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刷支架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4667发布日期:2020-10-28 12:12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刷支架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刷支架及电机。



背景技术:

碳刷是电动机、发电机或其他旋转机械的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之间传递能量或信号的装置。通常情况下,碳刷设置在碳刷支架上,电感与碳刷和电源线连接,形成一个电路回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电感的两个引脚分别与碳刷引线和电源线同轴并列设置,且通过铜带铆接,铆接后在碳刷支架内用空心铆钉紧固,电感悬空无位置限定,电感在电机转动的过程中容易晃动,与其他零件产生干涉的风险高,造成其他零件的损坏,导致电机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碳刷支架,以实现电感位置固定。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刷支架,其中包括:

碳刷支架本体,所述碳刷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碳刷盒,用于容纳碳刷;

电感固定结构,其用于固定电感,所述电感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碳刷盒的下侧,所述电感固定结构包括支撑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碳刷盒底板上,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固定部相对设置且沿平行于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为钩型支撑臂,所述钩型支撑臂包括钩型端和连接端,所述钩型端与所述连接端垂直设置,所述钩型端用于支撑所述电感,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碳刷支架本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感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电感垂直设置;所述碳刷盒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脚线孔和第二脚线孔,所述第一脚线孔用以限制所述第一引脚的位置,所述第二脚线孔用以限制所述第二引脚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碳刷支架本体沿所述第一脚线孔和所述第二脚线孔的径向均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碳刷支架本体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碳刷的碳刷线辫串联连接,所述第二引脚和电源线串联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感与所述碳刷线辫以及所述电感与所述电源线之间均通过铜带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脚线孔一侧设置有绕线部,所述绕线部用于固定所述电源线。

可选地,所述绕线部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线槽,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脚线孔和所述线槽之间,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脚线孔一侧,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线槽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倒置的钩型结构,用以限制所述电源线垂直于所述碳刷支架本体方向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以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其中包括所述的碳刷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刷支架,通过在碳刷盒的下侧设置电感固定结构,电感固定结构包括支撑部和固定部,固定部设置于碳刷盒底板上,支撑部与固定部相对设置且沿平行于底板的方向延伸,安装电感时,将电感压入支撑部,并与固定部抵接,将电感夹紧于固定部和支撑部之间,使得电感在电机转动过程中位置固定,不会产生晃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将电感固定在碳刷支架上,电感在电机转动过程中不会晃动,与其他零件产生干涉的风险低,从而不易磨损其他零件,使得电机的使用寿命延长。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提供的碳刷支架本体以及电感与碳刷和电源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碳刷支架本体以及电感与碳刷和电源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碳刷支架本体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碳刷支架本体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碳刷支架本体;2、碳刷盒;4、电感;5、电感固定结构;6、铜带;7、电源线;8、空心铆钉;9、绕线部;

11、第一脚线孔;12、第二脚线孔;13、螺纹孔;

31、碳刷;32、碳刷线辫;

41、第一引脚;42、第二引脚;

51、支撑部;52、固定部;

91、第一限位部;92、第二限位部;93、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刷支架,其中包括碳刷支架本体1和电感固定结构5,碳刷支架本体1上设置有碳刷盒2,其用于容纳碳刷31;电感固定结构5用于固定电感4,其设置于碳刷盒2的下侧,电感固定结构5包括支撑部51和固定部52,固定部52设置于碳刷盒2底板上,支撑部51与固定部52相对设置且沿平行于底板的方向延伸。

本实施例提供的碳刷支架,通过在碳刷盒2的下侧设置电感固定结构5,电感固定结构5包括支撑部51和固定部52,固定部52设置于碳刷盒2底板上,支撑部51与固定部52相对设置且沿平行于底板的方向延伸,安装电感时,将电感4压入支撑部51,并与固定部52抵接,将电感4夹紧于固定部52和支撑部51之间,使得电感4在电机转动过程中位置固定,不会产生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碳刷支架本体1上设置有两个碳刷盒2,碳刷支架本体1中部设置有圆孔,两个碳刷盒2环绕圆孔设置,且沿圆孔的圆心对称。相应地,电感固定结构5也设置为两个。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碳刷盒2的数量根据电机所需的碳刷31的数量设置。

