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23865发布日期:2020-09-04 16:5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有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电子信息设备中将具有连接用连接器的基板构成为能够移动的内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8298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使设置于电子设备的连接器能够相对于壳体进行移动,并且能够将连接器适当地接地连接。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具备:

柔性印刷基板,其具有形成有布线图案的主体部;

连接器,其具有与构成布线图案的布线连接的连接端子、以及供连接端子固定且具有绝缘性的基体;以及

壳体,其收容连接器以及柔性印刷基板。

基体以能够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壳体。

柔性印刷基板具有从主体部突出且与布线图案中包含的接地部一起延伸的延伸部。

延伸部在延伸中途以能够伸缩的方式弯曲,且在该延伸部的前端侧具有固定于壳体的安装部。

在安装部设置有与延伸的接地部连接的接地端子。

在安装部固定于壳体的状态下,接地端子与壳体电连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使设置于电子设备的连接器能够相对于壳体进行移动,并且能够将连接器适当地接地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中的计算机的立体图。

图2是计算机的第二壳体的仰视图。

图3是在拆下了蓄电池单元的状态下示出的计算机的第二壳体的仰视图。

图4是在拆下了蓄电池单元的状态下示出的计算机的后视图((a)图)、以及蓄电池单元的前视图((b)图)。

图5是蓄电池单元的立体图。

图6a是柔性印刷基板单元的立体图。

图6b是柔性印刷基板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柔性印刷基板单元的固定面侧的图。

图8a是柔性印刷基板单元的连接器的连接端面的端面图。

图8b是放大示出柔性印刷基板单元的连接器部分的固定面侧的图。

图9是在拆下了下侧壳体的状态下从图3的箭头z3方向观察第二壳体时的立体图。

图10是在分解状态下放大示出图9的箭头z91所示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放大示出图9的箭头z92所示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12是在将纵壁部剖切而从连接器的连接端面侧进行观察的状态下示出第二壳体中的连接器配置部分的图。

图13是在将蓄电池单元装配于第二壳体的状态下示出的、相当于图11的立体图。

图14a是实施方式2中的柔性印刷基板单元的连接器的连接端面的端面图。

图14b是放大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柔性印刷基板单元的连接器部分的固定面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有时省略不必要的详细说明。例如,有时省略已知事项的详细说明、针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这是为了避免以下的说明变得过于冗长,并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发明人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而提供附图以及以下的说明,但并非意在通过这些附图和说明来限定技术方案所记载的主题。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1-1.结构等]

图1是实施方式1中的计算机的立体图。

计算机100是本发明中的电子设备的一例,该计算机100具备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计算机100是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经由铰链103而构成为能够进行相对旋转的笔记本型的计算机。

在第一壳体101具备显示部240。

在第二壳体102设置有键盘231、触摸板232、操作按钮233、cpu411等。

显示部240基于被输入的图像信号来显示图像、影像。显示部240例如由液晶显示器构成。

键盘231具备多个键,其输出与被使用者按下的键对应的信号。

触摸板232是输出与被使用者触摸的位置相应的信号的指示设备。

操作按钮233是按下式的按钮开关,其在被使用者按下时输出表示被按下的信号。操作按钮233例如被用作确定按钮。

cpu411控制计算机100整体的动作。cpu411基于保存于存储部的os、各种应用程序、存储于存储部的数据、从各种输入设备输入的信息来进行运算处理,实现后述的各种功能。控制部210例如由cpu、mpu、fpga等构成。

图2是计算机100的第二壳体102的仰视图。图3是在拆下了蓄电池单元的状态下示出的计算机100的第二壳体102的仰视图。

如图2、图3所示,在第二壳体102的下表面的一端侧装配有相对于第二壳体102能够装卸的蓄电池单元460。蓄电池单元460能够通过操作操作旋钮462而从第二壳体102拆下。

图4是在拆下了蓄电池单元460的状态下示出的计算机100的后视图((a)图)、以及蓄电池单元的前视图((b)图)。图5是蓄电池单元460的立体图。

如图3、图4、图5所示,在蓄电池单元460的一侧部设置有连接器461。连接器461通过焊料而与内置于蓄电池单元460的电路基板电连接并固定于该电路基板。

如图1所示,第二壳体102具有构成其上表面侧的上侧壳体102a、以及构成其下表面侧的下侧壳体102b。上侧壳体102a与下侧壳体102b中的至少上侧壳体102a使用具有导电性的金属、镁合金等合金等形成。

