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载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2583发布日期:2020-03-17 15:45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载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载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载保护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家电进入千家万户,随之而来的是由于家用电器的使用不当造成电路过载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安全,需要在电路中设置一个过载保护器,当电路过载时过载保护器能自动切断电源,从而对电器设备等进行保护,确保安全。

现有技术中,市面上大多数的过载保护器采用与负载串接的pptc(polymeric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高分子聚合物正系数温度元件),当电路出现过载时,pptc电阻急剧升高,以减小电路通过电流,从而起到保护负载的作用,但是过载保护器在工作时负载始终会有电流通过,电路中小功率的负载仍会应漏电流而工作,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载保护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过载保护器在工作时负载始终会有电流通过,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过载保护器,包括外壳、以及设于所述外壳的常通触片、自锁触片、双金属片以及发热体;

所述常通触片通过负载与第一电源线相连,所述自锁触片与所述第一电源线相连,所述双金属片与第二电源线相连并与所述常通触片接触,所述第一电源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线中一者为火线,另一者为零线,且所述双金属片在所述负载过载时与所述常通触片分离并与所述发热体及所述自锁触片导通形成闭合回路。

优选的,所述发热体固定于所述双金属片,所述双金属片可带动所述发热体与所述自锁触片接触或分离。

优选的,所述双金属片包括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固定端、以及与所述固定端连接并可弯曲变形的形变端,所述形变端与所述常通触片导通或与所述发热体及所述自锁触片导通。

优选的,所述常通触片设有第一触点,所述双金属片的形变端设有第二触点,所述双金属片的形变端通过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常通触片的所述第一触点接触或分离。

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常通触片和所述双金属片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并向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伸出,所述自锁触片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并向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伸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常通触片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双金属片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自锁触片嵌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槽。

优选的,所述常通触片设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形成抵挡以限制所述常通触片向所述第二壳体外侧移动;所述双金属片设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形成抵挡以限制所述双金属片向所述第二壳体外侧移动。

优选的,所述常通触片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尖凸,所述第一尖凸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接触;所述双金属片设有第二尖凸,所述第二尖凸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自锁触片设有第三限位凸起,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三限位凸起形成抵挡以限制所述自锁触片向所述第一壳体外侧移动。

优选的,所述自锁触片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尖凸,所述第三尖凸与所述第三安装槽的内壁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载保护器通过设置常通触片、自锁触片、双金属片以及发热体,常通触片通过负载与第一电源线相连,自锁触片与第一电源线相连,双金属片与第二电源线相连并与常通触片接触,由于双金属片在负载过载时与常通触片分离,从而断开负载回路,确保负载无电流通过,起到保护负载的作用,安全性能好;同时,过载保护器在过载保护时,双金属片与自锁触片及发热体导通形成闭合回路,发热体工作产生热量并传递至双金属片,使双金属片保持形态与自锁触片及发热体导通,避免双金属片自动复位而重新导通负载,从而实现自锁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载保护器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载保护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载保护器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载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沿图4中的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载保护器中常通触片及双金属片与第一壳体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载保护器中自锁触片与第二壳体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载保护器去除第一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载保护器去除第二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载保护器通过设置常通触片、自锁触片、双金属片以及发热体,双金属片在负载过载时与常通触片分离,从而断开负载回路,确保负载无电流通过,起到保护负载的作用,安全性能好;同时,过载保护器在过载保护时,双金属片与自锁触片及发热体导通形成闭合回路,发热体工作产生热量并传递至双金属片,使双金属片保持形态与自锁触片及发热体导通,避免双金属片自动复位而重新导通负载,从而实现自锁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能。