可选地,支撑部51为钩型支撑臂,钩型支撑臂包括钩型端和连接端,钩型端与连接端垂直设置,钩型端用于支撑电感4,连接端与碳刷支架本体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碳刷支架本体1由塑料制成,支撑部51与碳刷支架本体1为一体成型,钩型支撑臂的钩型端截面为“乚”型。可以理解的是,钩型支撑臂具有一定的弹性。钩型支撑臂设置为两个,电感4从两个钩型支撑臂的开口处装入,并与碳刷盒2底板上的固定部52抵接,使其位置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钩型支撑臂也可以设置为钩型端截面为半圆形;当然也可以设置为l型支撑臂与挡板配合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52为矩形块,矩形块的高度根据电感4线圈部的直径和钩型支撑臂的支撑面到碳刷盒2底板的距离设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钩型支撑臂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固定部52也可以设为卡爪等其他结构,只需保证电感4的位置固定即可。

可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电感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引脚41和第二引脚42,第一引脚41和第二引脚42与电感4垂直设置;碳刷盒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脚线孔11和第二脚线孔12,第一脚线孔11用以限制第一引脚41的位置,第二脚线孔12用以限制第二引脚42的位置。使得第一引脚41和第二引脚42在电机转动过程中,位置固定。具体地,碳刷支架本体1沿第一脚线孔11和第二脚线孔12的径向均设置有一开口,开口延伸至碳刷支架本体1的一侧。开口的设置便于电感4安装时避让第一引脚41和第二引脚42,便于电感4的安装。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脚线孔11与第二脚线孔12的距离与第一引脚41和第二引脚42的距离相等。

可选地,第一引脚41和碳刷31的碳刷线辫32串联连接,第二引脚42和电源线7串联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脚41和第二引脚42分别与碳刷线辫32和电源线7串联连接,相对于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第一引脚41和第二引脚42分别与碳刷线辫32和电源线7同轴并列设置连接,不需再用空心铆钉8紧固,进一步地节省了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可选地,电感4与碳刷线辫32以及电感4与电源线7之间均通过铜带6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铜带6为带形卷料,电感4的两个引脚通过带形卷料分别与碳刷线辫32和电源线7铆接。将电感4的第一引脚41与碳刷线辫32连接,第二引脚42与电源线7连接;电流经电感4线圈后再传递到碳刷线辫32,从而导通电信号。安装时,将电感4压入固定结构5,第一引脚41和第二引脚42分别与碳刷线辫32和电源线7铆接后通过碳刷支架本体1的开口处压入第一脚线孔11和第二脚线孔12。这种通过铜带6将电感4与电源线7和碳刷线辫32铆接的连接方式更简单,且节省成本,效率高。

可选地,如图4所示,第二脚线孔12一侧设置有绕线部9,绕线部9用于固定电源线7。具体地,绕线部9包括第一限位部91、第二限位部92和线槽93,第一限位部91和第二限位部92位于第二脚线孔12和线槽93之间,第一限位部91设置于第二脚线孔12一侧,第二限位部92设置于线槽93的一侧。具体地,第一限位部91为倒置的钩型结构,用以限制电源线7垂直于碳刷支架本体1方向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线7与第二引脚42连接后从第二脚线孔12穿出来通过第一限位部91,将电源线7的位置固定;第二限位部92为一个圆柱体,用以引导通过第一限位部91的电源线7进入线槽93。绕线部9的设置,使得电源线7在碳刷支架本体1中占位空间小,且能快速方便的与电源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碳刷支架,还包括用于固定碳刷支架本体1的螺纹孔13。在本实施例中,螺纹孔13设置为两个,用以将碳刷支架本体1固定在电机的端盖上。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上述的碳刷支架。将电感4固定在上述碳刷支架上,电感4在电机转动过程中不会晃动,与其他零件产生干涉的风险低,从而不易磨损其他零件,使得电机的使用寿命延长。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