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子对源集成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2885发布日期:2020-10-23 12: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子对源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激光器、偏振控制器、光学倍频组件、波分复用器和光子对源组件;

所述激光器用于输出第一激光光束;

所述偏振控制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激光光束的偏振态;

所述光学倍频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激光光束进行倍频得到第二激光光束;

所述波分复用器用于对所述第二激光光束进行滤波;

所述光子对源组件用于使用经过滤波后的所述第二激光光束通过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得到光子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子对源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倍频组件包括第一基底晶片、第一光波导、第一周期极化结构、第一光纤晶体载块、第一输入光纤、第一输出光纤和第一晶片温控台;

所述第一基底晶片固定放置在所述第一晶片温控台上;

所述第一光波导形成于所述第一基底晶片的表面;

所述第一周期极化结构布设在所述第一基底晶片表面,并沿所述第一光波导的光波传输方向排列;

所述第一光波导包括第一条形光波导和第一锥形光波导;

所述第一输入光纤经由一个所述第一光纤晶体载块与所述第一条形光波导的输入端耦合连接;

所述第一条形光波导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锥形光波导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输出光纤经由一个所述第一光纤晶体载块与所述第一锥形光波导的输出端耦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子对源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光纤包括1500nm~1600nm波长范围内的单模光纤;所述第一输出光纤包括750~800nm波长范围内的单模光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子对源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底晶片靠近所述第一光纤晶体载块的两侧边缘均设有一个第一晶体垫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子对源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子对源组件包括第二基底晶片、第二光波导、第二周期极化结构、第二晶体垫块、第二光纤晶体载块、第二输入光纤、第二输出光纤和第二晶片温控台;

所述第二基底晶片固定放置在所述第二晶片温控台上;

所述第二光波导形成于所述第二基底晶片的表面;

所述第二周期极化结构布设在所述第二基底晶片表面,并沿所述第二光波导的光波传输方向排列;

所述第二光波导包括第二条形光波导和第二锥形光波导;

所述第二输入光纤经由一个所述第二光纤晶体载块与所述第二锥形光波导的输入端耦合连接;

所述第二锥形光波导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条形光波导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输出光纤经由一个所述第二光纤晶体载块与所述第二条形光波导的输出端耦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子对源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光纤包括750~800nm波长范围内的单模光纤;所述第二输出光纤包括1500nm~1600nm波长范围内的单模光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子对源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底晶片靠近所述第二光纤晶体载块的两侧边缘均设有一个第二晶体垫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子对源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包括掺铒光纤激光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子对源集成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激光器、偏振控制器、光学倍频组件、波分复用器和光子对源组件,激光器输出第一激光光束;偏振控制器调节激光光束的偏振态;光学倍频组件对激光光束进行倍频得到第二激光光束;波分复用器用于对第二激光光束进行滤波;光子对源组件使用经过滤波后的第二激光光束通过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得到光子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子对源输出亮度不够高、设备整体体积较大、成本较高、难以和光子对源集成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具有更高的输出光功率,有利于提高光子对源的光亮度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领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2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