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接地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4902发布日期:2020-06-26 21:54阅读:8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烯接地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墨烯接地体。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被证实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薄且最坚硬的物质,石墨烯的另一特性是,其导电电子不仅能在晶格中无障碍地移动,而且速度极快,远远超过了电子在金属导体或半导体中的移动速度,还有,其导热性超过现有一切已知物质,另外石墨烯的表面积可达到300-600平方米每克,能均匀的分散在接地体中,石墨材料主要由多晶石墨构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但因它具有良好的热,电传导性而被称为半金属,石墨具有比某些金属还要高的热和电传导性,同时具有远比金属低的热膨胀系数,很高的熔点和化学稳定性,这就使它在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石墨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不与任何有机化合物起反应,石墨又是一种耐高温材料,在高温下石墨不会熔化,还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能。

防雷接地分为两个概念,一是防雷,防止因雷击而造成损害,二是静电接地,防止静电产生危害,随着储罐阴极保护应用的日益广泛,其保护效果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防雷接地规范与阴极保护规范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其中防雷接地中接地体的腐蚀问题和导电问题也随之呈现,一般的防雷接地体的在潮湿土壤中长时间使用后都会出现腐蚀问题,且导电性也受到影响,故而提出一种石墨烯接地体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墨烯接地体,具备了能有效提高防雷接地体的防腐导电性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防雷接地体防腐导电性能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能有效提高防雷接地体的防腐导电性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接地体,包括石墨烯线编织体,所述石墨烯线编织体的内侧包裹有石墨烯线束,所述石墨烯线编织体的内部包裹有玻璃纤维,所述石墨烯线编织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套,所述连接管套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正面开设有穿孔,所述连接管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管套,所述石墨烯线编织体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夹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套的轴心与连接杆的轴心均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连接管套的直径为20mm~50mm不锈钢管,长为200mm。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套的轴心与连接杆的轴心均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连接管套的直径为20mm~50mm不锈钢管,长为200mm。

优选的,所述石墨烯线束的外表面与石墨烯线编织体的外表面均涂覆有一层石墨烯层。

优选的,所述夹板通过两个不锈钢固定板配螺栓组成,所述螺栓与不锈钢固定板螺纹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墨烯接地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石墨烯接地体,通过玻璃纤维为载体,覆盖石墨和石墨烯层为导体,形成良好的导电通路,能有效解决防雷接地中接地体的导电问题,在接地体中加入玻璃纤维,提高了抗拉强度,利用石墨烯超强的导电性能和膨胀石墨组合,使得防腐性能和导电性能更加卓越,同时由于石墨电缆重量较轻,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又能降低施工成本,且石墨烯接地体设有连接接口,能有效方便工作人员的施工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石墨烯线编织体与玻璃纤维连接右视图。

图中:1石墨烯线编织体、2石墨烯线束、3玻璃纤维、4连接管套、5连接杆、6穿孔、7保护管套、8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接地体,包括石墨烯线编织体1,石墨烯线编织体1的内侧包裹有石墨烯线束2,石墨烯线束2的外表面与石墨烯线编织体1的外表面均涂覆有一层石墨烯层,石墨烯线编织体1的内部包裹有玻璃纤维3,石墨烯线编织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套4,连接管套4的轴心与连接杆5的轴心均位于同一直线上,连接管套4的直径为20mm~50mm不锈钢管,长为200mm,连接管套4与电缆采用液压压接,连接管套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正面开设有穿孔6,穿孔6位于连接杆5的正面,且穿孔6垂直于连接杆5的轴线上,且穿孔6的直径为17.5mm圆孔,穿孔6用于与设备和塔基相连,连接管套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管套7,石墨烯线编织体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夹板8,夹板8通过两个不锈钢固定板配螺栓组成,螺栓与不锈钢固定板螺纹连接。

综上所述,该石墨烯接地体,通过玻璃纤维3为载体,覆盖石墨和石墨烯层为导体,形成良好的导电通路,能有效解决防雷接地中接地体的导电问题,在接地体中加入玻璃纤维3,提高了抗拉强度,利用石墨烯超强的导电性能和膨胀石墨组合,使得防腐性能和导电性能更加卓越,同时由于石墨电缆重量较轻,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又能降低施工成本,且石墨烯接地体设有连接接口,能有效方便工作人员的施工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石墨烯接地体,包括石墨烯线编织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线编织体(1)的内侧包裹有石墨烯线束(2),所述石墨烯线编织体(1)的内部包裹有玻璃纤维(3),所述石墨烯线编织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套(4),所述连接管套(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正面开设有穿孔(6),所述连接管套(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管套(7),所述石墨烯线编织体(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夹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接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套(4)的轴心与连接杆(5)的轴心均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连接管套(4)的直径为20mm~50mm不锈钢管,长为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接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6)位于连接杆(5)的正面,且穿孔(6)垂直于连接杆(5)的轴线上,且穿孔(6)的直径为17.5mm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接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线束(2)的外表面与石墨烯线编织体(1)的外表面均涂覆有一层石墨烯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接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8)通过两个不锈钢固定板配螺栓组成,所述螺栓与不锈钢固定板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接地体,包括石墨烯线编织体,所述石墨烯线编织体的内侧包裹有石墨烯线束,所述石墨烯线编织体的内部包裹有玻璃纤维,所述石墨烯线编织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套。该石墨烯接地体,通过玻璃纤维为载体,覆盖石墨和石墨烯层为导体,形成良好的导电通路,能有效解决防雷接地中接地体的导电问题,在接地体中加入玻璃纤维,提高了抗拉强度,利用石墨烯超强的导电性能和膨胀石墨组合,使得防腐性能和导电性能更加卓越,同时由于石墨电缆重量较轻,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又能降低施工成本,且石墨烯接地体设有连接接口,能有效方便工作人员的施工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胡金殿;时正雄;王佳灿;王恒康;周仿荣;马御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丽江供电局
技术研发日:2019.07.04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