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弹簧的退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3855发布日期:2020-09-01 18:04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弹簧的退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退磁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弹簧的退磁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金属弹簧经过机械加工后都形成一定的含磁量,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弹簧含磁量大小也不相同,极大地影响了工件质量,因而大量的弹簧应用到工业及交通运输等行业中之前都需要进行退磁。在经过退磁处理后,弹簧完全不带有磁性,不吸其他铁磁物质,容易清洗干净;磁处理能降低残余应力,能增加弹簧的寿命和表面效果,提高了弹簧整体综合机械性能。

弹簧退磁需要利用退磁装置,现有的退磁装置都是传送带直接穿过框式退磁机,弹簧的退磁时间就即是弹簧穿过框式退磁机的那一段时间。由于这段时间短暂,退磁效果不理想。而却框式退磁机中部有极大的空间,只穿过一次进行退磁会造成空间上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于弹簧的退磁装置,使其实现有效延长弹簧的退磁时间,提高退磁效果,并且能提高框式退磁机的中部的空间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弹簧的退磁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和框式退磁机,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进料传送带、出料传送带、若干内侧传送带和若干外侧传送带;若干所述内侧传送带均穿过所述框式退磁机的中部,彼此等距离垂直阵列分布;若干所述外侧传送带均设置于所述框式退磁机的外侧,彼此等距离垂直阵列分布,并且所述外侧传送带位于上下两个相邻的两个所述内侧传送带之间的空间区域内;上下相邻的所述内侧传送带的一端与所述外侧传送带的相对应的一端通过倾斜的连接滑板连接;最上层的所述内侧传送带的非连接所述连接滑板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料传送带,最下层的所述内侧传送带的非连接所述连接滑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料传送带;所述进料传送带、所述出料传送带、所述内侧传送带和所述外侧传送带均连接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传送带、所述外侧传送带和所述连接滑板的四周均设有围栏。如此设置,保证弹簧在内侧传送带、外侧传送带和连接滑板移送的过程中不会从边缘处掉落。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传送带的数量为n个,所述外侧传送带的数量为n-1个。如此设置,保证弹簧在进料和出料时都必先穿过框式退磁机,提高弹簧在有限的空间内穿过框式退磁机的次数,从而延长弹簧的退磁时间,提高退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滑板的平面倾斜度为5°-10°。如此设置,是考虑到弹簧自身为圆筒状结构,提供一定倾斜度弹簧即可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带动滚动。因此,通过减少连接滑板的平面倾斜度,相当于有效减小连接滑板的空间上下占用面积,从而能放置多组内侧传送带和外侧传送带,从而延长弹簧的退磁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机构设有两组,位于所述框式退磁机的两侧左右对称分布。如此设置,进一步提高框式退磁机的中部空间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框式退磁机的顶部设有散热风扇。如此设置,确保弹簧连续退磁的时候,有利于框式退磁机的线圈散热及防尘。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传送带的传送带的材质为pvc材料。如此设置,是考虑到内侧传送带会穿过框式传感器,选择pvc材料具有不被磁化,同时具有寿命长、安装方便,耐摩擦等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将内侧传送带等距离垂直阵列分布,并通过外侧传送带和连接滑板将上下相邻的内侧传送带相连通,弹簧在内侧传送带的传送下多次穿过框式退磁机。相比起现有的一次穿过,多次穿过能提高框式退磁机的中部空间利用率。同时,通过提高框式退磁机的中部空间利用率,也能延长弹簧的退磁时间,提高退磁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的名称如下:

1、框式退磁机;101、散热风扇;2、进料传送带;3、出料传送带;4、内侧传送带;5、外侧传送带;6、连接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用于弹簧的退磁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和框式退磁机1,传送机构包括进料传送带2、出料传送带3、若干内侧传送带4和若干外侧传送带5;若干内侧传送带4均穿过框式退磁机1的中部,彼此等距离垂直阵列分布;若干外侧传送带5均设置于框式退磁机1的外侧,彼此等距离垂直阵列分布,并且外侧传送带5位于上下两个相邻的两个内侧传送带4之间的空间区域内;上下相邻的内侧传送带4的一端与外侧传送带5的相对应的一端通过倾斜的连接滑板6连接;最上层的内侧传送带4的非连接连接滑板6的一端连接进料传送带2,最下层的内侧传送带4的非连接连接滑板6的一端连接出料传送带3;进料传送带2、出料传送带3、内侧传送带4和外侧传送带5均连接驱动装置。

内侧传送带4、外侧传送带5和连接滑板6的四周均设有围栏。如此设置,保证弹簧在内侧传送带4、外侧传送带5和连接滑板6移送的过程中不会从边缘处掉落。

内侧传送带4的数量为n个,外侧传送带5的数量为n-1个。如此设置,保证弹簧在进料和出料时都必先穿过框式退磁机1,提高弹簧在有限的空间内穿过框式退磁机1的次数,从而延长弹簧的退磁时间,提高退磁效果。

连接滑板6的平面倾斜度为5°-10°。如此设置,是考虑到弹簧自身为圆筒状结构,提供一定倾斜度弹簧即可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带动滚动。因此,通过减少连接滑板6的平面倾斜度,相当于有效减小连接滑板6的空间上下占用面积,从而能放置多组内侧传送带4和外侧传送带5,从而延长弹簧的退磁时间。

传送机构设有两组,位于框式退磁机1的两侧左右对称分布。如此设置,进一步提高框式退磁机1的中部空间的利用率。

框式退磁机1的顶部设有散热风扇101。如此设置,确保弹簧连续退磁的时候,有利于框式退磁机1的线圈散热及防尘。

内侧传送带4的传送带的材质为pvc材料。如此设置,是考虑到内侧传送带4会穿过框式传感器,选择pvc材料具有不被磁化,同时具有寿命长、安装方便,耐摩擦等优点。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上游流水线的弹簧通过进料传送带2达到最上层的内侧传送带4的一端,在最上层的内侧传送带4的带动下穿过框式退磁机1进行第一次退磁。

随后移送至最上层的内侧传送带4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滑板6滑落至下层的外侧传送带5上的一端。达到外侧传送带5的另一端后通过连接滑板6滑落至下层的内侧传送带4的一端,再一次穿过框式退磁机1进行第二次退磁。

如此循环,当弹簧在最下层的内侧传送带4的带动下进行最后一次退磁后,从出料传送带3处移送至下游流水线。

将内侧传送带4等距离垂直阵列分布,并通过外侧传送带5和连接滑板6将上下相邻的内侧传送带4相连通,弹簧在内侧传送带4的传送下多次穿过框式退磁机1。相比起现有的一次穿过,多次穿过能提高框式退磁机1的中部空间利用率。同时,通过提高框式退磁机1的中部空间利用率,也能延长弹簧的退磁时间,提高退磁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