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电脱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02922发布日期:2021-07-30 18:14阅读:67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电脱粘的制作方法

背景

移动电子设备通常包括具有有限有效寿命的可再充电电池。经过某个时间段和充电循环之后,可再充电电池变得无法将其容量和电压维持在标准操作参数内。当电子设备具有接近其有效寿命终点的电池时,该设备可能无法充分地充电和/或向用户提供指示是时候来更换电池的预警。当这发生时,用户可将电子设备带到技术人员处进行电池更换服务。

附图简述

图1解说了包括可与电子设备壳体电脱粘的电池的一个示例电子设备。

图2解说了用于将电池与电子设备附连和电脱粘的示例接口堆叠。

图3a解说了包括可与电子设备壳体电脱粘的电池的示例电子设备中的电池附连步骤。

图3b解说了图3a的示例电子设备中的电池脱粘步骤。

图3c解说了图3a-3b的示例电子设备中的电池分离步骤。

图3d解说了图3a-3c的电子设备中的电池更换步骤。

图4解说了包括电池的示例电子设备,该电池被配置成在不使用外部电压源的情况下与设备壳体电脱粘。

图5解说了具有电池的另一示例电子设备,该电池被配置成与电子设备的设备壳体电脱粘。

图6解说了具有可与电子设备壳体电脱粘的电池的另一示例设备。

图7解说了用于将电池与电子设备壳体电脱粘的示例操作。

图8解说了适于实现所公开技术的各方面的处理设备的示例示意图。

概述

一种系统包括电子设备、电池和在电池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耦合内的电粘合剂层。当预定量值的电流被引导通过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粘合剂时,化学反应削弱电池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粘接,从而允许电池与电子设备分离。

提供本概述以便以简化的形式介绍以下在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概念的选集。本概述并不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亦非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这些以及各种其他特征和优点将通过阅读以下详细描述而变得显而易见。

详细描述

在许多情形中,归因于在不损坏设备和/或电池的情况下将电池与相关联的设备分离的难度,电池更换可能是耗时的。在一些情形中,电池移除需要使用特殊工具并伴随损坏设备或电池的可能性,从而阻碍电池被翻新和重用。电池移除可能还需要在专门设计的设施之外难以提供的特殊工具或环境条件。在一些情形中,电池移除技术无意中损坏电池和/或电子设备。

以下描述公开了各种电脱粘技术,这些技术允许电池被从相关联的电子设备快速地(例如,以几分钟的方式)移除,而无需特殊工具并且不会损坏电子设备或电池。根据一个实现,电池通过包括电粘合剂材料层的接口堆叠附连到电子设备。电粘合剂(有时也被称为电环氧树脂)是一种粘合剂,当预定量值的电流在与电粘合剂的相对侧接触的两个电极之间通过时,该电粘合剂可将其自身从毗邻导电层释放(脱粘)。这种脱粘是在电粘合剂与电极之一之间的界面处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结果。

图1解说了包括电池102的一个示例电子设备100,该电池102可被电脱粘以脱离电子设备壳体104。电子设备100被示为膝上型计算机,但在其他实现中可以是包括可再充电电池的任何类型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平板、手表、器具、玩具等。电池102可以是任何类型的电池并且包括任何数目的电池单元。电池102包括正电引线和负电引线,它们耦合到电子设备的各种负载牵引电子器件并为其供电。

如视图b所示,电池102通过接口堆叠106耦合到电子设备100(例如,耦合到设备壳体104的一部分)。接口堆叠106中所包括的具体层在不同实现中可变化;然而,接口堆叠106至少包括粘接到导电层110、112的电粘合剂层108。

一般而言,导电层110、112是可由各种材料形成的导电元件,所述各种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碳纤维复合材料、金属填充的粘合剂和涂层、或导电氧化物。在一个实现中,导电层110、12是铝层。在不同实现中,导电层110、112可采取不同形式。虽然导电层110、112可以是与电池102和电子设备壳体104分离的层(如图所示),但是在一些实现中,这些层中的一个或多个层可由电子设备壳体104的导电表面和/或电池102上的导电涂层形成。

