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结构的陶瓷化硅橡胶绝缘耐火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6951发布日期:2020-06-12 14:2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结构的陶瓷化硅橡胶绝缘耐火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结构的陶瓷化硅橡胶绝缘耐火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安装行业的高速发展,矿物电缆由于耐火、耐高温、截流量大、耐冲击电压、耐机械损伤、安全且寿命等多种优点,在现代中高档建筑安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柔性防火电缆除满足通电要求外,还具备柔性好、耐腐蚀、耐高温、防火、防爆、不燃烧等性能。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核电站、冶金、化工、矿井等危险、恶劣、高温环境。近年来也逐渐应用于高层建筑、机场、码头、地下铁道等场所,用以保障在火灾情况下消防水泵、消防电梯、局部照明、应急疏散指示、保安监视,防、排烟系统及自备电源等消防用电重要设备不间断运行。

为了保证电缆柔软、防火性能,目前国内采用的方法是在导体外绕包云母带,接着在云母带挤包乙丙绝缘,在乙丙绝缘外再绕包云母带,内护层采用的是阻燃、低烟高分子材料及硅橡胶、护套材料使用的是聚烯烃材料。

现有的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绝缘使用的是乙丙橡胶材料,该材料高温下容易燃烧并分解,导致绝缘会失去作用,同时护套是聚烯烃材料挤包而成的耐火性较差,当发生火灾时,云母带燃烧后发脆,容易脱落,进而容易导致内层的电缆烧毁而发生漏电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结构的陶瓷化硅橡胶绝缘耐火电缆,它可以实现通过复合陶瓷化结构,使得电缆的耐火绝缘等级提高,不易发生电缆烧毁而导致的漏电事故,安全性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结构的陶瓷化硅橡胶绝缘耐火电缆,包括外护层和设于外护层内的多个导电线芯,所述外护层与导电线芯之间设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挤包于导电线芯与外护层之间的缝隙以及多个导电线芯之间的缝隙中,所述导电线芯包括导体、内屏蔽层、绝缘层、外屏蔽层、铜带屏蔽层和防火阻燃带,所述防火阻燃带、铜带屏蔽层、外屏蔽层、绝缘层和内屏蔽层由外至内依次包覆导体,所述外护层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包覆于导电线芯外的外护套、无碱玻纤布包带和耐火层,可以实现通过复合陶瓷化结构,使得电缆的耐火绝缘等级提高,不易发生电缆烧毁而导致的漏电事故,安全性高。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导电线芯两两之间相互接触,且导电线芯与耐火层内壁相接触,在多个导电线芯相互之间的抵触作用以及耐火层对导电线芯的阻挡限位作用下,电缆整体呈现更加圆整的状态,导电线芯与导电线芯之间以及导电线芯与耐火层之间接触更加紧密。

进一步的,所述防火阻燃带为陶瓷化防火耐火硅橡胶复合带,一方面能够提高电缆成品的可弯曲性,另一方面其具有高强度和高耐热性等性能,可起到较好的耐温防火作用,当遇到火灾时,使得导体不易被点燃,进而可有效保证电力的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层为无碱玻璃丝,通过将该材料填充于导电线芯和外护层之间,使得填充更加紧密圆整,从而使得电缆外观上看起来更加圆整、美观。

进一步的,所述耐火层为陶瓷化防火耐火硅橡胶,其具有较好的防火、阻燃、低烟和无毒等特性,耐火层遇到火灾高温时硬化为陶瓷体,在火灾环境中不易熔化且不易滴落,能有效的隔绝火焰对导体的伤害,进而有利于电力通畅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套采用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制成,且外护套的厚度为0.5-4mm,该材料具有耐火性、耐候性和阻燃性,能经受不同天气变化的考验,属于矿物无机化合物材料,在火灾条件下,发烟量较少,不易产生有毒气体,也不易不产生腐蚀性气体、无酸性无毒等气体,可有效提高对电缆的保护强度,使电缆具有抗压、耐老化、耐酸碱环境、耐盐雾、防水等良好的性能,适合在不同环境中使用,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实现通过复合陶瓷化结构,使得电缆的耐火绝缘等级提高,不易发生电缆烧毁而导致的漏电事故,安全性高。

(2)多个导电线芯两两之间相互接触,且导电线芯与耐火层内壁相接触,在多个导电线芯相互之间的抵触作用以及耐火层对导电线芯的阻挡限位作用下,电缆整体呈现更加圆整的状态,导电线芯与导电线芯之间以及导电线芯与耐火层之间接触更加紧密。

