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和聚乙烯内护套的电子连接器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2793发布日期:2020-07-14 17:08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和聚乙烯内护套的电子连接器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和聚乙烯内护套的电子连接器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连接线,结构形式多样,一般电子连接线的改进,主要是对包裹导线的保护层进行的改进,对于线体需要分叉的时候,一般需要剪刀切割,然后在分开之后的线体上通过胶布密封,这种形式导致密闭性欠缺,为此,特设计此发明创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和聚乙烯内护套的电子连接器线结构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和聚乙烯内护套的电子连接器线结构,包括导线本体,所述导线本体本体表面长度方向设置防伪线,所述导线本体一端或者两端存在分支线,所述分支线与导线本体分离位置设置保护叉套;所述保护叉套包括孔套和分管,在孔套和分管的端面均设置锁紧圈,孔套内径和导线本体外径匹配,所述分管和分支线外径匹配;保护叉套采用具有弹性的塑料制成,其中所述导线本体内部包括聚乙烯内护套,具体为阻燃氯化聚乙烯橡胶护套,采用氧指数在35以上,具有耐磨性和阻燃性;位于聚乙烯内护套内部设置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内部设置四根导线和隔离片;所述隔离片将四根导线分割为两组,每组各两根导线;所述聚乙烯内护套外侧设置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它在-85~205℃的使用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电器性质,有益的耐化学腐蚀性,抗光热老化性能以及较好的机械性;其中分支线内部包括聚乙烯内护套,位于聚乙烯内护套内部设置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内部包括两根导线,其中聚乙烯内护套外侧设置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

进一步的,所述防伪线包括紫外变色防伪层,红外防伪层和缩微效果层,其中缩微效果层位于紫外变色防伪层和红外防伪层之间,缩微效果层制作的微雕刻板技术制作相应的文字,图像,字母在金属片或者非金属片上,红外防伪层由氟化钠、氟化钇和氟化镱制成油墨涂料,紫外变色防伪层有紫外荧光剂制成的涂料,它们复合通过挤塑机挤压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防伪线的宽度2~3mm,深度3mm。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片具有柔性,为纺织线编织而成或者铝箔线编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层为玻璃纤维填充而成或者多缕尼龙丝线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圈内包括弹性线。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圈靠近分管位置存在内凹环面,在内凹环面上侧设置防滑纹,纹痕间隔为0.1mm~0.15mm,锁紧圈与导线本体或者分支线接触的时候,能够起到防脱落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纹位于锁紧圈内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设计了保护叉套有利于分支线与导线本体接触位置的保护,起到有效的密闭作用,避免了背景技术中的缺陷,同时导线兼具防伪性,可以对企业产品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保护叉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导线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分支线结构示意图。

图5为防伪线结构示意图。

图6为锁紧圈结构示意图。

图示:1导线本体、2保护叉套、21孔套、22分管、3分支线、4锁紧圈、5线体、6隔离片、7填充层、8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9密封层、10乙烯内护套、11紫外变色防伪层、12红外防伪层、13缩微效果层、14弹性线、15内凹环面、16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聚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和聚乙烯内护套的电子连接器线结构,包括导线本体,所述导线本体本体表面长度方向设置防伪线,所述导线本体一端或者两端存在分支线3,所述分支线3与导线本体1分离位置设置保护叉套2;所述保护叉套2包括孔套21和分管22,在孔套和分管的端面均设置锁紧圈4,孔套内径和导线本体外径匹配,所述分管22和分支线3外径匹配;保护叉套采用具有弹性的塑料制成,其中所述导线本体内部包括聚乙烯内护套10,具体为阻燃氯化聚乙烯橡胶护套,采用氧指数在35以上,具有耐磨性和阻燃性;位于聚乙烯内护套10内部设置填充层7,所述填充层7内部设置四根导线和隔离片6;所述隔离片将四根导线分割为两组,每组各两根导线;所述聚乙烯内护套10外侧设置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8;它在-85~205℃的使用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电器性质,有益的耐化学腐蚀性,抗光热老化性能以及较好的机械性;在全氟乙丙烯外护套外侧设置密封层9,密封层为透明膜;其中分支线3内部包括聚乙烯内护套10,位于聚乙烯内护套10内部设置填充层7,所述填充层7内部包括两根导线,其中聚乙烯内护套10外侧设置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8,在全氟乙丙烯外护套外侧设置密封层9,密封层为透明膜。

前述的防伪线包括紫外变色防伪层11,红外防伪层12和缩微效果层13,其中缩微效果层13位于紫外变色防伪层11和红外防伪层12之间,缩微效果层13制作的微雕刻板技术制作相应的文字,图像,字母在金属片或者非金属片上,红外防伪层12由氟化钠、氟化钇和氟化镱制成油墨涂料,紫外变色防伪层11有紫外荧光剂制成的涂料,它们复合通过挤塑机挤压成型。

前述的防伪线的宽度2~3mm,深度3mm。

前述的隔离片具有柔性,为纺织线编织而成或者铝箔线编织而成。

前述的填充层7为玻璃纤维填充而成或者多缕尼龙丝线组成。

如图6所示,为了增加锁紧圈的弹性,前述的锁紧圈4内包括弹性线14。

前述的锁紧圈4靠近分管22位置存在内凹环面15,在内凹环面15上侧设置防滑纹16,锁紧圈4与导线本体1或者分支线3接触的时候,能够起到防脱落的作用。

前述的防滑纹16位于锁紧圈内侧壁上。

将保护叉套套在分支线和导线本体交叉位置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具有密闭性。



技术特征:

1.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和聚乙烯内护套的电子连接器线结构,包括导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本体本体表面长度方向设置防伪线,所述导线本体一端或者两端存在分支线,所述分支线与导线本体分离位置设置保护叉套;所述保护叉套包括孔套和分管,在孔套和分管的端面均设置锁紧圈,孔套内径和导线本体外径匹配,所述分管和分支线外径匹配;其中所述导线本体内部包括聚乙烯内护套,位于聚乙烯内护套内部设置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内部设置四根导线和隔离片;所述隔离片将四根导线分割为两组,每组各两根导线;所述聚乙烯内护套外侧设置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其中分支线内部包括聚乙烯内护套,位于聚乙烯内护套内部设置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内部包括两根导线,其中聚乙烯内护套外侧设置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和聚乙烯内护套的电子连接器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线包括紫外变色防伪层,红外防伪层和缩微效果层,其中缩微效果层位于紫外变色防伪层和红外防伪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和聚乙烯内护套的电子连接器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线的宽度2~3mm,深度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和聚乙烯内护套的电子连接器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片具有柔性,为纺织线编织而成或者铝箔线编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和聚乙烯内护套的电子连接器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填充层为玻璃纤维填充而成或者多缕尼龙丝线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和聚乙烯内护套的电子连接器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圈内包括弹性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和聚乙烯内护套的电子连接器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圈靠近分管位置存在内凹环面,在内凹环面上侧设置防滑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和聚乙烯内护套的电子连接器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纹位于锁紧圈内侧壁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和聚乙烯内护套的电子连接器线结构,包括导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本体本体表面长度方向设置防伪线,所述导线本体一端或者两端存在分支线,所述分支线与导线本体分离位置设置保护叉套。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设计了保护叉套有利于分支线与导线本体接触位置的保护,起到有效的密闭作用,避免了背景技术中的缺陷,同时导线兼具防伪性,可以对企业产品进行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蒋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昆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3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