电粘合剂层108具有各自与导电层110或112之一接触的相对表面。此外,导电层110、112中的每一者具有背离电粘合剂层108的表面,该表面与两个绝缘粘合剂层116和118之一接触。绝缘粘合剂层116将导电层110与电池102电隔离并且绝缘粘合剂层118将导电层112与电子设备壳体104电隔离。

在一个实现中,接口堆叠106在电池插入电子设备100中之前被附连到电池102。例如,接口堆叠106可独立于电池102来形成并且随后粘附到电池102(诸如在组装线过程期间)。在另一实现中,接口堆叠106被形成在电池102上。下面参考图2-5来探索各种这些实现。

为了从电子设备100移除电池102,电压源120的端子连接到导电层110、112,导电层110、112充当通过电粘合剂层108传送低电流的正极和负极。在一个实现中,所传送的电流在约10到100ma之间的量级上。在该电池脱离过程期间,在电粘合剂层108与毗邻带正电导电层(例如,110或112)之间的界面处的带负电离子的积聚引起削弱该界面处的粘合剂粘接的化学反应,从而导致电粘合剂层108与毗邻导电层(例如,110或112)分离。因此,电池102可以容易地与电子设备壳体104解耦合并从电子设备100中取出。如可以领会的,电池102与设备壳体104之间的分离界面的位置可出现在电粘合剂层108与导电层110、112中的任一者之间,这取决于所选择的正极和负极的极性。

该所施加的电压差的量值可根据电粘合剂层108的产品规格而在不同实现中变化。脱粘的时间一般与所施加的电压源的量值成比例。在一个实现中,在电粘合剂层108是electrelease或electrelease的情况下,当施加45v时,电粘合剂层108以10秒从正极脱粘,而在施加15v时以20分钟从正极脱粘。electrelease和electrelease仅代表适于根据所公开的技术电脱粘电池的许多电粘合剂材料中的两种。

在一些实现中,维修技术人员手动地将电压源120耦合到导电层110、112,诸如通过在电池脱粘过程的历时内将便携式电池的引线耦合到这些层。这种脱粘可在不会冒损坏电池的风险的情况下使用便宜且易于获取的工具来达成。

在其他实现(诸如下面参考图3详细讨论的示例性实现)中,使用电池102的电压源而不是外部电压源来将电池102与电子设备100脱粘。在一个这样的实现中,电池102被包括在电池组(未示出)中,该电池组在电池102的负极引线与正极引线之间延伸的电路径内包括开关电路系统,诸如开关或晶体管。例如,电池102可被包括在电池组内,该电池组包括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被配置成通过更改开关电路系统的状态(诸如通过翻转开关或更改晶体管输出)来选择性地发起电脱粘过程,由此发起来自电池102的跨导电层110与导电层112之间的电粘合剂层108流动的电流流动。在该实现中,电池的电脱粘在无需使用外部电压源或任何特殊工具的情况下被达成。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概念清楚,图1-5夸大了示例性接口堆叠(例如,接口堆叠106)相对于电池和设备壳体组件的相对比例。在实际实现中,接口堆叠306可能比电池显著薄得多。在一个实现中,接口堆叠306具有约0.2mm到1.00mm之间的厚度(例如,图1中的z方向)。该厚度可基于诸如电池102的质量和电子设备壳体104的材料条件(例如,平坦度、粗糙度、材料类型、表面能)等因素而在不同实现中变化。

