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板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4040发布日期:2019-08-13 20:54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PCB板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特别是涉及一种PCB板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PCB板接线端子主要应用于电机的PCB板上,用于实现PCB板上的电路元器件连接的目的。

参阅附图1和附图2,现阶段的一种PCB板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壳体1’和安装于绝缘壳体1’上的两排金属插针。绝缘外壳1’的一侧具有供外接插头配合的插槽11’。金属插针分别包括位于上排的上插针2a’和位于下排的下插针2b’。金属插针整体呈L形,且包括焊接段21’和插针段22’。插针段22’伸入插槽11’内且用于和外接插头配合,焊接段21’伸出绝缘壳体1’且在绝缘壳体1’的外侧形成焊接头211’。

由于绝缘壳体1’是通过模具直接注塑在金属插针的外侧成型,绝缘壳体1’形成有注塑通槽12’且金属插针部分暴露在注塑通槽12’中。采用在金属插针上直接注塑的生产工艺,该工艺步骤的耗时较长,造成了上述PCB接线端子的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防护等级需求的PCB板接线端子,所述PCB板接线端子的生产效率较为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PCB板接线端子,包括安装底座、上插针、下插针和安装盖板;

所述安装底座的一侧面具有与外接插头配合的插槽且在相对的另一侧面设有安装槽,安装底座在安装槽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组插针座组,插针座组包括上下对应布置的上插针座和下插针座,上插针座具有供上插针的插针段贯穿的上插孔,下插针座具有供下插针的插针段贯穿的下插孔;

所述安装盖板过盈配合于安装槽的槽口处,且具有与上插针座一一对应且用于将上插针压紧在上插针座的压紧凸部,所述压紧凸部具有与下插针的焊接段配合的限位通孔;

所述安装底座在安装槽内还填充有固定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PCB板接线端子的生产工艺如下所示:1、使用注塑机生产安装底座和安装盖板;2、操作工人将上插针安装在安装底座,将下插针安装在安装盖板上;3、将安装底座和安装盖板进行组装;4、在安装底座的安装槽内填充固定胶,实现PCB板接线端子中安装底座、安装盖板、上插针和下插针的固定。

相较于传统的通过模具直接在金属插针为注塑的生产工艺而言,本实用新型的PCB板接线端子通过结构的改进使得PCB板接线端子能够采用新的生产装配工艺,从而提升PCB板接线端子的生产效率。

同时,由于PCB接线端子的结构改进,PCB接线端子上不在存在注塑通槽,有助于提升PCB接线端子的安全性能(特指防护等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底座在插针座组之间还设有限位隔板,所述限位隔板将安装槽分隔成多个单槽;所述限位隔板在朝向安装槽的槽口方向设置有安装凸部;所述安装盖板具有供安装凸部卡入的安装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隔板能够将相邻的上插针、相邻的下插针进行分割,降低了相邻金属插针发生干涉的概率。同时,安装凸部和安装卡槽的配合,提高了安装盖板和安装底座上的装配精度,且提升了两者装配后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底座在安装槽内还设有位于上插针座和下插针座之间的卡接板,所述卡接板的两侧分别与安装槽内壁或限位隔板的侧壁;所述卡接板在朝向安装槽的槽口一侧设有供下插针的焊接段卡入的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板的设置能够提升整个安装底座的结构强度,降低在装配过程中限位隔板发生断裂的概率。同时,卡接板中卡接槽和下插针的焊接段的配合,有助于提高PCB板接线端子的装配精度,提升PCB板接线端子装配完成后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盖板在朝向安装槽的侧面还设有卡接于上插针座和卡接板之间的限位凸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凸板卡入上插针座和卡接板之间的间隙中,有助于提高PCB板接线端子的装配精度,提升PCB板接线端子装配完成后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插针座的顶部开设有供上插针的焊接段卡入的限位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插针的焊接段卡入上插针座的限位卡槽内,有助于对上插针进行定位,避免上插针发生旋转,从而提升整个PCB板接线端子的装配效率。同时,限位卡槽有助于提高PCB板接线端子的装配精度,提升PCB板接线端子装配完成后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凸部具有与限位卡槽配合且抵接于上插针焊接段的第一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安装盖板安装在安装底座的安装槽后,安装盖板的第一凸块会将上插针压紧在上插针座上,从而有助于提高PCB板接线端子的装配精度,提升PCB板接线端子装配完成后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盖板在朝向安装槽的侧面还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压紧凸部的下方且具有供下插针的焊接段穿过的限位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和限位插孔的设置能够提高下插针和安装盖板之间的装配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在限位插孔的下端开口处开设有锥台导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台导向孔的设置能够方便将下插针的焊接段插入限位块的限位插孔内,从而方便PCB板接线端子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插针座的上方设有与下插针的焊接段抵接的抵接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盖板安装在安装底座上时,抵接凸块抵接在下插针的焊接段上,有助于提升PCB板接线端子装配完成后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底座还设有连通插槽和安装槽的注胶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述PCB板接线端子装配完成后,通过插槽内的注胶通孔向安装槽内注胶,注胶通孔的设置能够方便在装配完成后朝安装槽内注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一种PCB接线端子,包括安装底座、上插针、下插针和安装盖板,使得能够分别注塑生产安装底座和安装盖板,再进行组装,从而提升了PCB接线端子的生产效率;

