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3508发布日期:2020-05-01 17:3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也叫接插件,包括接头和插座,用于传输电流或信号。使用连接器简化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并且如果某电子元部件失效,装有连接器时可以快速更换失效元部件;而且随着技术进步,装有连接器时可以更新元部件,用新的、更完善的元部件代替旧的。现有的连接器中,可以实现当插头插座对插到位后,实现360度旋转,使得插座在面板上不用区分方向,安装方便,节省了安装控件和安装时间。连接器有正极和负极之分,即插座和插头包括正极插座负极插座、正极插头和负极插头,并且正极插座和负极插座,正极插头和负极插头外观很相似,现有技术中采用颜色区别连接器的正负,例如用红色代表正极,用黑色代表负极。但这样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插头插座能够360度自由旋转,所以在使用过程中插头插座容易发生相对转动,存在安全隐患。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连接器,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技术缺陷。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器插头插座对接后容易发生相对转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环形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部外围的第二环形部,所述第一环形部和所述第二环形部同心设置,所述第一环形部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环形部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键槽;所述插座包括外壳、安装于所述外壳的插杆,以及与所述外壳连接并位于所述插杆外侧的圆弧键,当所述插杆插入所述第一环形部时,所述圆弧键与所述键槽配合,所述圆弧键包括靠近所述插杆的内侧面和背靠所述内侧面的外侧面;所述第一环形部朝外的一面设置有多个锯齿,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多个所述锯齿配合的凹陷部。优选地,所述插头分为正极插头和负极插头两种,所述正极插头包括正极壳体,设置于所述正极壳体的正极第一环形部和设置于所述正极第一环形部外围的正极第二环形部,所述正极第一环形部的外表面和所述正极第二环形部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正极键槽;所述负极插头包括负极壳体,设置于所述负极壳体的负极第一环形部和设置于所述负极第一环形部外围的负极第二环形部,所述负极第一环形部的外表面和所述负极第二环形部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负极键槽;所述插座分为正极插座和负极插座两种,所述正极插座包括正极外壳、安装于所述正极外壳的正极插杆,以及与所述正极外壳连接并位于所述正极插杆外侧的正极圆弧键,当所述正极插杆插入所述正极第一环形部时,所述正极圆弧键与所述正极键槽配合,所述正极圆弧键包括靠近所述正极插杆的正极内侧面和背靠所述正极内侧面的正极外侧面;所述负极插座包括负极外壳、安装于所述负极外壳的负极插杆,以及与所述负极外壳连接并位于所述负极插杆外侧的负极圆弧键,当所述负极插杆插入所述负极第一环形部时,所述负极圆弧键与所述负极键槽配合,所述负极圆弧键包括靠近所述负极插杆的负极内侧面和背靠所述负极内侧面的负极外侧面;将所述正极第一环形部的外表面所在的圆形直径记为d1x,所述正极圆弧键的内侧面所在的圆形直径记为d2x,所述正极第二环形部的内表面所在圆的直径记为d3x,所述正极圆弧键的外侧面所在的圆形直径记为d4x;将所述负极第一环形部的外表面所在的圆形直径记为d1y,所述负极圆弧键的内侧面所在的圆形直径记为d2y,所述负极第二环形部的内表面所在圆的直径记为d3y,所述负极圆弧键的外侧面所在的圆形直径记为d4y,则同时满足以下公式:d1x<d2x,d3x>d4x;d1y<d2y,d3y>d4y;d1x<d2y,d3x<d4y;d1y>d2x,d3y>d4x。优选地,所述键槽为环形键槽。优选地,所述插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部内侧面的环状导电件,当所述插杆插接配合于所述导电件时,所述圆弧键插接于所述键槽。优选地,所述插杆靠近顶端的位置有环形槽,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环形槽卡接的弹性件。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部、第二环形部和环状导电件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圆弧键为圆环形键。优选地,所述圆弧键为一段圆弧。优选地,所述圆弧键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圆弧。优选地,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包括本体,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卡扣和凸出端,所述凸出端上套装有弹簧,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卡接件配合的卡槽和与所述凸出端配合的凹槽。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第一环形部朝外的一面设置有多个锯齿,外壳内设置有与多个锯齿配合的凹陷部,当插头插入插座时,多个锯齿与凹陷部配合。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该实用新型增大了插头插座相对转动的阻力,减少了在使用过程中插头插座发生非人为相对转动的风险,保证了安全性。该实用新型具有插头插座插接后不易产生相对转动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座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移去插杆);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头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插头2插座10壳体11第一环形部111锯齿12第二环形部13键槽15卡接件24环形槽152卡扣153凸出端16弹簧17卡槽18凹槽20外壳21插杆22圆弧键23凹陷部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见图1-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插头1和插座2,插头1包括壳体10,设置于壳体10的第一环形部11和设置于第一环形部11外围的第二环形部12,第一环形部11和第二环形部12同心设置,第一环形部11的外表面和第二环形部12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键槽13;插座2包括外壳20、安装于外壳20的插杆21,以及与外壳20连接并位于插杆21外侧的圆弧键22,当插杆21插入第一环形部11时,圆弧键22与键槽13配合,圆弧键22包括靠近插杆21的内侧面和背靠内侧面的外侧面;第一环形部11朝外的一面设置有多个锯齿111,外壳20内设置有与多个锯齿111配合的凹陷部23。