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变压器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3140发布日期:2020-07-17 15:58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式变压器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式变压器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式变压器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干式变压器往往需要外壳对内部进行防护。变压器外壳虽然能够有效防护变压器;但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随着负荷的增加和变压器外壳内环境温度的升高,使得变压器温度也随之升高,从而影响安全运行,尤其是天气炎热的季节影响更大。

现有技术中有的一些方法对变压器的散热降温作用效果有限,特别是针对对内部的线圈的直接降温。导致变压器内部器件因高温造成老化,甚至造成电路失火,从而产生安全运行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能够高效对干式变压器内部线圈进行冷却降温,并使变压器壳体内热量快速外排的干式变压器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干式变压器的散热结构,包括变压器外壳、导电线圈和冷却管,所述变压器外壳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变压器外壳本体侧面设置有触头,所述导电线圈环绕为筒状且在导电线圈的内壁和外壁上设置有玻璃网格布,所述导电线圈分段设置在冷却管的外围,所述相邻两段导电线圈之间设置有段间冷却部,所述段间冷却部的前后两端与导电线圈之间设置有1~2mm的导热介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电线圈产生热量且导电线圈内壁的热量通过导热介质传递到冷却管中的冷却水中,每段导电线圈的前后面上的热量通过导热介质传递到段间冷却部的冷却水中从而达到对每段导电线圈的进一步冷却,增加水与导热介质的接触面积并在保证绝缘条件下降低两者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更好的水冷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段间冷却部的结构为铜管螺旋绕成的圆盘且圆盘直径与导电线圈直径相同,所述段间冷却部前端设置有进水口,后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连接管与冷却管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冷却管中的冷却水从进水口流入到段间冷却部中,经过段间冷却部内部后从出水口再次流入到冷却管中,铜管螺旋绕成的圆盘使冷却水在流经段间冷却部时能够和每段导电线卷有更多的接触面积从而起到更好的散热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前端竖直向下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上端连接有水泵,所述冷却管为铜管且冷却管的前端与进水管通过法兰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冷却管和段间冷却部的材质选用铜,铜材的导热系数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进一步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温度检测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温度检测仪能够实时检测进水管流入到冷却管的水的温度,满足进入到冷却管中水温为变压器周围的环境温度为最佳的水冷水温度。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变压器外壳内部上下两侧设置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连接有风机且在通风管靠近导电线圈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前壁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风管中的风通过通风孔吹出将变压器外壳中的热量从出风孔中吹出以此达到辅助散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风管的进风口与风机出风口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有阀体,所述阀体中设置有风量检测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风量检测仪能对通风管中的风量进行检测,通过在变压器工作中的不同状态或是变压器工作的不同环境控制合理的风量对其进行散热,既能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又可以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风孔和出风孔上设置有防尘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变压器的工作环境中的空气带有很多灰尘时灰尘对进入到变压器中对变压器内部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g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部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外壳;2、导电线圈;3、冷却管;4、触头;5、玻璃网格布;6、段间冷却部;7、导热介质;8、连接管;9、进水管;10、水泵;11、温度检测仪;12、通风管;13、风机;14、通风孔;15、出风孔;16、阀体;17、风量检测仪;18、工字型撑脚;19、橡胶隔垫;20、出水管;21、散热管道;22、降温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参考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一种干式变压器的散热结构,包括变压器外壳1、导电线圈2和冷却管3,变压器外壳1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的包括两个工字型撑脚18,工字型撑脚18的上表面与变压器外壳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且之间垫设有橡胶隔垫19,橡胶隔垫19能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使变压器工作更加稳定。

变压器外壳1前侧面上设置有触头4,触头4分为输入触头4和输出触头4且与导电线圈2相连接,导电线圈2环绕为筒状结构并在导电线圈2的内壁和外壁上设置有玻璃网格布5,导电线圈2在水平方向上分段设置在冷却管3的外围,在冷却管3与到点线圈之间设置有导热介质7,冷却管3为铜管且在冷却管3中流通有供导电线圈2冷却用的水,相邻两段导电线圈2之间设置有段间冷却部6,段间冷却部6的前后两端与导电线圈2之间设置有1~2mm的导热介质7,导热介质7为高导热绝缘树脂且在高导热绝缘树脂中设置有起支持作用的玻璃纤维网格,段间冷却部6的结构为铜管螺旋绕成的圆盘或铜管环形排列的圆柱且圆盘或圆柱的直径与导电线圈2相同,且段间冷却部6前端设置有进水口,后端设置有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连接管8与冷却管3相连通,冷却管3中的冷却水从进水口流入到段间冷却部6中,经过段间冷却部6内部后从出水口再次流入到冷却管3中。导电线圈2产生热量且导电线圈2内壁的热量通过导热介质7传递到冷却管3中的冷却水中,每段导电线圈2的前后面上的热量通过导热介质7传递到段间冷却部6的冷却水中从而达到对每段导电线圈2的进一步冷却,增加水与导热介质7的接触面积并在保证绝缘条件下降低两者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更好的水冷散热效果,冷却管3和段间冷却部6的材质选用铜,铜材的导热系数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进一步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

变压器外壳1的前端竖直向下设置有进水管9,冷却管3的前端与进水管9通过法兰相连接,进水管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水泵10,在连接处下方的水管上设置有温度检测仪11,温度检测仪11能够实时检测进水管9流入到冷却管3的水的温度,满足进入到冷却管3中水温为变压器周围的环境温度为最佳的水冷水温度。冷却管3的后端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出水管20,出水管20与水泵10的进水端相连,出水管20的中间设置有若干散热管道21,散热管道21的外侧设置有降温器22。在变压器中传递了热量的水从冷却管3中流出进入到出水管20再流入到散热管道21,散热管道21外侧的降温器22对散热管道21中的水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水进入水泵10并在水泵10的作用下通过进水管9再次进入到变压器中对其进行冷却降温。

变压器外壳1内部上下两侧设置有通风管12,通风管12靠近变压器外壳1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在变压器外壳1的内壁上,通风管12连接有风机13且通风管12的进风口与风机13出风口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有阀体16,阀体16中设置有风量检测仪17。风量检测仪17能对通风管12中的风量进行检测,通过在变压器工作中的不同状态或是变压器工作的不同环境控制合理的风量对其进行散热,既能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又可以节约资源。

通风管12靠近导电线圈2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14,变压器外壳1的前壁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孔15。通风管12中的风通过通风孔14吹出将变压器外壳1中的热量从出风孔15中吹出以此达到辅助散热的作用,通风孔14和出风孔15上设置有防尘网,防止变压器的工作环境中的空气带有很多灰尘时灰尘对进入到变压器中对变压器内部产生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