请参照图1-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载保护器包括外壳1、以及设于外壳1的常通触片2、自锁触片3、双金属片4以及发热体5;常通触片2通过负载100与第一电源线相连,自锁触片3与第一电源线相连,双金属片4与第二电源线相连并与常通触片2接触,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中一者为火线,另一者为零线;双金属片4在负载100过载时与常通触片2分离并与发热体5及自锁触片3导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常通触片2既可以通过负载100与电源的火线相连,自锁触片3与电源的火线相连,双金属片4与电源的零线相连并与常通触片2接触;也可以是,常通触片2通过负载100与电源的零线相连,自锁触片3与电源的零线相连,双金属片4与电源的火线相连并与常通触片2接触。

为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中,常通触片2通过负载100与火线相连,自锁触片3与火线相连,双金属片4与零线相连并与常通触片2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常通触片2通过负载100与火线相连,自锁触片3与火线相连,双金属片4与零线相连并与常通触片2接触;当负载100过载时,双金属片4发热并向远离常通触片2一侧弯曲变形,从而双金属片4与常通触片2分离并与发热体5及自锁触片3导通形成闭合回路,从而断开负载回路,确保负载无电流通过,起到保护负载的作用,安全性能好;同时,由于双金属片4通过发热体5与自锁触片3导通,发热体5工作产生热量并传递至双金属片4,使双金属片4保持形态并与自锁触片3导通,避免双金属片4自动复位而重新导通负载,从而实现自锁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外壳1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常通触片2和双金属片4安装于第一壳体11并向第二壳体12的外侧伸出,自锁触片3安装于第二壳体12并向第一壳体11的外侧伸出。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外壳1设置为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方便常通触片2、自锁触片3以及双金属片4的安装;同时,常通触片2和双金属片4相对第二壳体12伸出,自锁触片3相对第一壳体11的外侧伸出,方便常通触片2、自锁触片3及双金属片4的接线。

结合参照图6和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壳体11设有第一安装槽111和第二安装槽112,第二壳体12设有第三安装槽121;常通触片2嵌设于第一安装槽111,双金属片4嵌设于第二安装槽112,自锁触片3嵌设于第三安装槽121。在安装常通触片2、自锁触片3及双金属片4时,将常通触片2嵌设于第一安装槽111,双金属片4嵌设于第二安装槽112,再将自锁触片3嵌设于第三安装槽121,然后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相互扣合即可完成该过载保护器的组装,安装简单方便。

结合参照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常通触片2设有第一限位凸起21,第二壳体12与第一限位凸起21形成抵挡以限制常通触片2向第二壳体12外侧移动;双金属片4设有第二限位凸起41,第二壳体12与第二限位凸起41形成抵挡以限制双金属片4向第二壳体12外侧移动。

当常通触片2安装到第一安装槽111后,双金属片4安装到第二安装槽112后,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相互扣合,由于第二壳体12与常通触片2的第一限位凸起21形成抵挡配合,从而可防止常通触片2向第二壳体12外侧移动;同样的,由于第二壳体12与双金属片4的第二限位凸起41形成抵挡配合,从而可防止双金属片4向第二壳体12外侧移动,从而保证常通触片2和双金属片4牢固固定在外壳1上,防止常通触片2及双金属片4的脱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常通触片2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尖凸22,第一尖凸22与第一安装槽111的内壁接触;双金属片4的设有第二尖凸42,第二尖凸42与第二安装槽112的内壁接触。

本实施例中,常通触片2的相对两侧的第一尖凸22与第一安装槽111的内壁接触,增大了常通触片2与第一安装槽111的内壁的摩擦,进一步降低常通触片2从第一安装槽111脱落的风险,双金属片4的第二尖凸42与第二安装槽112的内壁接触,增大了双金属片4与第二安装槽112的内壁的摩擦,进一步降低双金属片4从第二安装槽112脱落的风险,从而进一步确保常通触片2和双金属片4牢固固定在外壳1上。

结合参照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自锁触片3设有第三限位凸起32,第一壳体11与第三限位凸起32形成抵挡以限制自锁触片3向第一壳体11外侧移动。

