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插式USB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1868发布日期:2020-08-11 21:38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侧插式USB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插式usb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发展,电子产品在生活中也不断普及,消费者对电子产品微型化的需求越来越大。usb电连接器以其快速、即插即用、使用安装方便等优点逐渐成为现代数据传输的发展趋势。目前,usb电连接器成为计算机、手机充电器、车载充电器相关设备的主流接口,随着usb接口技术的进一步完善,usb接口技术的应用还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现有的电连接器型态分为平躺式电连接器与侧插式电连接器两种。其中,平躺式电连接器的舌板大致与其连接的电路板平行,因此将占用较广的电路板面积。而侧插式电连接器的舌板大致与其连接的电路板垂直,因此可减少电路板的使用面积,有助于电子产品微型化的发展。

可是现有的侧插式电连接器结构比较复杂,组装工艺复杂,组装效率受局限难以得到提高,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且还存在组装不牢固、容易松散损坏、使用寿命短的缺点,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急需一种侧插式usb连接器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插式usb连接器,该侧插式usb连接器具有结构简单、组装工艺简单、组装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组装牢固、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插式usb连接器,包括金属外壳、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组,

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安装基部及一由所述安装基部向前延伸的插接舌部,所述导电端子组内嵌固定于所述安装基部上,所述导电端子组的前端延伸至所述插接舌部上;

所述金属外壳具有一安装端及一插接端,所述安装基部容纳于所述安装端内,所述安装端的左侧壁向右弯曲延伸形成一抱紧臂,所述抱紧臂抵触于所述安装基部的后侧,所述插接舌部悬空容纳于所述插接端内;

所述安装端的右侧形成有安装避让缺口,所述安装基部的右侧向前延伸形成一遮蔽安装部,所述遮蔽安装部遮蔽于所述安装避让缺口上;

所述安装避让缺口的上下两侧壁均向右延伸有固定插接脚,所述插接端的右侧壁还向右延伸形成有辅助插接脚,所述遮蔽安装部的前端卡合定位于所述辅助插接脚上;所述导电端子组的后端向右延伸出所述遮蔽安装部。

较佳地,所述遮蔽安装部的前端形成有卡合定位凹槽,所述辅助插接脚卡合定位于所述卡合定位凹槽内。

较佳地,所述安装端上下两侧壁的右侧均形成有定位台阶,所述安装基部的右侧形成有与所述定位台阶一一对应卡合定位的定位凸。

较佳地,所述导电端子组包含两根充电传输端子,所述充电传输端子包含第一嵌置部、由所述第一嵌置部向前延伸的第一弹性抵触部及由所述第一嵌置部向右延伸的第一焊接脚。

较佳地,所述导电端子组还包含两根数据传输端子,所述数据传输端子包含第二嵌置部、由所述第二嵌置部向前延伸的第二弹性抵触部及由所述第二嵌置部向右延伸的第二焊接脚;所述第一弹性抵触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弹性抵触部的宽度。

较佳地,所述第一嵌置部及所述第二嵌置部均内嵌固定于所述安装基部内,所述第一焊接脚及所述第二焊接脚均向右延伸出所述遮蔽安装部,且所述第一焊接脚及所述第二焊接脚均显露于所述安装基部的后侧;所述插接舌部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弹性抵触部一一对应的第一镂空部及与所述第二弹性抵触部一一对应的第二镂空部,所述第一弹性抵触部一一对应的悬空于所述第一镂空部内,所述第二弹性抵触部一一对应的悬空于所述第二镂空部内。

较佳地,所述导电端子组还包含辅助传输端子,所述辅助传输端子包含固定臂、由所述固定臂向前延伸的固定抵触部及由所述固定臂向右延伸的第三焊接脚,所述固定臂内嵌固定于所述安装基部及所述插接舌部内,所述第三焊接脚向右延穿置于所述安装避让缺口及所述遮蔽安装部上,且所述第三焊接脚均位于所述第一焊接脚及所述第二焊接脚的前侧,所述固定抵触部的上下侧面显露于所述插接舌部的前端,且所述固定抵触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固定臂的宽度。

较佳地,两所述第二弹性抵触部位于两所述第一弹性抵触部之间,所述固定臂位于两所述第二弹性抵触部之间;所述安装基部的后侧形成有一容纳槽,所述第一焊接脚及所述第二焊接脚均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两所述第二焊接脚沿竖直方向间隔开的并排位于两所述第一焊接脚之间。

