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金属塑料复合材制备的液冷散热板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7140发布日期:2020-07-04 04:29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金属塑料复合材制备的液冷散热板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新能源领域,具体涉及锂电池的液冷散热板生产制作领域。



背景技术:

在能源制约、环境污染等大背景下,我国政府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解决能源及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各汽车生产企业也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抢占未来汽车产业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方向。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电池技术的突破已经成为限制电动汽车大规模上市的重要原因之一,电池的容量和安全性尚待突破,而续航里程越高要求的电池容量也越高,其工作时的发热功率也越大,为电池的安全使用带来隐患,因此如何快速带走电池热量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电池冷却主要有风冷和液冷两种形式,而液冷的冷却效果更佳。液冷散热板作为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液冷板流道内的冷却液体流动实现电池组散热。对液冷板进行合理的流道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散热器的散热功能,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目前应用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液冷散热板主要工艺是,金属加工之后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来完成液冷散热板的制作。通常主要的焊接方式有熔焊、压焊和钎焊三类。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工件接口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时热源将待焊工件接口处迅速加热熔化形成熔池,因此熔焊的焊接接头处要能够支撑熔池,而薄的金属材料可能由于强度较低而出现熔穿导致漏液,所以不太适合熔焊。压焊是在加压条件下,使两工件在固态下实现原子间结合,又称固态焊接;压焊时焊接接头处受压力较大,薄的金属材料强度不足容易出现变形、甚至导致局部结构破坏而出现泄漏风险。钎焊是使用比工件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工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工件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工件,填充接口间隙并与工件实现原子间的相互扩散,从而实现焊接的方法;钎焊焊接需要使用钎料熔化后润湿工件,因此存在润湿不充分而导致局部出现漏焊而导致泄露风险;同时钎焊由于加热温度低于工件熔点,因此会加入具有腐蚀性的钎剂来提高焊接效果,钎焊中的残余钎剂不能被完全去除,残留的钎剂会降低焊接接头强度和造成焊接接头部位处出现腐蚀性缺陷,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较高的泄露风险。

综上,焊接方式是工业中比较成熟的连接方式,然而可靠的焊接接头对母材和接头部位的结构要求较为严格,并且由于焊接工艺本身的特点,一些厚度较薄、结构较为复杂、有特殊功能要求的液冷散热板,难以直接通过金属焊接来实现,只能牺牲部分散热性能来满足工艺要求。常用的焊接方法,对于薄型材料间的复合困难、容易变形或因漏焊、薄型材料破坏而发生漏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易行,尤其适于薄型液冷散热板及其制作工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冷散热板流道结构受现有工艺限制而导致的散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和连接接头部位的性能降低及易腐蚀性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金属塑料复合材制备的液冷散热板,其特征在于,该液冷散热板至少由两块独立的板材构件构成,并形成有液体流动通道;所述板材构件中的至少一块是由金属板与塑料复合而成的金属塑料复合材;该金属塑料复合材设有金属层及具有粘结金属功能的塑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塑料复合材为铝板、钢板或不锈钢板与聚烯烃、改性聚烯烃、或聚氯乙烯等复合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塑料复合材中的塑料为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具有热复合产生粘结金属功能的高分子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层为改性聚烯烃层或聚氯乙烯层。

一种基于金属塑料复合材制备的液冷散热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制备工艺至少包括金属塑料复合材的成型工艺和基于该金属塑料复合材的热复合工艺。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1).将金属与塑料进行复合形成金属塑料复合材;

12).将金属塑料复合材压制成所定形状的板材构件之一;

13).将所述板材构件之一与另一板材构件通过热复合形成品。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21).将金属板材压制成所定形状的成型品;

22).对成型品进行表面处理,得到表面处理品;

23).将表面处理品与塑料薄膜进行复合,得到板材构件之一的金属塑料复合材;

24)将金属塑料复合材与另一板材构件通过热复合形成品。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31).在金属塑料复合材塑料层的一面按液体流动通道形状加工出液体流动通道;或者,在金属板材表面的液体流动通道外侧复合上塑料,形成板材构件之一;

