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接线专用钳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8510发布日期:2020-07-31 21:49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自动接线专用钳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电装配线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半自动接线专用钳子。



背景技术:

输送电装配电线作业时,通常在两股电线接头中,传统做法通常是采用两股线互相交织缠绕后,再用防火胶布粘合进行隔离,这种作业方法比较落后,目前正被压线冒接线法所代替,压线冒接线法比较先进,能更好地保证电线接头不发生打火、短路与接触不良的现象。但是,这种方法操作繁琐,而且费时费力,效率不是特别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半自动接线专用钳子,操作简单,有效提高接线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自动接线专用钳子,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以及连接轴,所述的第一钳体包括第一钳嘴和第一钳柄,所述的第二钳体包括第二钳嘴和第二钳柄;所述的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以构成钳子结构;其中,还包括用于将两股或多股线搓合为一股的搓线机构、用于盛装压线帽的冒匣机构以及用于将压线帽从冒匣机构内推出的推盘机构;所述的搓线机构安装于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上,且位于第一钳嘴、第二钳嘴与连接轴之间的位置;所述的冒匣机构安装于第一钳体上,且位于搓线机构与连接轴之间的位置;所述的推盘机构安装于第一钳体上,且位于冒匣机构与连接轴之间的位置。在使用的时候,手拿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与普通的签字操作方式一样,通过第一钳嘴和第二钳嘴将两股电线的接头压紧在一起,然后将压紧后的电线接头放入搓线机构中,操作搓线机构,搓线机构揉搓两股电线接头,使其拧成一股,之后操作推盘机构,推盘机构将压线帽从冒匣机构中推出,压线帽吞进捻成一股的电线接头上,对电线接头进行包裹,完成接线作业。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只需要一手拿钳子,一手拿电线,即可完成接线操作,操作简单快速,且方便,有效提高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搓线机构包括第一搓线组件、第二搓线组件以及控搓器,所述的第一搓线组件包括第一搓板、第一压簧、第一簧套以及第一拉索,在所述的第一钳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一簧套安装于第一通孔内,所述的第一搓板穿设于第一簧套内,一端伸出第一通孔位于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之间的位置,另一端套设有第一压簧,所述的第一压簧的一端相抵于第一簧套上,另一端相抵于第一搓板端部的第一压冒上;所述的第一拉索的一端与第一压冒连接,另一端与控搓器连接;所述的第二搓线组件包括第二搓板、第二压簧、第二簧套以及第二拉索;在所述的第二钳体上设有与第一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二簧套安装于第二通孔内,所述的第二搓板穿设于第二簧套内,一端伸出第一通孔位于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之间的位置,且与第一搓板层叠设置,另一端套设有第二压簧,所述的第二压簧的一端相抵于第二簧套上,另一端相抵于第二搓板端部的第二压冒上;所述的第二拉索的一端与第二压冒连接,另一端与控搓器连接;所述的控搓器安装于第一钳柄上。第一搓板一端与第二搓板的一端相对层叠设置,两者之间设有间隙,以让电线接头放入两者之间,操作控搓器,控搓器同时拉着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同时拉动第一搓板和第二搓板背向运动,第一搓板和第二搓板分别在第一压簧和第二压簧的作用下,又回到原位,即相向运动,通过反复拽动或放松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形成第一搓板和第二搓板的搓面往复运动,从而实现两个搓板不停的揉搓电线接头,类似于将两股线放于手掌中不停揉搓一样,最终将两股电线接头捻成一股。

作为优选的,第一簧套和第二簧套只有3/5的高度嵌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搓板位于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之间的部分为搓板面,所述的第二搓板位于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之间的部分也为搓板面,在所述的搓板面上均设有弧形凹槽,两个搓板面上的弧形凹槽相对设置。两个圆弧凹槽中间构成的空隙用于放入电线接头,作为优选的,在两个搓板面的表面均设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凸点。

