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线重叠机构和包括该机构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38806发布日期:2021-08-27 13:37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中性线重叠机构和包括该机构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中性线重叠机构以及包括该中性线重叠机构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ats)以中性线的转换型式不同可分为:与其它极同时转换的ats和在电源转换过程中,负载中性极至少与电源1或2的中性线连着的中性线重叠切换型ats二种。中性线重叠切换因避免了在ats在切换时,负载中性极的短时悬浮产生的系统不稳定而受到了高度重视。许多制造商和研究机构纷纷提出其中性线重叠切换技术。。然而,对于三位置的ats(即:具有电源1合、电源2合以及2个电源都分的双分位),在双分位时,负载的中性极是联结其中一个电源的中性线,还是与二个电源的中性线都联结是完全不一样的技术方案。如果是后者,则ats在转换的过程中,中性线可能有长时间的重叠,这样过长的重叠时间会引起上级漏电传感器的误动作以及由此带来的杂散电流对系统的不利影响。

本技术提供的中性线重叠方案,同时适用于二位置和三位置ats,其结构简单、中性线重叠时间不受ats的转换形式影响,短而可靠,满足系统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缺陷,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中性线重叠机构,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第一静触头组件和第一动触头组件、第二静触头组件和第二动触头组件。

所述中性线重叠机构包括第一拉杆组件和第二拉杆组件、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和第一中性极静触头组件以及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和第二中性极静触头组件。

通过所述第一拉杆组件与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以及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的配合并且通过所述第二拉杆组件与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以及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的配合,从而使得:

当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位置时,其中一个中性极处于接通状态。

当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进行分闸操作时,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和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不动作。

当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第一电源进行合闸操作时,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和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联动。

当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第二电源进行合闸操作时,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联动。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方面,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包括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第一中性极动触头支架和第一中性极支架致动片。

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被保持在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支架上,所述第一中性极支架致动片连接在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支架上。

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包括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第二中性极动触头支架和第二中性极支架致动片。

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被保持在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支架上,所述第二中性极支架致动片连接在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支架上。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所述第一拉杆组件包括第一电源第一拉杆和第一电源第二拉杆。

所述第一电源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一电源第二拉杆连接到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并且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与所述第一静触头组件闭合或分开。

所述第二拉杆组件包括第二电源第一拉杆和第二电源第二拉杆。

所述第二电源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电源第二拉杆连接到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并且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与所述第二静触头组件闭合或分开。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所述第一中性极支架致动片上设置有第一中性极第一凸台和第一中性极第二凸台。

所述第一中性极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电源第二拉杆配合。

所述第一中性极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二电源第二拉杆配合。

所述第二中性极支架致动片上设置有第二中性极第一凸台和第二中性极第二凸台。

所述第二中性极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电源第一拉杆配合。

所述第二中性极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一电源第一拉杆配合。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所述第一中性极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一中性极第二凸台同轴线设置并且所述第一中性极第一凸台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中性极第二凸台的直径。

所述第二中性极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中性极第二凸台同轴线设置并且所述第二中性极第一凸台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中性极第二凸台的直径。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在所述第一电源第一拉杆上设置细长封闭形的第一电源第一拉杆孔。

在所述第一电源第二拉杆上设置细长封闭形的第一电源第二拉杆孔。

所述第一电源第一拉杆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电源第二拉杆孔的长度。

在所述第二电源第一拉杆上设置细长封闭形的第二电源第一拉杆孔。

在所述第二电源第二拉杆上设置细长封闭形的第二电源第二拉杆孔。

所述第二电源第一拉杆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电源第二拉杆孔的长度。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所述第一中性极第一凸台仅配合在所述第一电源第二拉杆孔中。

所述第一中性极第二凸台仅配合在所述第二电源第二拉杆孔中。

所述第二中性极第一凸台仅配合在所述第二电源第一拉杆孔中。

所述第二中性极第二凸台仅配合在所述第一电源第一拉杆孔中。

所述第一电源第一拉杆孔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电源第二拉杆孔的长度。

所述第一电源第二拉杆孔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电源第一拉杆孔的长度。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所述第一中性极静触头组件包括第一中性极静触头进线端和第一中性极静触头出线端。

