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93529发布日期:2020-10-13 08:06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封装胶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核心部件,从上到下依次为钢化玻璃、封装胶膜、电池片、封装胶膜、玻璃或聚合物背板。随着技术的进步,高效的电池组件形式不断涌现,包括双面电池、半片组件、叠片组件等。其中,双面电池组件因为发电功率更高,现在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电池片间隙的光却浪费掉了,电池片间隙及边缘面积占整个组件面积的10%左右,如何利用电池片间隙的光来发电成为难点及热点。

由于光伏组件中电池片之间存在空隙,如果背层都采用全透光的封装材料,则电池片空隙处会损失约2%的太阳光。为解决这个问题,行业内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增强太阳光在电池片空隙处的反射,例如白色胶膜、高反射背板、高反射镀膜玻璃、镀铝反光贴条等,但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白色胶膜和高反射背板的存在使得组件背面不透光,无法应用于高效双面电池组件,高反射镀膜玻璃则存在反射率低、光线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镀铝反光贴膜则存在绝缘性缺陷,铝表面容易被腐蚀导致反射率下降等问题。

cn109536072a公开一种网格状高反射双层复合结构光伏封装胶膜及其应用,网格状高反射双层复合结构光伏封装胶膜由网格状高反射层和透明胶膜组成,网格状高反射层的形状对应于光伏组件中非电池片覆盖的区域。本发明的网格状高反射双层复合结构光伏封装胶膜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性能优异,可应用于封装晶硅电池组件,通过反射非电池片区域漏过的太阳光,增强太阳光的有效利用率,可提高单位面积组件的发电功率,降低发电成本。该发明的封装胶膜为两层结构,①网格状高反射层;②透明胶膜,其中,网格状高反射层通过喷墨打印、凹版印刷、3d打印等方式复合在透明胶膜上。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缺点:由于高反射层本身熔点不高;另外透明胶膜层本身熔点也不高,远低于层压温度,致使网格状高反射层在高温层压时容易变形,进而导致网格形状变形,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封装胶膜,不管是白色网格玻璃还是白色网格透明背板,虽然可以显著提高组件发电功率。但是,白色反射层与电池片相隔较远,组件功率提升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用于太阳能电池片时,具有高的正面和背面发电功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封装胶膜层、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和第二封装胶膜层。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在离电池片更近的胶膜上设计白色网格结构,用于太阳能电池片时,具有高的正面发电功率和背面发电功率。

所述第一封装胶膜层的厚度为10~100μm,例如第一封装胶膜层的厚度为10μm、20μm、30μm、40μm、50μm、60μm、70μm、80μm、90μm、100μm等。

所述第一封装胶膜层为eva胶膜层或poe胶膜层。第一封装胶膜层可用于与太阳能电池片相连接。

所述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为pet透明层、pc透明层或pmma透明层,用于反射太阳光。其中,网格结构的大小与尺寸可以灵活设计,根据电池大小及组件版型设计,网格颜色可以选择白色或者其他颜色。

所述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的厚度为10~100μm,例如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的厚度为10μm、20μm、30μm、40μm、50μm、60μm、70μm、80μm、90μm、100μm等。

其中,所述网格结构包括竖格线,竖格线是指与电池片方向一致的格子线,还可以包括与竖格线垂直的横格线。其中,网格结构尺寸与太阳能电池片的尺寸对应,与电池片的尺寸大小及组件版型有关。

优选地,所述网格结构由若干单元格组成,每个单元格的形状为四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

所述第二封装胶膜层为eva胶膜层或poe胶膜层。第二封装胶膜层与玻璃或背板连接。

在离电池片更近的第二封装胶膜层上设计白色网格结构,因为本实用新型的网格结构离电池片更近,其组件发电功率可以进一步提升5w左右。

所述第二封装胶膜层的厚度为100~300μm,例如第二封装胶膜层的厚度为100μm、110μm、120μm、130μm、140μm、150μm、160μm、170μm、180μm、190μm、200μm、210μm、220μm、230μm、240μm、250μm、260μm、270μm、280μm、290μm、300μm等。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印刷技术将网格结构的网格图案印刷于透明层,得到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

2)在步骤1)得到的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的上下表面各淋膜一层胶膜层。

步骤1)中,所述印刷技术为凹版印刷、凸版印刷或丝网印刷。

所述网格结构为含有钛白粉的氟碳树脂涂料制成的;

优选地,所述钛白粉与所述氟碳树脂的质量比为(40~60):(60~40)。例如所述钛白粉与所述氟碳树脂的质量比为40:60、45:55、50:50、55:45、60:40等。

通过淋膜工艺,避免了层压过程带来的网格尺寸的变化。淋膜工艺为本领域常规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在离电池片更近的胶膜上设计白色网格结构,由于网格结构离电池片更近,其组件发电功率可以进一步提升5kw左右,正面发电功率为302-308kw,背面发电功率为208-214kw。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中网格结构的一个优选方案;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中网格结构的另一个优选方案;

附图标记如下:

1-竖格线;2-横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无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原料均可市售购得,或根据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得到。

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中网格结构的一个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网格结构包括若干横格线2和竖格线1,网格结构尺寸与太阳能电池片的尺寸一致。

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中网格结构的另一个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网格结构包括若干竖格线1,网格结构尺寸与太阳能电池片的尺寸一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封装胶膜层、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和第二封装胶膜层。

其中,第一封装胶膜层为厚度为20μm的eva胶膜层。

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为厚度为50μm的具有网格结构的pet透明层,网格结构与电池组件的尺寸一致;其中,网格结构为含有钛白粉的氟碳树脂涂料制成的,钛白粉与所述氟碳树脂的质量比50:50。

第二封装胶膜层为厚度为150μm的eva胶膜层。

本实施例的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丝网印刷印刷技术将网格结构的网格图案印刷于透明层,得到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

2)在步骤1)得到的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的上下表面各淋膜一层胶膜层。

将上述制得的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用于太阳能电池片,制成的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玻璃/透明pet胶膜/双面电池片/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第一胶膜层厚度20μm)/玻璃,测试太阳能电池片正面和背面的发电功率,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其中,发电功率测试标准参照iec61215进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封装胶膜层、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和第二封装胶膜层。

其中,第一封装胶膜层为厚度为50μm的eva胶膜层。

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为厚度为50μm的具有网格结构的pet透明层,网格结构与电池组件的尺寸一致;其中,网格结构为含有钛白粉的氟碳树脂涂料制成的,钛白粉与所述氟碳树脂的质量比50:50。

第二封装胶膜层为厚度为150μm的eva胶膜层。

本实施例的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丝网印刷印刷技术将网格结构的网格图案印刷于透明层,得到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

2)在步骤1)得到的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的上下表面各淋膜一层胶膜层。

将上述制得的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用于太阳能电池片,制成的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玻璃/透明pet胶膜/双面电池片/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第一胶膜层厚度50μm)/玻璃,测试太阳能电池片正面和背面的发电功率,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封装胶膜层、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和第二封装胶膜层。

其中,第一封装胶膜层为厚度为50μm的poe胶膜层。

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为厚度为50μm的具有网格结构的pet透明层,网格结构与电池组件的尺寸一致;其中,网格结构为含有钛白粉的氟碳树脂涂料制成的,钛白粉与所述氟碳树脂的质量比50:50。

第二封装胶膜层为厚度为150μm的poe胶膜层。

本实施例的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丝网印刷印刷技术将网格结构的网格图案印刷于透明层,得到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

2)在步骤1)得到的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的上下表面各淋膜一层胶膜层。

将上述制得的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用于太阳能电池片,制成的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玻璃/透明pet胶膜/双面电池片/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玻璃,测试太阳能电池片正面和背面的发电功率,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封装胶膜层、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和第二封装胶膜层。

其中,第一封装胶膜层为厚度为20μm的eva胶膜层。

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为厚度为80μm的具有网格结构的pc透明层,网格结构与电池组件的尺寸一致;其中,网格结构为含有钛白粉的氟碳树脂涂料制成的,钛白粉与所述氟碳树脂的质量比60:40。

第二封装胶膜层为厚度为150μm的eva胶膜层。

本实施例的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丝网印刷印刷技术将网格结构的网格图案印刷于透明层,得到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

2)在步骤1)得到的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的上下表面各淋膜一层胶膜层。

将上述制得的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用于太阳能电池片,制成的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玻璃/透明pet胶膜/双面电池片/具有网格结构的封装胶膜/玻璃,测试太阳能电池片正面和背面的发电功率,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的厚度为200μm,其他的与实施例1的均相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的厚度为5μm,其他的与实施例1的均相同。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第一封装胶膜层的厚度为200μm,其他的与实施例1的均相同。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第一封装胶膜层的厚度为5μm,其他的与实施例1的均相同。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的普通不带网格结构的透明pet胶膜用于太阳能电池片,制成的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玻璃/透明pet胶膜/双面电池片/透明pet胶膜/玻璃,测试太阳能电池片正面和背面的发电功率,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不是采用淋膜工艺,采用复合法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封装胶膜层与第二封装胶膜层各自挤出层相应厚度后,再与中间带网格的透明膜进行热压复合。

表1

由表1的实施例1、5、6可以看出,具有网格结构的透明层的厚度,影响发电功率增益大小,厚度越小,功率增益越大,此透明层越薄,光的折射就越小,光的损失就越小,功率增益就越大。

实施例1、7、8,第一封装胶膜的厚度影响发电功率增益大小,厚度越小,功率增益越大,第一封装胶膜的厚度大小决定了,反射层与电池片的距离,此距离越短,功率增益越大。

对比例1采用的普通不带网格结构的透明pet胶膜,其正面和反面的发电功率明显降低。

对比例2未采用淋膜工艺,采用常规的复合工艺热压复合,采用常规复合工艺制得的胶膜,太阳能电池片正面和背面的发电功率都有所降低。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