图9是在拆下了下侧壳体102b的状态下从图3的箭头z3方向观察第二壳体102时的立体图。

如图3、图4、图9所示,在第二壳体102设置有将内部的空间分隔为蓄电池收容空间sp1和主空间sp2的纵壁部102c。在纵壁部102c设置有与蓄电池单元460的连接器461连接的连接器510。连接器510经由形成于纵壁部102c的连接器配置用切口102d而向蓄电池收容空间sp1露出。

如图3所示,在第二壳体102的内部配置有安装有cpu411等电子部件的电路基板410。另外,如图3、图9所示,在第二壳体102的内部配置有连接电路基板410与连接器510的柔性印刷基板530(fpc)。

接下来,对柔性印刷基板单元的结构进行说明。图6a是柔性印刷基板单元的立体图。图6b是柔性印刷基板单元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柔性印刷基板单元的固定面侧的图。

如图6a~图7所示,连接器510与柔性印刷基板530构成为一个柔性印刷基板单元500。柔性印刷基板530具有呈带状且呈l字状延伸的形状。柔性印刷基板530具有由聚酰亚胺等树脂构成的基膜层、在基膜的一面由金属箔呈全面涂敷状地形成的接地层、以及在基膜的另一面由金属形成的布线图案层。在接地层以及布线图案层上分别形成有由非导电性片材等构成的绝缘覆盖层。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柔性印刷基板并不限定于该结构。构成柔性印刷基板530的各层的各素材具有能够弯曲的挠性。因此,柔性印刷基板530具有能够灵活地弯曲的挠性。

在柔性印刷基板530中,在柔性印刷基板530的延伸方向上与连接有连接器510的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设置有与设置于电路基板410的连接器(未图示)电连接的端子部520。

在柔性印刷基板530的延伸方向的中间部设置有卡止部535,该卡止部535具有与上侧壳体102a的卡止突起102x嵌合的卡止孔535a。

柔性印刷基板530的主体部530m具有呈带状延伸的形状,且该主体部530m在延伸方向的中途具有弯折部530r。

图8a是柔性印刷基板单元500的连接器510的连接端面的端面图。图8b是放大示出柔性印刷基板单元500的连接器510部分的固定面侧的图。

在柔性印刷基板单元500的连接器510的基体512的连接端面排列有多个连接端子511。另外,在连接器510的基体512的连接端面设置有定位突起515,该定位突起515用于进行向蓄电池单元460的连接器461插入时的定位。

连接器510的基体512利用粘接剂等固接于柔性印刷基板530。另外,连接器510的各连接端子511的基部511t使用焊料而与构成在柔性印刷基板530的主体部530m形成的布线图案的布线530a连接。在布线530a中,不仅包括电力供给线,还包括用于进行蓄电池单元460的充电控制的控制信号线、接地线等。接地线经由过孔、通孔等与接地层连接。

在连接器510的基体512的连接器宽度方向两端的安装部512b、以及与基体512重叠的柔性印刷基板530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螺钉插通孔550a,该第一螺钉插通孔550a贯穿安装部512b和柔性印刷基板530的端部且供第一螺钉551穿过。

在柔性印刷基板530的连接端侧以向连接器宽度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有突出部531。在突出部531设置有引导孔531a。

另外,柔性印刷基板530设置有从主体部530m向连接器宽度方向突出地延伸的延伸部533。在延伸部533的前端设置有固定于第二壳体102的安装部532。在安装部532设置有供第二螺钉552穿过的第二螺钉插通孔532a。延伸部533连续地形成于主体部530m,且该延伸部与主体部530m同样地具有多个层。因此,接地层延伸至安装部532。

延伸部533从主体部530m的侧部沿柔性印刷基板530的厚度方向延伸,在延伸中途呈l字状弯曲,并与主体部530m平行地延伸。另外,在延伸部533的与主体部530m平行地延伸的部分中,在第二螺钉插通孔532a的轴向上观察时该延伸部533呈l字状弯曲。延伸部533与主体部530m同样地具有挠性,因此l字状的弯曲通过展开、压缩而能够伸缩。尤其是,延伸部533具有两个l字状的弯曲,因此能够以更大的伸缩量进行伸缩。