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中性极静触头进线端和所述第一中性极静触头出线端的其中之一保持接触。

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中性极静触头进线端和所述第一中性极静触头出线端中的另一个能够接触或分开。

所述第二中性极静触头组件包括第二中性极静触头进线端和第二中性极静触头出线端。

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中性极静触头进线端和所述第二中性极静触头出线端的其中之一保持接触。

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中性极静触头进线端和所述第二中性极静触头出线端中的另一个能够接触或分开。

通过将中性极由双断口改成单断口,仅一侧保持接触,这样提供了中性极在分闸位置的保持力(即分闸限位)。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中性极的静触头加宽,减小开距,从而增大接触行程,确保中性极比p极(相线极)先合闸。

此外,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中性极的动、静触头可以预装成组件,不需要特殊工具或工装。这样,对装配难度、工时的影响不大。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在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和所述第二中性极静触头上没有设置灭弧栅片。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中性极支架致动片和所述第二中性极支架致动片是一体成型的并且通过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另一个方面,在所述第一电源第一拉杆上设置细长开放形的第一电源第一拉杆开槽。

在所述第一电源第二拉杆上设置细长开放形的第一电源第二拉杆开槽。

所述第一电源第一拉杆开槽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电源第二拉杆开槽的长度。

在所述第二电源第一拉杆上设置细长开放形的第二电源第一拉杆开槽。

在所述第二电源第二拉杆上设置细长开放形的第二电源第二拉杆开槽。

所述第二电源第一拉杆开槽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电源第二拉杆开槽的长度。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连接柱配合在所述第一电源第一拉杆开槽和所述第二电源第一拉杆开槽中。

所述第二连接柱配合在所述第一电源第二拉杆开槽和所述第二电源第二拉杆开槽中。

所述第一电源第一拉杆开槽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电源第二拉杆开槽的长度。

所述第一电源第二拉杆开槽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电源第一拉杆开槽的长度。

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与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由中间转盘(即所述第一中性极支架致动片和所述第二中性极支架致动片是一体成型的并且通过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连接在一起)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的分闸位置对应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的合闸位置,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的合闸位置靠触头抱紧力限位,同时也限制了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的分闸位置。反之,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的分闸位置靠第一中性极触头组件的合闸进行限位。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在两个电源间进行转换时,开关合闸可同时驱动abc(三个相线极)+n1/n2(两个中性极),分闸时只驱动自己的abc(三个相线极),也就是开关动作一次,可同时驱动5个开关(合闸时)或者驱动3个开关(分闸时)。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技术,实现了结构简单、且转换时中性线重叠时间短而稳定。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又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如上各个方面所述的中性线重叠机构。

至此,为了本公开内容在此的详细描述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以及为了本公开内容对现有技术的贡献可以更好地被认识到,本公开已经相当广泛地概述了本公开内容的内容。当然,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将在下面进行描述并且将形成所附权利要求的主题。

同样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公开所基于的构思可以容易地用作设计其它结构、方法和系统的基础,用于实施本公开内容的数个目的。因此,重要的是,所附权利要求应当认为包括这样的等效结构,只要它们没有超出本公开内容的实质和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的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对本公开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并且更能清楚地体现出本公开内容的优点。这里描述的附图仅为了所选实施例的说明目的,而不是全部可能的实施方式并且旨在不限定本公开内容的范围。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中性线重叠机构的立体装配图;

图2示出图1的分解立体图;

图3示出图2的简化示图;

图4示出中性极由双断口改成单断口,仅一侧保持接触;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二实施例的中性线重叠机构的立体装配图;

图6示出图5的简化示图;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中性极支架致动片和第二中性极支架致动片是一体成型的并且通过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连接在一起;

图8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中性线重叠机构的立体装配图;