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环形部11朝外的一面设置有多个锯齿111,外壳20内设置有与多个锯齿111配合的凹陷部23,为清楚的显示出凹陷部23,图7示出了插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当插头1插入插座2时,多个锯齿111与凹陷部23配合,相对于现有技术,该实用新型增大了插头1插座2相对转动的阻力,减少了在使用过程中插头1插座2发生非人为相对转动的风险,保证了安全性。该实施例具有插头1插座2插接后不易产生相对转动的优点。连接器有正极和负极之分,即插座和插头包括正极插座负极插座、正极插头和负极插头,并且正极插座和负极插座,正极插头和负极插头外观很相似,现有技术中采用颜色区别连接器的正负,例如用红色代表正极,用黑色代表负极。但采用颜色区分正负极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当工人培训不足时,或者员工长时间疲劳工作马虎大意时,就有可能造成电池组的正负极接错,最终导致安全生产事故。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插头1分为正极插头和负极插头两种,正极插头包括正极壳体,设置于正极壳体的正极第一环形部和设置于正极第一环形部外围的正极第二环形部,正极第一环形部和正极第二环形部同心设置,正极第一环形部的外表面和正极第二环形部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正极键槽;负极插头包括负极壳体,设置于负极壳体的负极第一环形部和设置于负极第一环形部外围的负极第二环形部,负极第一环形部和负极第二环形部同心设置,负极第一环形部的外表面和负极第二环形部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负极键槽;插座2分为正极插座和负极插座两种,正极插座包括正极外壳、安装于正极外壳的正极插杆,以及与正极外壳连接并位于正极插杆外侧的正极圆弧键,当正极插杆插入正极第一环形部时,正极圆弧键与正极键槽配合,正极圆弧键包括靠近正极插杆的正极内侧面和背靠正极内侧面的正极外侧面;负极插座包括负极外壳、安装于负极外壳的负极插杆,以及与负极外壳连接并位于负极插杆外侧的负极圆弧键,当负极插杆插入负极第一环形部时,负极圆弧键与负极键槽配合,负极圆弧键包括靠近负极插杆的负极内侧面和背靠负极内侧面的负极外侧面;需要说明的是,正极插座和负极插座的结构相似,正极插头和负极插头的结构相似,故在附图中只给出一个插座2和插头1的示意图。将正极第一环形部的外表面所在的圆形直径记为d1x,正极圆弧键的内侧面所在的圆形直径记为d2x,正极第二环形部的内表面所在圆的直径记为d3x,正极圆弧键的外侧面所在的圆形直径记为d4x;将负极第一环形部的外表面所在的圆形直径记为d1y,负极圆弧键的内侧面所在的圆形直径记为d2y,负极第二环形部的内表面所在圆的直径记为d3y,负极圆弧键的外侧面所在的圆形直径记为d4y,则同时满足以下公式:d1x<d2x,d3x>d4x(1);d1y<d2y,d3y>d4y(2);d1x<d2y,d3x<d4y(3);d1y>d2x,d3y>d4x(4)参考公式(3),公式(3)表明当正极插头与负极插座配合时,因为负极圆弧键的外侧面所在的圆形直径(d4y)大于正极第二环形部的内表面所在圆的直径(d3x),导致负极圆弧键的外侧面因与正极插头键槽的外侧的正极外壳干涉而无法顺利插入;公式(4)表明当正极插座与负极插头配合时,因为负极第一环形部的外表面所在的圆形直径(d1y)大于正极圆弧键的内侧面所在的圆形直径(d2x),导致负极第一环形部的外表面与正极插杆干涉而无法顺利插入。即该实施例进一步确保了当连接器的插头1和插座2正负极接错时,连接器的插头1和插座2会因物理干涉而无法配合,防止连接器插接错误。见下附下面,为清楚的说明各尺寸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能因此认为限定了各尺寸的值。d1d2d3d4正极(x)1616.62019.6负极(y)17.518.121.521.1此外,参照图3和图5,键槽13为环形键槽13,设置于第一环形部11和第二环形部12之间的键槽13是一整个圆环形键槽13,这样可以保证弧形键在旋转过程中两侧都有阻挡而不容易滑落。进一步地,插头1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环形部11内侧面的环状导电件,当插杆21插接配合于导电件时,圆弧键22插接于键槽13,插座2的插杆21上也设置有与导电件配合的电连接件。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5,插杆21靠近顶端的位置有环形槽24,壳体10内设置有与环形槽24卡接的弹性件。具体的,壳体10内的弹性件呈环形分布,弹性件卡接在环形槽24内可以防止插杆21松脱但不会阻碍插杆21的转动。上述弹性件可以是设置于壳体10内的弹性凸起。进一步地,第一环形部11、第二环形部12和环状导电件一体成型,一体成型制作简单方便,后续的安装成本也较低。此外,圆弧键22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圆弧键22为圆环形键,即圆弧形键是一整个环形键,当然,也可以在环形键上设置一个缺口,另外。圆弧键22也可以为一段圆弧,或者圆弧键22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子圆弧形键。该实施例不会圆弧键22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圆弧键22能够在键槽13内实现360度自由转动即可。另外,参照图3、图8和图9,连接器还包括卡接件15,卡接件15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上的卡扣152和凸出端153,凸出端153上套装有弹簧16,壳体10内设置有与卡接件15配合的卡槽17和与凸出端153配合的凹槽18。上述卡扣152可以为弹性卡扣152。当需要将卡接件15插入壳体10时,将卡接件15轻轻按入壳体10,卡扣152卡接入卡槽17,凸出端153抵靠在凹槽18内;当需要取出卡接件15时,轻轻向下按压本体使得弹簧压缩,松手后弹簧回弹使得卡接件15弹出壳体1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