较佳地,所述第三焊接脚包含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连接段、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二连接段、沿前后方向布置的第三连接段及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焊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第三连接段及焊接段由左向右顺次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位置,所述焊接段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前侧。

较佳地,所述插接端上下两侧壁及左侧壁上均向内撕裂延伸形成有弹性抵触臂。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侧插式usb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具有一安装基部及一由安装基部向前延伸的插接舌部,导电端子组内嵌固定于安装基部上,导电端子组的前端延伸至插接舌部上;金属外壳具有一安装端及一插接端,安装基部容纳于安装端内,安装端的左侧壁向右弯曲延伸形成一抱紧臂,抱紧臂抵触于安装基部的后侧,插接舌部悬空容纳于插接端内;安装端的右侧形成有安装避让缺口,安装基部的右侧向前延伸形成一遮蔽安装部,遮蔽安装部遮蔽于安装避让缺口上;安装避让缺口的上下两侧壁均向右延伸有固定插接脚,插接端的右侧壁还向右延伸形成有辅助插接脚,遮蔽安装部的前端卡合定位于辅助插接脚上;导电端子组的后端向右延伸出遮蔽安装部。则通过紧臂抵触于安装基部的后侧,遮蔽安装部遮蔽于安装避让缺口上,且遮蔽安装部的前端卡合定位于辅助插接脚上的配合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侧插式usb连接器组装牢固,不易松散损坏,使用寿命大大延长,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结构更为简单,组装工艺得到简化,组装效率受也得到了提高,使得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插式usb连接器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侧插式usb连接器100包括金属外壳10、绝缘本体20及导电端子组30,绝缘本体20具有一安装基部21及一由安装基部21向前延伸的插接舌部22,导电端子组30内嵌固定于安装基部21上,导电端子组30的前端延伸至插接舌部22上;金属外壳10具有一安装端11及一插接端12,安装基部21容纳于安装端11内,安装端11的左侧壁向右弯曲延伸形成一抱紧臂111,抱紧臂111抵触于安装基部21的后侧,插接舌部22悬空容纳于插接端12内;安装端11的右侧形成有安装避让缺口112,安装基部21的右侧向前延伸形成一遮蔽安装部211,遮蔽安装部211遮蔽于安装避让缺口112上;安装避让缺口112的上下两侧壁均向右延伸有固定插接脚113,插接端12的右侧壁还向右延伸形成有辅助插接脚121,遮蔽安装部211的前端卡合定位于辅助插接脚121上;导电端子组30的后端向右延伸出遮蔽安装部211。则通过紧臂抵触于安装基部21的后侧,遮蔽安装部211遮蔽于安装避让缺口112上,且遮蔽安装部211的前端卡合定位于辅助插接脚121上的配合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侧插式usb连接器100组装牢固,不易松散损坏,使用寿命大大延长,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结构更为简单,组装工艺得到简化,组装效率受也得到了提高,使得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具体地,如下:

其中,遮蔽安装部211的前端形成有卡合定位凹槽2111,辅助插接脚121卡合定位于卡合定位凹槽2111内。从而实现遮蔽安装部211的前端卡合定位于辅助插接脚121上的配合结构,使得组装结构更为稳定牢固。

同时,安装端11上下两侧壁的右侧均形成有定位台阶114,安装基部21的右侧形成有与定位台阶114一一对应卡合定位的定位凸212。进一步加强了组装结构的牢固性。

再者,导电端子组30包含两根充电传输端子31,充电传输端子31包含第一嵌置部311、由第一嵌置部311向前延伸的第一弹性抵触部312及由第一嵌置部311向右延伸的第一焊接脚313。导电端子组30还包含两根数据传输端子32,数据传输端子32包含第二嵌置部321、由第二嵌置部321向前延伸的第二弹性抵触部322及由第二嵌置部321向右延伸的第二焊接脚323;第一弹性抵触部312的宽度大于第二弹性抵触部322的宽度,以提高负载电流的能力,方便实现更快速的充电需求。第一嵌置部311及第二嵌置部321均内嵌固定于安装基部21内,第一焊接脚313及第二焊接脚323均向右延伸出遮蔽安装部211,且第一焊接脚313及第二焊接脚323均显露于安装基部21的后侧。则,第一焊接脚313及第二焊接脚323均是通过插孔焊接的形式电连接于电路板上,使得组装加工工艺大大简化,效率大大提高,且结构更加简单,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插接舌部22上形成有与第一弹性抵触部312一一对应的第一镂空部221及与第二弹性抵触部322一一对应的第二镂空部222,第一弹性抵触部312一一对应的悬空于第一镂空部221内,第二弹性抵触部322一一对应的悬空于第二镂空部222内。当外部插入插接头时,第一弹性抵触部312及第二弹性抵触部322能够弹性抵触电连接与外部插入的插接头,保障良好的电性接触,而且第一弹性抵触部312及第二弹性抵触部322于第一镂空部221及第二镂空部222内具有足够的形变空间,避免受到干涉而引发短路等意外事故。