图2解说了用于将电池(未示出)与电子设备(未示出)附连且随后电脱粘的示例接口堆叠200。在一个实现中,接口堆叠200是通过在导电层210的顶部施加电粘合剂层208来构造的。另一导电层212被堆叠在所施加的电粘合剂层208的顶部,并且电粘合剂层208根据产品规格来被固化。绝缘粘合剂层214和216被沉积或以其他方式被施加在导电层210和212的面向外的表面上,并且可移除衬垫218和220被添加到接口堆叠200的端部以保护和保持绝缘粘合剂层214和216的粘合属性,直至接口堆叠200将被粘接到电池(未示出)和/或电子设备壳体。

绝缘粘合剂层214和216可由各种合适的材料形成,包括具有涂覆在两侧的等效介电属性的薄膜载体(诸如pet、pi、pvc或pc)和丙烯酸或类似粘合剂。在一个实现中,可移除衬垫218和220包括具有改性硅掺杂涂层的低成本pet材料,以在初始应用期间实现目标剥离力。

图3a解说了包括可与电子设备壳体320电脱粘的电池302的示例电子设备中的电池附连步骤。电子设备300包括接口堆叠304,当所使用的电池被用来为设备供电时,该接口堆叠提供电池302与设备壳体320之间的耦合。根据一个实现,接口堆叠304与可移除衬垫218、220已从接口堆叠200的端部移除之后的图2的接口堆叠200相同。在电池附连过程期间,第一可移除衬垫被从绝缘粘合剂层316的表面324移除并且绝缘粘合剂层316的表面324被放置成与电池302接触。

在一个实现中,接口堆叠304在其被附连到电池302的组装过程之前被预组装。例如,绝缘堆叠304可在第一组装过程中被形成并被运送至另一设施,在该另一设施处,接口堆叠304被附连到电池302。当接口堆叠304被以这种方式预组装时,电粘合剂层308的固化时间与电池组装时间无关。因此,接口堆叠304可如上所述地附连到电池302,而不会减慢组装线以等待电粘合剂层308在每个产品上固化。

在如图所示将接口堆叠304附连到电池302之后,该联体产品可被附连到设备壳体320。在一个实现中,联体结构(例如,接口堆叠304和电池302)被运送到电子设备制造商,在该电子设备制造商处,该联体结构被插入电子设备内且附连到电子设备。在该步骤处,第二可移除衬垫(未示出)被从绝缘粘合剂层314的表面326移除,并且绝缘粘合剂层314的表面326随后被放置成与设备表面320上的期望粘接区域接触。设备表面320可以是例如电子设备的壳体的表面或被包括在电子设备300内的pcb的表面。

图3a中的放大视图330解说了已在导电层310与导电层312之间被固化的电粘合剂层308内的示例性离子分布。虽然具有不同组分的数种电粘合剂可能适于在所公开技术中使用,但是示例性电粘合剂层308包括带正电铵离子(nh4(+))和带负电六氟磷酸根离子(pf6(-))。

图3b解说了图3a的电子设备300中的示例电池脱粘步骤。一旦电池302不再能够将其容量和电压维持在标准操作参数内,用户便可将电子设备带到技术人员处以使电池304被更换。技术人员通过将电压源322的每个端子耦合到导电层310、312之一来跨电粘合剂层308施加预定量值的电压。在图3b的示例中,电压源322施加50v的电压差。

如放大视图332所示,导电层310与导电层312之间所施加的电压差导致电粘合剂层308内的带正电离子被拉向带负电导电层312(例如,阴极),而带负电离子被拉向带正电导电层310(例如,阳极)。归因于电粘合剂层308与阳极(例如,导电层310)之间的电荷积聚,化学反应在界面328处发生。该化学反应使该区域中的电粘合剂层308降解并削弱其与导电层310的粘接。

在不同实现中,发生在界面328处的具体化学反应可基于电粘合剂层308的组分而变化。然而,在一个实现中,电粘合剂层308包括带正电铵离子(nh4(+))和带负电六氟磷酸根离子(pf6(-))。在该实现中,带负电六氟磷酸根离子(pf6)与氢(h)键合,从而释放出氟化氢(hf)和自由电子(例如,pf6+h=e-+hf)。氟化氢是腐蚀剂,其使界面328处的粘接降解。例如,用于该反应的氢可驻留在氢键(oh-氧和氢)中,这些氢键用于将电粘合剂308附连到毗邻导电表面310和312。附加地和/或替换地,在做出与电粘合剂层308的粘接之前,用于该反应的氢可源自导电层310、312上的痕量水分。

