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混合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6162发布日期:2020-05-22 21:1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电混合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电混合缆。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光通信的快速发展,光通信广泛应用于各个通信领域,对作为设备传输神经的光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电混合缆由于可用一根线缆同时传输光信号和电信号,具有更广泛的应用环境。而且,由于光传输和电传输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传输方式,传输过程中不会发生相互干扰。

然而,现有的光电混合缆的耐弯曲性能、抗拉性能不尽理想,电缆不适用于频繁弯曲的移动场合使用。如2018年11月30日公告的cn108919447a的中国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光电混合光缆,缆芯包括多个光纤单元、多个电力单元、加强芯,多个光纤单元和多个电力单元围绕加强芯错开布置,每个光纤单元与相邻的电力单元之间填充有阻水单元;包带层包覆在缆芯外部,护套层包覆在包带层外部。因此,加强芯在中部提高缆芯抗弯和抗拉性能,但是电缆的外径增大,导致电缆的耐弯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光电混合缆,通过电单元和光单元相互配合,使用时抗拉能力强,弯曲性能优异,能够同时实现通信和供电,特别适用于频繁弯曲的移动场合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电混合缆,包括缆芯和护套,所述护套包裹缆芯设置,所述缆芯包括光单元、电单元和填充加强件,所述填充加强件与电单元、光单元绞合成缆,所述光单元和电单元间隔设置,所述填充加强件设置在光单元与电单元的间隔内,所述护套与缆芯之间设有绕包带,所述绕包带包裹缆芯设置,所述绕包带与护套之间设置有撕裂绳,所述电单元包括导体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裹导体设置,所述导体的束绞节径比小于等于20倍,所述光单元包括紧套光纤、纤维加强层和光纤护套层,所述纤维加强层包覆紧套光纤设置,所述光纤护套层包覆纤维加强层设置。

优选的,所述缆芯的绞合节经比小于等于16倍。

优选的,所述电单元设有2根,所述导体采用精细绞合的软铜导体,所述导体采用0.5-10mm2的截面积。

优选的,所述光单元设有2根,所述光单元与电单元呈圆周间隔分布设置在缆芯内。

优选的,所述紧套光纤的根数为1-6根,所述紧套光纤采用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

优选的,所述纤维加强层包括若干根高强度纤维,所述高强度纤维的拉断强度大于等于300n/根。

优选的,所述填充加强件采用高强度纤维制成,提高了电缆的抗拉能力,确保了缆芯的圆整性,内部结构的紧凑性。

优选的,所述光单元外径小于等于电单元外径的2/3。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光电混合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光电混合缆,合理设计电缆中导体的束绞节径比,确保电单元的柔软性,并在光单元外设置加强层,与填充加强件配合,提高了光单元及整根电缆的抗拉能力;

二、光单元与电单元交替排列,结构对称受力平衡,确保了光单元和电单元结构的稳定性,可在频繁弯曲的移动场合使用,并且电缆集光传输和电能传输于一体,可以同时满足设备用电和信号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电混合缆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光单元;11、紧套光纤;12、纤维加强层;13、光纤护套层;2、电单元;21、导体;22、绝缘层;3、填充加强件;4、绕包层;5、撕裂绳;6、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为光电混合缆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缆芯和护套6,护套6包裹缆芯设置,护套6与缆芯之间设有绕包带,绕包带包裹缆芯设置,绕包带与护套6之间设置有撕裂绳5。缆芯包括光单元1、电单元2和填充加强件3,填充加强件3设置在光单元1与电单元2的间隔内,填充加强件3与电单元2、光单元1绞合成缆,缆芯的绞合节经比小于等于16倍。在本实施例中,填充加强件3采用高强度纤维制成,高强度纤维填充缆芯内部的空位,一方面提高了电缆的抗拉能力,另一方面确保了缆芯的圆整性,内部结构的紧凑性。

光单元1和电单元2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电单元2设有2根,光单元1设有2根,光单元1与电单元2呈圆周间隔分布设置在缆芯内,两根光单元1设置在电单元2的两侧。导体21采用精细绞合的软铜导体21,导体21采用0.5-10mm2的截面积,在本实施例中,导体21采用第5类软铜导体21,导体21采用1mm2的截面积。合理设计电缆中导体21的单丝直径、束绞节径比,确保电单元2的柔软性。

电单元2包括导体21和绝缘层22,绝缘层22包裹导体21设置,导体21的束绞节径比小于等于20倍。光单元1包括紧套光纤11、纤维加强层12和光纤护套6层13,纤维加强层12包覆紧套光纤11设置,光纤护套6层13包覆纤维加强层12设置。紧套光纤11的根数为1-6根,紧套光纤11采用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在本实施例中,紧套光纤11的根数为1根,采用单模光纤。纤维加强层12包括若干根高强度纤维,高强度纤维的拉断强度大于等于300n/根。光单元1外径小于等于电单元2外径的2/3,在本实施例中,即采用光单元1外径等于电单元2外径的2/3。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和护套(6),所述护套(6)包裹缆芯设置,所述缆芯包括光单元(1)、电单元(2)和填充加强件(3),所述填充加强件(3)与电单元(2)、光单元(1)绞合成缆,所述光单元(1)和电单元(2)间隔设置,所述填充加强件(3)设置在光单元(1)与电单元(2)的间隔内,所述护套(6)与缆芯之间设有绕包带,所述绕包带包裹缆芯设置,所述绕包带与护套(6)之间设置有撕裂绳(5),所述电单元(2)包括导体(21)和绝缘层(22),所述绝缘层(22)包裹导体(21)设置,所述导体(21)的束绞节径比小于等于20倍,所述光单元(1)包括紧套光纤(11)、纤维加强层(12)和光纤护套(6)层(13),所述纤维加强层(12)包覆紧套光纤(11)设置,所述光纤护套(6)层(13)包覆纤维加强层(12)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的绞合节经比小于等于16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单元(2)设有2根,所述导体(21)采用精细绞合的软铜导体(21),所述导体(21)采用0.5-10mm2的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1)设有2根,所述光单元(1)与电单元(2)呈圆周间隔分布设置在缆芯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套光纤(11)的根数为1-6根,所述紧套光纤(11)采用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加强层(12)包括若干根高强度纤维,所述高强度纤维的拉断强度大于等于300n/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加强件(3)采用高强度纤维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1)外径小于等于电单元(2)外径的2/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电混合缆,包括缆芯和护套,护套包裹缆芯设置,所述缆芯包括光单元、电单元和填充加强件,填充加强件与电单元、光单元绞合成缆,光单元和电单元间隔设置,填充加强件设置在光单元与电单元的间隔内,护套与缆芯之间设有绕包带,绕包带包裹缆芯设置,绕包带与护套之间设置有撕裂绳,电单元包括导体和绝缘层,绝缘层包裹导体设置,导体的束绞节径比小于等于20倍,光单元包括紧套光纤、纤维加强层和光纤护套层,纤维加强层包覆紧套光纤设置,光纤护套层包覆纤维加强层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单元和光单元相互配合,使用时抗拉能力强,弯曲性能优异,能够同时实现通信和供电,特别适用于频繁弯曲的移动场合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钱章兴;王兵兵;丁国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蓝昊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30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