管的尾端电气连接有一个导电连接件。

进一步的,变压组还包括导电件,相邻两个变压组中的第一导电管的首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导电件,导电件作为高频变压器中的副边绕组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变压组还包括导电件,相邻两个变压组的副边绕组并联设置,相邻两个变压组中的第一导电管的尾端之间电气连接有一个导电连接件;

相邻两个变压组中的第一导电管的首端和相邻两个变压组中的第二导电管的尾端均连接有一个导电件,导电件均作为高频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高频变压器还包括散热外壳,散热外壳中设置有容置腔,容置腔中用于放置变压组,散热外壳用于对变压组散热。

进一步的,容置腔为柱形,容置腔的径向截面为圆形或者多边形。

进一步的,容置腔为多个,相邻两个容置腔的径向截面为∞形。

进一步的,变压组中的磁芯至少为一个;

磁芯为多个时,原边绕组绕制在多个叠放的磁芯上,或者,每个磁芯上均绕制有一个原边绕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频变压器高频高频变压器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频变压器包括变压组,变压组包括原边绕组、副边绕组和磁芯,原边绕组绕制在磁芯上,副边绕组贯穿于磁芯的中孔,变压组为多个,变压组还包括导电连接件。多个变压组并列设置,相邻两个变压组的副边绕组经导电连接件串联设置,用以实现多个变压组的串联运行,或者,相邻两个变压组的副边绕组经导电连接件并联设置,用以实现多个变压组的并联运行。副边绕组可以为管状,多个变压组可以沿与副边绕组的轴向垂直的方向排列成一行,且多个变压组之间可以间隔设置。由于多个变压组是沿与副边绕组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因而每个变压组中的副边绕组的长度均小于现有的高频变压器中的副边绕组的长度,每个变压组中的副边绕组中的散热通道中的气流均易于流通至外部,更利于散热。此外,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减变压组以及将相邻两个变压组之间通过导电连接件并联或者串联连接,即可实现电压增减或电流增减的相互切换和使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频变压器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频变压器中的副边绕组不易于散热,以及难以实现电压增减或电流增减的相互切换和使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高频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变压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原边绕组和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副边绕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散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高频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变压组和副边绕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的变压组和副边绕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标:1-变压组;10-原边绕组;11-磁芯;12-副边绕组;120-第一导电管;121-第二导电管;13-导电连接件;14-导电件;2-散热外壳;20-容置腔;3-绝缘片;4-绝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频变压器包括多个变压组1,变压组1包括原边绕组10、磁芯11和副边绕组12,其中,原边绕组10为线圈。如图3所示,原边绕组10绕制在磁芯11上,副边绕组12贯穿于磁芯11的中孔,其中,磁芯11的中孔为环形磁芯11中部的孔洞。多个变压组1可以沿与副边绕组12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并列设置。其中,变压组1还包括导电连接件13;相邻两个变压组1的副边绕组12经导电连接件13串联设置,用以实现多个变压组1的串联运行。

磁芯11数量较多时变压组1的数量相应的也较多,多个变压组1可以沿与副边绕组12的轴向垂直的方向排列成一行,且多个变压组1之间可以间隔设置。如图2所示,多个变压组1依次设置后,相邻两个变压组1中的副边绕组12之间互相平行。

如图2所示,由于多个变压组1是并列设置的,因而每个变压组1中的副边绕组12的长度均小于现有的高频变压器中的副边绕组12的长度,每个变压组1中的副边绕组12中的散热通道中的气流均易于流通至外部,更利于散热。

此外,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高频变压器通过加减变压组1以及将相邻两个变压组1之间通过导电连接件13串联连接,即可便捷的实现电流增减的相互切换和使用。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频变压器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频变压器中的副边绕组12不易于散热,以及难以实现电压增减或电流增减的相互切换和使用的技术问题。

