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防松动的蓄电池安全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4088发布日期:2021-05-14 13:4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防松动的蓄电池安全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能防松动的蓄电池安全阀。


背景技术:

2.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810643526.x名称为《铅酸蓄电池及其排气阀总成》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排气阀总成,包括设置于蓄电池壳体顶部的阀体以及位于蓄电池内腔并连接于所述阀体底部的栓体,所述栓体的中部具有可容纳催化剂并与蓄电池内腔相连通的反应腔,所述反应腔的底部设置有下滤酸片;所述阀体的内部具有阀腔,所述阀腔的底部具有与蓄电池内腔相连通的气道,所述气道的中部设置有中滤酸片,所述阀腔的顶部设置有盖片,所述盖片与所述中滤酸片之间设置有上滤酸片,且所述阀体上具有连通所述阀腔与外部环境的排气口。该排气阀总成的加工精度较高,且其能够有效降低铅酸蓄电池工作过程中的水分流失和酸雾排出量。然而,该电池的排气阀存在密封不够牢固的问题,特别是将该排气阀应用在各类交通工具的电池上时,因没有锁紧后的防松动装置,在电池漫长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池运输过程中以及机车电池长时间的颠簸振动、热胀冷缩温度变化等原因,导致安全阀由于松动而出现锁紧密封处漏液、漏气、失水的风险,会直接影响循环寿命等性能而导致电池提前报废。因此该铅酸蓄电池的排气阀总成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本申请针对现有安全阀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展开研发,旨在解决安全阀紧锁放松脱等问题,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在蓄电池排气口处密封效果好,与蓄电池壳体连接牢固的能防松动的蓄电池安全阀。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能防松动的蓄电池安全阀,包括能连接在蓄电池的排气口上的阀体,在所述阀体的底部设置有能与蓄电池反应腔相连通的进气口,在所述阀体的上部设置有与阀体的阀腔相连通的出气口,在所述阀腔中设置有能在进气口进气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连通进气口与阀腔的阀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的顶部设置有能盖在蓄电池壳体安装槽的顶部开口上的挡圈,在挡圈下方的阀体侧壁上设置有能盖在蓄电池壳体安装槽的底部开口上的挡环,所述挡圈的直径大于挡环的直径,一个密封圈夹套在挡圈根部与挡环根部之间的阀体侧壁上,所述密封圈的直径大于挡圈的直径,密封圈厚度与挡圈厚度之比为1.2:1~1.4:1,当阀体连接在蓄电池壳体安装槽上时,所述密封圈的侧壁形变顶触在蓄电池壳体安装槽的内壁上而将蓄电池壳体安装槽的顶部开口密封。
5.作为改进,在阀体中部的侧壁上可优选设置有能盖在蓄电池壳体排气槽的顶部开口上的第二挡圈,在第二挡圈下方的阀体侧壁上设置有能盖在蓄电池壳体排气槽的排气口的第二挡环,第二挡圈的直径大于第二挡环的直径,第二密封圈夹套在第二挡圈根部与第二挡环根部之间的阀体侧壁上,所述第二密封圈的直径大于第二挡圈的直径,第二密封圈
厚度与第二挡圈厚度之比为1.2:1~1.4:1,所述出气口位于第二挡圈与挡环之间的阀体侧壁上。
6.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圈可优选经连接条与第二密封圈相连接,在所述第二挡圈上设置有卡入连接条的缺口。
7.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以及连接条可优选是由橡胶一次注塑成型的整体结构。
