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伸的智能家电通讯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0414发布日期:2020-11-19 19:38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拉伸的智能家电通讯线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拉伸的智能家电通讯线束。



背景技术:

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话务理论的基本研究内容是研究话务量、呼损和线束容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线束是话务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现由线束多为简单结构,抗拉伸能力弱,对线束内部的导线保护能力相对较低,且导线与卡头、插头的连接处灭有保护,容易对导线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拉伸的智能家电通讯线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拉伸的智能家电通讯线束,包括插头,所述插头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大端,所述连接头小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头,所述插头前端固定连接有单元体,所述单元体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连接板,所述第一定位连接板远离单元体的一端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第一定位连接板远离单元体的一端中心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外层设置为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内固定连接有收束层,所述收束层内固定连接有拉伸层,所述拉伸层内固定连接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头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外层设置为保护外管,所述保护外管内部固定连接有拉伸内管,所述拉伸内管内固定安装有导线,所述连接软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头,所述卡头外部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内后侧上下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内开设有若干插孔,所述底板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连接板,所述第二定位连接板前端开设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连接板前端设置有若干单元体,所述单元体任意相邻两个之间设置有隔离间隙,若干所述单元体设置为两排。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设置为圆台形状,所述连接头内部开设有圆孔,所述连接软管通过连接头内部圆孔固定连接在第一定位连接板后端中心处,所述连接软管与卡头固定连接的一端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凹槽内,所述底板前端开设有若干插孔,若干所述插孔设置为两排,两排所述插孔之间设置有横隔板,所述插孔之间设置有纵隔板。

优选的,所述底板前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定位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定位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外壳内凹槽上下两端。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定位连接板前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开设在外壳内凹槽上下两端。

优选的,所述连接软管两端的保护外管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软管两端贯穿连接头分别固定连接在插头和卡头的后端中心处,两个所述连接头的大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插头和卡头的后端中心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线外部设置拉伸内管,提高线束导线部分的抗拉伸能力,拉伸内管外部保护外管,既可以对拉伸内管起到保护作用,也可以对导线提供第二层防护;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线与卡头插头的连接位置设置连接头,增强导线与卡头插头的连接性,对连接部位的导线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连接头内部设置的连接层,增加导线与卡头插头的连接能力,拉伸层提供抗拉伸抗弯曲的能力,收束层可以起到紧固导线端口的作用,保护层为连接头内部提供低于外部冲击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头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软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头;2、连接头;3、连接软管;4、卡头;101、单元体;102、第一定位连接板;103、卡板;104、隔离间隙;201、保护层;202、收束层;203、拉伸层;204、连接层;301、保护外管;302、拉伸内管;303、导线;401、外壳;402、横隔板;403、纵隔板;404、插孔;405、底板;406、第二定位连接板;407、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抗拉伸的智能家电通讯线束,包括插头1,插头1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2大端,连接头2小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3,连接软管3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头4,插头1前端固定连接有单元体101,单元体101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连接板102,第一定位连接板102远离单元体101的一端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卡板103,第一定位连接板102远离单元体101的一端中心固定连接有连接头2,连接头2外层设置为保护层201,保护层201内固定连接有收束层202,收束层202内固定连接有拉伸层203,拉伸层203内固定连接有连接层204,连接头2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3,连接软管3外层设置为保护外管301,保护外管301内部固定连接有拉伸内管302,拉伸内管302内固定安装有导线303,连接软管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头4,卡头4外部设置有外壳401,外壳401内后侧上下固定安装有底板405,底板405内开设有若干插孔404,底板405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连接板406,第二定位连接板406前端开设有卡槽407。

第一定位连接板102前端设置有若干单元体101,单元体101任意相邻两个之间设置有隔离间隙104,若干单元体101设置为两排。连接头2设置为圆台形状,连接头2内部开设有圆孔,连接软管3通过连接头2内部圆孔固定连接在第一定位连接板102后端中心处,连接软管3与卡头4固定连接的一端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2。外壳401内部开设有凹槽,底板405固定安装在凹槽内,底板405前端开设有若干插孔404,若干插孔404设置为两排,两排插孔404之间设置有横隔板402,插孔404之间设置有纵隔板403。底板405前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定位连接板406,两个第二定位连接板406固定连接在外壳401内凹槽上下两端。两个第二定位连接板406前端设置有卡槽407,卡槽407开设在外壳401内凹槽上下两端。连接软管3两端的保护外管301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2,连接软管3两端贯穿连接头2分别固定连接在插头1和卡头4的后端中心处,两个连接头2的大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插头1和卡头4的后端中心处。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将线束的插头1与需要连接的卡头4对接,将线束的卡头4与需要连接的插头1对接,就可进行工作。本实用新型导线303的外部设置有拉伸内管302和保护外管301,可以防止在转移过程中外力直接对导线303进行拉扯,造成导线303损坏,连接头2设置为圆台形状且直接与插头4和卡头1固定连接,为连接处提供抗拉伸的能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