值得注意的是,所公开技术的其他实现可利用不同于图3a-3d中所示示例来进行化学反应的不同组分的电粘合剂材料。一般而言,分离界面328的位置取决于用于电粘合剂层308的材料和电极的极性选择。

在一些情形中,化学反应可能使得电粘合剂层308与阴极(而不是与阳极)之间的界面处的粘接降解。在又一些其他实现中,阳极和阴极的极性可选择性地与图1-3所示的极性相反。在其中电粘合剂308的化学组分与图3a-3d中所示相同的一实现中,交换电极的极性可导致电粘合剂层308与导电层312发生分离而不是如图所示在电粘合剂层308与导电层310之间发生分离。

使脱粘过程完成的时间量可以与所施加电压的量值成比例。一般而言,脱粘在所施加的电压较高时发生得比在所施加的电压较低时更快。在电粘合剂层308是electrleasee4的一个实现中,当施加45v时脱粘花费大约10秒,而当施加15v时脱粘花费大约20分钟。

图3c解说了图3a-3b的电子设备300中的示例电池分离步骤。在电压源被施加到导电层310、312(如上文关于图3b所描述)之后,电粘合剂层308与导电层310之间的界面328处的粘接削弱(如放大视图334中所示)。这允许电池302被从设备壳体320取出,诸如通过楔形物或用手施加的拉力或利用工具(诸如钳子或虎钳夹子)。接口堆叠304的上部(例如,包括绝缘粘合剂层316、导电层312和剩下的电粘合剂层308)保持粘附到电池302。接口堆叠304的下部(例如,包括导电层310和绝缘粘合剂层314)保持附连到设备壳体320。在一个实现中,剩余的导电层310可用作与诸如以图3d所示的方式附连到替换电池的新接口堆叠的粘接表面。

图3d解说了图3a-3c的电子设备300中的电池更换步骤。此处,正用新电池340替换电池302。新电池340已附连到新接口堆叠352,其包括绝缘粘合剂层342和350、导电层346和348、以及电粘合剂层345。为了将新电池340耦合到设备壳体320,电粘合剂层345被放置成与设备壳体320接触,如图所示。所得结构类似于图3a和3b中所示的结构,其具有包括三个导电层(例如,310、344、348)而不是两个导电层的略微较厚的接口堆叠354。

图4解说了包括电池402的示例电子设备400,该电池402被配置成在不使用外部电压源的情况下与电子设备400的设备壳体420电脱粘。此处,电池402被包括在包括电池控制模块404的电池组内。电池控制模块404至少包括微处理器,以用于与存储在设备400的存储器416中的脱粘控制模块414通信并且用于控制开关电路系统426,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在一些实现中,电池控制模块404还被配置成控制监视电池参数(诸如充电状态、电流、电压和温度)的各种传感器并将此类参数传送到电子设备400内的充电控制电路系统或外部充电器。

在一个实现中,电池控制模块404选择性地执行固件命令序列以控制开关电路系统426执行电池脱粘过程。例如,电池控制模块404可控制开关电路系统426响应于从脱粘控制模块414接收到软件命令来发起电池脱粘过程。例如,脱粘控制模块414可以是选择性地向电池组中的电池控制模块404传送软件命令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在图4中,电池402被示为通过接口堆叠406耦合到设备壳体420,该接口堆叠406包括与参考图3a和3b示出和描述的那些接口堆叠相同或基本上相同的层。具体而言,接口堆叠406包括上绝缘粘合剂层422、下绝缘粘合剂层424;上导电层410和下导电层412;以及夹在上导电层410与下导电层412之间的电粘合剂层408。接口堆叠406的导电层410、412被进一步耦合到开关电路系统426,该开关电路系统426在不同实现中可采取各种形式。在图4的示例中,开关电路系统426包括可操作以将上导电层410连接到正电池端子的第一开关和可操作以将下导电层412连接到负电池端子的第二开关。在其他实现中,开关电路系统426可包括单个开关、单个晶体管、或一个或多个开关和/或晶体管的组合。