本实施例中,当自锁触片3安装到第三安装槽121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相互扣合后,由于第一壳体11与自锁触片3的第三限位凸起32形成抵挡配合,从而可防止自锁触片3向第一壳体11外侧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自锁触片3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尖凸33,第三尖凸33与第三安装槽121的内壁接触。

而且,通过在自锁触片3设置第三尖凸33,第三尖凸33与第三安装槽121的内壁接触,增大了自锁触片3与第三安装槽121的内壁的摩擦,进一步降低自锁触片3从第三安装槽121脱离的风险,提高了自锁触片3固定的牢固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双金属片4包括固定于外壳1的固定端43、以及与固定端43连接并可弯曲变形的形变端44,形变端44与常通触片2导通或与发热体5及自锁触片3导通。

其中,双金属片4的固定端43嵌设于第二安装槽112,以用于固定整个双金属片4并用于与外界电源线电连接。第二限位凸起41和第二尖凸42均设置于固定端43。形变端44采用现有技术中双金属片的常用材料制成,如主动层的材料采用锰镍铜合金、镍铬铁合金、镍锰铁合金和镍等;被动层的材料采用镍铁合金。形变端44在受热时可产生弯曲形变,当负载过载时,通过双金属片4的电流产生的热量使得双金属片4的形变端44向自锁触片3一侧弯曲变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发热体5固定于双金属片4,双金属片4可带动发热体5与自锁触片3接触或分离。具体的,发热体5固定于双金属片4的形变端44上。在负载100过载时,双金属片4的形变端44弯曲变形并带动发热体5与自锁触片3接触,双金属片4、发热体5、自锁触片3依次形成闭合回路。通过将发热体5固定于双金属片4上,便于发热体5产生热量直接传递到双金属片4上,从而提高双金属片4实现自锁功能的可靠性。除此之外,发热体5也可固定于自锁触片3,在负载100过载时,双金属片4弯曲变形并与发热体5接触,双金属片4、发热体5、自锁触片3依次形成闭合回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常通触片2设有第一触点20,双金属片4的形变端44设有第二触点40,双金属片4的形变端44通过第二触点40与常通触片2的第一触点20接触或分离。常通触片2与双金属片4通过第一触点20与第二触点40接触导通,确保常通触片2与双金属片4稳定接触。

再次结合参照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自锁触片3设有第三触点30,双金属片4在负载100过载时通过发热体5与自锁触片3的第三触点30接触,确保自锁触片3与发热体5稳定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发热体5为发热电阻。发热体5还可以为其它在通电时产生热量的器件,如发热线圈等。

本实用新型的过载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负载100没有过载时,双金属片4的第三触点40与常通触片2的第一触点20接触,保持负载100的正常导通;当负载100过载时,通过双金属片4的电流产生的热量使得双金属片4的形变端44向自锁触片3一侧弯曲变形,双金属片4的第三触点40与常通触片2的第一触点20分离,且双金属片4带动发热体5与自锁触片3接触,从而断开负载100的回路,确保负载100在过载保护时无电流通过,起到保护负载100的作用;同时,双金属片4、发热体5以及自锁触片3构成回路,发热体5不断产生热量并向双金属片4传递热量,使得双金属片4始终维持该形态,避免双金属片4复位导通负载100,从而实现自锁功能,安全性能好,只有在用户关断电源后,双金属片4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后才能复位并与常通触片2重新接触,以在人工排除过载故障后再次导通负载100的回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载保护器通过设置常通触片、自锁触片、双金属片以及发热体,常通触片通过负载与第一电源线相连,自锁触片与第一电源线相连,双金属片与第二电源线相连并与常通触片接触,由于双金属片在负载过载时与常通触片分离,从而断开负载回路,确保负载无电流通过,起到保护负载的作用,安全性能好;同时,过载保护器在过载保护时,双金属片与自锁触片及发热体导通形成闭合回路,发热体工作产生热量并传递至双金属片,使双金属片保持形态与自锁触片及发热体导通,避免双金属片自动复位而重新导通负载,从而实现自锁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