8.作为改进,蓄电池壳体的顶板可优选由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组成,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的侧边通过连接板密封相连接,位于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之间的排气腔经连接板上的出气孔与蓄电池壳体外部相连通,所述排气腔经第二顶板上的蓄电池壳体排气槽的排气口与蓄电池反应腔相连通,所述阀体的底部连接在排气口上,所述出气口与排气腔相连通,所述蓄电池壳体安装槽位于第一顶板上。
9.进一步改进,在第二挡环下方的阀体侧壁上可优选设置有自锁螺纹,所述阀体经自锁螺纹螺接在蓄电池的排气口上。
10.作为改进,在挡圈根部与挡环根部之间的阀体侧壁上可优选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密封圈卡置于连接凹槽中。
11.作为改进,所述阀体的底部可优选设置有连接口,在所述连接口上可脱卸地连接有进气筒体,所述进气口位于进气筒体的底部,所述进气筒体的顶部伸入至阀腔中,所述进气口经进气筒体的内腔与阀腔相连通,在所述进气筒体的内腔中设置有隔断进气筒体内腔的隔板,在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阀芯连接在隔板上,所述阀芯盖住通气孔,当进气口进气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所述阀芯打开通气孔,所述进气口与阀腔相连通。
12.进一步改进,所述阀芯可优选是橡胶盖体,在所述隔板的中部设置有连接通孔,位于橡胶盖体底面中部的连接凸部卡扣在连接通孔中,所述橡胶盖体的底面覆盖在连接通孔四周的通气孔上,在所述阀腔的顶面上凸设有顶柱,所述顶柱的底面顶触在橡胶盖体的顶面上。
13.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顶柱的底面上可优选设置有凸起部,在所述橡胶盖体的顶面上设置有连接凹部,所述凸起部插接在连接凹部中。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改变安全阀上的密封形式,将传统的密封圈的线性密封方式或垫片式的平面密封方式改成挡圈的“平面底”密封加密封圈的“侧”密封相结合的软硬塑胶双注塑新型阀体密封结构,可以充分利用密封圈在底密封压缩膨胀后向边上挤压,增强侧密封的张力,并大大增加摩擦力,使得侧密封更加有效和紧锁,达到双重的密封效果,防止安全阀在运输振动中产生漏气、漏酸的现象;采用平垫片、o型圈与双注塑三者结合的方式,设计既有平面密封,又有侧面密封,同时内侧与硬胶融合粘接为一体的新型密封结构;采用自锁螺纹结构确保其在紧锁拧紧到位后,侧面产生强大的缓冲摩擦力,使拧紧的阀座或螺栓在振动颠簸过程中更加不易松动和松脱,实现自锁及防松动的功能,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等工业领域。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16.图2为图1处于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17.图3是图1的结构分解图;
18.图4是图3的进一步结构分解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在蓄电池壳体上时的立体图;
20.图6是图5的俯视图;
21.图7是图6中沿a

a线的剖面图;
22.图8是图7中显示阀芯出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3.图9是图8中将阀体与蓄电池壳体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5.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能防松动的蓄电池安全阀,包括能连接在蓄电池的排气口65上的阀体1,在阀体1的底部设置有能与蓄电池反应腔64相连通的进气口21,在阀体1的上部设置有与阀体1的阀腔11相连通的出气口12,在阀腔11中设置有能在进气口21进气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连通进气口21与阀腔11的阀芯3,在阀体1的顶部设置有能盖在蓄电池壳体安装槽66的顶部开口上的挡圈13,在挡圈13下方的阀体侧壁上设置有能盖在蓄电池壳体安装槽66的底部开口上的挡环14,挡圈13的直径大于挡环14的直径,一个密封圈4夹套在挡圈根部与挡环根部之间的阀体侧壁上,密封圈4的直径大于挡圈13的直径,密封圈厚度与挡圈厚度之比为1.2:1~1.4:1,当阀体1连接在蓄电池壳体安装槽66上时,密封圈4的侧壁形变顶触在蓄电池壳体安装槽66的内壁上而将蓄电池壳体安装槽66的顶部开口密封。