图9示出图8的立体分解图;

图10示出图9的简化示图;

图11示出省略了图8中的第一拉杆组件和第二拉杆组件的立体装配图;

图12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中性极支架致动片和第二中性极支架致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个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中性线重叠机构的立体装配图,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第一静触头组件7和第一动触头组件8、第二静触头组件9和第二动触头组件10。

所述中性线重叠机构包括第一拉杆组件1和第二拉杆组件2、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3和第一中性极静触头组件4以及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5和第二中性极静触头组件6。

通过所述第一拉杆组件1与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8、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3以及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5的配合并且通过所述第二拉杆组件2与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10、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5以及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3的配合,从而使得:

当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位置时,其中一个中性极处于接通状态,即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3和第一中性极静触头组件4处于接通状态或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5和第二中性极静触头组件6处于接通状态。

当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进行分闸操作时,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3和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5不动作。

当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第一电源进行合闸操作时,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3和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8联动。

当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第二电源进行合闸操作时,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5和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10联动。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3包括第一中性极动触头3-1、第一中性极动触头支架3-2和第一中性极支架致动片3-3。

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3-1被保持在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支架3-2上,所述第一中性极支架致动片3-3连接在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支架3-2上,例如图2通过花键连接。

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5包括第二中性极动触头5-1、第二中性极动触头支架5-2和第二中性极支架致动片5-3。

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5-1被保持在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支架5-2上,所述第二中性极支架致动片5-3连接在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支架5-2上,例如图2通过花键连接。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拉杆组件1包括第一电源第一拉杆1-1和第一电源第二拉杆1-2。

所述第一电源第一拉杆1-1和所述第一电源第二拉杆1-2连接到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8并且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8与所述第一静触头组件7闭合或分开。

所述第二拉杆组件2包括第二电源第一拉杆2-1和第二电源第二拉杆2-2。

所述第二电源第一拉杆2-1和所述第二电源第二拉杆2-2连接到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10并且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10与所述第二静触头组件9闭合或分开。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如图2、图3和图12所示,所述第一中性极支架致动片3-3上设置有第一中性极第一凸台3-3-1和第一中性极第二凸台3-3-2。出于描述清楚的目的,在图2和图3中第一中性极第一凸台3-3-1和第一中性极第二凸台3-3-2的长度被拉长了。

所述第一中性极第一凸台3-3-1与所述第一电源第二拉杆1-2配合。

所述第一中性极第二凸台3-3-2与所述第二电源第二拉杆2-2配合。

所述第二中性极支架致动片5-3上设置有第二中性极第一凸台5-3-1和第二中性极第二凸台5-3-2。

出于描述清楚的目的,在图2和图3中第二中性极第一凸台5-3-1和第二中性极第二凸台5-3-2的长度被拉长了。

所述第二中性极第一凸台5-3-1与所述第二电源第一拉杆2-1配合。

所述第二中性极第二凸台5-3-2与所述第一电源第一拉杆1-1配合。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中性极第一凸台3-3-1和所述第一中性极第二凸台3-3-2同轴线设置并且所述第一中性极第一凸台3-3-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中性极第二凸台3-3-2的直径。

所述第二中性极第一凸台5-3-1和所述第二中性极第二凸台5-3-2同轴线设置并且所述第二中性极第一凸台5-3-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中性极第二凸台5-3-2的直径。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电源第一拉杆1-1上设置细长封闭形的第一电源第一拉杆孔1-1-1。

在所述第一电源第二拉杆1-2上设置细长封闭形的第一电源第二拉杆孔1-2-1。

所述第一电源第一拉杆孔1-1-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电源第二拉杆孔1-2-1的长度。

在所述第二电源第一拉杆2-1上设置细长封闭形的第二电源第一拉杆孔2-1-1。

在所述第二电源第二拉杆2-2上设置细长封闭形的第二电源第二拉杆孔2-2-1。

所述第二电源第一拉杆孔2-1-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电源第二拉杆孔2-2-1的长度。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中性极第一凸台3-3-1仅配合在所述第一电源第二拉杆1-2-1孔中。

