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线路板被电弧侵蚀的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0360发布日期:2020-08-21 15:17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防止线路板被电弧侵蚀的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止线路板被电弧侵蚀的断路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低压断路器中一般都是将脱扣器线路板、漏电主线路板置于与灭弧系统、触头系统在内的同一个腔室中,当断路器发生大电流短路现象时,触头系统打开产生的电弧无法全部进入灭弧系统,没进入灭弧系统的这一部分电弧会对线路板造成严重的侵蚀,而且进入灭弧系统的电弧也不能全部被灭弧,还是会有一部分电弧泄露,这部分电弧也会对线路板造成严重的侵蚀,导致线路板绝缘性能下降或失效,造成漏电cbr功能失效或者漂移,对漏电产品主要功能影响极其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线路板被电弧侵蚀的断路器,将线路板安装在独立腔室中,隔离电弧对线路板的侵蚀,使断路器即使遇到大短路电流后,线路板也能够正常工作,有效防止漏电特性发生漂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线路板被电弧侵蚀的断路器,包括壳体、线路板、灭弧系统和触头系统,所述灭弧系统和触头系统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供线路板安装的安装腔,该安装腔由将线路板和灭弧系统、触头系统隔开的隔离组件构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此处的线路板可以是脱扣器线路板也可以是漏电主线路板,在壳体上设置一个独立的腔室供线路板安装,当断路器发生大短路电流现象时,因触头系统打开产生的电弧与线路板不再处于同一腔室而不再对线路板造成严重烧损,避免线路板绝缘性能下降或失效及cbr功能失效或者漂移的一系列不利情况发生,对漏电产品主要功能起到很好的保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包括基座和盖体,所述灭弧系统和触头系统设置在基座上,所述安装腔设置在盖体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因基座上的部件较多,且布局成熟,所以将隔离组件设置在盖体中,这样就无需更改基座上的布局,即基座部分可延续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生产,只需将壳体重新生产即可,产品升级的投入少,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盖体包括盖合在基座上的中盖和盖设在中盖上的面盖,所述安装腔位于面盖和中盖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灭弧系统和触头系统位于基座和中盖之间,线路板位于中盖和面盖之间,将线路板与灭弧系统、触头系统完全分开,避免线路板被侵蚀,对漏电产品主要功能起到很好的保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腔位于断路器中手柄的侧边,且与断路器中显示按钮对齐设置,所述线路板上设置由供显示按钮穿过的通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腔的位置与现有技术中设置在基座上的线路板的位置对应,即是现有技术中线路板的正上方,此处的正上方就是对齐,这样设计使得连接距离最短,布线简单,优化内部空间,实现体积小型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中盖上设置有供导线穿过的引线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引线孔的设置是为了方便线路板与基座上的部件连接,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中盖上设置有凸起的环壁,该环壁与面盖凹凸配合,所述中盖、环壁和面盖围城所述的安装腔。

上述技术方案中,环壁对线路板有一个限制的作用,避免线路板移位,独立空间,防弧效果更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环壁和面盖之间设置有相互插接的凸筋和凹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凸筋和凹槽的设置不仅提高了密封性,而且还有定位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引线孔位于环壁的外侧,环壁上设置有与引线孔联通的缺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因线路板要紧贴中盖设置,所以引线孔需要设置到环壁的外侧,线路板上的导线需要穿过引线孔与基座上的部件连接,若没有缺口,导线会叠在环壁上,影响面盖和中盖之间的盖合,也会增加断路器的厚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面盖与线路板之间设置有相互插接的定位凸柱和插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定位凸柱至少有两个,定位凸柱与插孔插接不仅能起到平面上的定位,避免线路板移位,还有将线路板压在中盖的作用,此处还可以采用螺钉或销钉铆接等方式固定线路板,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面盖与中盖通过螺钉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面盖与中盖也可以是卡接等其他固定连接的方式,方便安装,连接牢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结构爆炸图;

附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基座和中盖的结构图;

附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面盖的结构图;

附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壳体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防止线路板被电弧侵蚀的断路器,包括壳体1、线路板2、灭弧系统3和触头系统4,所述灭弧系统3和触头系统4安装在壳体1内,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供线路板2安装的安装腔11,该安装腔11由将线路板2和灭弧系统3、触头系统4隔开的隔离组件构成。此处的线路板2可以是脱扣器线路板2也可以是漏电主线路板2,在壳体1上设置一个独立的腔室供线路板2安装,当断路器发生大短路电流现象时,因触头系统4打开产生的电弧与线路板2不再处于同一腔室而不再对线路板2造成严重烧损,避免线路板2绝缘性能下降或失效及cbr功能失效或者漂移的一系列不利情况发生,对漏电产品主要功能起到很好的保护。

上述壳体1包括基座12和盖体13,所述灭弧系统3和触头系统4设置在基座12上,所述安装腔11设置在盖体13上。因基座12上的部件较多,且布局成熟,所以将隔离组件设置在盖体13中,这样就无需更改基座12上的布局,即基座12部分可延续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生产,只需将壳体1重新生产即可,产品升级的投入少,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上述盖体13包括盖合在基座12上的中盖131和盖设在中盖131上的面盖132,所述安装腔11位于面盖132和中盖131之间。灭弧系统3和触头系统4位于基座12和中盖131之间,线路板2位于中盖131和面盖132之间,将线路板2与灭弧系统3、触头系统4完全分开,避免线路板2被侵蚀,对漏电产品主要功能起到很好的保护。

上述安装腔11位于断路器中手柄a的侧边,且与断路器中显示按钮b对齐设置,所述线路板2上设置由供显示按钮b穿过的通孔21。面盖132132上设置有供手柄穿过的穿孔1321,面盖132132的对应两侧设置有与基座12配合的插块1322和插槽121,起定位功能,安装腔11的位置与现有技术中设置在基座12上的线路板2的位置对应,即是现有技术中线路板2的正上方,此处的正上方就是对齐,这样设计使得连接距离最短,布线简单,优化内部空间,实现体积小型化。

上述中盖131上设置有供导线穿过的引线孔1311。引线孔1311的设置是为了方便线路板2与基座12上的部件连接,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上述中盖131上设置有凸起的环壁1312,该环壁1312与面盖132132凹凸配合,所述中盖131、环壁1312和面盖132132围城所述的安装腔11。环壁1312对线路板2有一个限制的作用,避免线路板2移位,独立空间,防弧效果更好。

上述环壁1312和面盖132之间设置有相互插接的凸筋1323和凹槽1312b。凸筋1323和凹槽1312b的设置不仅提高了密封性,而且还有定位的作用。

上述引线孔1311位于环壁1312的外侧,环壁1312上设置有与引线孔1311联通的缺口1312a。因线路板2要紧贴中盖131设置,所以引线孔1311需要设置到环壁1312的外侧,线路板2上的导线需要穿过引线孔1311与基座12上的部件连接,若没有缺口1312a,导线会叠在环壁1312上,影响面盖132和中盖131之间的盖合,也会增加断路器的厚度。

上述面盖132与线路板2之间设置有相互插接的定位凸柱1324和插孔22。优选的定位凸柱1324至少有两个,定位凸柱1324与插孔22插接不仅能起到平面上的定位,避免线路板2移位,还有将线路板2压在中盖131的作用,此处还可以采用螺钉或销钉铆接等方式固定线路板2,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上述面盖132与中盖131通过螺钉连接。面盖132与中盖131也可以是卡接等其他固定连接的方式,方便安装,连接牢固。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发明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发明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