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插USB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5673发布日期:2020-05-20 02:29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正反插USB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连接器领域,尤指一种正反插usb插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正反插usb插座一般包括插接件、套设于所述插接件外围的金属外壳。随着5g的商用,金属外壳与手机金属中框会产生接触,而金属中框为手机天线,所述金属外壳与金属中框电性接触会影响手机天线信号。部分手机厂商还要求usb插座具备防水性能。为解决防水及天线问题,cn107240808a揭示了一种防水usb插座,其采用在绝缘外壳中成型加强件的技术方案,该加强件向绝缘外壳外延伸形成焊脚,且通过加强件包围插接件的基部以接受外力,避免损坏绝缘外壳。但该技术方案,对于插头插入插座后,没有档位部件,当插头过度插入后,容易导致插座的插接件与所述加强件之间松动。

对所述插座的插接件在注塑成型最外面的绝缘本体时,一般在基部与对接舌部上设置两个注胶口,而注胶口在脱模时,容易产生凸出表面的毛刺,影响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插头过度插入而进行挡位的正反插usb插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正反插usb插座,包括设有中空部的绝缘外壳、一体成型于所述绝缘外壳内的加强件、插入所述中空部内并被所述加强件与绝缘外壳包覆的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包括中板、位于所述中板上下两侧的第一、第二端子组及将所述中板、第一、第二端子组成型于一体的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对接舌部,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包括露出于所述对接舌部上下表面的接触部、自所述接触部向后延伸并成型于所述基部内的固持部及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外的焊脚,所述加强件包括环状体及自所述环状体延伸出的焊接脚,所述环状体包括露出于所述中空部的底面的底壁,所述底壁上向所述中空部冲压形成有抵挡部,所述基部前端缘对应所述抵挡部位置处设有阻挡件收容槽。

本申请的正反插usb插座通过在所述加强件的底壁上冲压形成抵挡部,所述抵挡部用以承受来自插头的冲击力,再通过第一、第二焊接脚将外力传递给印刷电路板,避免对插接件直接造成冲击进而造成端子焊脚焊接不良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抵挡部的前端缘平齐或露出于所述阻挡件收容槽的前端。

优选地,所述环状体还包括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的顶壁及连接所述顶壁与底壁的侧壁,所述焊接脚包括自所述环状体横向延伸出所述绝缘外壳横向外侧的第一焊接脚及自所述环状体后端延伸出所述绝缘外壳后端的第二焊接脚。

优选地,所述第二焊接脚包括自所述侧壁后端后向延伸形成的梁部及自所述梁部后端向下延伸形成的插脚,所述梁部下端向内折弯形成锁扣件,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自所述基部后向延伸形成的尾部,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的焊脚延伸至所述尾部的底面上,所述尾部的横向两侧设有扣持所述锁扣件的卡扣槽。

优选地,所述绝缘本体的基部的前端形成容胶槽,所述基部的容胶槽的后端形成封闭凸环,所述基部还包括自所述封闭凸环向前延伸形成的若干定位凸条。

优选地,所述容胶槽内注入有防水胶,所述防水胶是自所述中空部前端注入的。

优选地,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将所述第一端子组成型为一体的第一绝缘体、将所述第二端子组与中板成型为一体的第二绝缘体及将所述第一、第二绝缘体成型为一体的外绝缘体,所述基部、对接舌部及尾部为所述外绝缘体的一部分。

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体包括覆盖主体、设于所述覆盖主体后端的定位槽及设于所述覆盖主体前端的凸台,所述第一端子组的后端限位于所述定位槽内,部分所述第一端子组的前端位于所述凸台上方。

优选地,所述外绝缘体的基部与所述对接舌部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注胶口,所述第一、第二注胶口呈凹陷结构。

优选地,所述绝缘本体的基部的前端形成有容胶槽,所述第一注胶口设于所述溶胶槽上。

同时,在所述插接件注塑成型外绝缘体时,在注胶口上设置凹陷结构,避免脱模时的毛刺凸出外表面而干扰组装或与插头对接。所述第一、第二绝缘体的叠加配合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进胶口,所述第一、第二进胶口呈凹陷结构,避免脱模时的毛刺凸出外表面而导致第一、第二绝缘体无法紧密配合。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正反插usb插座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申请正反插usb插座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申请正反插usb插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申请正反插usb插座的加强件的立体图;

图5为本申请正反插usb插座的加强件成型于绝缘外壳内的立体图;

图6为本申请正反插usb插座的插接件的立体图;

图7为本申请正反插usb插座的插接件去除第三绝缘体后的立体图;

图8为本申请正反插usb插座的中板的立体图;

图9为本申请正反插usb插座的第二端子组及第二绝缘体的组合图;

图10为本申请正反插usb插座的第一端子组及第一绝缘体的组合图;

图11为沿图1所示a-a虚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正反插usb插座包括绝缘外壳20、一体成型于所述绝缘外壳20内的加强件60及套设于加强件60与所述绝缘外壳20内的插接件a。本申请以图1所示x方向为前方,y方向为横向右方,z方向为垂直方向。

所述插接件a包括中板14、位于所述中板14上下两侧的第一、第二端子组11,12及将所述中板14、第一、第二端子组11,12成型于一体的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将所述第一端子组11成型于一体的第一绝缘体15、将所述第二端子组12与所述中板14成型于一体的第二绝缘体16及将所述第一、第二绝缘体15,16成型于一体的外绝缘体13。