所述第一中性极第二凸台3-3-2仅配合在所述第二电源第二拉杆孔2-2-1中。

所述第二中性极第一凸台5-3-1仅配合在所述第二电源第一拉杆孔2-1-1中。

所述第二中性极第二凸台5-3-2仅配合在所述第一电源第一拉杆孔1-1-1中。

所述第一电源第一拉杆孔1-1-1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电源第二拉杆孔2-2-1的长度。

所述第一电源第二拉杆孔1-2-1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电源第一拉杆孔2-1-1的长度。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中性极静触头组件4包括第一中性极静触头进线端4-1和第一中性极静触头出线端4-2。

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中性极静触头进线端4-1和所述第一中性极静触头出线端4-2的其中之一保持接触。

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中性极静触头进线端4-1和所述第一中性极静触头出线端4-2中的另一个能够接触或分开。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中性极静触头出线端4-2始终保持接触,而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中性极静触头进线端4-1能够接触或分开。

所述第二中性极静触头组件6包括第二中性极静触头进线端6-1和第二中性极静触头出线端6-2。

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5-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中性极静触头进线端6-1和所述第二中性极静触头出线端6-2的其中之一保持接触。

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5-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中性极静触头进线端6-1和所述第二中性极静触头出线端6-2中的另一个能够接触或分开。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5-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中性极静触头出线端6-2始终保持接触,而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5-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中性极静触头进线端6-1能够接触或分开。

通过将中性极由双断口改成单断口,仅一侧保持接触,这样提供了中性极在分闸位置的保持力(即分闸限位)。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中性极的静触头加宽,减小开距,从而增大接触行程,确保中性极比p极(相线极)先合闸。

此外,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中性极的动、静触头可以预装成组件,不需要特殊工具或工装。这样,对装配难度、工时的影响不大。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在所述第一中性极静触头4和所述第二中性极静触头6上没有设置灭弧栅片。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5至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中性极支架致动片3-3和所述第二中性极支架致动片5-3是一体成型的并且通过第一连接柱11和第二连接柱12连接在一起,其中在图9-10中,出于描述清楚的目的,第一连接柱11和第二连接柱12被拉长了。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另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电源第一拉杆1-1上设置细长开放形的第一电源第一拉杆开槽1-1-2。

在所述第一电源第二拉杆1-2上设置细长开放形的第一电源第二拉杆开槽1-2-2。

所述第一电源第一拉杆开槽1-1-2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电源第二拉杆开槽1-2-2的长度。

在所述第二电源第一拉杆2-1上设置细长开放形的第二电源第一拉杆开槽2-1-2。

在所述第二电源第二拉杆2-2上设置细长开放形的第二电源第二拉杆开槽2-2-2。

所述第二电源第一拉杆开槽2-1-2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电源第二拉杆开槽2-2-2的长度。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柱11配合在所述第一电源第一拉杆开槽1-1-2和所述第二电源第一拉杆开槽2-1-2中。

所述第二连接柱12配合在所述第一电源第二拉杆开槽1-2-2和所述第二电源第二拉杆开槽2-2-2中。

所述第一电源第一拉杆开槽1-1-2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电源第二拉杆开槽2-2-2的长度。

所述第一电源第二拉杆开槽1-2-2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电源第一拉杆开槽2-1-2的长度。

所述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3与所述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5由中间转盘(即所述第一中性极支架致动片和所述第二中性极支架致动片是一体成型的并且通过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连接在一起)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3的分闸位置对应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5的合闸位置,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5的合闸位置靠触头抱紧力限位,同时也限制了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3的分闸位置。反之,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5的分闸位置靠第一中性极触头组件3的合闸进行限位。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的动作顺序。

