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押出机芯线高效除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5893发布日期:2020-08-21 15:33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押出机芯线高效除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芯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押出机芯线高效除水装置。



背景技术:

押出机又叫挤出机,是一种主要用于电源线、电力电缆、同轴电缆、通讯电缆、传输电缆、bv类民用线、电子线、电脑线、建筑线、数据通讯电缆、射频线、hdmi数据线、各类高温硅胶电缆、铁氟龙、同轴线、网络电缆、光纤、皮线光缆等电线电缆的芯线挤出的电线电缆设备;

挤出后的芯线中会含有水分,若不及时将其中的水分除去,会对芯线的质量和寿命带来不利影响;但现有芯线用除水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难以快速有效的将芯线中所含的水分除去,除水效率低,除水效果不佳,有待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押出机芯线高效除水装置,能够显著加快芯线中所含水分的蒸发,除水效率高,除水效果好,具有实用性。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押出机芯线高效除水装置,包括除水箱、除湿箱、收线装置、第一吸水装置、第二吸水装置、导向辊、分气件、喷气头、循环管、集气件和吸气罩;

除水箱横向设置在除湿箱上,除水箱内设有第一加热装置,除水箱上设有输入口和输出口;导向辊纵向设置在除水箱内并与输出口位于同一水平面内,芯线压住导向辊;收线装置设置在除水箱上并与输出口位于同侧,芯线穿过输入口和输出口并与收线装置连接;第一吸水装置纵向设置于芯线的左、右两侧,第二吸水装置竖直设置于芯线的前、后两侧;第一吸水装置包括转动辊和连接轴;连接轴设置在除水箱上,转动辊转动设置在连接轴上;转动辊内设有第二加热装置,转动辊外周面设有吸水层,且吸水层压住芯线;第二吸水装置的结构与第一吸水装置相同;

除湿箱内水平设置除湿装置,除湿箱上设有抽气装置;抽气装置上设有抽气管和输气管,分气件设置在除水箱内,抽气管与除湿箱连通,输气管与分气件连通;喷气头设置在分气件上,且喷气头的喷气方向朝向芯线;集气件设置在除水箱内,吸气罩设置在集气件上,循环管连接集气件和除湿箱;抽气管与除湿箱的连通处位于除湿装置的下方,循环管与除湿箱的连通处位于除湿装置的上方。

优选的,除水箱上设有透明门,且透明门上设有把手。

优选的,除湿箱上设有密封门,且密封门上设有把手。

优选的,第一吸水装置的数目为多组并在竖直方向等距设置。

优选的,第二吸水装置的数目为多组并在横向等距设置。

优选的,除湿装置上设有插接件,除湿箱的内部两侧纵向设置插槽,插接件插入插槽中。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第一导向轮竖直设置在除水箱上,第二导向轮横向设置在输入口内,芯线压住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

优选的,除水箱上竖直设置第三导向轮,第三导向轮位于输出口内,芯线压住第三导向轮。

优选的,吸水层由海绵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押出机芯线从输入口进入除水箱内,再从输出口输出并与收线装置连接;芯线先从两第一吸水装置之间穿过,再从两第二吸水装置之间穿过,收线装置进行收线操作并拉动芯线,进而使转动辊进行转动,吸水层吸收芯线表面的水分,且第二加热装置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有助于水分的蒸发,显著了除水效率和除水效果;

第一加热装置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以提高除水箱内的温度,进而加快芯线中水分的蒸发,提高除水效果;抽气装置启动,除水箱内的热湿气经过循环管进入除湿箱内,除湿装置对热湿气进行除湿操作以除去其中的水分,除湿后热气经过输气管进入分气件中,喷气头将热气喷向芯线,加快芯线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进一步提高除水效果和除水效率,使用效果极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押出机芯线高效除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押出机芯线高效除水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押出机芯线高效除水装置中第一吸水装置或第二吸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除水箱;2、除湿箱;3、收线装置;4、第一加热装置;5、第一吸水装置;6、第二吸水装置;7、转动辊;8、连接轴;9、吸水层;10、第二加热装置;11、输入口;12、输出口;13、第一导向轮;14、第二导向轮;15、导向辊;16、第三导向轮;17、除湿装置;18、抽气装置;19、抽气管;20、输气管;21、分气件;22、喷气头;23、循环管;24、集气件;25、吸气罩;26、插接件;27、插槽;28、透明门;29、密封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押出机芯线高效除水装置,包括除水箱1、除湿箱2、收线装置3、第一吸水装置5、第二吸水装置6、导向辊15、分气件21、喷气头22、循环管23、集气件24和吸气罩25;

