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入机离子源弧室的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3986发布日期:2021-01-26 14:33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入机离子源弧室的底板的制作方法
一种注入机离子源弧室的底板
[0001]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工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注入机离子源弧室的底板。
[0002]


背景技术:
:离子注入机是半导体器件制程中精确控制杂质掺杂种类、深度以及浓度等指标的最为常用的设备,也是既扩散掺杂后半导体制造能力持续稳步推进的关键工艺手段。注入机由离子源电离杂质源产生等离子体,经由电场加速得到几百千伏至几千千伏的离子束流,注入到靶材,用来完成半导体材料、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器件的离子注入,还用于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和制模等。
[0003]
离子源弧室作为注入机离子束的“源头”组件,为杂质气体电离提供了必要的高真空、高温、束缚磁场、轰击电子、强电场等稳定持续的电离环境,并保证了离子束能源源不断的由离子源流出。弧室底板作为弧室中的衬套组件,采用特殊的钨制成,主要作用有保护弧室不被击穿,避免弧室附着物堵塞进气管道,同时也承担着气体散流的作用。
[0004]
目前,注入机使用的弧室底板存在的问题是:(1)散流能力差。常用的底板是一块表面光滑的矩形金属板,气体阻力小,导致气体在弧室内分布不均匀,影响电离效果;(2)粗糙度小。主要表现为高温下表面易皲裂起皮,产生附着物,引起弧室短路,进而使用寿命低;(3)体积大,成本高。
[0005]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注入机离子源弧室的底板。
[0006]
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入机离子源弧室的底板,它包括注入机离子源弧室,在注入机离子源弧室内设有底板,其特征在于:在底板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有网格状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在底板的表面上分割出一组导流块。
[0007]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底板两侧的长度端面上分别设有一组半圆槽。
[0008]
所述的一组导流块成矩阵状分布在底板的上、下表面上。
[0009]
发明优点: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增大了杂质气体与底板接触面积,能有效的提高底板对杂质气体的阻力,进而降低气体流速,能有效暂存弧室电离杂质气体所产生的附着物,减少弧室内部打火(即尖端放电),进而提升底板的使用寿命。
[0010]
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工作时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向放大。
[0011]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注入机离子源弧室的底板,它包括注入机离子源弧室3,在注入机离子源弧室3的底部水平放置有金属钨制成的矩形的底板1,在底板1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有
网格状分布的凹槽2,所述凹槽2在底板1的表面上分割出一组导流块5。所述的一组导流块5成矩阵状分布在底板1的上、下表面上。
[0012]
在所述底板1两侧的长度端面上分别设有一组半圆槽4,所述的两组半圆槽4为对称分布。
[0013]
工作过程:如图2和3所示,杂质气体经由从注入机底部的特气管路6,经由注入机离子源弧室底部的在经过底板1底面上的凹槽2分散后,再进入弧室3。凹槽2和导流块5形成的凹凸障碍能有效的缓冲和分散气体,降低了气流的流速,进而能在弧室3内部分布均匀,为下一步杂质电离提供均匀稳定的气团。而产生的附着物7会落入凹槽2内,从而减少弧室内部打火的情况。
[0014]
图中的箭头为杂质气体的流向。为方便视图,所以图2中底板1与注入机离子源弧室底部之间的间隙距离做出了一些夸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