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机磁环自动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6051发布日期:2020-07-07 14:17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绕线机磁环自动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环感应线圈绕线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绕线机磁环自动上料机构。

技术背景

在电子生产领域,磁环感应线圈是电子产品的基础零部件,磁环感应线圈是将若干根铜线绕制于磁环内孔壁,形成圆周面上均匀分布有铜线圈的磁环零部件。为了提高磁环感应线圈生产效率,于是研发了专门的绕线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人员的依赖程度,但是传统的绕线机在工作过程中,磁环需要由人员手动一个一个完成上料,然后由绕线机完成磁环感应线圈的绕制工作。随着现代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人工成本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磁环绕线上料方式工作单一枯草无味,且存在工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机磁环自动上料机构,来进一步提升磁环绕线效率,且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绕线机磁环自动上料机构,该机构包括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排列机构和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导向机构与伸缩机构;排列机构用于将供料工序运送来的磁环有序排列并滑落至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将磁环定位后通过伸缩机构的往复运动将其运送至绕线工序。

作为底座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有固定孔位,用于实现底座与基板的紧密固定;底座两侧设有销钉孔,用于实现底座与基板相对位置的准确定位;底座上表面设有凹槽,用于实现底座与其它部件的连接。

作为排列机构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板、盖板和光电传感器;立板底面安装在底座上表面;立板正前面具有一定的坡度,其上设有容纳磁环的凹槽轨道,磁环能以与凹槽轨道侧面相切的方式紧密排列在凹槽轨道内,并能沿凹槽轨道向下滑动,盖板正好盖在立板的凹槽表面上,限制磁环在厚度方向上移动;光电传感器安装在立板的凹槽轨道内上半部位,用于感应立板凹槽轨道内磁环是否满料。

作为上述排列机构的改进方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板,加强板底面安装在底座上表面,加强板一个侧面与立板的一个侧面紧密贴合,用于保持立板的垂直度。

作为导向机构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块固定板、磁环定位块、光纤传感器、滑块和滑轨;滑块固定板下表面安装在底座上表面;滑块的一个侧面设置有梯形沟槽,滑块的另一个侧面紧固安装在滑块固定板的一个侧面上;滑轨通过自身的凹槽装配于滑块的梯形沟槽之中,利用相互滑动配合实现滑轨的上下往复运动,磁环定位块固定安装在滑轨上表面,磁环定位块上表面设置有容纳磁环的凹槽,磁环定位块右上侧面开有缺口,光纤传感器安装在磁环定位块的缺口处,用于实现确保磁环是否送到位。

作为伸缩机构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固定板、浮动接头、气缸缸体和气缸活塞杆;气缸固定板安装在底座下表面,气缸缸体安装在气缸固定板之上,气缸活塞杆一端连接气缸缸体内表面,气缸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浮动接头一端相连,浮动接头另一端连接导向机构,通过气缸活塞杆的伸缩运动带动导向机构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实现了绕线机磁环自动上料,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2、结构简单,实施成本低廉,容易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绕线机磁环自动上料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绕线机磁环自动上料机构的分解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排列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机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排列机构、21-立板、22-盖板、23-光电传感器、24-加强板、3-导向机构、31-滑块固定板、32-磁环定位块、33-光纤传感器、34-滑块、35-滑轨、4-伸缩机构、41-气缸固定板、42-浮动接头、43-气缸缸体、44-气缸固定板、5-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机磁环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底座1以及设于所述底座1上的排列机构2和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伸缩机构4与导向机构3;导向机构3通过排列机构2与伸缩机构4往复运动来实现自动送料功能。

参考图1至图5,各部件具体结构如下:

底座1上设有固定孔位,可以用螺丝将底座1固定在基板(例如安装绕线机的工作台)上;底座两侧设有销钉孔,可以实现底座1与基板相对位置的准确定位;底座1上表面设有凹槽,用于在底座1上表面安装排列机构和送料机构。

排列机构2包括立板21、盖板22、光电传感器23和加强板24;立板21底面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设置的凹槽中;立板21正前面具有一定的坡度,其上设有容纳磁环5的凹槽轨道,磁环5能以与凹槽轨道侧面相切的方式紧密排列在凹槽轨道内,并能沿凹槽轨道向下滑动,盖板22正好盖在立板21的凹槽表面上,限制磁环5在厚度方向上移动;加强板24底面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加强板24的一个侧面与立板21的一个侧面紧密贴合,设置加强板24的目的在于保持立板21的垂直度;光电传感器23安装在立板21的凹槽轨道内上半部位,用于感应立板21凹槽轨道内磁环是否满料。

导向机构3包括滑块固定板31、磁环定位块32、光纤传感器33、滑块34和滑轨35;滑块固定板31下表面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设置的凹槽中;滑块34的一个侧面设置有梯形沟槽,滑块34的另一个侧面紧固安装在滑块固定板31的一个侧面上;滑轨35通过自身的凹槽装配于滑块34的梯形沟槽之中,利用相互滑动配合实现滑轨35的上下往复运动,磁环定位块32固定安装在滑轨35上表面,磁环定位块32上表面设置有容纳磁环5的凹槽,磁环定位块32右上侧面开有缺口,光纤传感器33安装在磁环定位块32的缺口处,用于实现确保磁环5是否送到位。

伸缩机构4包括气缸固定板41、浮动接头42、气缸缸体43和气缸活塞杆44;气缸固定板41安装在底座1下表面,气缸缸体43安装在气缸固定板41之上,气缸活塞杆44一端连接气缸缸体43内表面,气缸活塞杆44的另一端与浮动接头42一端相连,浮动接头42另一端连接导向机构3中滑轨35的下表面,通过气缸活塞杆44的伸缩运动带动导向机构3中的滑轨35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实现磁环定位块32的上下往复运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从供料工序输送过来的磁环5上料时沿排列机构2上立板21正前面设置的凹槽轨道向下滑动,顺利滑落到导向机构3上磁环定位块32的凹槽内,通过光纤传感器33检测磁环5是否送到位,光纤传感器33检测确认磁环5到位后,通过伸缩机构4的气缸活塞杆44向上运动,带动导向机构3的磁环定位块32向上移动,顺利把磁环5送到设定位置,配合夹爪机构把磁环5顺利夹起送去绕线工序。当光纤感应器33感应到磁环5已被夹爪机构取走以后,气缸活塞杆44向下运动回到原点,进行重复的往返运动,完成自动上料功能。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用实施例赘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