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件及电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51861发布日期:2020-10-17 02:28阅读:68来源:国知局
电池组件及电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组件及电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推广,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电池和模组越来越趋于标准化。为了提高整车续驶里程,电池组件的带电量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装载更多的标准电池模组。

为了满足整车续驶里程,电池组件内通常由多个模组串并联起来提高带电量,模组数量越多,包含的不提供能量的非电池零部件就越多,对电池到电池组件的能量密度保持率提升就越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中间端板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之间,且两个电池模组均连接于该中间端板上,可以节省两个电池模组之间连接的部件,以减少电池组件内部的非提供能量的部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电池模组、中间端板、引出支座、正引出极、负引出极;

模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至少两个所述电池模组沿第一方向排列;

沿第一方向,每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之间设有一个所述中间端板;

其中,每一组相互对应的两个电池模组及中间端板中:

每一个所述中间端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引出支座;

且每一个所述引出支座上设有一个所述正引出极和一个所述负引出极,所述正引出极用于与一个电池模组的正极连接,所述负引出极用于和另一个电池模组的负极连接。

本申请中的电池组件,在中间端板的设有至少一个引出支座,且设置于引出支座上的正引出极与位于中间端板两侧中的一个电池模组的正极连接,设置于引出支座上的负引出极与位于中间端板两侧中的另一个电池模组的负极连接,这样使两个电池模组均连接在一个中间端板上,在通过中间端板与其他的电池模组连接,可以减小电池组件内部零部件的使用,提高电池组件内部的能量密度。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组件。选用此种电池组件,在同样的面积内,该电池组件提供的能量更多,使电动设备的续航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组件中引出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组件中沿列方向两个中间端板的局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组件中中间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组件中两列电池模组中串联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组件中两列电池模组中并联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中间端板;2-电池模组;21-第二列电池模组;22-第二列电池模组;10-引出支座;11-正引出极;12-负引出极;13-第一引出极;14-第二引出极;20-第一连接片;30-第二连接片;40-第一金属桥;50-第二金属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发生,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为了满足整车的驾驶里程,为了满足整车续驶里程,电池组件内通常由多个模组串并联起来提高带电量。通常,乘用车电池组件内部,垂直车身方向的净空间约为1300mm左右,即使采用目前量产的尺寸较大的“590”系列模组,也需要沿中轴线对称布置两列才能占用该尺寸,也就是说,电池模组2数量越多,包含的不提供能量的非电池零部件就越多,对电池到电池组件的能量密度保持率提升就越不利。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如图1和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电池模组2、中间端板1、引出支座10、正引出极11、负引出极12;

模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至少两个所述电池模组2沿第一方向排列;

沿第一方向,每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2之间设有一个所述中间端板1;

其中,每一组相互对应的两个电池模组2及中间端板1中:

每一个所述中间端板1上设有至少一个引出支座10;

且每一个所述引出支座10上设有一个所述正引出极11和一个所述负引出极12,所述正引出极11用于与一个电池模组2的正极连接,所述负引出极12用于和另一个电池模组2的负极连接。

本申请中的电池组件,在中间端板1的设有至少一个引出支座10,且设置于引出支座10上的正引出极11与位于中间端板1两侧中的一个电池模组2的正极连接,设置于引出支座10上的负引出极12与位于中间端板1两侧中的另一个电池模组2的负极连接,这样使两个电池模组2均连接在一个中间端板1上,在通过中间端板1与其他的电池模组2连接,可以减小电池组件内部零部件的使用,提高电池组件内部的能量密度。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于一个引出支座10上的正引出极11和负引出极12之间设有绝缘隔离区,这样可以使连接于正引出极11上的电池模组2与连接于负引出极12上的电池模组2之间不会出现短路的情况发生,提高电池组件的安全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所述正引出极11与所述负引出极12沿所述中间端板1厚度方向上的高度不同。可以有效的提高连接的效率,同时,能够减少电池组件内部的非提供能量的部件。

另外,第一引出极11和第二引出极12之间设有绝缘隔离区,以保证第一引出极11和第二引出极12之间不会产生电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如图2-图5所示,电池模组2的为多个,多个电池模组2呈阵列分布,且呈阵列分布的电池模组2包括m行和n列,m大于等于2,n等于2,其中,m的具体数值需要根据电池组件的容量进行选取,n的数值,一般根据电池模组2选用的标准进行确定,而此方案中,电池模组2用于大尺寸大容量的电池,进而n为2,且行的方向即为上述的第一方向;