此外,为满足不同电压、电流等级电源的需求,需要设置多个磁芯11和原边绕组10,当磁芯11的数量过多时,可以将多个磁芯11等分成几组,一组磁芯11设置在一个变压组1中。多个磁芯11被等分成几组后,穿设在一组磁芯11中副边绕组12的长度小于现有技术中穿设在多个磁芯11中的一个副边绕组12的长度,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高频变压器的高度小于现有技术中的高频变压器的高度,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高频变压器的安装空间。

如图4所示,副边绕组12包括第一导电管120和第二导电管121,第一导电管120和第二导电管121均包括首端和尾端,相邻两个变压组1中的第二导电管121的首端电气连接有一个导电连接件13。

第一导电管120和第二导电管121均可以为铜管,第一导电管120和第二导电管121共同形成副边绕组12的两匝绕组。

其中,导电连接件13可以为铜片。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以高频变压器包括两个变压组1,每个变压组1中包括两个磁芯11为例,对高频变压器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导电管120的长度大于第二导电管121的长度,第一导电管120和第二导电管121平行。

其中,第一导电管120的径向截面和第二导电管121的径向截面均可以为d形,第一导电管120的竖直面与第二导电管121的竖直面相对,此时副边绕组12的形状近似为圆柱形。

其中,第一导电管120的竖直面与第二导电管121的竖直面与第二导电管121之间设置有绝缘的隔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相邻两个变压组1的副边绕组12串联设置,其中一个变压组1中的第一导电管120的尾端与另一个变压组1中的第二导电管121的尾端电气连接有一个导电连接件13。其中一个变压组1中的第二导电管121的尾端与另一个变压组1中的第一导电管120的尾端电气连接有一个导电连接件13。

此时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频变压器中的两个变压组1是串联在一起使用的。

进一步的,变压组1还包括导电件14,相邻两个变压组1中的第一导电管120的首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导电件14,导电件14作为高频变压器中的副边绕组12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其中一个与第一导电管120的尾端和第二导电管121的尾端焊接在一起的导电连接件13,和另一个与第一导电管120的尾端和第二导电管121的尾端焊接在一起的导电连接件13之间具有间隔,且可以在上述两个导电连接件13之间设置绝缘的隔板。

当高频变压器中的两个变压组1串联在一起使用时,副边绕组12中的其中一匝绕组的电流通路为:其中一个变压组1中的第一导电管120的首端连接的导电件14-其中一个变压组1中的第一导电管120-其中一个变压组1中的第一导电管120的尾端连接的导电连接件13--另一个变压组1中的第二导电管121-另一个变压组1中的第二导电管121的首端连接的导电件14。

副边绕组12中的另一匝绕组的电流通路为:另一个变压组1中的第一导电管120的首端连接的导电件14-另一个变压组1中的第一导电管120-另一个变压组1中的第一导电管120的尾端连接的导电连接件13-其中一个变压组1中的第二导电管121-其中一个变压组1中的第二导电管121的首端连接的导电件14。

当将两个变压组1中的第二导电管121的首端连接的导电连接件13作为电源负极时,两个变压组1中的第一导电管120的首端连接的导电件14均作为副边输出,并与二极管连接,此时高频变压器为一匝全波整流高频变压器。

当将两个变压组1中的第二导电管121的首端连接的导电连接件13不引出时,两个变压组1中的第一导电管120的首端连接的导电件14均作为副边输出,并与二极管连接,此时高频变压器为二匝全桥整流高频变压器。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频变压器还包括散热外壳2,散热外壳2中设置有容置腔20,容置腔20中用于放置变压组1,散热外壳2用于对变压组1散热。

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变压组1中与第二导电管121的首端连接的导电件14均与散热外壳2的外壁之间贴合有绝缘片3,多个变压组1中与第一导电管120的首端连接的导电连接件13贴合在散热外壳2的外壁上,多个变压组1中其余导电连接件13均与散热外壳2的外壁之间贴合有绝缘片3。