进一步的,所述的冒匣机构包括匣壳、第三压簧、板簧,所述的第三压簧安装于匣壳内部的一端,板簧安装于匣壳内部的另一端,压线帽放置于第三压簧与板簧之间;在所述的匣壳靠近板簧的一端设有用于推盘机构伸入的推进口,和用于将压线帽推出匣壳外的推出口;在所述的第一钳体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的匣壳穿设于第三通孔内,且与第三通孔固定连接;所述的匣壳设有推进口和推出口的一端位于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之间的位置,且所述的推出口所在位置与搓板面位置相对应。在匣壳内放有多个压线帽,匣壳的宽度略大于压线帽的宽度即可,匣壳设置为长条框形,中部折弯;多个压线帽层叠放置在第三压簧和板簧之间,第三压簧的弹性力大于板簧的弹性力,因此,压线帽始终保持向板簧一端移动的趋向,推进口与推出口所在的位置与板簧接触的一个压线帽所在位置对应,当推盘机构将压线帽推出匣壳后,在第三压簧的弹性力作用下,压线帽一起向板簧一端移动,因此,在推进口与推出口所在位置始终有一个压线帽;推出口与推进口所在的位置也与搓板面所在位置对应,压线帽被推出后,刚好能够套在电线接头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压线冒为定制的接线保护冒,形体为圆锥桶柱体,桶表面由绝缘材料制成,桶柱体里面材料为导电材料制成的螺旋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的匣壳为中部折弯的长盒体,折弯的内角大于90°,小于180°;所述的推出口与推进口同轴设置,所述的推出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推进口的横截面积,且所述的推出口的横截面积大于压线帽的最大横截面积,所述的推进口的横截面积小于压线帽的最大横截面积。压线帽只能从推出口推出,不能从推进口推出;匣壳中部折弯,这样匣壳可以设计得更长一点,且不会因为太长而占用太多空间,便于操作也便于收藏摆放。

进一步的,所述的推盘机构包括涡旋盘体、盘轴、带轮、推条、第三拉索以及控盘器;所述的盘轴穿设于涡旋盘体中心位置,所述的推条涡旋于涡旋盘体内,推条的一端与盘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从涡旋盘体的开口处伸出涡旋盘体外,与推进口所在位置对应;所述的带轮套设于盘轴上,与盘轴固定连接,位于涡旋盘轴的一侧;所述的第三拉索的一端与带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控盘器连接;所述的盘轴通过连接件转动安装于第一钳体上。推条的构成材料为有一定韧性的硬质材料制成,优选发条钢及符合要求的工程塑料,推条优为圆条状,具备发条一样的性质和功能,推条安装在涡旋盘体内,推条一端与盘轴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涡旋盘体后伸出导管外,与匣壳推进孔相向而对;在使用时,操控控盘器,控盘器带动第三拉索运动,第三拉索拉着带轮转动,带轮转动从而盘轴一起转动,进而带动推条运动,伸出涡旋盘体的推条作前进或后退运动,从而实现推动压线帽的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的涡旋盘体的开口处还连接有导管,导管的一端与开口连通,另一端伸至推进口所在位置的一侧,所述的推条位于导管内;所述的推条的横截面积小于推进口的横截面积。导管起到导向作用,保证推条能够对准推进口前进。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搓器与控盘器结构相同,均包括器壳、第四压簧、柱杆、挡板、器把以及索扣;所述的器壳中部设有空腔,器壳上设有供柱杆穿过的安装通孔;所述的柱杆穿设于安装通孔内,自器壳的一端伸入至器壳内至器壳的另一端伸出至器壳外部;柱杆与安装通孔可滑动连接;柱杆的一端与器把连接,所述的挡板固定安装于柱杆上,且位于其课内靠近器把的一端,所述的第四压簧套设于柱杆上且位于器壳内;第四压簧的一端与器壳相抵接触,另一端与挡板相抵接触;所述的索扣固定于柱杆上,且位于器壳与器把之间的位置;所述的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的一端均与控搓器的索扣连接;所述的第三拉索与控盘器的索扣连接;在所述的第一钳柄上相邻设有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控搓器通过器壳安装于第四通孔内,控盘器通过器壳安装于第五通孔内。在使用控搓器时,按压器把,柱杆上的挡板按压第四压簧,同时柱杆移动,柱杆移动带动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运动,放开手指后,器把及柱杆在第四压簧的弹性恢复的作用在回到原位;反复按压器把,实现反复拉动或松开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从而实现第一搓板和第二搓板的往复运动。控盘器的操作原理与控搓器一样。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向滑轮组,所述的导向滑轮组包括轮壳、第一滑轮、第二滑轮、以及轮轴,所述的轮轴固定于第一钳体或第二钳体上,且位于搓线机构与控搓器之间的位置,所述的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均套设于轮轴上,与轮轴转动连接,所述的轮壳安固定于轮轴上,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均位于轮壳内部;所述的第一拉索绕过第一滑轮后与控搓器连接,所述的第二拉索绕过第二滑轮后与控搓器连接;在所述的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之间设有第五压簧,所述的第五压簧的一端与第一钳柄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钳柄连接;在所述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上分别设有用于剪切线的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所述的第一刀体与第二刀体靠近于连接轴设置,且位于第一钳嘴和第二钳嘴所在的一端;第一刀体、第二刀体、连接轴、以及第一钳体、第二钳体共同构成剪刀结构;在所述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导向第一拉索、第二拉索和第三拉索的导向轴。设置导向滑轮组,便于第一拉索、第二拉索的走线,在本实用新型中,除了设置导向滑轮组,另外还设有多个导向轴,以便于第一拉索、第二拉索以及第三拉索的走线,避免相互缠绕而影响使用。在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之间设有第五压簧,在操作钳子时,便于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自动恢复原位,从而便于单手操作钳子。另外,在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上分别设置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通过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相互剪切作用,可实现对电线剥皮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半自动接线专用钳子的使用方法,包括:

1.操作钳子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使其张开或闭合,从而实现第一钳嘴和第二钳嘴、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的张开或闭合;

2.通过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的张开或闭合,对电线的表皮进行剥离;

3.通过第一钳嘴和第二钳嘴的张开或闭合,对剥离后的两股或多股电线进行夹紧;

4.操作控搓器,控搓器带动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运动,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再分别带动第一搓板和第二搓板运动,实现对两股或多股电线的搓合,从而将两股或多股电线捻成一股;

5.操作控盘器,控盘器带动第三拉索运动,第三拉索带动带轮转动,带轮带动盘轴转动,盘轴再带动推条运动,推条在运动过程中,推条的一端沿着导管伸入至推进孔内,顶着压线帽移动,从而将压线帽从推出口推出,压线帽吞进捻成一股的电线接头,对电线接头进行包裹,至此完成一次接线作业;

6.再次接线时,通过控盘器的操作,带轮带动推条复位,即可重复作业继续接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自动接线专用钳子,除了对电线绝缘表皮削剥需要双手外,其余作业只需要一只手即可完成,而且一气呵成,具有时间短,效率高,质量好的优势;而且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钳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钳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钳子第一拉索、第二拉索以及第三拉索走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冒匣机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推条推动压线帽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推盘机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推盘机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导向滑轮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导向滑轮组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控搓器和控盘器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半自动接线专用钳子,包括第一钳体1、第二钳体2以及连接轴3,第一钳体1包括第一钳嘴11和第一钳柄12,第二钳体2包括第二钳嘴21和第二钳柄22;第一钳体1与第二钳体2通过连接轴3转动连接,以构成钳子结构;其中,还包括用于将两股或多股线搓合为一股的搓线机构4、用于盛装压线帽56的冒匣机构5以及用于将压线帽56从冒匣机构5内推出的推盘机构6;搓线机构4安装于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上,且位于第一钳嘴11、第二钳嘴21与连接轴3之间的位置;冒匣机构5安装于第一钳体1上,且位于搓线机构4与连接轴3之间的位置;推盘机构6安装于第一钳体1上,且位于冒匣机构5与连接轴3之间的位置。在使用的时候,手拿第一钳柄12和第二钳柄22,与普通的签字操作方式一样,通过第一钳嘴11和第二钳嘴21将两股电线的接头压紧在一起,然后将压紧后的电线接头放入搓线机构4中,操作搓线机构4,搓线机构4揉搓两股电线接头,使其拧成一股,之后操作推盘机构6,推盘机构6将压线帽56从冒匣机构5中推出,压线帽56吞进捻成一股的电线接头上,对电线接头进行包裹,完成接线作业。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只需要一手拿钳子,一手拿电线,即可完成接线操作,操作简单快速,且方便,有效提高的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搓线机构4包括第一搓线组件41、第二搓线组件42以及控搓器43,第一搓线组件41包括第一搓板411、第一压簧412、第一簧套413以及第一拉索414,在第一钳体1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簧套413安装于第一通孔内,第一搓板411穿设于第一簧套413内,一端伸出第一通孔位于