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柱上锡及焊线自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3337发布日期:2020-05-08 17:3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柱上锡及焊线自动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充电柱上锡及焊线自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柱上锡及焊线自动机。



背景技术:

传统充电柱上锡及焊线主要是通过人手操作方式来完成,人手操作方式工作效率低,人工需要频繁放料取料,导致操作工非常疲劳,并且人工劳务成本支出大,而且人手操作方式容易出现偏差,统一度很差,造成焊锡不均匀,产生不良,产品的效果差,产品的成品率低。往往因为焊锡品质不能保证,导致报废高;并且人员频繁手动取放,频繁給充电柱上锡,烫伤的危险增加,劳动强度也加大,用手給线材两端浸洗,烟雾很大,影响工人健康,导致操作工精神压力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充电柱上锡及焊线自动机,由旋转模组重新放置充电柱方向,在由取料模组把充电柱放置在承座里面,然后由线材上锡模组、锡炉模组、切线模组、送导线模组、插线上锡模组共同作用把需要的导线焊接在充电柱上,从而实现了充电柱和导线全自动输送、导线自动切长、导线自动两端浸洗、充电柱自动焊锡、自动把导线插入充电柱中、自动装盘收盘、效率高,品质稳定,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柱上锡及焊线自动机,包括:

机架;

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外罩;

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气控制器和抽风系统和电源开关;

及设置在外罩上的人机界面和按钮系统;

及设置在外罩上的三色警报灯;

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上料模组,所述上料模组的一侧设有取料模组,所述取料模组的一侧设置有翻转模组,所述翻转模组的一侧设置有上锡模组,所述上锡模组的一侧设置有锡炉模组,所述锡炉模组的一侧设置有切线模组,所述切线模组的一侧设置有插线上锡模组,所述插线上锡模组的一侧设置有送导线模组,所述送导线模组的一侧设置有承座模组,所述承座模组的一侧设置有卸料模组,所述卸料模组的一侧设置有收料模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料模组包括:

第一控制器;

振动盘,所述振动盘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一侧;

直振轨道,所述直振轨道设置于所述振动盘的一侧;

直振器,所述直振器设置于所述直振轨道的上方;

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置于所述直振器的一端;

错位气缸,所述错位气缸设置于所述感应器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翻转模组包括:

固定座;

第一夹持气缸,所述第一夹持气缸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上方;

第二夹持气缸,所述第二夹持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的一侧;

第三夹持气缸,所述第三夹持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气缸的一侧;

旋转马达,所述旋转马达设置于所述第三夹持气缸的一侧;

导柱导套,所述导柱导套设置于所述旋转马达的下方;

第四夹持气缸,所述第四夹持气缸设置于所述导柱导套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锡模组包括:

架子;

电缸,所述电缸的顶部与所述架子的底部连接;

第二伺服马达,所述第二伺服马达设置于所述架子的上部;

第三伺服马达,所述第三伺服马达设置于所述第二伺服马达的一侧;

第六夹持气缸,所述第六夹持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伺服马达的一端;

第七夹持气缸,所述第七夹持气缸设置于所述第六夹持气缸的一侧;

第八夹持气缸,所述第八夹持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七夹持气缸的一侧;

拉料马达,所述拉料马达设置于所述第八夹持气缸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锡炉模组包括:

第一座子;

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座子的上部;

第一刮板,所述第一刮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的一侧;

第一锡炉,所述第一锡炉设置于所述第一刮板的下方;

第一松香炉,所述第一松香炉设置于所述第一锡炉的一侧;

第二松香炉,所述第二松香炉设置于所述第一松香炉的一侧;

第二锡炉,所述第二锡炉设置于所述第二松香炉的一侧,所述第二锡炉的另一侧与第二刮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刮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切线模组包括:

第二座子;

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座子的顶部连接;

第一v形刀,所述第一v形刀设置于所述第三气缸的上部;

第二v形刀,所述第二v形刀设置于所述第一v形刀的上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线上锡模组包括:

第三座子;