2、限位隔板的安装凸部和安装盖板的安装卡槽的配合、卡接板上的卡接槽和下插针的焊接段的配合、限位凸板卡接于上插针座和卡接板之间、第一凸块卡接于上插针座的限位卡槽内,有助于提高PCB板接线端子的装配精度,提升PCB板接线端子装配完成后的结构强度;

3、通过设置连通插槽和安装槽的注胶通孔,方便了在装配完成后朝安装槽内注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PCB板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PCB板接线端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PCB板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PCB板接线端子在爆炸状态下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上插针和下插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安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安装底座在单槽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安装端盖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中安装端盖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中安装端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底座;1’、绝缘壳体;(11,11’)、插槽;12’、注塑通槽;13、安装槽;131、单槽;14、限位隔板;141、安装凸部;15、上插针座;151、上插孔;152、限位卡槽;16、下插针座;161、下插孔;162、抵接凸块;17、卡接板;171、卡接槽;18、注胶通孔;(2a,2a’)、上插针;(2b,2b’)、下插针;(21,21’)、焊接段;(211,211’)、焊接头;(22,22’)、插针段;3、安装盖板;31、安装卡槽;32、压紧凸部;321、限位通孔;322、第一凸块;33、限位凸板;34、限位块;341、限位插孔;342、锥台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阅附图3和附图4,一种PCB板接线端子,包括安装底座1、安装盖板3和两排金属插针。PCB板接线端子是通过将金属插针、安装底座1、安装盖板3进行组装后,再通过注入固定胶,实现PCB板接线端子的固定。这种生产方式相较于传统在金属插针外侧直接注塑的方式而言,使得PCB板接线端子的生产更加便捷。

参阅附图5,金属插针呈L形,且具有焊接段21和插针段22。金属插针具有两个型号,分别为位于上排的上插针2a和位于下排的下插针2b。在本实施例中,上插针2a的数量为五个,下插针2b的数量也为五个。

参阅附图6和附图7,并结合附图5中的上插针2a和下插针2b的结构,安装底座1整体呈长方体状,且安装底座1的一侧面设有与外接插头配合的插槽11,且在相对的另一侧面设有安装槽13。安装底座1在安装槽13内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有五组插针座组,且在相邻插针座组之间还设置有限位隔板14。四块限位隔板14将安装槽13分隔成五个单槽131,且限位隔板14在朝向安装槽13的槽口方向设置有安装凸部141。

插针座组包括上下对应布置的上插针座15和下插针座16。

上插针座15具有供上插针2a的插针段22贯穿的上插孔151,且上插针座15的顶部设有供上插针2a的焊接段21卡入的限位卡槽152。其中,限位卡槽152连通于上插孔151远离插槽11的一端。

下插针2b具有供下插针2b的插针段22贯穿的下插孔161,且下插针座16的顶部设有与下插针2b的焊接段21抵接的抵接凸块162。

安装底座1在安装槽13内还设有位于上插针座15和下插针座16之间的卡接板17。卡接板17的两侧分别与安装槽13内壁/限位隔板14的侧壁连接。卡接板17在朝向安装槽13的槽口一侧设有供下插针2b的焊接段21卡入的卡接槽171。

参阅附图8,安装盖板3过盈配合于安装槽13(参阅附图6)的槽口处,且安装盖板3具有供限位隔板14(参阅附图6)的安装凸部141(参阅附图6)卡入的安装卡槽31。

参阅附图9至附图10,安装盖板3在朝向安装槽13的侧面设置有与单槽131一一对应且用于定位上插针2a(参阅附图5)和下插针2b(参阅附图5)的压紧结构。压紧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压紧凸部32、限位凸板33和限位块34。

参阅附图6和附图10,压紧凸部32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且供下插针2b的焊接段21穿过的限位通孔321,且压紧凸部32在朝向上插针座15的侧面具有第一凸块322。当安装盖板3安装在安装槽13的槽口时,第一凸块322能够卡入限位卡槽152内且将上插针2a的焊接段21压紧在限位卡槽152的底面上。

当安装盖板3安装在安装槽13的槽口时,限位凸板33能够卡接于上插针座15和卡接板17之间。

限位块34具有供下插针2b的焊接段21穿过的限位插孔341。为了方便下插针2b的焊接段21穿入限位插孔341,限位块34在限位插孔341的下端开口处开设有锥台导向孔342。

参阅附图7,为了方便对安装底座1的安装槽13内进行注胶,安装底座1还设有连通插槽11和安装槽13的注胶通孔18。

参阅附图3,当上述PCB板接线端子组装完成后,金属插针的焊接段21在安装底座1的顶面形成有焊接头211,金属插针的插针段22位于安装底座1中的插槽11(参阅附图7)内。

上述PCB板接线端子的生产步骤如下所示:

1、使用注塑机生产安装底座1和安装盖板3;

2、操作工人将上插针2a安装在安装底座1的上插针座15上,并且将下插针2b的焊接段21依次穿过安装盖板3的限位块34和压紧凸部32;

3、将安装盖板3安装在安装底座1的安装槽13中,使得下插针2b的插针段22插入安装底座1的下插针座16内;

4、通过注胶孔向安装底座1的安装槽13内注胶,对PCB板接线端子中的安装底座1、上插针2a、下插针2b和安装盖板3进行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