如图2所示,第一导电管120的首端依次穿过绝缘片3、散热外壳2的侧壁与导电件14连接;第一导电管120的尾端依次穿过绝缘片3、散热外壳2的侧壁与导电连接件13连接.第二导电管121的首端穿过散热外壳2与导电连接件13连接,第二导电管121的尾端依次穿过绝缘片3和散热外壳2与导电连接件13连接。

导电连接件13与散热外壳2的外壁或者绝缘片3之间贴合,以及导电件14、绝缘片3和散热外壳2的外壁之间依次贴合,可以进一步的提升该高频变压器的散热效果。

其中,散热外壳2的材质可以为铝材。

进一步的,容置腔20为柱形,容置腔20的径向截面为圆形或者多边形。

其中,容置腔20还可以为多个,相邻两个容置腔20的径向截面为∞形。

其中,变压组1中的磁芯11至少为一个,当变压组1中的磁芯11为多个时,原边绕组10绕制在多个叠放的磁芯11上,或者,每个磁芯11上均绕制有一个原边绕组10。

进一步的,磁芯11的两侧均可以贴合有一个绝缘板4。绝缘板4可以使同一变压组1中的相邻两个磁芯11上的原边绕组10之间互保持绝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频变压器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高频变压器同样包括多个变压组1,变压组1包括原边绕组10、磁芯11和副边绕组12,原边绕组10绕制在磁芯11上,副边绕组12贯穿于磁芯11的中孔,多个变压组1并列设置,变压组1还包括导电连接件13,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相邻两个变压组1的副边绕组12经导电连接件13并联设置,用以实现多个变压组1的并联运行。

本实施例仍旧以高频变压器包括两个变压组1,每个变压组1包括两个磁芯11为例,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是,本实施例其中一个变压组1中的第一导电管120的首端和另一个变压组1中的第一导电管120的首端均焊接有一个导电件14,且上述两个导电件14之间间隔设置,以使上述两个导电件14之间绝缘。

进一步的,如图7和图8所示,其中一个变压组1中的第二导电管121的首端和另一个变压组1中的第二导电管121的首端之间焊接有一个导电连接件13。

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频变压器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频变压器中的相邻两个变压组1的副边绕组12并联设置,相邻两个变压组1中的第一导电管120的尾端之间电气连接有一个导电连接件13。相邻两个变压组1中的第一导电管120的首端和相邻两个变压组1中的第二导电管121的尾端均连接有一个导电件14,导电件14均作为高频变压器的副边绕组12的输出端。

此时,相邻两个变压组1中的第二导电管121的尾端连接的导电件14之间具有间隔,以使上述两个导电件14之间绝缘。

当高频变压器中的两个变压组1并联使用时,两个变压组1中的副边绕组12均包括两匝绕组,两个变压组1中的电流的通路一致。因此以下仅说明一个变压组1中的副边绕组12中的两匝绕组的电流通路情况。其中一匝绕组的电流通路为:第一导电管120的首端连接的导电件14-第一导电管120-第一导电管120的尾端连接的导电连接件13。另一匝绕组的电流通路为:第二导电管121的尾端连接的导电件14-第二导电管121-第二导电管121的首端连接的导电件14。

在使用该高频变压器时,将其中一个变压组1中的第一导电管120尾端连接的导电连接件13,和该变压组1中的第二导电管121的首端连接的导电连接件13之间短接并将短接点引出作为电源负极。再将该变压组1中的第一导电管120的首端连接的导电件14和第二导电管121的尾端连接的导电件14均作为副边输出,并与二极管连接。另一个变压组1的连接结构与上述其中一个变压组1相同,此时可以将两个变压组1并联使用,满足大电流等级电源的要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频变压器的其余特征与实施例一中的高频变压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频变压器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高频变压器同样包括多个变压组1,且多个变压组1并列设置,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频变压器同样能够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磁芯11数量较多时高频变压器不易于散热的技术问题。此外,本实施例中的高频变压器通过加减变压组1以及将相邻两个变压组1之间通过导电连接件13并联连接,即可便捷的实现电压增减的相互切换和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