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按钮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91094发布日期:2020-02-11 10:57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按钮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按钮开关。



背景技术:

开关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器件,可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现有市场上销售的开关种类繁多,如翘板开关、按钮开关、按键开关、旋钮开关和急停开关等,其中,按钮开关通过按压动作而将电路切断和闭合,广泛使用在电子装置的领域中,通常按钮开关多为金属按钮开关,该类开关一般设有金属外筒、盖帽、透光圈、防水圈和底座,通常金属外筒内壁环设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与底座之间形成用于卡设防水圈的环形槽,防水圈由此卡压在该环形槽内实现防水。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开关以及现有技术中的小尺寸金属按钮开关受结构尺寸的限制,仅仅能达到最高防水级别ip67,而没有一款开关能够达到防水级别ip68,采用防水级别ip67开关结构,虽然可以满足户内和一般户外情况使用,但在持续的水中环境下,水分容易从防水圈与金属外筒的结合部位渗入到开关内部,导致开关内部结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按钮开关,其结构合理,防水性能可达到ip68等级,防水效果更佳,可满足持续水中环境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按钮开关,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底部的底座、插设于底座的导电端子和装设于壳体内的开关组件,底座与壳体连接,还包括帽沿和密封圈,壳体可伸入帽沿并与帽沿连接,壳体设有外螺纹,帽沿匹配外壳伸入帽沿部分外螺纹设置有内螺纹,壳体和帽沿通过螺纹紧配连接,壳体未伸入帽沿部分靠近帽沿处未设置螺纹,壳体未设置螺纹处配合壳体未伸入帽沿部分的螺纹形成凹槽,密封圈装设于凹槽内、且密封圈紧密贴合帽沿底部。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还包括防水圈,防水圈设为密闭式,防水圈可伸入帽沿并分别与帽沿和壳体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帽沿与防水圈连接处设有与防水圈相匹配的卡槽,防水圈经卡槽与帽沿紧密贴合。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还包括用于固定开关组件的开关基座,开关基座装设于壳体内、且开关基座与防水圈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开关基座顶部设有卡接台,卡接台呈l型,防水圈与开关基座连接的一端设有u型卡槽,防水圈与开关基座连接时,卡接台的一端可伸入u型卡槽,开关基座经卡接台伸入u型卡槽与防水圈紧配。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壳体底部向内弯折形成一凸台,底座上部设为与壳体内腔相匹配,底座下部设为延伸卡条,底座与壳体连接时,底座上部经凸台卡入壳体,延伸卡条伸出壳体。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还包括金属按钮,金属按钮包设于防水圈、并与帽沿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金属按钮底部向外弯折形成一卡接弯钩,帽沿向内弯折形成一卡接凸台,金属按钮与帽沿连接时,卡接弯钩可卡入卡接凸台。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开关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上齿轮、动齿轮、支撑柱、弹簧、垫接圈、接触片、卡环和灯端子,上齿轮贴合防水圈顶部、并与金属按钮抵接,支撑柱分别贯穿动齿轮、卡环、弹簧、垫接圈和接触片,垫接圈贴合底座设置,接触片分别与灯端子和导电端子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导电端子一端插设于底座并与接触片连接,导电端子另一端伸出基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底部的底座、插设于底座的导电端子和装设于壳体内的开关组件,底座与壳体连接,还包括帽沿和密封圈,壳体外壁设有外螺纹,帽沿内壁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帽沿与壳体经外螺纹与内螺纹螺接紧配,壳体与帽沿紧配时,壳体外壁在贴近帽沿底部边沿处未设置螺纹,壳体外壁未设置螺纹处配合外螺纹形成凹槽,密封圈装设于凹槽内、且密封圈紧密贴合帽沿底部,本实用新型设为壳体和帽沿两部份,壳体和帽沿采用螺纹紧配,可以确保在连续水环境下,水不会从壳体与按钮结合部位渗透至开关内部,此外,壳体在靠近帽沿末端采用无螺纹设计,外配密封圈,可防止开关安装后,水从螺纹牙根处渗水到内部,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外螺纹、12.凹槽、13.凸台、2.底座、21.延伸卡条、3.导电端子、4.开关组件、41.上齿轮、42.动齿轮、43.支撑柱、44.卡环、45.垫接圈、46.接触片、47.灯端子、5.帽沿、51.内螺纹、52.卡槽、53.卡接凸台、6.密封圈、7.防水圈、71.u型卡槽、8.开关基座、9.金属按钮、91.卡接弯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按钮开关,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底部的底座2、插设于底座2的导电端子3和装设于壳体1内的开关组件4,底座2与壳体1连接,还包括帽沿5和密封圈,壳体1可伸入帽沿5并与帽沿5连接,壳体1设有外螺纹11,帽沿5匹配外壳1伸入帽沿5部分外螺纹11设置有内螺纹51,壳体1和帽沿5通过螺纹紧配连接,壳体1未伸入帽沿5部分靠近帽沿5处未设置螺纹,壳体1未设置螺纹处配合壳体1未伸入帽沿5部分的螺纹形成凹槽12,密封圈装设于凹槽12内、且密封圈紧密贴合帽沿5底部,传统的外壳设计为一体式,一体式外壳受尺寸影响无法确保在连续水环境下水不从壳体1与按钮结合部位渗透至开关内部,与之相比,本实用新型壳体1分体设计,分别设为壳体1和帽沿5两部份,壳体1和帽沿5采用螺纹紧配,可以确保在连续水环境下,水不会从壳体1与按钮结合部位渗透至开关内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在靠近帽沿5末端采用无螺纹设计,并外配密封圈,可防止开关安装后,水从螺纹牙根处渗水到内部,可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性能。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水圈7,防水圈7设为密闭式,防水圈7可伸入帽沿5并分别与帽沿5和壳体1连接,与传统的开口式密封圈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密闭式的防水圈7,可有效确保防水圈7与按钮结合处进水,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性能。