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底部与所述第三座子的顶部连接;

第四伺服马达,所述第四伺服马达设置于所述第二丝杆的上部;

第一滑台气缸,所述第一滑台气缸设置于所述第四伺服马达的上部;

第九夹持气缸,所述第九夹持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台气缸的一侧;

马达,所述马达设置于所述第九夹持气缸的一侧;

第五伺服马达,所述第五伺服马达设置于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送导线模组包括:

微调机构;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微调机构的上部;

矫正轮,所述矫正轮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上方;

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设置于所述矫正轮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座模组包括:

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的一端与第六伺服马达连接,所述第三丝杆的另一端与第四气缸连接,所述第四气缸的上部与第二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一侧与发热管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卸料模组包括:

第四座子,所述第四座子的顶部与第四丝杆连接,所述第四丝杆的一端与第七伺服马达连接,所述第四丝杆的另一端与第五气缸连接,所述第五气缸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滑台气缸,所述第二滑台气缸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气缸手指夹,所述第三气缸手指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手指夹,所述第二气缸手指夹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缸手指夹;

所述收料模组包括:

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的上部设置有收料盒子。

本发明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者优点:

1、由旋转模组重新放置充电柱方向,在由取料模组把充电柱放置在承座里面,然后由线材上锡模组、锡炉模组、切线模组、送导线模组、插线上锡模组共同作用把需要的导线焊接在充电柱上,从而实现了充电柱和导线全自动输送、导线自动切长、导线自动两端浸洗、充电柱自动焊锡、自动把导线插入充电柱中、自动装盘收盘、效率高,品质稳定,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充电柱上锡及焊线自动机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充电柱上锡及焊线自动机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充电柱上锡及焊线自动机振动盘上料模组结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充电柱上锡及焊线自动机翻转模组结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充电柱上锡及焊线自动机线材上锡模组结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充电柱上锡及焊线自动机锡炉模组结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充电柱上锡及焊线自动机切线模组结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充电柱上锡及焊线自动机插线上锡模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充电柱上锡及焊线自动机送导线模组结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充电柱上锡及焊线自动机承座模组结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充电柱上锡及焊线自动机卸料模组结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充电柱上锡及焊线自动机收料模组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12,本发明一种充电柱上锡及焊线自动机,包括:

机架10;

及设置在机架10上的外罩16;

及设置在机架10上的进气控制器11和抽风系统18和电源开关12;

及设置在外罩16上的人机界面14和按钮系统15;

及设置在外罩16上的三色警报灯17;

及设置在机架10上的上料模组20,所述上料模组20的一侧设有取料模组30,所述取料模组30的一侧设置有翻转模组40,所述翻转模组40的一侧设置有上锡模组50,所述上锡模组50的一侧设置有锡炉模组60,所述锡炉模组60的一侧设置有切线模组70,所述切线模组70的一侧设置有插线上锡模组80,所述插线上锡模组80的一侧设置有送导线模组90,所述送导线模组90的一侧设置有承座模组100,所述承座模组100的一侧设置有卸料模组110,所述卸料模组110的一侧设置有收料模组120。

所述上料模组20包括:

第一控制器21;

振动盘22,所述振动盘22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器21的一侧;

直振轨道24,所述直振轨道24设置于所述振动盘22的一侧;

直振器23,所述直振器23设置于所述直振轨道24的上方;

感应器26,所述感应器26设置于所述直振器23的一端;

错位气缸25,所述错位气缸25设置于所述感应器26的一侧。

所述翻转模组40包括:

固定座41;

第一夹持气缸42,所述第一夹持气缸42设置于所述固定座41的上方;

第二夹持气缸43,所述第二夹持气缸43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气缸42的一侧;

第三夹持气缸44,所述第三夹持气缸44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气缸43的一侧;

旋转马达46,所述旋转马达46设置于所述第三夹持气缸44的一侧;

导柱导套47,所述导柱导套47设置于所述旋转马达46的下方;

第四夹持气缸45,所述第四夹持气缸45设置于所述导柱导套47的一侧。

所述上锡模组50包括:

架子51;

电缸54,所述电缸54的顶部与所述架子51的底部连接;

第二伺服马达52,所述第二伺服马达52设置于所述架子51的上部;

第三伺服马达55,所述第三伺服马达55设置于所述第二伺服马达52的一侧;

第六夹持气缸53,所述第六夹持气缸53设置于所述第二伺服马达52的一端;

第七夹持气缸56,所述第七夹持气缸56设置于所述第六夹持气缸53的一侧;

第八夹持气缸57,所述第八夹持气缸57设置于所述第七夹持气缸56的一侧;

拉料马达58,所述拉料马达58设置于所述第八夹持气缸57的一侧。

所述锡炉模组60包括:

第一座子61;

第一气缸62,所述第一气缸62设置于所述第一座子61的上部;

第一刮板63,所述第一刮板63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62的一侧;

第一锡炉64,所述第一锡炉64设置于所述第一刮板63的下方;

第一松香炉65,所述第一松香炉65设置于所述第一锡炉64的一侧;

第二松香炉66,所述第二松香炉66设置于所述第一松香炉65的一侧;

第二锡炉67,所述第二锡炉67设置于所述第二松香炉66的一侧,所述第二锡炉67的另一侧与第二刮板6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刮板68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缸69连接。

所述切线模组70包括:

第二座子71;

第三气缸72,所述第三气缸72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座子71的顶部连接;

第一v形刀73,所述第一v形刀73设置于所述第三气缸72的上部;

第二v形刀74,所述第二v形刀74设置于所述第一v形刀73的上部。

所述插线上锡模组80包括:

第三座子81;

第二丝杆82,所述第二丝杆82的底部与所述第三座子81的顶部连接;

第四伺服马达83,所述第四伺服马达83设置于所述第二丝杆82的上部;

第一滑台气缸84,所述第一滑台气缸84设置于所述第四伺服马达83的上部;

第九夹持气缸85,所述第九夹持气缸85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台气缸84的一侧;

马达86,所述马达86设置于所述第九夹持气缸85的一侧;

第五伺服马达87,所述第五伺服马达87设置于所述第二丝杆82的一端。

所述送导线模组90包括:

微调机构92;

支撑机构93,所述支撑机构93设置于所述微调机构92的上部;

矫正轮91,所述矫正轮91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93的上方;

压紧机构94,所述压紧机构94设置于所述矫正轮91的一侧。

所述承座模组100包括:

第三丝杆101,所述第三丝杆101的一端与第六伺服马达105连接,所述第三丝杆101的另一端与第四气缸102连接,所述第四气缸102的上部与第二控制器103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103的一侧与发热管104连接。

所述卸料模组110包括:

第四座子112,所述第四座子112的顶部与第四丝杆113连接,所述第四丝杆113的一端与第七伺服马达111连接,所述第四丝杆113的另一端与第五气缸114连接,所述第五气缸114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滑台气缸118,所述第二滑台气缸118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气缸手指夹117,所述第三气缸手指夹11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手指夹116,所述第二气缸手指夹11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缸手指夹115;

所述收料模组120包括:第六气缸121,所述第六气缸121的上部设置有收料盒子122。

当把充电柱放入振动盘上料模组20的振动盘中;把整卷导线传插通过送导线模组90;把锡丝挂在插线上锡模组80上,并调整好锡丝的路径和送丝的速度;把锡膏放入锡炉模组60的炉子中熔化。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后,在按钮系统15中按启动键开始启动。此时振动盘上料模组20中振动盘22开始振动上料。充电柱从振动盘上料到直振轨道24中,感应器26感知有物料,错位气缸25开始动作。其中振动盘22和直振器23的振动幅度由两个第一控制器21来调试。

当感应器26感知有物料,错位气缸25错位完成,充电柱翻转模组40中第一夹持气缸42,第二夹持气缸43,第三夹持气缸44开始动作并夹紧充电柱。夹紧完成后,固定在固定板41上的第四夹持气缸45开始动作,靠四根导柱导套47把第一夹持气缸42和旋转马达46往上顶,当到位时候旋转马达46动作,把夹持的充电住旋转180度。