当电池控制模块404从脱粘控制模块414接收脱粘启动命令时,电池控制模块404控制开关电路系统426关闭这两个所解说的开关,从而有效地将上导电层410耦合到正电池端子并将下导电层412耦合到负电池端子。该所施加的电压差导致电流流过电粘合剂层408,从而发起削弱电粘合剂层408与下导电层412之间的界面处的粘接的化学反应,诸如以参考图3a-3c所示和描述的方式。这允许电池402被从设备壳体420取出,诸如以参考图3c一般地描述的方式。

电池控制模块404和开关电路系统426的功能性允许电池402在不使用外部电压源的情况下与设备壳体420电脱粘。在一个实现中,技术人员通过提供指令脱粘控制模块414向电池控制模块404传送触发固件序列的启动的命令的输入(例如,鼠标、触摸屏或键盘输入)来发起该脱粘过程。在另一实现中,脱粘控制模块414没有被本地存储在设备400上。例如,脱粘控制模块414可以是可操作以与电池控制模块404通信来发起脱粘过程的基于web的应用。

图5解说了具有电池502的另一示例电子设备500,该电池502被配置成与电子设备500的设备壳体520电脱粘。电池502通过包括绝缘粘合剂514、导电层510和电粘合剂层508的接口堆叠506耦合到设备壳体520。与参考图3a-3d和图4公开的实现形成对比,接口堆叠506不包括除导电层510之外的第二导电层。

在电池脱粘过程期间,电压源524的第一端子附连到导电层510并且电压源524的第二端子连接到设备壳体520的导电表面。此处,设备壳体520的导电表面充当副电极,代替接口堆叠506中的分开的副导电层。预定电压差被施加,从而导致电流通过导电层流到设备壳体520的导电表面。该电流流动在设备壳体520与电粘合剂层508之间的界面处沿着脱粘轴522产生电荷的局部性积聚。电荷的这种积聚最终会引起削弱该界面处的粘接的化学反应,从而允许电池502被从接口堆叠506取出。

在图5中,从接口堆叠506排除第二导电层允许更薄的接口堆叠506(例如,在垂直于脱粘轴522的方向上更薄),该更薄的接口堆叠506相比在图3a-3d和图4中所示的那些实现在设备壳体520内消耗更少的空间。接口堆叠506的厚度的这种减小允许电池组中的更多空间专用于电池容量。然而,该实现可能不适合于缺乏可耦合到电池端子并用作副电极的足够导电的表面的电子设备。

在一个实现中,接口堆叠506被形成在设备壳体520上。例如,电粘合剂层508和导电层510被层叠在设备壳体520上,并且随后根据产品规格分配时间以准许电粘合剂层固化。随后,粘合剂层514被层叠在导电层512的顶部并被放置成与电池502接触。

在一个实现中,电压源524是与电池502分离的外部电压源。在另一实现中,电池502的内部电压源用作用于电池脱粘过程的电压源524。例如,当电池子组装件在电池502附连到设备壳体520之前被预先形成时,情况可能如此。例如,预先形成的电池子组装件可包括电池502、绝缘粘合剂514、导电层510和集成控制电路(未示出),诸如包括与图4的开关电路系统426相同或类似的开关电路系统的电路。在电粘合剂层508被施加到设备壳体520之后,电池子组装件随后可被安装在电粘合剂层508的顶部并且集成控制电路可被电耦合(闭合)到设备壳体520。在该实现中,可通过控制集成控制电路使电流沿着导电层510与设备壳体520之间的路径流动来选择性地将电池与设备壳体520脱粘,诸如以上面参考图4所描述的方式。