一些具体示例中,帽沿5与防水圈7连接处设有与防水圈7相匹配的卡槽52,防水圈7经卡槽52与帽沿5紧密贴合,这样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强壳体1、帽沿5及防水圈7的连接密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性能。

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固定开关组件4的开关基座8,开关基座8装设于壳体1内、且开关基座8与防水圈7连接,这样的设置,可提高开关组件4的稳固性,方便使用。

具体示例中,开关基座8顶部设有卡接台81,卡接台81呈l型,防水圈7与开关基座8连接的一端设有u型卡槽71,防水圈7与开关基座8连接时,卡接台81的一端可伸入u型卡槽71,开关基座8经卡接台81伸入u型卡槽71与防水圈7紧配,这样的设置,相当于通过开关基座8与防水圈7的紧配连接,实现对整个按钮开关底部采用u型半包式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帽沿5与壳体1紧配后实现上下密封,开关基座8与防水圈7的紧配,相当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外围结构同样实现密封效果,故而本实用新型具有双重防水效果,防水性能更佳。

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壳体1底部向内弯折形成一凸台13,底座2上部设为与壳体1内腔相匹配,底座2下部设为延伸卡条21,底座2与壳体1连接时,底座2上部经凸台13卡入壳体1,延伸卡条21伸出壳体1,这样的设置,相比于传统按钮开关底部采用收口工艺,而收口工艺受环境温差影响,始终存在配合不紧密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按钮9开关底部采用卡接方式固定开关基座8,并做延伸卡条21,相当于预留封胶位置,装配本实用新型时,能够达到完全密封效果,防水性能更佳。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金属按钮9,金属按钮9包设于防水圈7、并与帽沿5连接,这样的设置,结构简单,能够满足按压功能和按压手感的需求,按压使用方便。

一些可选具体实施例中,金属按钮9底部向外弯折形成一卡接弯钩91,帽沿5向内弯折形成一卡接凸台53,金属按钮9与帽沿5连接时,卡接弯钩91可卡入卡接凸台53,这样的设置,方便金属按钮9的安装,采用卡接方式,安装更为方便。

一些可选具体实施例中,开关组件4包括依次连接的上齿轮41、动齿轮42、支撑柱43、弹簧、垫接圈45、接触片46、卡环44和灯端子47,上齿轮41贴合防水圈7顶部、并与金属按钮9抵接,支撑柱43分别贯穿动齿轮42、卡环44、弹簧、垫接圈45和接触片46,垫接圈45贴合底座2设置,接触片46分别与灯端子47和导电端子3连接,这样的设置,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的安装空间更小,可以满足对金属按钮9开关外观尺寸的要求,同时,这样的设置,通过上述各组件的配合,可以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按钮开关的自锁及复位,使用方便。

另一可选具体实施例中,导电端子3一端插设于底座2并与接触片46连接,导电端子3另一端伸出基座,这样的设置,方便导电端子3与其它组件的连接,使用方便。

此外,上述各实施例及示例中所述的壳体1均为金属壳体,采用金属设计,更能适用于各种严酷的环境,开关使用寿命更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