请继续参阅图6、图10所示,所述外绝缘本13包括基部131、自所述基部131前向延伸形成的对接舌部133、位于所述基部131与所述对接舌部133之间的台阶部132及自所述基部131向后延伸形成的尾部134。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11,12分别设有露出于所述对接舌部133上下表面的接触部171、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固持部172及延伸至所述尾部134底面的焊脚173。

所述基部131的外径大于所述成型台阶部132的外径。所述基部131至少在上或下表面中的一个的前端缘设有阻挡件收容槽136;所述对接舌部133及所述基部131分别在上或下表面上设有第一、第二注胶口1351,1352,所述第一、第二注胶口1351,1352呈凹陷结构,当脱模产生毛刺时,使所述毛刺位于凹陷结构内,避免毛刺突出。所述基部131的前端形成容胶槽1371,所述基部131的容胶槽1371的后端形成封闭凸环1373,所述基部131还包括自所述封闭凸环1373向前延伸形成的若干定位凸条1372以使所述插接件a与所述绝缘外壳20相互之间位置稳定。所述第一注胶口1351设于所述容胶槽1371内。所述尾部134的底面横向两侧设有卡扣槽1341。

继续参阅图6至图11所示,所述中板14包括分列于左右两侧的第一中板141与第二中板142及连接所述第一、第二中板141,142的连接条146。所述连接条146位于所述第一、第二中板141,142中间位置。所述第一、第二中板141,142分别包括设于横向外侧的扣持部143、开设于所述第一、第二中板141,142前后位置的第一、第二通孔145,144。

所述第一端子组11注塑成型形成所述第一绝缘体15。所述第二端子组12与所述中板14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二绝缘体16,所述第二绝缘体16包括覆盖主体161、设于所述覆盖主体161后端的定位槽162及设于所述覆盖主体161前端的凸台163;所述覆盖主体161填充满所述第二通孔144,部分填充所述第一通孔145,部分所述凸台163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45上方。所述覆盖主体161表面还设有定位柱164,所述第一绝缘体15上设有对应所述定位柱164的定位孔151。将所述第一绝缘体15与第一端子组11叠置于所述第二绝缘体16上方,此时,所述定位柱164套入所述定位孔151内,所述第一端子组11的固持部172限位于所述定位槽162内,所述第一端子组11的部分接触部171的前端位于所述凸台163上方,避免注塑时,高压塑胶冲击使所述接触部171前端产生偏移。所述第一、第二绝缘体15,16在相对的表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进胶口152,165,所述第一、第二进胶口152,165均为下沉凹陷结构,在注塑成型脱模时,所述第一、第二进胶口152,165若干产生塑胶毛刺,所述毛刺不会超出所述第一、第二进胶口152,165的深度,使所述第一、第二绝缘体15,16叠加时,不会因为毛刺产生配合不紧密的问题。

固定所述第一、第二绝缘体15,16后,再次进行注塑成型形成所述外绝缘体13,设置第一、第二注胶口1351,1352,如前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重点参阅图3至图5、图10所示,所述绝缘外壳20包括外围壁21、通过外围壁21围设成的中空部23及形成于所述外围壁21前端的防水圈安装槽22。

所述加强件60包括环状体61、自所述环状体61横向外侧延伸出所述绝缘外壳20外侧的第一焊接脚63及自所述环状体61后端延伸出所述绝缘外壳20后端的第二焊接脚64。

所述环状体61包括底壁611、顶壁612及连接所述底壁611与顶壁612的侧壁613。所述环状体61是通过金属板材冲压制造并在所述顶壁612上铆接成环状结构并形成铆接部614。所述底壁611向上冲压形成有抵挡部62,所述抵挡部62在左右方向上设置两个,所述抵挡部62用于组织插头的国度插入,用于承接来自插头的冲击力以保护插接件a不会松动。所述第一焊接脚63包括自所述环状体61前端横向两侧向上折弯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631、自所述第一延伸部631朝横向外侧折弯延伸形成的第二延伸部632及自所述第二延伸部632末端向下折弯延伸形成的端部633。所述第二焊接脚64包括自所述侧壁613后端向后延伸形成的梁部641及自所述梁部641后端向下延伸形成的插入脚642。所述梁部641下方向内折弯形成卡入所述尾部134底部的卡扣槽1341内以固定所述插接件a的锁扣件65。

所述环状体61的底壁611的上表面露出于所述中空部23的底面上,所述顶壁612完全嵌入所述绝缘外壳20的外围壁21内。所述抵挡部62收容于所述基部131底部的阻挡件收容槽136内,所述抵挡部62的前端缘平齐或露出于所述基部131的前端缘。

所述插接件a固定于所述绝缘外壳20与所述加强件60内后,从所述绝缘外壳20的中空部23前端向所述外绝缘体13的基部131前端的容胶槽1371内注入防水胶以密封所述基部131与所述绝缘外壳20之间的缝隙实现防水。

本申请的正反插usb插座通过在所述加强件60的底壁611上冲压形成抵挡部62,所述抵挡部62用以承受来自插头的冲击力,再通过第一、第二焊接脚63,64将外力传递给印刷电路板,避免对插接件a直接造成冲击进而造成端子焊脚173焊接不良的问题。

同时,在所述插接件a注塑成型外绝缘体13时,在注胶口1351,1352上设置凹陷结构,避免脱模时的毛刺凸出外表面而干扰组装或与插头对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