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铠装的超六类双屏蔽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6140发布日期:2020-05-22 21:12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金属铠装的超六类双屏蔽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线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铠装的超六类双屏蔽电缆。



背景技术:

2017年11月下旬中国工信部发布通知,正式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工作,并力争于2018年年底前实现第三阶段试验。2018年6月26日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在联通国际合作伙伴会议上表示,中国联通在2019年进行5g试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

现有通信中用于4g网络应用的屏蔽型数据缆为超五类缆(cat5e)传输带宽为100mhz,百兆传输时的衰减为19.1db,电缆一般采用一层铝箔屏蔽的结构,但随着5g网络的启用,电缆的传输带宽要求达到500mhz以上,500mhz传输时的衰减为45.3db,这就意味着对通信电缆的抗电磁干扰性能要求更高,所以现有技术中的一层铝箔屏蔽已经无法满足屏蔽要求,为提高电缆的传输速率与传输带宽,减少信号传输延时,降低线缆互相之间的串扰,在超五类缆基础上研发出超六类缆:采用的发泡绝缘及对对屏蔽的结构,现有的对对屏蔽是将多组发泡芯线用骨架隔离,如中国专利cn201720762007.6一种超六类屏蔽数据线缆公开了用十字形骨架将对对绞线隔离的方法,但是此方法存在三点缺陷:

1、十字形骨架增大了缆芯的外径,使整个电缆的外径变大;

2、单一的对对绞线与外界仍是采用了一层屏蔽,无法达到双重屏蔽的效果。

3、此缆缺少良好的保护,无法适用于室外恶劣的环境,不具有室外铺设的防咬和放水要求。

综上所述,现行业内急需一种能用于室外的具有双重屏蔽效果的超六类电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铠装的具有双重屏蔽效果的超六类屏蔽电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铠装的超六类双屏蔽电缆,其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缆芯、内护套和外护套,所述缆芯包括至少两组发泡芯线,所述发泡芯线包括导体和包覆在导体外层的皮-泡-皮绝缘层,所述发泡芯线外包覆有铝箔;所述缆芯与内护套之间设置有铜丝编织层,所述内护套与外护套之间设置金属铠装层。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铜丝编织层包括铜丝和纤维,所述铜丝经向密布,与纬向疏布的纤维或铜丝相互交织,形成纺织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铜丝为红铜丝或者镀锡铜丝。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金属铠装层包括基层钢带和贴附于基层钢带上的防水透气膜。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皮-泡-皮绝缘层外还设置有着色条,所述着色条嵌入在皮-泡-皮绝缘层中。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内护套与铜丝编织层之间设置有撕裂绳。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外护套为抗uv护套。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发泡芯线内还包括填充单元,所述填充单元设置在导体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发泡线芯外包覆铝箔,实现线芯与线芯之间的屏蔽;

2、通过整个缆芯外包覆铜丝编织层,保证了缆芯的圆整型,同时与内层的铝箔构成了双重屏蔽网,进一步提高了电缆的屏蔽效果,能够满足5g通信要求;

3、通过外置的金属铠装层,使此电缆能够敷设与室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4组屏蔽效果测试图,其中,a、b、c、d为四组实验数据曲线图,l1为标准屏蔽效果曲线,l2为本申请屏蔽效果曲线。

图中标号说明:1、缆芯,2、内护套,3、外护套,4、发泡芯线,41、导体,42、皮-泡-皮绝缘层,5、铝箔,6、铜丝编织层,7、金属铠装层,8、撕裂绳,9、填充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铠装的超六类双屏蔽电缆的一实施例,其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缆芯1、内护套2和外护套3,本实施中,所述缆芯1包括四组发泡芯线4,每组所述发泡芯线4包括导体41和包覆在导体41外的皮-泡-皮绝缘层42,每组所述发泡芯线4外单独包覆有铝箔5,所述铝箔5纵包于所述发泡芯线4外层,可以起到良好的屏蔽效果,同时具有隔热作用,方便在高温情况下使用,制备过程中铝箔5的重叠率控制在20%-45%范围内,利于提高屏蔽作用,每个发泡芯线4单独包覆一层铝箔5,可以使发泡芯线4之间起到良好的屏蔽作用;所述缆芯1与内护套2之间设置有铜丝编织层6,所述铜丝编织层6包括铜丝和纤维,所述铜丝经向密布,与纬向疏布的纤维或铜丝相互交织,形成纺织结构,所述铜丝编织层6包覆于缆芯1外侧,这样对缆芯1整体起到屏蔽作用,结合每个发泡芯线4外包覆的铝箔5,形成了双重屏蔽效果;所述内护套2与外护套3之间设置金属铠装层7。