除水箱1横向设置在除湿箱2上,除水箱1内设有第一加热装置4,除水箱1上设有输入口11和输出口12;导向辊15纵向设置在除水箱1内并与输出口1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芯线压住导向辊15;收线装置3设置在除水箱1上并与输出口12位于同侧,芯线穿过输入口11和输出口12并与收线装置3连接;第一吸水装置5纵向设置于芯线的左、右两侧,第二吸水装置6竖直设置于芯线的前、后两侧;第一吸水装置5包括转动辊7和连接轴8;连接轴8设置在除水箱1上,转动辊7转动设置在连接轴8上;转动辊7内设有第二加热装置10,转动辊7外周面设有吸水层9,且吸水层9压住芯线;第二吸水装置6的结构与第一吸水装置5相同;

除湿箱2内水平设置除湿装置17,除湿箱2上设有抽气装置18;抽气装置18上设有抽气管19和输气管20,分气件21设置在除水箱1内,抽气管19与除湿箱2连通,输气管20与分气件21连通;喷气头22设置在分气件21上,且喷气头22的喷气方向朝向芯线;集气件24设置在除水箱1内,吸气罩25设置在集气件24上,循环管23连接集气件24和除湿箱2;抽气管19与除湿箱2的连通处位于除湿装置17的下方,循环管23与除湿箱2的连通处位于除湿装置17的上方。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除水箱1上设有透明门28,且透明门28上设有把手,除湿箱2上设有密封门29,且密封门29上设有把手,方便对除水箱1和除湿箱2内进行维修和清扫,使用效果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吸水装置5的数目为多组并在竖直方向等距设置;第二吸水装置6的数目为多组并在横向等距设置,有助于提高除水效率和除水效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除湿装置17上设有插接件26,除湿箱2的内部两侧纵向设置插槽27,插接件26插入插槽27中。工作中,通过对除湿装置17施加推力或拉力,使插接件26沿着插槽27运动,实现除湿装置17的安装和拆卸,方便对除湿装置17进行更换,保证了除湿效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导向轮13和第二导向轮14;第一导向轮13竖直设置在除水箱1上,第二导向轮14横向设置在输入口11内,芯线压住第一导向轮13和第二导向轮14;除水箱1上竖直设置第三导向轮16,第三导向轮16位于输出口12内,芯线压住第三导向轮16。工作中,第一导向轮13、第二导向轮14和第三导向轮16起到导向作用,使芯线沿着竖直方向从输入口11穿入除水箱1内,沿着水平方向从输出口12穿出,有助于芯线的输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吸水层9由海绵材料制成,吸水性和柔软性较好,使用效果极佳。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押出机芯线从输入口11进入除水箱1内,再从输出口12输出并与收线装置3连接;芯线先从两第一吸水装置5之间穿过,再从两第二吸水装置6之间穿过,收线装置3进行收线操作并拉动芯线,进而使转动辊7进行转动,吸水层9吸收芯线表面的水分,且第二加热装置10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有助于水分的蒸发,显著了除水效率和除水效果;

第一加热装置4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以提高除水箱1内的温度,进而加快芯线中水分的蒸发,提高除水效果;抽气装置18启动,除水箱1内的热湿气经过循环管23进入除湿箱2内,除湿装置17对热湿气进行除湿操作以除去其中的水分,除湿后热气经过输气管20进入分气件21中,喷气头22将热气喷向芯线,加快芯线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进一步提高除水效果和除水效率,使用效果极佳。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