图6解说了包括电池602的另一示例设备600,该电池602可与设备的设备壳体620电脱粘。电池602是软包电池,其包括连同电解质一起被包裹在被内部地接地(例如,在电接地614处)的导电电池包616内的活性材料卷。为了防止电池602的意外放电,导电电池包616涂覆有绝缘层610。在一个实现中,导电电池包616具有铝外壳,并且绝缘层610是涂覆铝外壳的尼龙薄层。

在图6中,电池602通过包括两个层(即,电粘合剂层608和导电涂层612)的接口堆叠606来附连到设备壳体620。导电涂层612在电池包的绝缘层610上被直接层叠在目标区域中,该目标区域将被放置成与电粘合剂层608接触。例如,导电涂层612可使用各种技术(诸如沉积、刷涂、印刷或喷涂技术)来施加。

在该实现中,导电电池包616上的绝缘涂层610将电池602与电粘合剂层608电隔离。施加到设备壳体620和电池602的电粘合剂层608被附连到设备壳体620,使得导电层与电粘合剂接触(如图所示),并且电粘合剂608根据产品规格来被固化。

在电池脱粘过程期间,电压源624的第一端子被附连到导电涂层612上的引线。电压源624的第二端子被附连到设备壳体620的导电表面。预定电压差被施加以发起通过电粘合剂层608朝向带负电端子的电流流动。该电流流动造成电荷沿脱粘轴622的积聚。

值得注意的是,脱粘轴622的位置取决于电压源624的端子的取向。在图6中,带负电端子被示为附连至设备壳体620的端子。在该实现中,脱粘轴622在设备壳体620与电粘合剂层608之间。当电池602被从设备壳体620取出时,接口堆叠606的各层保持粘附到电池602。这使设备壳体620保持洁净并准备好接收替换电池。

与图5的实现类似,可使用外部电压源或电池602的内部电压来将电池602与设备壳体620脱粘。在其中电池自身的电压用作电压源624的一个实现中,在电池602附连到设备壳体620之前形成电池子组装件。例如,电池子组装件可包括绝缘层610、导电层612和集成控制电路(未示出),诸如包括与图4的开关电路系统426相同或类似的开关电路系统的电路。在电粘合剂层608被施加到设备壳体620之后,电池子组装件随后可被安装在电粘合剂层608的顶部并且集成控制电路可被电耦合(闭合)到设备壳体620。可通过控制集成控制电路使电流沿着导电层610与设备壳体620之间的路径流动来选择性地将电池602与设备壳体620脱粘,诸如以上面参考图4所描述的方式。

图7解说了用于将电池与电子设备壳体电脱粘的示例操作700。根据一个实现,操作700由被包括在电池的电池组内的电池控制模块的处理器来执行。接收操作702从计算设备的处理器接收软件命令。例如,该命令可通过由电池供电的电子设备内的处理器来传送。软件命令发起用于将电池与电子设备壳体电脱粘的固件命令序列。

响应于接收到软件命令,开关操作704通过控制开关电路系统发起来自电池的通过被包括在电池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耦合内的电粘合剂层的电流流动来执行固件命令序列的后面部分。

另一开关操作706通过控制开关电路系统在预定时间段已流逝之后停止通过电粘合剂层的电流流动来执行固件命令序列的第二部分。在一个实现中,执行切换操作704与执行切换操作706之间所流逝的时间量取决于电池中的可用电荷。例如,电池组内的表可将不同预定时间段与不同电池电荷水平相关联,其中每个时间段是被认为足以使电流流动(具有基于电池电荷水平的量值)触发削弱电粘合剂层与毗邻电极之间的粘接的化学反应达某个量的时段,这个量足以准许维修技术人员或其他个人手动将电池从设备壳体取出,诸如通过应用楔形物或手的拉力或利用工具(诸如钳子或虎钳夹子)。

