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接线头的控制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6291发布日期:2020-04-03 14:50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接线头的控制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控制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接线头的控制开关。



背景技术:

日本企业界在1970年左右最早提出“机电一体化技术”这一概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交叉的系统技术,正向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方向发展,应用范围愈来愈广。现有的控制开关,接线头在日常使用时,多为锁死设计,由于机械震动,容易造成接线头掉落,带来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接线头的控制开关,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接线头的控制开关,包括保护盒、接线头、承接盒和套管,还包括卡扣、伸缩套、滑珠、接线板、线圈和内衬板,所述保护盒左侧上部通过承接盒与接线头相连,所述接线头位于套管上下两端,所述套管内顶面对应套管开设插接口,所述套管外侧装有伸缩套,所述套管内装有防止接线头进入线路缠绕的滑珠,所述承接盒位于套管中部,所述套管竖直穿过承接盒,所述承接盒内部通过连线与接线板相连,所述接线板插接在内衬板表面,所述内衬板通过螺钉水平安装在保护盒内,所述接线板数量为两个,所述接线板之间通过线圈相连,所述保护盒中部一体化成型设有用于打开开关的卡扣。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接线板通过连线与套管两端的接线头相连,所述接线头通过套管在承接盒上下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承接盒上下两端对应套管开设有连接口,所述套管沿连接口上下滑动,套管通过伸缩套限制滑动最大距离。

与现有的控制开关技术相比,本安全接线头的控制开关设计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安全接线头的控制开关结构巧妙合理,安全性能高,造价成本低;在使用控制开关时,通过接线头将线路接入控制开关内,控制开关内的接线板通过连线与套管两端的接线头相连,通过线圈对接线头内接入线路的控制,十分方便,接线头通过套管在承接盒上下移动,便于日常使用,安全可靠,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全接线头的控制开关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全接线头的控制开关的平面结构图。

图中:1、接线头,2、承接盒,3、套管,4、螺钉,5、卡扣,6、保护盒,7、伸缩套,8、滑珠,9、插接口,10、接线板,11、连线,12、线圈,13、内衬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所示,一种安全接线头的控制开关,包括保护盒6、接线头1、承接盒2和套管3,还包括卡扣5、伸缩套7、滑珠8、接线板10、线圈12和内衬板13,所述保护盒6左侧上部通过承接盒与接线头1相连,所述接线头1位于套管3上下两端,所述套管3内顶面对应套管3开设插接口9,所述套管3外侧装有伸缩套7,所述套管3内装有防止接线头1进入线路缠绕的滑珠8,所述承接盒位于套管3中部,所述套管3竖直穿过承接盒2,所述承接盒2内部通过连线11与接线板10相连,所述接线板10插接在内衬板13表面,所述内衬板13通过螺钉4水平安装在保护盒6内,所述接线板10数量为两个,所述接线板10之间通过线圈12相连,所述保护盒6中部一体化成型设有用于打开开关的卡扣5。

所述接线板10通过连线11与套管3两端的接线头1相连,所述接线头1通过套管3在承接盒上下移动。

所述承接盒上下两端对应套管3开设有连接口,所述套管3沿连接口上下滑动,套管3通过伸缩套7限制滑动最大距离。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使用控制开关时,通过接线头1将线路接入控制开关内,控制开关内的接线板10通过连线11与套管3两端的接线头1相连,通过线圈12对接线头1内接入线路的控制,十分方便,接线头1通过套管3在承接盒上下移动,便于日常使用,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