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散热的电容器铝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5458发布日期:2020-07-14 17:1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绝缘散热的电容器铝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绝缘散热的电容器铝壳。



背景技术: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和控制等方面。

中国专利号为cn201994183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解电容器绝缘铝壳,其包括筒状的壳体,在壳体的外表面包覆有一层绝缘用的尼龙膜,该层尼龙膜与壳体之间牢固连接,使得铝壳的绝缘性能大为提高,能够适应用户的需求,但是涂覆上尼龙膜会对降低铝壳内部的热量散发,影响到铝壳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绝缘性能好且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电容器铝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绝缘散热的电容器铝壳,包括呈圆筒状的壳体,还包括绝缘层和散热层,所述绝缘层包覆在壳体的外壁上,所述散热层包括外散热层和内散热层,所述内散热层镀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外散热层设置在绝缘层的外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层为绝缘氧化膜,所述绝缘氧化膜呈蜂窝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蜂窝结构内填充有绝缘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绝缘氧化膜的厚度范围为2um~10u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散热层为内层石墨烯,所述外散热层为外层石墨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开设有槽位,所述内层石墨烯镀在槽位内,所述内层石墨烯的厚度与槽位的深度相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槽位的深度为0.1mm~0.12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槽位的深度为0.1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壳体的外壁上涂覆上绝缘氧化膜,且绝缘氧化膜呈蜂窝状,在保证了电容器铝壳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后,还利于壳体内的热量透出,不会影响壳体内电容器的散热性能,加上在铝壳本体的内壁和外壁分别镀上内层石墨烯和外层石墨烯,由于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因此将电容芯子装入到该铝壳内后能够快速地将壳体内的热量导出到外面,实现了对电容器的快速散热,解决了原有电容器铝壳散热慢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绝缘散热的电容器铝壳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绝缘散热的电容器铝壳的内部示意图。

1-壳体;2-外层石墨烯;3-内层石墨烯;4-绝缘氧化膜;5-槽位。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绝缘散热的电容器铝壳,包括呈圆筒状的壳体1、绝缘层和散热层,绝缘层包覆在壳体1的外壁上,散热层包括外散热层和内散热层,内散热层镀在壳体1的内壁上,外散热层设置在绝缘层的外侧;其中,绝缘层为绝缘氧化膜4,绝缘氧化膜4呈蜂窝结构,绝缘氧化膜4的厚度范围为2um~10um,而内散热层为内层石墨烯3,外散热层为外层石墨烯2。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氧化膜4的厚度为4um,且呈蜂窝状,在蜂窝状结构内填充有绝缘胶,在保证了电容器铝壳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后,还利于壳体1内的热量透出,不会影响壳体1内电容器的散热性能,同时在铝壳1的内壁和外壁分别镀上内层石墨烯3和外层石墨烯2,由于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因此将电容芯子装入到该铝壳内后能够快速地将壳体1内的热量导出到外面,实现了对电容器的快速散热,解决了原有电容器铝壳散热慢的问题。

具体地,在壳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槽位5,内层石墨烯3镀在槽位5内,内层石墨烯3的厚度与槽位5的深度相同;其中,槽位5的深度为0.1mm~0.12mm。

在本实施例中,在壳体1的内壁开设槽位5是为了方便快速地在壳体1的内壁镀上内层石墨烯3,而槽位5的深度分别为0.1mm为最佳,因为当槽位5的深度过浅时,会使得镀在壳体1内壁的石墨烯较少,散热效果不佳,当槽位5的深度过深时,会使得铝壳1的强度变低。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绝缘散热的电容器铝壳,包括呈圆筒状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层和散热层,所述绝缘层包覆在壳体的外壁上,所述散热层包括外散热层和内散热层,所述内散热层镀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外散热层设置在绝缘层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散热的电容器铝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绝缘氧化膜,所述绝缘氧化膜呈蜂窝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散热的电容器铝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结构内填充有绝缘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散热的电容器铝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氧化膜的厚度范围为2um~10u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散热的电容器铝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散热层为内层石墨烯,所述外散热层为外层石墨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绝缘散热的电容器铝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开设有槽位,所述内层石墨烯镀在槽位内,所述内层石墨烯的厚度与槽位的深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绝缘散热的电容器铝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位的深度为0.1mm~0.12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绝缘散热的电容器铝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位的深度为0.1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绝缘散热的电容器铝壳,包括呈圆筒状的壳体,还包括绝缘层和散热层,所述绝缘层包覆在壳体的外壁上,所述散热层包括外散热层和内散热层,所述内散热层镀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外散热层设置在绝缘层的外侧。本实用新型在壳体的外壁上包覆有绝缘氧化膜,使得铝壳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同时在铝壳内壁和绝缘氧化膜的外侧分别镀上内层石墨烯和外层石墨烯,实现了对电容器的快速散热,解决了原有电容器铝壳散热慢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余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金立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6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