图8解说了适于实现所公开技术的各方面的处理设备800的示例示意图。处理设备8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802、存储器804、显示器806以及其他接口808(例如,按钮)。存储器804一般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am)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存储器)两者。操作系统810(诸如microsoft操作系统、microsoftphone操作系统或设计成用于游戏设备的特定操作系统)驻留在存储器804中,并且由处理器单元802来执行,但是应当理解,可以采用其他操作系统。

一个或多个应用812(诸如图4的脱粘控制模块414)被加载在存储器804中,并且由处理单元802在操作系统810上执行。在一个实现中,脱粘控制模块(例如,图4的414)被包括在操作系统810内。

应用812可从各种输入本地设备接收输入,输入本地设备诸如话筒834、输入附件835(例如,键盘、鼠标、触控笔、触摸板、游戏板、赛车方向盘、操纵杆)。附加地,应用812可通过使用用于提供网络连通性(例如,移动电话网络、)的更多通信收发机830和天线838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与一个或多个远程设备(诸如位于远程的智能设备)通信来从此类设备接收输入。

处理设备800进一步包括存储设备828和电源816,电源816由一个或多个电池(例如,电池820)和/或其他功率源供电并且向处理设备800的其他组件提供电力。在一个实现中,电池820包括功率控制模块(例如,图4的电池控制模块404)以选择性地控制开关电路系统发起电池820与处理设备800的电脱粘。

电源816还可被连接到外部功率源(未示出),该外部功率源对内置电池或其他功率源进行超驰控制(override)或再充电。在示例实现中,脱粘控制模块包括由存储在存储器804和/或存储设备828中且由处理器单元802处理的指令体现的硬件和/或软件。存储器804可以是主机设备的存储器或耦合到主机的附件的存储器。

处理设备800可包括各种有形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无形计算机可读通信信号。有形计算机可读存储可由能由处理设备800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来体现,并包含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移动和不可移动存储介质两者。有形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包括无形和瞬态通信信号,而是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一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存储介质。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存储器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可被用来储存所需信息且可以由处理设备800访问的任何其他有形介质。与有形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相比,无形计算机可读通信信号可具体化驻留在诸如载波或其他信号传输机制等已调数据信号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术语“已调数据信号”意指使其一个或多个特性以便于在信号中编码信息的方式来被设置或改变的信号。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无形通信信号包括有线介质(诸如有线网络或直接线路连接),以及无线介质(诸如声学、rf、红外线和其他无线介质)。

一些实现可包括一种制品。一种制品可包括用于存储逻辑的有形存储介质(存储器设备)。存储介质的示例可包括能够储存电子数据的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可移动或不可移动存储器、可擦除或不可擦除存储器、可写入或可重写存储器,等等。逻辑的示例可包括各种软件元素,诸如软件组件、程序、应用、计算机程序、应用程序、系统程序、机器程序、操作系统软件、中间件、固件、软件模块、例程、子例程、操作段、方法、过程、软件接口、应用程序接口(api)、指令集、计算代码、计算机代码、代码段、计算机代码段、文字、值、符号、或其任意组合。例如,在一个实现中,制品可储存可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该指令在由计算机执行时致使该计算机执行根据所描述的各实现的方法和/或操作。可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可包括任何合适类型的代码,诸如源代码、已编译代码、已解释代码、可执行代码、静态代码、动态代码等。可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根据用于指令计算机执行特定操作段的预定义计算机语言、方式或句法来被实现。这些指令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高级、低级、面向对象、可视、已编译、和/或已解释编程语言来实现。

本文所公开的示例系统包括电子设备;耦合到电子设备的电池;以及被包括在电池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耦合内的电粘合剂层。电粘合剂层具有当预定量值的电流被引导通过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粘合剂层时进行化学反应以削弱电池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界面处的粘接的组分,所削弱的粘接导致电池与电子设备之间的分离。