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之间的位置,另一端套设有第一压簧412,第一压簧412的一端相抵于第一簧套413上,另一端相抵于第一搓板411端部的第一压冒上;第一拉索414的一端与第一压冒连接,另一端与控搓器43连接;第二搓线组件42包括第二搓板421、第二压簧422、第二簧套423以及第二拉索424;在第二钳体2上设有与第一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二簧套423安装于第二通孔内,第二搓板421穿设于第二簧套423内,一端伸出第一通孔位于第一钳体1与第二钳体2之间的位置,且与第一搓板411层叠设置,另一端套设有第二压簧422,第二压簧422的一端相抵于第二簧套423上,另一端相抵于第二搓板421端部的第二压冒上;第二拉索424的一端与第二压冒连接,另一端与控搓器43连接;控搓器43安装于第一钳柄12上。第一搓板411一端与第二搓板421的一端相对层叠设置,两者之间设有间隙,以让电线接头放入两者之间,操作控搓器43,控搓器43同时拉着第一拉索414和第二拉索424,第一拉索414和第二拉索424同时拉动第一搓板411和第二搓板421背向运动,第一搓板411和第二搓板421分别在第一压簧412和第二压簧422的作用下,又回到原位,即相向运动,通过反复拽动或放松第一拉索414和第二拉索424,形成第一搓板411和第二搓板421的搓面往复运动,从而实现两个搓板不停的揉搓电线接头,类似于将两股线放于手掌中不停揉搓一样,最终将两股电线接头捻成一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簧套413和第二簧套423只有3/5的高度嵌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搓板411位于第一钳体1与第二钳体2之间的部分为搓板面,第二搓板421位于第一钳体1与第二钳体2之间的部分也为搓板面,在搓板面上均设有弧形凹槽,两个搓板面上的弧形凹槽相对设置。两个圆弧凹槽中间构成的空隙用于放入电线接头,作为优选的,在两个搓板面的表面均设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凸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所示;冒匣机构5包括匣壳51、第三压簧52、板簧53,第三压簧52安装于匣壳51内部的一端,板簧53安装于匣壳51内部的另一端,压线帽56放置于第三压簧52与板簧53之间;在匣壳51靠近板簧53的一端设有用于推盘机构6伸入的推进口54,和用于将压线帽56推出匣壳51外的推出口55;在第一钳体1上设有第三通孔,匣壳51穿设于第三通孔内,且与第三通孔固定连接;匣壳51设有推进口54和推出口55的一端位于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之间的位置,且推出口55所在位置与搓板面位置相对应。在匣壳51内放有多个压线帽56,匣壳51的宽度略大于压线帽56的宽度即可,匣壳51设置为长条框形,中部折弯;多个压线帽56层叠放置在第三压簧52和板簧53之间,第三压簧52的弹性力大于板簧53的弹性力,因此,压线帽56始终保持向板簧53一端移动的趋向,推进口54与推出口55所在的位置与板簧53接触的一个压线帽56所在位置对应,当推盘机构6将压线帽56推出匣壳51后,在第三压簧52的弹性力作用下,压线帽56一起向板簧53一端移动,因此,在推进口54与推出口55所在位置始终有一个压线帽56;推出口55与推进口54所在的位置也与搓板面所在位置对应,压线帽56被推出后,刚好能够套在电线接头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压线冒为定制的接线保护冒,形体为圆锥桶柱体,桶表面由绝缘材料制成,桶柱体里面材料为导电材料制成的螺旋空腔。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匣壳51为中部折弯的长盒体,折弯的内角大于90°,小于180°;推出口55与推进口54同轴设置,推出口55的横截面积大于推进口54的横截面积,且推出口55的横截面积大于压线帽56的最大横截面积,推进口54的横截面积小于压线帽56的最大横截面积。压线帽56只能从推出口55推出,不能从推进口54推出;匣壳51中部折弯,这样匣壳51可以设计得更长一点,且不会因为太长而占用太多空间,便于操作也便于收藏摆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6和图7所示,推盘机构6包括涡旋盘体61、盘轴62、带轮63、推条64、第三拉索65以及控盘器66;盘轴62穿设于涡旋盘体61中心位置,推条64涡旋于涡旋盘体61内,推条64的一端与盘轴62固定连接,另一端从涡旋盘体61的开口处伸出涡旋盘体61外,与推进口54所在位置对应;带轮63套设于盘轴62上,与盘轴62固定连接,位于涡旋盘轴62的一侧;第三拉索65的一端与带轮6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控盘器66连接;盘轴62通过连接件转动安装于第一钳体1上。