在阀体中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能盖在蓄电池壳体排气槽67的顶部开口上的第二挡圈15,在第二挡圈15下方的阀体侧壁上设置有能盖在蓄电池壳体排气槽67的排气口65的第二挡环16,第二挡圈15的直径大于第二挡环16的直径,第二密封圈5夹套在第二挡圈根部与第二挡环根部之间的阀体侧壁上,第二密封圈5的直径大于第二挡圈15的直径,第二密封圈厚度与第二挡圈厚度之比为1.2:1~1.4:1,出气口12位于第二挡圈15与挡环14之间的阀体侧壁上。密封圈4经连接条41与第二密封圈5相连接,在第二挡圈15上设置有卡入连接条41的缺口。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5以及连接条41是由橡胶一次注塑成型的整体结构。
26.蓄电池壳体6的顶板由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顶板61与第二顶板62组成,第一顶板61与第二顶板62的侧边通过连接板密封相连接,位于第一顶板61与第二顶板62之间的排气腔63经连接板上的出气孔与蓄电池壳体6外部相连通,排气腔63经第二顶板62上的蓄电池壳体排气槽67的排气口65与蓄电池反应腔64相连通,阀体1的底部连接在排气口65上,出气口12与排气腔63相连通,蓄电池壳体安装槽66位于第一顶板61上。在第二挡环16下方的阀体侧壁上设置有自锁螺纹,阀体1经自锁螺纹螺接在蓄电池的排气口65上。在挡圈根部与挡环根部之间的阀体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凹槽,密封圈4卡置于连接凹槽中。阀体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口,在连接口上可脱卸地连接有进气筒体2,进气口21位于进气筒体2的底部,进气筒体2的顶部伸入至阀腔11中,进气口21经进气筒体2的内腔与阀腔11相连通,在进气筒体2的内腔中设置有隔断进气筒体内腔的隔板22,在隔板22上设置有通气孔23,阀芯3连接在隔板22上,阀芯3盖住通气孔23,当进气口21进气压力达到设定值时,阀芯3打开通气孔23,进气口21与阀腔11相连通。阀芯3是橡胶盖体,在隔板22的中部设置有连接通孔24,位于橡胶盖体底面中部的连接凸部31卡扣在连接通孔24中,橡胶盖体的底面覆盖在连接通孔24四周的
通气孔23上,在阀腔11的顶面上凸设有顶柱17,顶柱17的底面顶触在橡胶盖体的顶面上。在顶柱17的底面上设置有凸起部,在橡胶盖体的顶面上设置有连接凹部,凸起部插接在连接凹部中。进气筒体2可以通过筒体外壁凸起卡扣在阀体的连接口内壁的凹槽中,进气筒体2也可以熔接或胶接在连接口中,进气筒体2与阀体的具体连接结构属于公知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
27.工作原理:蓄电池反应产生的气体达到设定值时顶开阀芯从通气孔进入阀腔,再从阀腔进入排气腔中,避免气体直接从蓄电池壳体顶部排出。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填充对应的壳体凹槽,密封效果好,避免气体溢出,同时使阀体与蓄电池壳体安装牢固,降低阀体从蓄电池壳体上脱出的概率。
28.由于密封圈的直径大于挡圈的直径,且密封圈厚度与挡圈厚度之比为1.2:1~1.4:1,因此当将阀体连接在蓄电池壳体安装槽上时,挡圈能盖在蓄电池壳体安装槽的顶部开口上,而密封圈即o型圈的侧壁能形变顶触在蓄电池壳体安装槽的内壁上,改变安全阀上的密封形式,将传统的密封圈的线性密封方式或垫片式的平面密封方式改成挡圈的“平面底”密封加密封圈的“侧”密封相结合的软硬塑胶双注塑新型阀体密封结构,可以充分利用密封圈在底密封压缩膨胀后向边上挤压,增强侧密封的张力,并大大增加摩擦力,使得侧密封更加有效和紧锁,达到双重的密封效果,防止安全阀在运输振动中产生漏气、漏酸的现象;采用平垫片、o型圈与双注塑三者结合的方式,设计既有平面密封,又有侧面密封,同时内侧与硬胶融合粘接为一体的新型密封结构;在阀体中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密封和固定原理与位于阀体顶部的密封圈相同,第二密封圈盖住蓄电池的排气口,确保反应腔中气体仅通过阀芯排至排气腔中,使用效果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