在任何前述系统的示例系统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是被包括在电池与电子设备之间的接口堆叠中的层。接口堆叠包括将第一电极与电池分开的第一绝缘层和将第二电极与电子设备分开的第二绝缘层。

在任何前述系统的另一示例系统中,第一电极是电子设备的导电表面。

在任何前述系统的又一示例系统中,第一电极是电子设备的导电表面并且第二电极是被形成在电池的电池包上的导电涂层。

在任何前述系统的另一示例系统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开关电路系统,该开关电路系统可被选择性地控制以发起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通过电粘合剂层的预定量值的电流流动。

在任何前述系统的仍又一个示例系统中,开关电路系统包括开关和晶体管中的至少一者。

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方法包括:在接触电粘合剂层的相对表面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差以发起电池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界面处的化学反应;以及在预定时间段之后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移除电压差,在该预定时间段期间,该化学反应削弱界面处的粘接以促成电池与电子设备之间在界面处的分离。

在任何前述方法的另一示例方法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是被包括在电池与电子设备之间的接口堆叠中的层。接口堆叠包括将第一电极与电池分开的第一绝缘层和将第二电极与电子设备分开的第二绝缘层。

在任何前述方法的又一示例方法中,第一电极是电子设备的导电表面并且第二电极被包括在电池与电子设备之间的接口堆叠中。

在任何前述方法的仍又一个示例方法中,第一电极是电子设备的导电表面并且第二电极是被形成在电池的电池包上的导电涂层。

在任何前述方法的另一示例方法中,施加电压差进一步包括将外部电压源的第一端子施加到第一电极并且将外部电压源的第二端子施加到第二电极。

在任何前述方法的又一示例方法中,施加电压差进一步包括控制开关电路系统发起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跨电粘合剂层的预定量值的电流流动。

在任何前述方法的另一示例方法中,电压差是响应于接收到软件命令而施加的。

在任何前述方法的另一示例方法中,电池包括电池控制模块以响应于接收到接收自处理器的命令而选择性地操作开关电路系统。

本文所公开的示例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在电池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电粘合剂层;以及电池控制模块,该电池控制模块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可由处理器执行以控制开关电路系统发起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粘合剂层的电流流动,该电流流动发起削弱电池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界面处的粘接的化学反应以促成电池与电子设备的分离。

在根据任何前述电子设备的另一电子设备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被包括在电池与电子设备之间的接口堆叠中。接口堆叠包括将第一电极与电池分开的第一绝缘层和将第二电极与电子设备分开的第二绝缘层。

在根据任何前述电子设备的仍又一个电子设备中,电流流动源自电池。

在任何前述电子设备的又一电子设备中,开关电路系统可操作以选择性地将第一电极耦合到电池的第一端子并且选择性地将第二电极耦合到电池的第二端子。

在根据任何前述电子设备的仍又一个电子设备中,开关电路系统被包括在电池的电池组内。

在根据任何前述电子设备的另一电子设备中,开关电路系统包括沿着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路径的开关和晶体管中的至少一者。

本文所公开的示例系统包括用于在接触电粘合剂层的相对表面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差以发起电池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界面处的化学反应的装置。该示例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在预定时间段之后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移除电压差的装置,在该预定时间段期间,化学反应削弱界面处的粘接以促成电池与电子设备之间在界面处的分离。

本文中所描述的各实现可被实现为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中的逻辑步骤。逻辑操作可被实现为:(1)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中执行的处理器实现的步骤的序列;以及(2)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内的互连机器或电路模块。该实现是取决于被利用的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要求的选择问题。相应地,组成本文中所描述的各实现的逻辑操作另外还可被称为操作、步骤、对象、或模块。此外,还应该理解,逻辑操作可以以任何顺序来执行,除非明确地声明,或者权利要求语言固有地要求某特定顺序。以上说明、示例和数据连同附图提供了对示例性实现的结构和用途的全面描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