在安装部532的固定面(在安装部532固定于下侧壳体的后述的第二凸起102h的状态下,与第二凸起102h的顶面接触的面)设置有接地端子532b(参照图7)。接地端子532b例如由镀金等形成。接地端子532b经由过孔、通孔等而与延伸至安装部532的接地层电连接。

接下来,对柔性印刷基板单元500的连接器510向第二壳体102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图10是在分解状态下放大示出图9的箭头z91所示的部分的立体图。图11是放大示出图9的箭头z92所示的部分的立体图。图12是在将纵壁部剖切而从连接器510的连接端面侧进行观察的状态下示出装配于第二壳体102的状态的柔性印刷基板单元500的图。

如图10、图11、图12所示,在上侧壳体102a,在纵壁部102c的主空间sp2侧的连接器配置用切口102d的附近突出形成有一对第一凸起102i。各第一凸起102i具有第一螺纹孔102f,该第一螺纹孔102f供第一螺钉551穿过连接器510的第一螺钉插通孔550a而螺合。另外,在上述的第一凸起102i的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分别突出形成有第二凸起102h。第二凸起102h具有第二螺纹孔102j,该第二螺纹孔102j供第二螺钉552穿过柔性印刷基板530的安装部532的第二螺钉插通孔532a而螺合。第一凸起102i的高度设定为比第二凸起102h的高度高。

另外,在上侧壳体102a,在第一凸起102i与第二凸起102h之间突出形成有导销102p。导销102p穿过柔性印刷基板530的突出部531的引导孔531a。引导孔531a是以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具有充分大于导销102p的直径的长度,在连接器深度方向上具有与导销102p的直径大致相同的长度的方式形成的长孔。

在第二凸起102h的顶面,柔性印刷基板530的安装部532在被第二凸起102h的顶面与第二螺钉552的头部的座面夹持的状态下固定。在固定状态下,安装部532的接地端子532b被压接于第二凸起102h的顶面并与该顶面密接。

第一螺钉551是带台阶的螺钉,其在轴向上且在头部551c与螺纹部551b之间具有比螺纹部551b的直径大的大径部551a。第一螺钉插通孔550a具有比第一螺钉551的螺纹部551b的直径以及大径部551a的直径大的直径。在第一螺钉551穿过第一螺钉插通孔550a而螺合于第一螺纹孔102f的状态下,大径部551a的螺纹部551b侧的端面与第一凸起102i的顶面抵接。大径部551a的轴向长度设定为比重叠连接器510的基体512的安装部512b与柔性印刷基板530的主体部530m而得到的厚度大。因此,在第一螺钉551的轴向上存在微小的间隙p,第一螺钉551不会将连接器510按压于第一凸起102i的顶面。另外,固定于上侧壳体102a的柔性印刷基板530的安装部532经由具有弯曲的延伸部533而与主体部530m连接。并且,柔性印刷基板530的主体部530m具有挠性。通过上述的结构,连接器510在第一螺钉551穿过第一螺钉插通孔550a而螺合于第一螺纹孔102f的状态下,相对于上侧壳体102a(第二壳体102)而能够在壳体宽度方向、壳体厚度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与连接器厚度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移动(浮动)。需要说明的是,将引导孔531a的短径设定为比导销102p的直径大的直径,从而连接器510相对于壳体深度方向也能够移动。连接器510相对于第二壳体102在壳体宽度方向上的可移动量设定为比蓄电池单元460在蓄电池收容空间sp1内的壳体宽度方向上的松动量大。该可移动量能够设定为第一螺钉插通孔550a的直径与第一螺钉551的大径部551a的直径之差。

在连接器510的基体512的安装部512b与导销102p之间配置有橡胶制的弹性体540。弹性体540被安装部512b与导销102p夹持而被压缩。弹性体540在未被压缩的初始状态下例如具有长方体形状,但在图12中,该弹性体540根据抵接的构件的形状而发生变形。通过设置弹性体540,即使在如上述那样使连接器510能够移动的情况下,连接器510也容易通过左右的弹性体540的作用力而被保持在恒定的位置。另外,连接器510相对于第二壳体102无用地晃动的情况得到防止。

