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滑线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3516发布日期:2020-05-01 17:39阅读:952来源:国知局
新型滑线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设备,具体涉及新型滑线接头。



背景技术:

单极铝滑触线、单极铜滑触线、多极安全滑触线、双钩铜滑触线也称为滑导线,就是给移动设备进行供电的一组输电装置。

传统的两段滑导线相互之间依靠滑线接头来连接,传统的滑线接头大多为螺钉式接头,两段导线通过滑线接头连接时,需要将螺钉式接头上的螺栓拧松,再将导线两端插入到螺钉式接头中,再将螺栓拧紧,而螺栓的拧松拧紧均需要施工者操作,因此传统的滑线接头的连接便捷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新型滑线接头,其能简化导线与接头的连接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滑线接头,包括外壳,外壳中放置有一块接头铜条,外壳的顶部穿插有若干个固定螺栓,各个固定螺栓螺纹分别与接头铜条螺纹连接,接头铜条的上表面与外壳的内壁之间设有弹性金属片组,弹性金属片组包括连接铜片和弹片,连接铜片和弹片的两端贴合,连接铜片和弹片的两端均向上弯曲,连接铜片和弹片的两端与固定螺栓的周壁抵紧,弹片的形状为拱桥形,弹片的上端中部与外壳的顶部内壁抵触。

进一步的,连接铜片和弹片的两端均开设有一个横向截面为“u”形的卡槽,卡槽的内壁抵触在固定螺栓的周壁上。

进一步的,固定螺栓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螺栓分别位于外壳的两端。

进一步的,连接铜片的中部向上弯折,连接铜片的中部上表面凸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外壳的两端均一体设置有扩散段。

进一步的,外壳的上表面向下凹设有一个加固槽。

有益效果:导线的端部伸入到连接铜片的底部表面与接头铜条的上表面之间,通过弹片受挤压产生的弹性力将导线的端部压紧在连接铜片的底部表面与接头铜条的上表面之间,导线的连接只需卡入在连接铜片的底部,连接的操作步骤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

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凸显加固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隐藏了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外壳;2、接头铜条;3、固定螺栓;4、弹性金属片组;41、连接铜片;42、弹片;5、卡槽;6、限位块;7、扩散段;8、加固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如图1所示,新型滑线接头,包括外壳1,外壳1的纵向截面形状为“匚”形,外壳1具有顶侧表面、前侧表面以及后侧表面。

如图1所示,外壳1中放置有一块接头铜条2,外壳1的顶部表面穿插有两个固定螺栓3,两个固定螺栓3分别螺纹连接在接头铜条2中,固定螺栓3的螺帽底部与外壳1的顶部表面抵紧。

如图2和图3所示,接头铜条2的上表面与外壳1的上侧表面的内壁之间设有弹性金属片组4,弹性金属片组4包括连接铜片41和弹片42,连接铜片41处于弹片42的底侧,连接铜片41和弹片42的两端均向上弯曲,且连接铜片41和弹片42的两端贴合,弹片42的形状为拱桥形,弹片42的上端中部上表面与外壳1的顶部内壁抵紧。

如图3所示,连接铜片41和弹片42的两端与固定螺栓3的周壁抵紧,连接铜片41和弹片4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横向截面为“u”形的卡槽5,连接铜片41和弹片42两端的卡槽5与固定螺栓3的周壁抵紧。

如图1和图3所示,该滑线接头在连接两段导线时,只需将导线从外壳1的左右两端插入到外壳1中,两端的导线分别从连接铜片41翘起的位置插入到连接铜片41的底侧,由于导线的直径缘故,弹片42会产生形变并压紧导线。避免了反复旋拧螺栓装拆接头,同时也避免了接头装配时需携带工具而造成的麻烦,提高了导线连接的便捷性。

如图1所示,外壳1的左右两段均一体设置有扩散段7,扩散段7的口径大于外壳1中部的口径,大口径的扩散段7便于施工者将导线从扩散段7位置塞入到外壳1的内部位置。在外壳1的上表面向下凹设有一个加固槽8以提高外壳1的强度,也提高该滑线接头连接两段导线后的强度。

如图4所述,另外,为了对弹片42下压形变量的控制,因此连接铜片41的中部向上弯折,连接铜片41的中部上表面弯折后凸设有一个限位块6,弹片42下压量过大后,便会与限位块6抵触,从而限制弹片42继续向下形变。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和精神范畴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文字描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出的各种变形、替代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



技术特征:

1.新型滑线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中放置有一块接头铜条(2),所述外壳(1)的顶部穿插有若干个固定螺栓(3),各个所述固定螺栓(3)螺纹分别与接头铜条(2)螺纹连接,所述接头铜条(2)的上表面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设有弹性金属片组(4),所述弹性金属片组(4)包括连接铜片(41)和弹片(42),所述连接铜片(41)和弹片(42)的两端贴合,所述连接铜片(41)和弹片(42)的两端均向上弯曲,所述连接铜片(41)和弹片(42)的两端与固定螺栓(3)的周壁抵紧,所述弹片(42)的形状为拱桥形,所述弹片(42)的上端中部与外壳(1)的顶部内壁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滑线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铜片(41)和弹片(42)的两端均开设有一个横向截面为“u”形的卡槽(5),所述卡槽(5)的内壁抵触在固定螺栓(3)的周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滑线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3)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螺栓(3)分别位于外壳(1)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滑线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铜片(41)的中部向上弯折,所述连接铜片(41)的中部上表面凸设有限位块(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滑线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两端均一体设置有扩散段(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滑线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表面向下凹设有一个加固槽(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滑线接头,包括外壳,外壳中放置有一块接头铜条,外壳的顶部穿插有若干个固定螺栓,各个固定螺栓螺纹分别与接头铜条螺纹连接,接头铜条的上表面与外壳的内壁之间设有弹性金属片组,弹性金属片组包括连接铜片和弹片,连接铜片和弹片的两端贴合,连接铜片和弹片的两端均向上弯曲,连接铜片和弹片的两端与固定螺栓的周壁抵紧,弹片的形状为拱桥形,弹片的上端中部与外壳的顶部内壁抵触。导线插入到弹性金属片组底侧,通过弹性金属片组的弹力便能简化导线与接头连接,从而简化了导线与接头连接的连接步骤。

技术研发人员:陆春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安能滑触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5
技术公布日:2020.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