此时充电柱取料模组30开始动作,伺服电机31通过第一丝杆32提供x方向快速移动的动力,到达夹持位置,第一伺服马达33动作,带动滑台34向下运动,运动到位,第五夹持气缸35夹紧翻转模组40中的充电柱。然后放入到产品承座模组100中。承座模组100中的第四气缸102开始把放入的充电柱夹紧,同时发热管104开始加热,其发热温度由第二控制器103调节。第六伺服马达105通过第三丝杆101快速移动承座到上锡位置。

此时插线上锡模组80开始动作。第五伺服马达87通过第二丝杆82快速移动上锡装置到上锡位置。送锡丝马达86开始送锡丝。第四伺服马达83下行,锡丝和发热的充电柱接触,锡丝熔化,给充电柱上好锡。

在充电柱通过振动盘上料的同时,导线通过送导线模组90中的矫正轮91,和压紧机构94往前走线。其微调机构92可以调整整个机构前后离线材上锡模组50的距离。此时线材上锡模组50中的夹线气缸57夹住导线,拉料马达58动作,把导线拉到一个长度尺寸。切线模组70的气缸72带动v形刀,切断线材。切断后第六夹持气缸53和第七夹持气缸56夹紧导线。第二伺服马达52和第三伺服马达55相向运动,让第六夹持气缸53和第七夹持气缸56由水平转向。此时电缸54下行运动,让切断导线头部先浸松香再浸锡,用以保证导线两端同时都由上锡。锡炉模组60中气缸62和气缸69分别带动刮板63和刮板68刮掉锡炉64和锡炉67中的氧化层。

在充电柱和导线都上好锡后,插线上锡模组80中的第五伺服马达87运动,通过第二丝杆82带动上锡模块移动到切线和导线上锡位置。气动手指夹85动作,夹紧上好锡的导线。第五伺服马达87快速回程,带动气动手指夹85到承座模组100上方,第四伺服马达83下行到设定位置,插线第一滑台气缸84开始动作,带动气动手指夹85把导线插入到充电柱中。插好导线后,气动手指夹85,第一滑台气缸84,第四伺服马达83和第五伺服马达87都依据设定程序复位,等待下一个充电柱插入导线。

此时,第六伺服马达105动作,通过第三丝杆101带动承座平台运动到夹料位置。成品卸料模组110开始动作。第七伺服马达111通过第四丝杆113带动抓料机构运动到夹料位置,第二滑台气缸118下行到夹料高度,此时第一气缸手指夹115,第二气缸手指夹116,第三气缸手指夹117夹紧承座模组100上的插好导线的充电柱。第二滑台气缸118上行到位,第六伺服马达105动作,通过第三丝杆101带动承座平台运动到卸料位置,第五气缸114动作,带动第一气缸手指夹115,第二气缸手指夹116,第三气缸手指夹117由水平变成竖直。此时第一气缸手指夹115,第二气缸手指夹116,第三气缸手指夹117松开,把产品放入收料盒子122中。成品收料模组120在收料盒装满三格后,气缸121运动,产品继续装入收料盒子122中另外三格。

如此开始重复连续运行,通过振动盘上料模组运输送充电柱,由旋转模组重新放置充电柱方向,在由取料模组把充电柱放置在承座里面,然后由线材上锡模组、锡炉模组、切线模组、送导线模组、插线上锡模组共同作用把需要的导线焊接在充电柱上,不同工位各施其职密切配合,从而实现了产品全自动送充电柱、充电柱自动上锡、自动送导线、导线自动浸锡,自动把导线插入充电柱中,自动收取成品,效率高,品质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效果好,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简单、快捷。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充电柱上锡及焊线自动机设备,实现了产品全自动送充电柱、充电柱自动上锡、自动送导线、导线自动浸锡,自动把导线插入充电柱中,自动收取成品,效率高,品质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效果好,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简单、快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