接下来,对上述的连接器安装结构所带来的作用进行说明。图13是在将蓄电池单元460装配于第二壳体102的状态下示出的、相当于图11的立体图。

蓄电池收容空间sp1的壳体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设定为比所装配的蓄电池单元460的宽度方向尺寸大一些,以便能够容易地装配蓄电池单元460。因此,蓄电池单元460装配于第二壳体102的状态的计算机100例如在由于利用者的不注意等而落下并与地板等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由于该碰撞的冲击,如图13所示,蓄电池单元460在蓄电池收容空间sp1内沿连接器510的壳体宽度方向x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510如前述那样以能够移动的方式安装于第二壳体102。因此,当在蓄电池单元460与第二壳体102之间产生相对移动时,连接器510追随壳体宽度方向x而进行相对移动。因此,即使发生上述那样的碰撞,对连接器510的连接端子511的基部511t与主体部530m的布线530a的基于焊料的连接部施加冲击的情况也得到抑制。因此,在连接部的焊料等产生破坏的情况得到抑制。另外,对于蓄电池单元460侧的连接器461,对蓄电池单元460的基板与连接器461的基于焊料的连接部施加冲击的情况也由于第二壳体102侧的连接器510进行移动而得到抑制。因此,在蓄电池单元460中的连接部的焊料等产生破坏的情况也得到抑制。

另外,由于在柔性印刷基板530的主体部530m的延伸方向的中途设置弯折部530r,因此在连接器510如上述那样在壳体宽度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通过弯折部530r展开或压缩,施加于主体部530m的应力得到缓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经由延伸部533而将柔性印刷基板530的主体部530m的接地部延伸至安装部532的接地端子532b,并使安装部532的接地端子532b与第二凸起102h的顶面接触的状态下,利用第二凸起102h的顶面与第二螺钉552的头部来夹持并固定安装部532。因此,能够使柔性印刷基板530的主体部530m的接地部落到第二壳体102。由此,能够抑制由柔性印刷基板530的布线530a等引起的emi噪声的产生。另外,由于接地连接用的延伸部533、安装部532一体地设置于柔性印刷基板530,因此无需另外使用以往使用的导电布等接地连接用的构件,从而能够削减构件数量。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安装结构,使设置于电子设备的连接器510能够相对于第二壳体102进行移动,并且能够将连接器510适当地接地连接。

[1-2.效果等]

(1)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00(电子设备的一例)具备:

柔性印刷基板530,其具有形成有布线图案的主体部530m;

连接器510,其具有与构成布线图案的布线530a连接的连接端子511、以及供连接端子511固定且具有绝缘性的基体512;以及

第二壳体102(壳体),其收容连接器510以及柔性印刷基板530。

基体512以能够移动的方式安装于第二壳体102。

柔性印刷基板530具有从主体部530m突出且与布线图案中包含的接地部一起延伸的延伸部533。

延伸部533在延伸中途以能够伸缩的方式弯曲,且在该延伸部533的前端侧具有固定于第二壳体102的安装部532。

在安装部532设置有与延伸的接地部电连接的接地端子532b。

在安装部532固定于第二壳体102的状态下,接地端子532b与第二壳体102电连接。

由此,使连接器510能够相对于第二壳体102进行移动,并且能够将连接器510以及柔性印刷基板530的接地部适当地与第二壳体102连接。因此,能够吸收作用于连接器510的冲击,并且抑制emi噪声等噪声的产生。

(2)在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00中,

延伸部533在延伸中途呈l字状弯曲。

由此,能够以简单的形状使延伸部533伸缩。

(3)在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00中,

柔性印刷基板530的主体部530m具有呈带状延伸的形状,且该主体部530m在延伸方向的中途具有弯折部530r。

由此,在连接器510移动了的情况下,通过弯折部530r展开或压缩。施加于主体部530m的应力得到缓和。

(4)在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00中,

基体512具有供第一螺钉551穿过的第一螺钉插通孔550a。

第二壳体102具有第一螺纹孔102f,该第一螺纹孔102f供第一螺钉551穿过第一螺钉插通孔550a而螺合。

第一螺钉插通孔550a的直径比第一螺钉551的螺纹部551b的直径大。

由此,通过简单的结构,连接器510能够相对于第二壳体102而在与第一螺钉551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