(3)防火阻燃带为陶瓷化防火耐火硅橡胶复合带,一方面能够提高电缆成品的可弯曲性,另一方面其具有高强度和高耐热性等性能,可起到较好的耐温防火作用,当遇到火灾时,使得导体不易被点燃,进而可有效保证电力的输送。

(4)填充层为无碱玻璃丝,通过将该材料填充于导电线芯和外护层之间,使得填充更加紧密圆整,从而使得电缆外观上看起来更加圆整、美观。

(5)耐火层为陶瓷化防火耐火硅橡胶,其具有较好的防火、阻燃、低烟和无毒等特性,耐火层遇到火灾高温时硬化为陶瓷体,在火灾环境中不易熔化且不易滴落,能有效的隔绝火焰对导体的伤害,进而有利于电力通畅传输。

(6)外护套采用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制成,且外护套的厚度为0.5-4mm,该材料具有耐火性、耐候性和阻燃性,能经受不同天气变化的考验,属于矿物无机化合物材料,在火灾条件下,发烟量较少,不易产生有毒气体,也不易不产生腐蚀性气体、无酸性无毒等气体,可有效提高对电缆的保护强度,使电缆具有抗压、耐老化、耐酸碱环境、耐盐雾、防水等良好的性能,适合在不同环境中使用,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线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1导电线芯、1导体、2内屏蔽层、3绝缘层、4外屏蔽层层、5铜带屏蔽层、6防火阻燃带、7填充层、8耐火层、9无碱玻纤布包带、10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2的一种复合结构的陶瓷化硅橡胶绝缘耐火电缆,它包括外护层和设于外护层内的多个导电线芯11,多个导电线芯11两两之间相互接触,且导电线芯11与耐火层8内壁相接触,在多个导电线芯11相互之间的抵触作用以及耐火层8对导电线芯11的阻挡限位作用下,电缆整体呈现更加圆整的状态,导电线芯11与导电线芯11之间以及导电线芯11与耐火层8之间接触更加紧密。

外护层与导电线芯11之间设有填充层7,填充层7挤包于导电线芯11与外护层之间的缝隙以及多个导电线芯11之间的缝隙中,导电线芯11包括导体1、内屏蔽层2、绝缘层3、外屏蔽层4、铜带屏蔽层5和防火阻燃带6,防火阻燃带6、铜带屏蔽层5、外屏蔽层4、绝缘层3和内屏蔽层2由外至内依次包覆导体1。

铜带屏蔽层5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起到屏蔽外界信号干扰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电缆的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在火灾发生时,因铜的熔点较高,可以阻止火焰向电缆内部延伸,起到隔离火焰的作用。

防火阻燃带6为陶瓷化防火耐火硅橡胶复合带,一方面能够提高电缆成品的可弯曲性,另一方面其具有高强度和高耐热性等性能,可起到较好的耐温防火作用,当遇到火灾时,使得导体1不易被点燃,进而可有效保证电力的输送。

填充层7为无碱玻璃丝,通过将该材料填充于导电线芯11和外护层之间,使得填充更加紧密圆整,从而使得电缆外观上看起来更加圆整、美观。

外护层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包覆于导电线芯11外的外护套10、无碱玻纤布包带9和耐火层8,耐火层8为陶瓷化防火耐火硅橡胶,其具有较好的防火、阻燃、低烟和无毒等特性,耐火层8遇到火灾高温时硬化为陶瓷体,在火灾环境中不易熔化且不易滴落,能有效的隔绝火焰对导体1的伤害,进而有利于电力通畅传输。

外护套10采用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制成,且外护套10的厚度为1mm,该材料具有耐火性、耐候性和阻燃性,能经受不同天气变化的考验,属于矿物无机化合物材料,在火灾条件下,发烟量较少,不易产生有毒气体,也不易不产生腐蚀性气体、无酸性无毒等气体,可有效提高对电缆的保护强度,使电缆具有抗压、耐老化、耐酸碱环境、耐盐雾、防水等良好的性能,适合在不同环境中使用,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

当发生火灾后,电缆的10、9和8依次对导电线芯11进行保护,一方面起到较好的防火作用,另一方面可有效延缓导电线芯11被燃烧的时间,当外护层因使用寿命消耗完成等故障被燃烧后,防火阻燃带6、铜带屏蔽层5、外屏蔽层4、绝缘层3和内屏蔽层2同样对导体1起到保护作用,同时绝缘层3的设置可将电流隔绝在导体1外,可以实现通过复合陶瓷化结构,使得电缆的耐火绝缘等级提高,不易发生电缆烧毁而导致的漏电事故,安全性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