32).将上述步骤中的板材构件与另一板材构件热复合形成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工艺能够实现结构较为复杂、有特殊功能要求的液冷散热板的制作,实施过程简单、实用,且可靠性较高。

2.相对于传统焊接工艺(温度超过或接近母材熔点),本发明工艺操作温度较低,不会对母材造成性能上的降低;免却了传统制造工艺中金属焊接工艺,大大简化了液冷散热板的制造难度,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3.本发明工艺所用的材料中不含有对母材有腐蚀性的材料,因此不会产生如传统钎焊中存在的腐蚀性钎剂残留。

4.本发明工艺改善了现有液冷散热板结构设计理念,使得液冷散热板结构设计灵活性高,可根据具体需求,设计最优的液冷散热板流道结构,实现液冷散热板的散热效果最优化。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液冷散热板的制备工艺实施例一的流程图一。

图2为本发明液冷散热板的制备工艺实施例一的流程图二。

图3为本发明液冷散热板的制备工艺实施例二的流程图一。

图4为本发明液冷散热板的制备工艺实施例二的流程图二。

图5为本发明液冷散热板的制备工艺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中各标号及其对应的部件名称为:

10.板材构件,11.塑料层,12.金属层,

20.板材构件,30.液体流动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液冷散热板的制备工艺,如图1和图2所示,该制备工艺为将金属去油、碱性或酸洗等表面处理,再进一步用传统的化学、电化学方法钝化处理后,与改性聚丙烯为代表的塑料复合,形成金属塑料复合材,该金属塑料复合材再经冷压成型,形成设计的液体流动通道30的板材构件10之一,再将成型后的板材构件10之一与另一板材构件20热复合(热压)粘结成一体的成品液冷散热板。其中,另一板材构件20与金属塑料复合材成型的板材构件10可相同,也可不同。该制备工艺简便,由于利用了金属塑料复合材的塑料面的相互粘结性或与金属的粘结性,只要适当控制温度即可保证粘结强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液冷散热板的制备工艺,如图3和图4所示,该制备工艺为将金属板材根据设计的液体流动通道30压制成型,在对成型后的成型品进行表面处理,然后与塑料薄膜进行复合,得到金属塑料复合材的板材构件10之一,在将该板材构件10与另一板材构件20进行热复合粘结成一体的成品液冷散热板。其中,两板材构件可相同,也可不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液冷散热板的制备工艺,如图5所示,该制备工艺为在金属塑料复合材塑料层的一面按液体流动通道形状加工出液体流动通道30;或者,在金属板材表面的液体流动通道30外侧复合上塑料,形成板材构件10之一;再将其与另一板材构件20热复合形成品液冷散热板,其中,两板材构件10、20可相同,也可不同。

实施例四:

一种基于金属塑料复合材制备的液冷散热板,如图1-5所示,该液冷散热板至少由两块独立的板材构件10、20构成,并形成有液体流动通道30。板材构件10中的至少一块是由金属板与塑料复合而成的金属塑料复合材,其中,金属层11作为优选采用铝板、钢板或不锈钢板,塑料层12优选采用聚烯烃、改性聚烯烃、或聚氯乙烯等热复合性能好的高分子材料的塑料板或薄膜。

综上,本发明工艺能够实现结构较为复杂、有特殊功能要求的液冷散热板的制作,实施过程简单、实用,且可靠性较高。相对于传统焊接工艺(温度超过或接近母材熔点),本发明工艺操作温度较低,不会对母材造成性能上的降低;免却了传统制造工艺中金属焊接工艺,大大简化了液冷散热板的制造难度,并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工艺所用的材料中不含有对母材有腐蚀性的材料,因此不会产生如传统钎焊中存在的腐蚀性钎剂残留;且改善了现有液冷散热板结构设计理念,使得液冷散热板结构设计灵活性高,可根据具体需求,设计最优的液冷散热板流道结构,实现液冷散热板的散热效果最优化。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