再者,导电端子组30还包含辅助传输端子33,辅助传输端子33包含固定臂331、由固定臂331向前延伸的固定抵触部332及由固定臂331向右延伸的第三焊接脚333,固定臂331内嵌固定于安装基部21及插接舌部22内,第三焊接脚333向右延穿置于安装避让缺口112及遮蔽安装部211上,且第三焊接脚333均位于第一焊接脚313及第二焊接脚323的前侧,第三焊接脚333是通过插孔焊接的形式电连接于电路板上,使得组装加工工艺大大简化,效率大大提高,且结构更加简单,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固定抵触部332的上下侧面显露于插接舌部22的前端,且固定抵触部332的宽度大于固定臂331的宽度。以方便外部插入的插接头的电性抵触。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辅助传输端子33较优是作为闪充pin脚,辅助充电信号诱导,实现大电流输出端闪充功能。

较优者,两第二弹性抵触部322位于两第一弹性抵触部312之间,固定臂331位于两第二弹性抵触部322之间;安装基部21的后侧形成有一容纳槽213,第一焊接脚313及第二焊接脚323均位于容纳槽213内,两第二焊接脚323沿竖直方向间隔开的并排位于两第一焊接脚313之间。布局更为合理。

较优者,第三焊接脚333包含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连接段3331、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二连接段3332、沿前后方向布置的第三连接段3333及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焊接段3334,第一连接段3331、第二连接段3332、第三连接段3333及焊接段3334由左向右顺次连接,且第一连接段3331的位置高于第三连接段3333的位置,焊接段3334位于第一连接段3331的前侧。结构布局更为合理。

较优者,插接端12上下两侧壁及左侧壁上均向内撕裂延伸形成有弹性抵触臂122。以方便辅助弹性夹紧外部插入的插接头,避免外部插入的插接头意外脱落。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侧插式usb连接器100的安装使用原理做详细说明:

首先将本实用新型的侧插式usb连接器100内置于电路板上指定的安装位置上,固定插接脚113及辅助插接脚121均插接到电路板上对应的插接孔内,第一焊接脚313、第二焊接脚323及第三焊接脚333也均插接到电路板上对应的插接孔内,然后再进行焊接固定,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侧插式usb连接器100电连接于电路板上,即可实现连接器的电连接功能。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侧插式usb连接器100的绝缘本体20具有一安装基部21及一由安装基部21向前延伸的插接舌部22,导电端子组30内嵌固定于安装基部21上,导电端子组30的前端延伸至插接舌部22上;金属外壳10具有一安装端11及一插接端12,安装基部21容纳于安装端11内,安装端11的左侧壁向右弯曲延伸形成一抱紧臂111,抱紧臂111抵触于安装基部21的后侧,插接舌部22悬空容纳于插接端12内;安装端11的右侧形成有安装避让缺口112,安装基部21的右侧向前延伸形成一遮蔽安装部211,遮蔽安装部211遮蔽于安装避让缺口112上;安装避让缺口112的上下两侧壁均向右延伸有固定插接脚113,插接端12的右侧壁还向右延伸形成有辅助插接脚121,遮蔽安装部211的前端卡合定位于辅助插接脚121上;导电端子组30的后端向右延伸出遮蔽安装部211。则通过紧臂抵触于安装基部21的后侧,遮蔽安装部211遮蔽于安装避让缺口112上,且遮蔽安装部211的前端卡合定位于辅助插接脚121上的配合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侧插式usb连接器100组装牢固,不易松散损坏,使用寿命大大延长,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结构更为简单,组装工艺得到简化,组装效率受也得到了提高,使得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