在图1和图2中,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第一电源处于合闸状态,即第一动触头组件8与第一静触头组件7接触(相线极合闸)并且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3和第一中性极静触头组件4接触(中性极合闸),而此时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第二电源处于分闸状态,即第二动触头组件10与第二静触头组件9不接触(相线极分闸)并且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5和第二中性极静触头组件6不接触(中性极分闸),第一中性极第一凸台3-3-1抵靠着第一电源第二拉杆孔1-2-1的其中一个边缘,第二中性极第二凸台5-3-2抵靠着第一电源第一拉杆孔1-1-1的其中一个边缘,第二中性极第一凸台5-3-1抵靠着第二电源第一拉杆孔2-1-1的其中一个边缘,第一中性极第二凸台3-3-2抵靠着第二电源第二拉杆孔2-2-1的其中一个边缘。

当第一电源从合闸状态向分闸状态变化时,第一电源第一拉杆1-1向右运动,第一电源第二拉杆1-2向左运动,第二电源第一拉杆2-1不动,第二电源第二拉杆2-2不动,第一动触头组件8与第一静触头组件7开始分开(相线极分闸)。由于第一电源第一拉杆孔1-1-1和第一电源第二拉杆孔1-2-1的存在,所以第一中性极第一凸台3-3-1和第二中性极第二凸台5-3-2不会发生运动,但是会分别靠近第一电源第二拉杆孔1-2-1的另一个边缘和第一电源第一拉杆孔1-1-1的另一个边缘,从而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3和第一中性极静触头组件4保持接触状态(中性极保持合闸),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5和第二中性极静触头组件6保持不接触(中性极保持分闸),第二动触头组件10与第二静触头组件9保持不接触(相线极分闸)。

当第一电源的相线极分闸到位后,第一中性极第一凸台3-3-1抵靠着第一电源第二拉杆孔1-2-1的另一个边缘,第二中性极第二凸台5-3-2抵靠着第一电源第一拉杆孔1-1-1的另一个边缘,第二电源的相线极开始合闸,即第二电源第一拉杆2-1开始向右运动,同时第二电源第二拉杆2-2向左运动,而第一电源第一拉杆1-1不动,第一电源第二拉杆1-2也不动,第二电源第一拉杆孔2-1-1和第二电源第二拉杆孔2-2-1分别致动第二中性极第一凸台5-3-1和第一中性极第二凸台3-3-2,第一中性极第一凸台3-3-1靠近第一电源第二拉杆孔1-2-1的所述其中一个边缘,第二中性极第二凸台5-3-2靠近第一电源第一拉杆孔1-1-1的所述其中一个边缘,从而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3和第一中性极静触头组件4分开(中性极分闸),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5和第二中性极静触头组件6接触(中性极合闸),第二动触头组件10与第二静触头组件9接触(相线极合闸),第一动触头组件8与第一静触头组件7保持不接触(相线极分闸)。

经过上述步骤完成了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第一电源处于合闸状态到分闸状态再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第二电源处于合闸状态的转换。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第二电源处于合闸状态到分闸状态再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第一电源处于合闸状态的转换过程与上述过程是相反的。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在两个电源间进行转换时,开关合闸可同时驱动abc(三个相线极)+n1/n2(两个中性极),分闸时只驱动自己的abc(三个相线极),也就是开关动作一次,可同时驱动5个开关(合闸时)或者驱动3个开关(分闸时)。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技术,实现了结构简单且转换时中性线重叠时间短而稳定。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又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中性线重叠机构。

参考具体实施例,尽管本公开内容已经在说明书和附图中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公开内容范围的情况下,所属技术领域人员可做出多种改变以及多种等同物可替代其中多种元件。而且,本文中具体实施例之间的技术特征、元件和/或功能的组合和搭配是清楚明晰的,因此根据这些所公开的内容,所属技术领域人员能够领会到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元件和/或功能可以视情况被结合到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除非上述内容有另外的描述。此外,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本质的范围,适应特殊的情形或材料可以做出许多改变。因此,本公开内容并不限于附图所图解的个别的具体实施例,以及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作为目前为实施本公开内容所设想的最佳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而本公开内容意旨包括落入上述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