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施工钻塔新型避雷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4324发布日期:2020-07-04 01:17阅读:725来源:国知局
野外施工钻塔新型避雷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外施工钻塔新型避雷针。



背景技术:

我国一直以来在野外的地质找矿勘查作业过程中都必须大量使用钻探作业,钻探施工中使用的钻机安装使用的避雷针装置存在不规范的地方:一是撑杆不合格。常常是钻机在什么地方施工就随地砍一根木棍当撑杆,有时木棍歪歪扭扭,高出钻塔部分也达不到1.5-2米的规范要求;二是连接不牢靠。钻机上使用的避雷针的导线、引下线的连接部位往往存在不标准的地方。而避雷针在防直击雷时必须可靠连接到地面,中间不能有连接松散或断开的地方,否则就达不到把雷电引到地下的效果;三是整体绝缘性能达不到要求。在钻机安装时,人们往往把安装避雷针的木棍用铁丝直接绑到钻塔上,这种做法,在阴雨天气遇到强电流的情况下,不能保证绝缘效果,起不到防护作用。

而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3683166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钻塔避雷针,其包括至少三根针体,针体通过避雷器连接一支撑杆,避雷器上设置有与针体相连的连接线,连接线的一端通过螺栓紧固在避雷器上,另一端连接在地面的以封底钢管内;针体包括设置在避雷器正中位置的中针体和均匀分布在避雷器圆周上的斜针体。该避雷针安全使用,覆盖面积大,保护范围大,可靠性好。

但是该避雷针还存在以下问题:1、钻机移动过程中,避雷针的整体式结构导致运输和移动不便,人工搬运费时费力。2、使用过程中若部分结构发生损坏,则整根避雷针报废,无法继续使用,导致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外施工钻塔新型避雷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钻机避雷针运输和移动不便,以及部分损坏而导致整体报废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野外施工钻塔新型避雷针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野外施工钻塔新型避雷针包括导电材质的连接座,连接座的顶端可拆连接有顶针、连接座的顶端侧壁可拆连接有至少三个均匀围设在顶针的周侧的侧针,侧针的外端背向顶针斜向上延伸,连接座的底部可拆连接有避雷器,避雷器的底部可拆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用于与钻机顶部连接的可拆连接结构,连接座上还电连接有接地连接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与所述顶针、侧针以及避雷器的其中至少一个通过螺纹插合实现可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的顶端具有顶螺纹孔、侧壁上部开设有侧螺纹孔、底壁开设有底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包括轴向截面为梯形的支撑段,顶螺纹孔设置在支撑段的顶端,侧螺纹孔设置在支撑段的倾斜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由黄铜棒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与所述避雷器之间通过螺纹插合实现可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为镀锌钢管材质。

进一步的,可拆连接结构包括套设在支撑杆的杆身下部的连接套,连接套的径向一侧连接有用于与钻机连接的固定板、径向另一侧连接有用于横向插入至连接套内以顶紧支撑杆的顶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野外施工钻塔新型避雷针,将顶针、各个侧针以及避雷器等分别可拆连接至一个中间连接座上,且该连接座为导电材质,这样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以及使用场合,直接现场将避雷针的各个零部件组装在一起,而且方便拆卸。另外,区别于整体式的结构,在需要移动和运输该避雷针时,直接将各个部分拆卸,缩短相应的尺寸以及占据空间,能够方便工人操作移动等。进一步的,若在使用时部分零部件发生了损坏,可以直接将对应的零部件取下更换备用的零部件即可继续使用。结构比较简单,拆装方便,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野外施工钻塔新型避雷针的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杆;2-避雷器;3-连接座;4-侧针;5-顶针;6-接地连接线;7-连接套;8-固定板;9-顶丝;10-顶螺纹孔;11-侧螺纹孔;12-底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野外施工钻塔新型避雷针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该避雷针自下至上依次连接有支撑杆1、避雷器2、连接座3、顶针5以及三根侧针4等,上述的连接座3的侧壁上还电连接有接地连接线6。其中,支撑杆1的上端具有内螺纹孔;避雷器2的下端具有下螺杆,避雷器2的上端具有上丝杆;而对于连接座3来说,连接座3上一共设置了五个孔,具体的为设置在连接座3的顶部的顶螺纹孔10、设置在连接座3的底部的底螺纹孔12以设置在连接座3的侧壁上的三个侧螺纹孔11;其中顶螺纹孔10与底螺纹孔12同轴布置,侧螺纹孔11的孔口背向连接座3的中心向上向外延伸、从而形成倾斜的螺纹孔结构。同时,顶针5以及各个侧针4的下端均具有丝杆段;也就是说,通过一个连接座3,将顶针5和侧针4连接在连接座3上,并通过连接座3与避雷器2可拆连接。

上述的三个侧针4均匀围设在顶针5的周侧,在与连接座3螺纹连接后,侧针4的外端背向顶针5斜向上延伸。在本实施例中,顶针5和侧针4均是黄铜棒支撑,一端削成钝角,另一端切削丝扣。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顶针5和侧针4也可以为其他的材质,如采用钢管镀锌等材质,不做具体限定。

而对于连接座3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其采用黄铜棒制成,包括轴向截面为矩形的底圆柱段,以及连接在底圆柱段上的轴向截面为梯形的锥面支撑段,上述的顶螺纹孔10设置在锥面支撑段的顶端,而侧螺纹孔11则设置在锥面螺纹段的倾斜侧壁上。这样设置方便加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座3也可以直接支撑块状结构,在其顶端开设顶螺纹孔10和测螺纹孔;或将连接座3制成上端为扇面的结构。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座3的材质也可以采用镀锌钢材质、或者是采用其他不锈钢材质等。

上述的各个部分之间均通过螺纹插合实现可拆连接,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以及使用场合,直接现场将避雷针的各个零部件组装在一起,而且方便拆卸。另外,区别于整体式的结构,在需要移动和运输该避雷针时,直接将各个部分拆卸,缩短相应的尺寸以及占据空间,能够方便工人操作移动等。进一步的,若在使用时部分零部件发生了损坏,可以直接将对应的零部件取下更换备用的零部件即可继续使用。结构比较简单,拆装方便,寿命长。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部分均采用螺纹插合实现可拆连接,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对其中一个使用螺纹连接的形式,其他采用卡扣连接或者箍设的方式,亦或者各个部分可拆连接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卡扣连接或在插合后采用外置销钉插入锁紧的方式代替。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连接座3上设置五个专用的螺杆,相应的将对应的部分设置内螺纹套,通过螺杆与内螺纹套的连接形式实现螺纹插合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杆1与避雷器2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形式实现连接,如采用类似法兰的连接形式,或者是采用相互插合后通过销钉侧面锁紧的方式等。

支撑杆1在本实施例中为镀锌钢管材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不锈钢材质或其他的强度高的材质。不做具体限定。

支撑杆1的杆身下部具有用于与钻机可拆连接的可拆连接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该可拆连接结构包括套设在支撑杆1的杆身下部的连接套7,连接套7的径向一侧连接有用于与钻机连接的固定板8、径向另一侧连接有用于横向插入至连接套7内以顶紧支撑杆1的顶丝9。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拆连接结构也可以直接采用螺纹连接的形式,不做具体限定。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替换及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