(5)在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00中,

安装部532具有供第二螺钉552穿过的第二螺钉插通孔532a。

第二壳体102还具有第二螺纹孔102j,该第二螺纹孔102j供第二螺钉552穿过第二螺钉插通孔532a而螺合。

在第二螺钉552穿过第二螺钉插通孔532a而螺合于第二螺纹孔102j的状态下,安装部532固定于第二壳体102。

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将安装部532固定于第二壳体102,并且能够将安装部532的接地端子532b牢固地与第二壳体102电连接。

(6)在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00中,

连接端子511的基部511t与柔性印刷基板530的主体部530m的布线530a使用焊料进行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连接器510能够移动,因此对连接连接器510的连接端子511的基部511t与柔性印刷基板530的主体部530m的布线530a的焊料施加冲击的情况得到抑制。因此,在基于焊料的连接部产生破坏等的情况得到抑制。

(7)在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00中,

计算机100(该电子设备)是具有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收容蓄电池单元460的蓄电池收容空间sp1(收容空间)的计算机。

连接器510与蓄电池单元460所具有的连接器461连接。

蓄电池单元在计算机的结构部件中也是具有较大重量的构件,因此以往,在发生落下等的情况下,对壳体侧的连接器与蓄电池单元的连接器相互施加冲击,有可能产生上述的焊料等的破损。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能够吸收作用于连接器510以及连接器461的冲击,并且抑制emi噪声等噪声的产生。

(实施方式2)

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图14a是实施方式2中的柔性印刷基板单元的连接器的连接端面的端面图。图14b是放大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柔性印刷基板单元的连接器部分的固定面侧的图。

在实施方式1的柔性印刷基板530中,突出部531与延伸部533分别从主体部530m突出地设置。但是,延伸部相对于柔性印刷基板的设置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4a、图14b所示,在实施方式2中的柔性印刷基板单元中,在从柔性印刷基板1530突出并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的延伸部1533上一体地设置突出部531,并且在延伸部1533的前端侧设置安装部532。延伸部1533在与连接器510的连接端面垂直的方向上观察时呈大致z字状弯曲。第一螺钉插通孔550a、第二螺钉插通孔352a以及引导孔531a以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位置关系进行配置。并且,柔性印刷基板单元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利用第一螺钉551以及第二螺钉552而安装于第二壳体102。关于其他的结构也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简化柔性印刷基板1530的结构,并且得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实施方式1中的延伸部533的长度更容易延长,因此其更容易吸收连接器510相对于第二壳体102的相对移动。

(其他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作为本申请中公开的技术的例示,对实施方式1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中的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应用于适当进行了变更、置换、附加、省略等的实施方式。另外,也能够将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各构成要素进行组合而形成新的实施方式。于是,以下例示出其他实施方式。

(1)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中的电子设备应用于笔记本型的计算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除了笔记本型的计算机以外,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型计算机、便携式游戏设备、数码相机等各种电子设备。

如上所述,作为本发明中的技术的例示,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为此,提供了附图以及详细的说明。因此,附图以及详细的说明所述的构成要素中,不仅包含为了课题解决而必需的构成要素,还能够包含为了示例上述技术而并非为了课题解决所必需的构成要素。因此,不应当根据在附图、详细的说明中记载了上述并非必需的构成要素,而直接认定上述并非必需的构成要素是必需的。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用于例示本发明中的技术,因此能够在技术方案或其等同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替换、添加、省略等。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在具有连接器的电子设备中广泛利用。

附图标记说明

100计算机;101第一壳体;102第二壳体;102c纵壁部;102d连接器配置用切口;102f第一螺纹孔;102i第一凸起;102j第二螺纹孔;102h第二凸起;102p导销;102x卡止突起;102a上侧壳体;102b下侧壳体;103铰链;231键盘;232触摸板;233操作按钮;240显示部;410电路基板;411cpu;460蓄电池单元;461连接器;462操作旋钮;500柔性印刷基板单元;510连接器;511连接端子;511t基部;512基体;512b安装部;515定位突起;520端子部;530柔性印刷基板;530a布线图案;530m主体部;530r折弯部;531突出部;531a引导孔;532安装部;532a第二螺钉插通孔;532b接地端子;533延伸部;535卡止部;535a卡止孔;540弹性体;550连接器部;550a第一螺钉插通孔;551第一螺钉;551a大径部;551b螺纹部;551c头部;552第二螺钉;1500柔性印刷基板单元;1533延伸部;p间隙;sp1蓄电池收容空间;sp2主空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