其中,每行电池模组2中,每相邻两个电池模组2中间均设有一个所述中间端板1,沿列方向,相邻的两个中间端板1中,其中,每个中间端板1上朝向另一中间端板1上的引出支座10上均设有第一引出极13和第二引出极14,两个中间端1具有的两个第一引出极13和第二引出极14中,两个第一引出极13设置于两个第二引出极14之间,两个第一引出极13通过第一连接片40电连接,两个第二引出极14通过第二连接片50连接;每一个所述中间端板1中,沿所述电池模组2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引出极13的高度小于第二引出极14的高度。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如图6所示,每相邻的两列电池模组2以及两列电池模组2之间的中间端板1中,每相邻的两列电池模组2包括第一列电池模组21和第二列电池模组22,且每相邻的两个中间端板1朝向彼此的两个引出支座10中:一个引出支座10的第一引出极13与第一列电池模组21上的正引出极a连接,第二引出极14与第二列电池模组22上的负引出极b连接;另一个引出支座10的第一引出极13与第二列电池模组22上的负引出极b连接,第二引出极14与第一列电池模组21上的正引出极a连接;或者,一个引出支座10的第一引出极13与第一列电池模组21上的负引出极b连接,第二引出极14与第二列电池模组22上的正引出极a连接;另一个引出支座10的第一引出极13与第二列电池模组22上的正引出极a连接,第二引出极14与第一列电池模组21上的负引出极b连接。通过引出支座实现了任意相邻两列电池模组2的串联,减少电池组件内部的非提供能量的部件。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如图7所示,每相邻的两列电池模组2以及两列电池模组2之间的中间端板1中,每相邻的两列电池模组2包括第一列电池模组21和第二列电池模组22,且每相邻的两个中间端1板朝向彼此的两个引出支座10中:一个引出支座10的第一引出极13与第一列电池模组21上的正引出极a连接,另一个引出支座10的第一引出极13与第一列电池模组21上的负引出极b连接;一个引出支座10的第二引出极14与第二列电池模组22上的正引出极a连接,另一个引出支座10的第二引出极14与第二列电池模组22上的负引出极b连接;或者,一个引出支座10的第一引出极13与第二列电池模组22上的正引出极a连接,另一个引出支座10的第一引出极13与第二列电池模组22上的负引出极b连接;一个引出支座10的第二引出极14与第一列电池模组21上的正引出极a连接,另一个引出支座10的第二引出极14与第一列电池模组21上负引出极b连接。通过引出支座实现了相邻两列电池模组2之间的并联,减少电池组件内部的非提供能量的部件。

一个中间端板1引出支座10上的第一引出极13与该中间端板1两侧电池模组2中一个电池模组2的正极连接,此时,该引出支座10上的第一引出极13为正引出极11,该引出支座10上的第二引出极14与该中间端板1两侧电池模组2中另一个电池模组2的负极连接,即该引出支座10上的第二引出极14为负引出极12;另一个中间端板1引出支座10上的第一引出极13与该中间端板1两侧电池模组2中的一个电池模组2的负极连接,此时,该引出支座10上的第一引出极13为负引出极12,该引出支座10上的第二引出极14与该中间端板1两侧电池模组2中的另一个电池模组2的正极连接,即该引出支座10上的第二引出极14为正引出极11;第一金属桥40将两个第一引出极13连接,第二金属桥50将两个第二引出极14连接,即使相邻两行的电池模组2之间连接,以实现电池组件内部电池模组2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池模组2为多行时,中间端板1的上设有两个引出支座10,每个引出支座10上均设有第一引出极13和第二引出极14,这样,当多个电池模组2为多行两列时,相邻两行电池模组2之间通过两个中间端板1即可连接,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连接的效率,同时,能够减少电池组件内部的非提供能量的部件。

另外,第一引出极13沿电池模组2厚度的方向小于第二引出极14的高度,即两个相邻的中间端板1中,相互靠近的一端的引出极为第一引出极13,这样,第一金属桥40在将两个第一引出极13连接之后,不会影响到第二金属桥50将两个第二引出极14连接,而且此种连接方式将两个第一引出极13、两个第二引出极14连接后,第二金属桥50位于第一金属桥40的上方,此时,第一金属桥40和第二金属桥50只占有电池模组2厚度方向的空间,以减小第一金属桥40和第二金属桥50占用电池组件内部的空间。

上述记载的方案中,第二金属桥50和第一金属桥40将两个中间端板1连接后,第二金属桥50在电池模组2的厚度方向上的高度小于电池模组2的厚度,以使电池组件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更高。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每个引出支座10上第一引出极13和第二引出极14的高度差相同,以便于第一金属桥40和第二金属桥50将沿列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中间端板1连接,提高连接的便捷性。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每个中间端板1引出支座10上的正引出极11和负引出极12与电池模组2连接时,正引出极11通第一连接片20与其中一个电池模组2连接,负引出极12通过第二连接片30与另一个电池模组2连接,由于,正引出极11和负引出极12在电池模组2厚度方向的高度不同,第一连接片20在于正引出极11连接时,第一连接片20的一端与电池模组2的正极连接,第一连接片20的另一端需要进行折弯才能够与位于引出支座10上的正引出极11连接,而第一连接片20具体折弯形式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折弯即可,只要第一连接片20具有折弯的性能即可。

在具体组装的过程中,每个引出支座10上的第一引出极13和第二引出极14上均设有螺纹孔,在第一连接片20远离电池模组2的一端、第二连接片30远离电池模组2的一端设有与螺纹孔相对应的安装孔,在第一金属桥40和第二金属桥50上设有与螺纹孔相对应的定位孔,螺栓依次穿过定位孔、安装孔进入到螺纹孔,或螺栓依次穿过安装孔、定位孔进入到螺纹孔,以使沿列方向上的相邻的两个中间端板1连接,且两个中间端板1两侧的电池模组2同时进行连接。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