推条64的构成材料为有一定韧性的硬质材料制成,优选发条钢及符合要求的工程塑料,推条64优为圆条状,具备发条一样的性质和功能,推条64安装在涡旋盘体61内,推条64一端与盘轴62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涡旋盘体61后伸出导管外,与匣壳51推进孔相向而对;在使用时,操控控盘器66,控盘器66带动第三拉索65运动,第三拉索65拉着带轮63转动,带轮63转动从而盘轴62一起转动,进而带动推条64运动,伸出涡旋盘体61的推条64作前进或后退运动,从而实现推动压线帽56的动作。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涡旋盘体61的开口处还连接有导管,导管的一端与开口连通,另一端伸至推进口54所在位置的一侧,推条64位于导管内;推条64的横截面积小于推进口54的横截面积。导管起到导向作用,保证推条64能够对准推进口54前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控搓器43与控盘器66结构相同,均包括器壳461、第四压簧462、柱杆463、挡板464、器把465以及索扣466;器壳461中部设有空腔,器壳461上设有供柱杆463穿过的安装通孔;柱杆463穿设于安装通孔内,自器壳461的一端伸入至器壳461内至器壳461的另一端伸出至器壳461外部;柱杆463与安装通孔可滑动连接;柱杆463的一端与器把465连接,挡板464固定安装于柱杆463上,且位于其课内靠近器把465的一端,第四压簧462套设于柱杆463上且位于器壳461内;第四压簧462的一端与器壳461相抵接触,另一端与挡板464相抵接触;索扣466固定于柱杆463上,且位于器壳461与器把465之间的位置;第一拉索414和第二拉索424的一端均与控搓器43的索扣466连接;第三拉索65与控盘器66的索扣466连接;在第一钳柄12上相邻设有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控搓器43通过器壳461安装于第四通孔内,控盘器66通过器壳461安装于第五通孔内。在使用控搓器43时,按压器把465,柱杆463上的挡板464按压第四压簧462,同时柱杆463移动,柱杆463移动带动第一拉索414和第二拉索424运动,放开手指后,器把465及柱杆463在第四压簧462的弹性恢复的作用在回到原位;反复按压器把465,实现反复拉动或松开第一拉索414和第二拉索424,从而实现第一搓板411和第二搓板421的往复运动。控盘器66的操作原理与控搓器43一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8和图9所示,还包括导向滑轮组7,导向滑轮组7包括轮壳71、第一滑轮72、第二滑轮73、以及轮轴74,轮轴74固定于第一钳体1或第二钳体2上,且位于搓线机构4与控搓器43之间的位置,第一滑轮72与第二滑轮73均套设于轮轴74上,与轮轴74转动连接,轮壳71安固定于轮轴74上,第一滑轮72与第二滑轮73均位于轮壳71内部;第一拉索414绕过第一滑轮72后与控搓器43连接,第二拉索424绕过第二滑轮73后与控搓器43连接;在第一钳柄12与第二钳柄22之间设有第五压簧8,第五压簧8的一端与第一钳柄1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钳柄22连接;在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上分别设有用于剪切线的第一刀体13和第二刀体23,第一刀体13与第二刀体23靠近于连接轴3设置,且位于第一钳嘴11和第二钳嘴21所在的一端;第一刀体13、第二刀体23、连接轴3、以及第一钳体1、第二钳体2共同构成剪刀结构;在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导向第一拉索414、第二拉索424和第三拉索65的导向轴。设置导向滑轮组7,便于第一拉索414、第二拉索424的走线,在本实用新型中,除了设置导向滑轮组7,另外还设有多个导向轴,以便于第一拉索414、第二拉索424以及第三拉索65的走线,避免相互缠绕而影响使用。在第一钳柄12与第二钳柄22之间设有第五压簧8,在操作钳子时,便于第一钳柄12和第二钳柄22自动恢复原位,从而便于单手操作钳子。另外,在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上分别设置第一刀体13和第二刀体23,通过第一刀体13和第二刀体23相互剪切作用,可实现对电线剥皮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半自动接线专用钳子的使用方法,包括:

1.操作钳子的第一钳柄12和第二钳柄22使其张开或闭合,从而实现第一钳嘴11和第二钳嘴21、第一刀体13和第二刀体23的张开或闭合;

2.通过第一刀体13和第二刀体23的张开或闭合,对电线的表皮进行剥离;

3.通过第一钳嘴11和第二钳嘴21的张开或闭合,对剥离后的两股或多股电线进行夹紧;

4.操作控搓器43,控搓器43带动第一拉索414和第二拉索424运动,第一拉索414和第二拉索424再分别带动第一搓板411和第二搓板421运动,实现对两股或多股电线的搓合,从而将两股或多股电线捻成一股;

5.操作控盘器66,控盘器66带动第三拉索65运动,第三拉索65带动带轮63转动,带轮63带动盘轴62转动,盘轴62再带动推条64运动,推条64在运动过程中,推条64的一端沿着导管伸入至推进孔内,顶着压线帽56移动,从而将压线帽56从推出口55推出,压线帽56吞进捻成一股的电线接头,对电线接头进行包裹,至此完成一次接线作业;

6.再次接线时,通过控盘器66的操作,带轮63带动推条64复位,即可重复作业继续接线。

为了验证本实用新型的效能和质量水平,实验如下:

实验一:对截面积1.5平方毫米的铜芯导线进行试验: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28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无一从接头处断开脱离,压线冒无一破损,牢固度100%合格,绝缘率100%合格;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33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无一从接头处断开脱离,压线冒无一破损,牢固度100%合格,绝缘率100%合格;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38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有2个接头断开脱离,压线冒有1个破损,牢固度99.8%合格,绝缘率99.8%合格。

实验二:对截面积2.5平方毫米的铜芯导线进行试验: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38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无一从接头处断开脱离,压线冒无一破损,牢固度100%合格,绝缘率100%合格;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43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无一从接头处断开脱离,压线冒无一破损,牢固度100%合格,绝缘率100%合格;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48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有1个接头断开脱离脱离,压线冒有1个破损,牢固度99.9%合格,绝缘率99.9%合格。

实验三:对截面积4平方毫米的铜芯导线进行试验: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55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无一从接头处断开脱离,压线冒无一破损,牢固度100%合格,绝缘率100%合格;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60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无一从接头处断开脱离,压线冒无一破损,牢固度100%合格,绝缘率100%合格;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65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无一从接头处断开脱离,压线冒无一破损,牢固度100%合格,绝缘率100%合格。

实验四:对截面积6平方毫米的铜芯导线进行试验: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65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无一从接头处断开脱离,压线冒无一破损,牢固度100%合格,绝缘率100%合格;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75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无一从接头处断开脱离,压线冒无一破损,牢固度100%合格,绝缘率100%合格;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85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无一从接头处断开脱离,压线冒无一破损,牢固度100%合格,绝缘率100%合格。

以上四组实验证明:

接头牢固程度决定压线冒的破损与否;电线截面积平方大的比截面积小的牢固度高;所有断开脱离的电线接头,由于压线冒同时破损,可视可查,接线中可以随时剔除,不会发生施工事故;所有压线冒外观完整者,冒内的接头没有松动的现象,不会发生假接或虚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自动接线专用钳子,除了对电线绝缘表皮削剥需要双手外,其余作业只需要一只手即可完成,而且一气呵成,具有时间短,效率高,质量好的优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