本实施例中,通过整个缆芯外包覆铜丝编织层,保证了缆芯的圆整型,同时与内层的铝箔构成了双重屏蔽网,对于单个发泡芯线来说,线芯外包覆的铝箔为第一层屏蔽网,包覆在缆芯外的铜丝编织层构成了第二层屏蔽网,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单层屏蔽网的屏蔽效果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缆的屏蔽效果。

另,信号在电缆中传输的过程中会产生信号衰减,信号衰减过程中电缆内的发泡芯线与发泡芯线之间存在电磁干扰,相邻两个电缆之间也存在电磁干扰。本申请采用双重屏蔽网,在线芯外侧包覆铝箔,形成铝箔屏蔽层,用于屏蔽发泡芯线之间的电磁干扰,在缆芯的外侧整体包覆铜丝编织层,形成铜丝编织网屏蔽层,铝箔屏蔽层和铜丝编织网屏蔽层配合用于屏蔽电缆与电缆之间的电磁干扰。信号在衰减的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每经过一层屏蔽网后都会对电磁干扰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本申请设置双层屏蔽层的电缆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单层屏蔽电缆屏蔽效果进一步提升。

参照图3所示,具体地,根据行业标准《yd/t838.1-2003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中3.3部分的传输实验的实验方法,设置了4组测试上述电缆的屏蔽效果的实验,并与行业标准《yd/t1019-2003数字通信用聚烯烃绝缘水平对绞电缆》中现有的屏蔽效果进行比对,具体实验数据参照表一:

表一

上述皮-泡-皮绝缘层42由内层、泡沫层、外层3层结构组成:1、内层:为挤包在导体41上的实心层,使导体41和绝缘层之间有良好的附着性;2、泡沫层:该层要求高发泡度(减少介电常数,有利于长距离传输),用氮气作为发泡剂,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其以恒定流量注入挤塑机聚合物中,使之在挤出过程中形成密二细小,且分布均匀的气泡,达到较高发泡度;3、外层:可保证整个绝缘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表面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皮-泡-皮绝缘层42外还设置有着色条,所述着色条嵌入在皮-泡-皮绝缘层42中,与所述皮-泡-皮绝缘层共同挤出,在工艺上采用四层共挤技术;设置色条可以便于区分每一组发泡芯线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铠装层7包括基层钢带和贴附于基层钢带上的防水透气膜,具有铠装功能的同时,提高了电缆在管道敷设时的抗拉及抗压性,还增加防水透气膜,能够进一步提升电缆的防水防潮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铜丝编织层6所使用的铜丝为红铜丝或者镀锡铜丝,此类铜丝有良好的屏蔽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护套2与铜丝编织层6之间设置有撕裂绳8,所述撕裂绳8沿电缆轴向设置,方便在施工使用时,将电缆的内护套2、金属铠装层7和外护套3进行剥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护套2为pvc护套,所述外护套3为抗uv护套;屏蔽型pvc内护套、金属铠装、抗uv外护套的结构,在满足抗电磁干扰及高阻燃同时,增加了防水、抗紫外线、防鼠咬的功能。

参照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发泡芯线4的圆整性,所述发泡芯线4内还包括填充单元9,所述填充单元9设置在两根所述导体41的缝隙的两侧,与所述包覆皮泡皮绝缘层42的导体41一同扭绞成一组发泡芯线4;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

1、防止两根导体41在绞合扭接的时候扭力过大,对导体41性能造成影响,增加两个填充单元9减小导体41扭绞时的扭力;

2、保证发泡芯线4的圆整性,便于后续在发泡芯线4外侧包覆铝箔5。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