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触头均等分布的有载分接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8602发布日期:2019-12-31 15:4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触头均等分布的有载分接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静触头均等分布的有载分接开关。



背景技术:

电压是电力系统中一个重要质量指标。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电压的变动将使用电设备工作出现异常,直接影响生产和日常生活。故电压调节是电力系统主要任务之一。变压器有载调压是在不断电的情况下通过有载分接开关进行电压调整。有载分接开关是通过改变变压器绕组的匝数来调整变化的,通过调整变比来改变电压,进行电压调整。有载调压就是不断开电源,让变压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带负载调节分接开关。它的原理就是,在开关的动触头从一档尚未完全离开时,接通过渡电路(由过渡电阻限制两档之间的电流),以保证变压器不失电,当动触头到达另一档后,再断开过渡电路,调节就完成了。有载调压开关除了有过度电路外,还必须有良好的灭弧性能。

现有的有载分接开关一般是三相,每相之间的夹角为120度,这样在实际应用时有载分接开关只用到了其中两相,有一相处于闲置状态,不仅造成空间的浪费,同时由于两个相邻的静触头之间距离较近,造成事故频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触头均等分布的有载分接开关,通过在三相有载分接开关中,将静触头以三个为一组、180度为界分布于圆形支撑板上,相邻两个静触头之间的距离增大,提高电气绝缘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静触头均等分布的有载分接开关,由静触头、动触头、圆形支撑板组成,所述静触头以三个为一组、180度为界分布于所述圆形支撑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三个所述静触头分别为第一触头、第二触头和引出触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动触头包括拨轮和羊角触头,所述羊角触头一端与所述引出触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拨轮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羊角触头上靠近所述引出触头的一侧开设有加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静触头两侧设置有片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拨轮采用菱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圆形支撑板采用环氧板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三相有载分接开关中,通过将静触头以三个为一组、180度为界分布于圆形支撑板上,相邻两个静触头之间的距离增大,提高电气绝缘性能。

2、将静触头以三个为一组、180度为界分布于圆形支撑板上,整个结构对称布置,机械传动平稳,并且受力点对称。

3、安装结构简单,并且对称分布,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静触头;101、第一触头;102、第二触头;103、引出触头;2、动触头;201、羊角触头;202、拨轮;3、圆形支撑板;4、加强孔;5、片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地解释。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触头均等分布的有载分接开关,由静触头1、动触头2、圆形支撑板3组成。静触头1以三个为一组、180度为界分布于圆形支撑板3上,使得相邻两个静触头1之间的距离增大,提高电气绝缘性能,同时使得整个结构对称布置,机械传动平稳,并且受力点对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三个静触头1分别为第一触头101、第二触头102和引出触头103。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动触头2包括拨轮202和羊角触头201。羊角触头201一端与引出触头10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拨轮202转动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羊角触头201上靠近引出触头103的一侧开设有加强孔4。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静触头1两侧设置有片簧5。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拨轮202采用菱形结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圆形支撑板3采用环氧板制成。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触头101和第二触头102只是命名形式的不同。

工作原理:

将动触头2中的羊角触头201分别与静触头1中的第一触头101、动触头2接触,实现电流的转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