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捷可拆卸理线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5370发布日期:2020-02-21 20:32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捷可拆卸理线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捷可拆卸理线针。



背景技术:

滤波器是电子行业大量使用的电子元器件,广泛应用于路由器、电子数据信号的传输设备中,市场需求巨大,然而,一直以来,属于劳动密集型,采用手工生产,生产成本高,产品一致性差。

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难度,实现流水线、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满足应用技术对滤波器产品的质量要求等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而理线环节生产技术落后,已经成为滤波器生产的一大瓶颈。

现有技术生产滤波器采用手工制作:对照理线图,左手持理线棒按住线圈,右手用镊子夹着要理的引线并拉至对应pin脚位处,用理线棒移动位置来调整引线的长度,右手用镊子将引线从pin脚之根部开始理线,单线绕3~4圈,绞线抽头部分绕1.5~2圈,再用镊子将多余线头拔掉,并检查胶壳内是否有废线头,有则清理干净。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6606870u中公开的一种生产滤波器的电动理线器,虽然,操作简单,产品一致性好,产品特性优良,劳动效率高,原材料节省等显著的特点,但是,该生产滤波器的电动理线器存在着拆卸不方便需要粘接;线头多,向上和向下线头无法缠绕;针头使用寿命低;理线深度要凭经验,过深容易伤线包,过浅不易缠绕,理线难度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捷可拆卸理线针,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快捷可拆卸理线针,包栝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部插接有理线针接触杆,所述理线针接触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理线针齿轮,所述理线针齿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理线针固定杆,所述理线针固定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

可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为阶梯型,所述插接槽的内侧壁设置有插接槽螺纹。

可选的,所述理线针接触杆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插接槽螺纹相适配的接触杆外螺纹。

可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理线针头,所述理线针头的倾斜角度为八十度。

可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下表面开设有线包插接口,所述线包插接口的深度为1.6mm、直径为0.3mm。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捷可拆卸理线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快捷可拆卸理线针,通过将固定杆和理线针接触杆的分开组装设置,使该快捷可拆卸理线针具备快速拆卸更换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插接口的设置,可以限制插入深度,并且不会损坏线包,同时限制线头向上无法缠绕;通过理线针八十度角的设置,使该快捷可拆卸理线针可勾起向下的线头,使线头螺旋上升缠绕,更加耐用耐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理线针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理线针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杆;2、理线针接触杆;3、理线针齿轮;4、理线针固定杆;5、复位弹簧;6、插接槽;7、插接槽螺纹;8、接触杆外螺纹;9、理线针头;10、插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快捷可拆卸理线针,包栝固定杆1,固定杆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理线针头9,理线针头9的倾斜角度为八十度,通过理线针八十度角的设置,使该快捷可拆卸理线针可勾起向下的线头,使线头螺旋上升缠绕,更加耐用耐磨损,固定杆1的下表面开设有线包插接口10,通过插接口10的设置,可以限制插入深度,并且不会损坏线包,同时限制线头向上无法缠绕,线包插接口10的深度为1.6mm、直径为0.3mm,固定杆1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接槽6,插接槽6为阶梯型,插接槽6的内侧壁设置有插接槽螺纹7,固定杆1的内部插接有理线针接触杆2,通过将固定杆1和理线针接触杆2的分开组装设置,使该快捷可拆卸理线针具备快速拆卸更换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理线针接触杆2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插接槽螺纹7相适配的接触杆外螺纹8,理线针接触杆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理线针齿轮3,理线针齿轮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理线针固定杆4,理线针固定杆4的外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5。

综上所述,该快捷可拆卸理线针,使用时,通过将固定杆1和理线针接触杆2的分开组装设置,使该快捷可拆卸理线针具备快速拆卸更换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插接口10的设置,可以限制插入深度,并且不会损坏线包,同时限制线头向上无法缠绕;通过理线针八十度角的设置,使该快捷可拆卸理线针可勾起向下的线头,使线头螺旋上升缠绕,更加耐用耐磨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