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新能源线束压接的可调节正六边形压接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2291发布日期:2020-02-08 00:26阅读:1171来源:国知局
用于新能源线束压接的可调节正六边形压接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接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线束压接的可调节正六边形压接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压接模具一般针对开放式端子,目前随着新能源的发展,闭式端子应用越来越多,闭式端子与所配合线束压接的时候一般都带有屏蔽环,压接模具通过屏蔽环将闭式端子和线束压接到一起。由于闭式端子的型号和尺寸很多且不同,传统的压接模具压接时需要经常更换,造成产品加工效率低,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线束压接的可调节正六边形压接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一种用于新能源线束压接的可调节正六边形压接模具,包括主体组件、压接组件和挂头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导向板、固定板,所述导向板前端面设有竖直的、上下贯通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动滑块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于滑槽底部,所述动滑块在滑槽内相对固定块自由滑动;所述压接组件包括第一压接块、第二压接块、第三压接块、第四压接块、第五压接块和第六压接块,所述第一压接块、第二压接块和第三压接块设置于动滑块上,第二压接块和第三压接块在动滑块上自由滑动且联动连接;所述第四压接块、第五压接块和第六压接块设置于固定块上,第五压接块和第六压接块在固定块上自由滑动且联动连接;所述第一压接块、第二压接块、第三压接块、第四压接块、第五压接块和第六压接块之间形成可收缩的正六边形压接孔;所述挂头组件包括挂头和微调盘,所述动滑块与挂头连接,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与导向板前端面且固定板上设有漏出压接组件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压接块、第三压接块之间相接触面以及分别与第一压接块或第四压接块的相接触面之间设有滑轨结构;所述第五压接块、第六压接块之间相接触面以及分别与第一压接块或第四压接块的相接触面之间设有滑轨结构;第二压接块、第三压接块、第五压接块、第六压接块分别通过滑轨结构导向滑动。

优选的,所述动滑块和固定块上分别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压接块、第二压接块、第三压接块、第四压接块、第五压接块和第六压接块的凹槽,其中第二压接块、第三压接块、第五压接块和第六压接块的凹槽底部分别设有弹簧连接其所对应的动滑块或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导向板后端面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定位孔正对压接组件中心,定位杆可调节设置于定位孔内,具体的,安装座侧壁上设有连通定位孔的限位螺纹孔,限位螺纹孔内设有限位螺栓,通过调整限位螺栓,可以限定定位杆的位置,该结构主要用于根据不同端子的长度来调整限定端子的深入长度,进而实现端子的整齐压接。

优选的,还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上设有供端子穿过的导向孔,所述防护板通过螺钉固定于固定板前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以用于新能源线束各类圆形闭式端子的压接,适应多种尺寸且免更换压接组件,六个方向同时均匀受力且施加有侧向力,多余的材料被侧向力压平,确保压接出来的端子表面效果好无挤压痕。整个模具结构简洁,维修装配更加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压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用于新能源线束压接的可调节正六边形压接模具,包括主体组件、压接组件3和挂头组件4,所述主体组件包括导向板1、固定板2,所述导向板1前端面设有竖直的、上下贯通的滑槽101,所述滑槽101内设有动滑块102和固定块103,所述固定块103固定安装于滑槽101底部,所述动滑块102在滑槽101内相对固定块103自由滑动;所述压接组件3包括第一压接块301、第二压接块302、第三压接块303、第四压接块304、第五压接块305和第六压接块306,所述第一压接块301、第二压接块302和第三压接块303设置于动滑块102上,第二压接块302和第三压接块303在动滑块102上自由滑动且联动连接;所述第四压接块304、第五压接块305和第六压接块306设置于固定块103上,第五压接块305和第六压接块306在固定块103上自由滑动且联动连接;所述第一压接块301、第二压接块302、第三压接块303、第四压接块304、第五压接块305和第六压接块306之间形成可收缩的正六边形压接孔;所述挂头组件4包括挂头401和微调盘402,所述动滑块102与挂头401连接,所述固定板2固定连接与导向板1前端面且固定板2上设有漏出压接组件3的开口,微调盘以及其在压接模具上的应用属于常规手段,本申请不再详细描述。

如图4所示,第二压接块302、第三压接块303之间相接触面以及分别与第一压接块301或第四压接块304的相接触面之间设有滑轨结构307;所述第五压接块305、第六压接块306之间相接触面以及分别与第一压接块301或第四压接块304的相接触面之间设有滑轨结构307;第二压接块302、第三压接块303、第五压接块305、第六压接块306分别通过滑轨结构307导向滑动。

动滑块102和固定块103上分别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压接块301、第二压接块302、第三压接块303、第四压接块304、第五压接块305和第六压接块306的凹槽5,其中第二压接块302、第三压接块303、第五压接块305和第六压接块306的凹槽5底部分别设有弹簧6连接其所对应的动滑块102或固定块103。

导向板1后端面设有定位装置7,所述定位装置7包括定位杆701和安装座702,所述安装座702上设有定位孔正对压接组件3中心,定位杆701可调节设置于定位孔内,具体的,安装座702侧壁上设有连通定位孔的限位螺纹孔,限位螺纹孔内设有限位螺栓,通过调整限位螺栓,可以限定定位杆701的位置,该结构主要用于根据不同端子的长度来调整限定端子的深入长度,进而实现端子的整齐压接。

为了避免送料时候误伤,固定板2前端面固定设有防护板8,所述防护板8上设有供端子穿过的导向孔。

本申请的工作方式为:将模具放置于压接机上,根据待加工新能源线束端子型号,调整定位装置7,保证合适长度;线束通过防护板上的导向孔插入,压接机进行压接,各压接块之间通过滑轨结构307滑动,形成逐渐缩小的正六边形,对端子完成压接,该结构压接稳定性高,压接表面光洁,无现有的六边压接模具压接所产生的挤压边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